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互聯網教父 Charles 的22年

互聯網教父 Charles 的22年

2月25日晚,亮起數字“22”的搜狐媒體大廈。(圖片來源:搜狐官微)

文|慢點TALKING(ID:My_talking),作者|駱駝騎士

一如往年,2020年2月25日晚,位於北京海淀區的搜狐媒體大廈亮起了燈光組成的數字“22”。

22年前,張朝陽在京創辦搜狐,後與新浪、網易三足鼎立,一度風光無限。但近十年,門戶逐漸走向下坡路,搜狐發展掉隊。

事實上,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平均壽命僅三到五年。大浪淘沙,創業者們疲於追趕一個個風口,像搜狐這樣存活22年且活得還算可以的互聯網公司,可謂鳳毛麟角。

方興東認為,張朝陽為“最能代表中國互聯網發展歷程的一個‘活化石’”。在更長的時間線上,審視張朝陽這位互聯網“教父”的得與失,要比一味唱衰或鼓吹更有價值。

01.真正的C位出道

1997年2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計算機科學家、互聯網思想家尼古拉斯·尼葛洛龐蒂訪華。對尚處“解凍期”的中國來說,這是個大事件。

當時,尼氏的著作《數字化生存》中文版在華出版,他應邀來華。

採訪期間,記者問尼氏來華目的為何?他回答,對中國感興趣,覺得了解中國最好的方法是投資中國,所以他投資了Charles的公司。眾人譁然,Charles是誰?Charles的公司又是什麼公司?

互联网教父 Charles 的22年

張朝陽與尼葛洛龐蒂。

Charles,正是尼氏訪華時的翻譯張朝陽,那家公司叫“愛特信”。張朝陽回憶,當時自己甚至有意往尼氏身邊站,以方便記者鏡頭將二人一併攝入。

尼氏訪華的承辦方,是中國互聯網的領跑者、擁有400名員工的“瀛海威”,而張朝陽的愛特信僅4人。結果,尼氏訪華的最大受益方卻是後者。藉助尼氏的名氣,宣傳自己的公司,被張朝陽形容為“草船借箭”。

張朝陽與尼葛洛龐蒂的“媒人”,算是物理學。

1981年,17歲的張朝陽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有書記載,不甘人後的他“考試沒拿到第一就去冬泳”。畢業後,他獲得諾獎得主李政道發起的留美獎學金,進入MIT。

1993年,拿到MIT物理學博士學位的張朝陽,留校做博士後研究。但僅2年後,他因對美國、對物理學心生厭倦而決定回國,“在博士後後期,我已經明顯感覺美國不適合我,甚至有時候會感覺渾身難受。有時候我出差回到中國,就感覺魚回到了水裡,自由自在。”

“1995年我回到北京時,麥當勞是唯一能喝到咖啡的地方。”張朝陽後來回憶。

大概是1995年11月,他第一次在中國上網,當時需要帶著護照,到電報大樓申請一個賬號撥號上網。據稱,當時申請賬戶時,機房門口還有武警站崗。

由於缺少創業啟動資本,張朝陽又將目光轉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國,並從MIT媒體實驗室主任尼戈洛龐蒂和斯隆管理學院的愛德華·羅伯特等那裡,拿到一筆22.5萬(實際到賬17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再註冊了愛特信公司——這是中國首家用風投建立的互聯網公司。

互联网教父 Charles 的22年

愛特信公司舊照。(圖片來源:秦朔專訪節目《改變世界》)

尼葛洛龐蒂後來這樣回憶張朝陽:“他到MIT找到我,談論互聯網的問題,當時他對互聯網還是一無所知的。但是對我來說,投資不是投資一個好的點、一個主意,而是投資一個人。”

要知道,1996年馬雲還在北京辛苦地向人介紹何為黃頁、何為互聯網,寧波電信局的職員丁磊開除了自己,準備南下廣州創業。相較於他們,海歸張朝陽手握風投創業,真可謂C位出道。

1998年2月,愛特信推出“中文網絡神探”——“搜狐”並正式更名搜狐公司,兩年後登陸納斯達克。

02.也曾經良將如潮

關於搜狐的名稱,曾有一段趣事。

按照起初的想法,搜狐原名“搜乎”(英文名Sohoo,後改為Sohu),和雅虎(Yahoo!)雷同的名稱,或許和他的海歸派創業者背景有關。時任市場部經理的陳劍峰提出意義,認為中國文化還是要跟動物有點關係,既然已有“雅虎”,我們乾脆就叫“搜狐”。張朝陽同意了。

趕上PC時代互聯網浪潮,搜狐如日中天。

1998年10月,張朝陽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全球50位數字英雄”之一,一時風頭無兩。這一年,他到硅谷找人,曾問李彥宏想不想回國做互聯網。

1999年,當35歲的馬雲在北京創業不順時,特意藉著面試的機會去見了一次張朝陽,結果馬雲落選了,張朝陽選擇了另一名應聘者古永鏘,後者成為搜狐的除張朝陽外的第二位高管,曾任搜狐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互联网教父 Charles 的22年

據紀錄片《激盪中國》中介紹,馬雲曾赴搜狐面試。

誰能想到,2004年古永鏘離開搜狐後,於2005年創辦了合一網絡並在次年上線優酷網。再後來,優酷網和土豆網合併,2015年優酷土豆被以超4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出資方正是16年前張朝陽那場面試中,被古永鏘“PK”掉的馬雲所創的阿里巴巴。

去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滿20歲生日時,馬雲在一封內部郵件中使用了“良將如潮”一詞形容阿里形成的人才梯隊。

不過,說“良將如潮”,張朝陽麾下又何曾不是呢?搜狐,被稱為中國互聯網界的“黃埔軍校”。

2000年,看中社交前景的搜狐收購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年輕人社區Chinaren,Chinaren的創始人陳一舟、周雲帆、楊寧等一併加入搜狐。後因Chinaren運營失利,三人相繼出走。其中,陳一舟創辦千橡互動集團,2005年將旗下的5Q校園網與王興創辦的校內網合併後,改名人人網;周雲帆出來創辦了空中網,後踏上仕途;楊寧參與創辦空中網後,創辦了悟空搜索。

曾創辦地產門戶焦點網的龔宇,在公司被搜狐收購後加盟搜狐。離開後,2010年龔宇創辦了愛奇藝。此外,2000年,李善友加盟搜狐並升至高級副總裁,2006年他離開搜狐後創辦了視頻分享網站酷6網,2015年又創辦了混沌大學。

除上述人物外,劉春(原搜狐網總編輯)、王滔(原搜狐暢遊CEO)、尚娜(原搜狐視頻運營中心總編輯)、王昕(原搜狐聯席總裁兼COO)、嶽建雄(原搜狐移動新媒體總經理)等都曾是搜狐的“將”。離開搜狐後,他們逐漸在商業上成為了搜狐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鐵打的搜狐,流水的高管。

03.登上互聯網之巔

搜狐曾有過黃金時代。

2002年,正當中國互聯網行業陷入低迷之時,搜狐卻率先扭虧為盈。

張朝陽曾對當時的搜狐無線業務引以為豪,認為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創新。兩年後,搜狐視頻的前身搜狐寬頻成立,搜狐成為國內門戶網站中第一家把視頻單獨作為一個重要類別的互聯網公司。

論創新意識和業務能力,搜狐在當時互聯網界的地位,堪比今日的BAT。在騰訊遭遇困境時,投資方IDG想到的買家之一便是張朝陽。

而搜狐和張朝陽的高光時刻,當屬北京奧運。

2005年,搜狐和奧委會簽約,成為互聯網內容贊助商。國際奧委會對互聯網的市場開發一直持謹慎態度,這是奧運會歷史上首次增設互聯網內容贊助商。

為報道好北京奧運聖火上珠峰,2007年10月,張朝陽還帶隊成功登上海拔6137米的青海玉珠峰,完成“奧運火炬上珠峰”網絡報道演練。要說營銷,張朝陽就是當時搜狐最大的IP。

互联网教父 Charles 的22年

攀登玉珠峰時,張朝陽在營地裡做飯。(圖片來源:搜狐網登玉珠峰專題網頁)

北京奧運全球矚目。張朝陽不僅個人成為奧運會火炬手,2008年5月奧運聖火登頂珠峰時,搜狐還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參與現場直播的網媒。

“看奧運,上搜狐”。一舉拿下北京奧運會的贊助商資格的張朝陽,親率700多人的搜狐團隊報道奧運會,親自上陣擔綱攝影師和主持人,採訪高圓圓、陳坤、周迅等當紅明星。還以“首席記者”身份,帶領團隊在王府井、西單和工人體育場等地採訪。

書裡記載,頂著奧運光輝的搜狐進入鼎盛之時,張朝陽下班後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酒吧。在自己“嗨”的時候,張朝陽還會邀當時在京的馬雲出來聊天,而拼命工作的馬雲往往在12點後過去,只是靜靜地聽著他吹噓,待半小時離去。

到了2010年,搜狐視頻更是植入了央視春晚的壓軸節目——趙本山、小瀋陽等出演的小品《捐助》中,“搜狐”、“搜狗”在臺詞裡反覆提及。節目裡,小瀋陽以搜狐視頻《刨根問底》欄目組的身份,教趙本山如何上網:“很簡單,在電腦上打‘搜狗’就出來了。”趙本山反問:“怎麼用搜‘狗’的方式,把我們給搜出來了呢?”

多年後,張朝陽在楊瀾的採訪中透露:2010年的想法,是在海邊一躺,打沙灘排球,開個咖啡廳在那兒待一天,活著挺那個什麼的。

樂極生悲。同樣是給了搜狐以機會的市場,又給了它以痛擊。

04.兩記響亮“耳光”

“朝陽選美,搜狐掉隊,尚能飯否?”

2019年8月25日,一張“狐友國民校花大賽”評選的照片出現在脈脈APP上,發帖者如此配文。照片中,張朝陽身著花襯衫,揹著鏡頭,面朝臺上15名佳麗。

互联网教父 Charles 的22年

網友在脈脈APP上發佈的關於“狐友國民校花”的消息。

狐友,是搜狐於2018年推出的一款基於興趣的陌生人社交產品。2019年6月公佈的用戶數量為250萬人。

每一個互聯網巨頭,都有社交夢。

即便在微信、微博等巨量的用戶規模面前,張朝陽仍希望彌補社交之憾。互聯網上,關於搜狐究竟錯過了什麼的解讀頗多,諸如“重營銷 輕技術”打法、受2015年“限外令”影響——搜狐是國內第一個引入正版美劇的視頻網站等等。

在搜狐的眾多遺憾中,未能趕上社交媒體的風口,當屬首位。

張朝陽曾在受訪時表示,對馬雲做電商並不羨慕,因為他認為電商太“重”,但在談及騰訊的社交業務時,他明確表示,這才是他最想染指的領域。在狐友之前,搜狐曾嘗試過Chianren、“白社會”(意為白領扎堆的地方)以及搜狐微博,均告失敗。

錯失社交,用張朝陽自己的話說,微博和微信的出現,就像用左右手各扇了他兩記響亮的耳光。

2009年10月,新浪微博誕生並迅速火爆。搜狐的步伐足足慢了半年,2010年4月搜狐微博才上線。面對新浪微博單條消息140字的限制,搜狐微博提出差異化策略是不設字數限制。除了微博,2011年騰訊微信爆發,再給搜狐一擊。

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樣的樹葉,也不會有再次重複的風口。互聯網的風口,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2015年初,張朝陽宣佈:“我在週末開通了新浪微博,這件事在五年前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既然有這個平臺我們就去學習。

再觀當年三大門戶,新浪靠微博重獲一塊陣地,網易在遊戲領域站穩腳跟,而搜狐似乎難有拿得出手的拳頭產品——視頻業務遇阻、2004年成立的搜狗上市還要再等六年,引以為傲的媒體被分流嚴重。

由此,張朝陽陷入長達一年半的“閉關”。

張朝陽後來解釋過這段沉寂期,是自己的抑鬱症發作了,為2011年5月和孫楠、吳京等人一次爬雪山中缺氧所致。而外界則解讀為,這或是其在微博、微信2大社交產品重壓下的心理反應。

2013年初,張朝陽復出並出現在《楊瀾訪談錄》中,他用“悲催”二字形容他的2012年,“腦子裡總有些虛妄的想法趕不走,有些想法非常非常的恐怖。”

互联网教父 Charles 的22年

張朝陽復出後做客《楊瀾訪談錄》。

在“閉關”時,他一邊赴美求助心理醫生,一邊又從內心入手,閱讀大量的心理和精神方面書籍,同時還從古老的東方哲學裡尋找自己焦慮的原因。他還通過跑步、登山、游泳、瑜伽等運動來緩解壓力。

復出後,張朝陽形容自己“重新進入地球”。

05.重回舞臺中央?

張朝陽重歸臺前時,互聯網的格局已經密集洗牌。

除了BAT、京東,美團、360、今日頭條、小米等互聯網新貴紛紛湧現,而媒體、視頻以及遊戲等搜狐原有的優勢領域,或是流量被分割,或是迎來了強勁的競對。

2014年,搜狐首次出現虧損,股價低迷,不僅在三大門戶網站中墊底,而且跌出了中國上市互聯網公司前20名。2015年2月,在搜狐的業績說明會上,張朝陽坦承在過去數月,公司“人員優化”了2000人,佔比13%。

2015年搜狐遭到的打擊,還在於“限外令”。其規定,引進外劇需“數量限制、內容要求、先審後播、統一登記”,將搜狐陷於尷尬。張朝陽談到,“不能同步播出”的規定,使得搜狐原來同步播出的美劇大受影響。網民轉而大量下載網絡“字幕組”的盜版視頻,待搜狐的美劇通過審核時,新劇已成舊劇。

時不我待,復出之後的張朝陽變了,他希望能夠重整搜狐,重回一線互聯網公司行列。2017年,他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透露,自己每天只睡四個半小時,工作在一線。

當年11月9月,搜狐旗下搜狗在紐交所上市,搜狐由此成為第一個旗下擁有3家美股上市公司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敲完鍾後,張朝陽、王小川以及騰訊的高管們——騰訊2013年以4.48億美元戰略投資搜狗並佔股36.5%——在紐約的街頭跑起了步,以此慶祝搜狗上市。

只是,重振搜狐,並非易事。

搜狐的兩大核心業務中,搜索業務面臨著百度、360乃至今日頭條的競爭,遊戲業務的地盤亦有騰訊、網易等圍堵。張朝陽提出要重振搜狐曾引以為傲的門戶,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自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等的分流,資訊渠道早已非門戶所能統領。在視頻方面,購買版權、自制節目已然重投入,也成為BAT才玩得起的燒錢遊戲。

2016年11月,在搜狐2017World大會上,張朝陽在致辭中這樣說:“中國互聯網幾乎是由搜狐開啟的,這句話可能有人不同意,幾乎可以這麼說。在中國互聯網走向下半場開始的時候,搜狐將重新回到舞臺的中心,來實現我們的理想。”

互联网教父 Charles 的22年

2016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張朝陽接受採訪。(圖片來源:央視)

一週後,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張朝陽被問及自己留了多長時間“重返中心”?他回答:“就是三年吧。”

“玩主”Charles

練瑜伽也跳拉丁舞,年輕氣盛時留長髮扎辮子、泡酒吧,開著敞篷跑車在北京街頭兜風,拍攝半裸照並登上《時尚先生》封面,參加相親節目也上湖南衛視《天天向上》,帶領男女明星們攀登雪山......

這樣的互聯網“大佬”,在中國恐怕難找第二個。

2015年10月,搜狐在一年前收購原創視頻網站56網的基礎上,上線了直播平臺“千帆直播”。令人意外的是,一年後,張朝陽在千帆直播上,開啟了自己的英語直播,賬號為“12345”。後來,張朝陽直播千帆英語成為《千帆英語課》。

互联网教父 Charles 的22年

張朝陽在近日的《千帆英語課》直播中。

如今,張朝陽仍堅持直播:“這裡是《千帆英語課》,每天中午12點多,告訴你關於天下的事情。”就在最近的課程中,他還談到莎拉波娃退役、敘利亞局勢等。

張朝陽提過“知識影像化”概念——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既希望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來調節心情,又希望可以從中獲得有價值的知識。而這種想法本身,也和英語直播一樣,充滿著一個高知分子的理想情節。

如今,英語教師馬雲已經不再教授英語,關於他的書籍、音像製品佔據了機場書店的醒目位置。而張朝陽,卻以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方式,毫無掩飾地在方寸屏幕之間進行直播,專注於自我表達。在直播鏡頭前,他所展現的,是一個更為可感、非常個人化的互聯網“玩主”Charles。

而過去的22年,張朝陽又何嘗不是以“玩主”的身份,參與了中國互聯網進程。

參考書目:

1.《張朝陽重新出發》,劉國華著,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互聯網口述系列叢書·張朝陽篇》,方興東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

3.《沸騰十五年:中國互聯網1995-2009》,林軍著,中信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