12.30 南宁武鸣“猪笼贡”从美食到民俗文化的精彩演绎


南宁武鸣“猪笼贡”从美食到民俗文化的精彩演绎

杀年猪,吃猪血肠,是中国南方北方都有的习俗。但在翻开武鸣第二批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时,我们惊奇发现猪血肠赫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这究竟有什么奥妙呢?

南宁武鸣“猪笼贡”从美食到民俗文化的精彩演绎

武鸣方言称猪血肠为“猪笼贡”, 吃“猪笼贡”,这种习惯在武鸣等壮民族地区十分盛行。自古以来,一般壮族农家宰猪后,将猪血拌入精盐打溶,灌入洗净的猪小肠内,文火煮(或蒸)熟,切片盛盆上桌吃用。而一些讲究人家,则用煮熟的糯米、生姜、五香粉拌入猪血中灌肠同煮,增添血肠香味。武鸣周边壮族农户,都极看重猪血肠。凡自宰大猪,必留一段50~70厘米的猪血肠,连同少量猪瘦肉,送给亲家好友,以示同甘。同族人则聚在一起吃猪血肠、啃猪骨头、分享煮熟的猪内脏,以示团结一致。

南宁武鸣“猪笼贡”从美食到民俗文化的精彩演绎

如今自宰大猪已不多见,但农民把一年辛苦养大的肥猪卖后,仍自习惯在街上购猪血、小肠回家,做“猪笼贡”送给亲友,并邀同族男女同吃,如同杀年猪一样欢乐同庆。足见武鸣壮族对猪血肠感情之深和对这种民俗文化的推崇。

南宁武鸣“猪笼贡”从美食到民俗文化的精彩演绎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与您的作品有雷同之处,请留言以便修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