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上课走神,老师因此在全班面前批评该生、令其罚站,并通知家长去学校,家长该怎么办?

大青山下


我是寒石冷月,热情为你答疑解惑,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

我不知道题主的孩子几岁上了?上几年级?之所以这样问,是涉及到孩子不同年龄段,自控力不一样,对自尊心的维护也不同。在不知道这些基本信息的前提下,我只能给你一些建议供参考。

一、孩子上课走神溜号,属于正常现象,家长需要优先了解孩子们专注力保持时间。

如果家长知道孩子注意力保持极限,可能你会理性看待孩子课上走神这一现象。一二年级孩子,课堂上听课时,一次专注力大都保持在10-15分钟左右。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年龄的增长,专注力会自然而然地增强,但是在小学阶段,最多也只能达到一节课保持20-25分钟左右,到了初中阶段,能达到30分钟就不错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们经常与学生保持互动,就是为避免孩子们专注力出饱和现象。

二、家长需要去一趟学校,理性面对老师,深入与老师交流,建立起信任与配合关系。

凡是看到孩子在课堂上爱走神,并经常批评学生,还把家长叫去学校的老师,基本上属于不懂教育的老师。面对这些只知道课堂教学,而不懂儿童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老师,家长千万别和其对着干,你坦然去见老师即可。见到老师后,首先感谢老师对你孩子的关注,否则,你身为家长还真不知道孩子上课有走神现象。接下来,就需要向老师请教如何解决孩子上课走神问题,看老师怎么讲。实际上这招就是软将军,让老师别不懂装懂。只要家长有技巧地向老师请教,你会发现老师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自然就对你客气多了。

三、家长必须要坦承地告诉老师,我忽略了在家里培养孩子好习惯了,在这点上我必须要做自我批评,今后要重视起来,请老师给我一些时间。

身为家长,必须要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负责,从孩子上课走神现象来看,显然说明你平时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视觉、听觉、思维专注,以及肢体的自控力。因为你没有做好属于自己的分内职责,必须要坦承地告诉老师,对不起老师,我没有尽到责任,从现在开始,我需要格外重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了,如平时和孩子说话时,我要让他认真看着我的眼睛,耳朵专注地听我和他自己说话的声音,大脑快速地理解与思考并记忆。同时我要对孩子的肢体小动作进行矫正,让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通过长期坚持培养与训练,会让孩子专注力有根本性好转。

四、请老师给孩子一些宽容,尽可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多鼓励少批评,以增强孩子上进心。

家长在面对孩子老师时,你一定要保持一份坦然,绝不能畏手畏脚,表现出对老师很恐惧的心态。你可以尊重老师,但不能表现出自卑。因此,你和老师沟通时,可以直言相告,比如说,我知道你是非常负责的好老师,我相信你在儿童教育方面非常懂如何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当你多一分宽容时,孩子会感知到。当你表扬孩子时,孩子会特别开心,更愿意用出色的表现回报于你。但是唯独当着全同学面批评,这点我认为尽可能避免,因为孩子人虽小,但会维护自己的自尊,当你批评他时,会让孩子从心里产生抵触情绪。为了能让孩子尊重老师你,并且愿意得到你的欣赏,建议老师多给我孩子一些宽容和鼓励,同时我也会在家里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

五、在家里要引导和启发孩子,为了避免被老师批评而丢面子,必须要做专注力保持训练。

孩子被老师批评后,自然内心很委屈,甚至会对老师产生不满情绪。这需要家长及时与孩子谈心,先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问问孩子,是不是被老师批评后特别不开心啊?那么这不开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当你这么问孩子时,会让孩子立刻感受到你的关心与爱,自然就会和你说心里话了。当孩子诉完委屈后,再问他,想不想以后再也不被老师批评?想不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呢?孩子肯定会说想,接下来就引入正题了,那我们就必须要在家里进行注意力专注的训练,只要在家里下了功夫,才能到课堂上做到不走神不溜号。

六、在家里结合生活细节进行注意力专注和肢体自控力训练,每天都要坚持。

对孩子进行注意力专注训练,本身并不复杂,只要家长知道原理就行了,如孩子和大人说话时,要让孩子看对着方眼睛,这既是礼貌的表现,同时也是自信的表现呢。你这么一说,孩子就容易做到了。接下来要分别就视觉专注进行练习,只要用眼睛看目标,不管是和别人说话,看电视,写作业,课外阅读,还是做游戏,都需要让孩子抓住视觉目标,牢牢地盯着目标,这就是视觉专注。听觉目标,是在与人说话,或者看电视,或者做游戏时,必须要让孩子耳朵专注听每一句话声音。还可以进行朗读训练,让孩子大声读的同时听清楚自己的声音。只要练的多了,孩子听觉就特别敏锐了,课堂上就容易抓住老师讲课时的声音。而思维专注则是把视觉和听觉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大脑思考与整合理解并产生记忆。肢体自控这块也不难做,就是不管做什么事前,家长都要规范孩子身体姿态,让孩子肢体不乱动即可。

结束语:通过上面几点介绍,请家长认真做一下对比分析,看看你平时是否忽略了家庭教育?但凡是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孩子往往都会在课堂上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并且这些坏习惯会影响老师正常教学,有时会破坏课堂秩序。因此,重视对孩子进行好习惯培养,是合格家长必须要尽好的责任。当你知道怎样教育和培养孩子时,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自信,根本不怕去学校见老师。即便见了之后,也会和老师有很多话题可谈,对一些话题谈出深度,让老师更敬佩你这位博学多才的家长哩。


寒石冷月


老师请家长去学校,家长要积极配合,先去当面向老师了解情况。不可采取消极心理对待,容易让老师失去教育孩子的信心。




一、与老师沟通

强调一下,和老师进行友好沟通,不是找老师吵架哟。其目的是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家长配合帮助孩子进步。

首先,家长拿出一个态度。感谢老师能在几十个学生中,关注到自家孩子上课走神的情况。为此孩子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惩罚,孩子会从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保证以后不犯类似错误,上课认真听讲。

家长向老师表态,回家后好好和孩子谈谈,教育他上课时要专心听课,集中注意力紧跟老师的思路走。

面对一个通情达理的家长,老师有再大的火气,也会烟消云散了吧。

有人可能会疑问,孩子被老师罚站,属于体罚。家长不吭声,以后孩子在学校,还能有好日子过?

家长可以这样跟老师说:某老师,孩子有什么做得不好的,您尽管批评教育,我们非常欢迎。罚站示众是不是不太合适,孩子虽小,也是爱惜脸面的,罚站多了,恐怕他会破罐子破摔,想重新找回自信可就难了。您说是吗?

是老师应该都能听懂这话的意思,批评可以,罚站就免了。



二、和孩子谈心

对孩子在校情况有一个整体了解后,就要找孩子交交心了。

交心的提前是平等,最好以朋友的心态进行。不要以家长身份压人,这样的谈话是没有意义的,你像机关枪一样没个停地说,孩子要不是闭嘴不出声,要不就是像手枪似的,时不时放个响。最后变成了家长的独角戏。

可以尝试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来回答。比如上课时,你看到什么,吸引你走神了?老师批评你,让你罚站,你感受如何?

像这样的问题,孩子会愿意说上几句。家长从孩子的语言中,分析问题,给出解决办法,帮助孩子尽快改正上课走神的毛病。



三、走神的原因

关键在找出孩子走神的原因,根据原因,找出的办法,治走神最灵验。

1、老师讲得不够生动,不足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在预习时,孩子已经掌握了书本内容,老师再讲,他觉得没有意思,因此溜号了。

3、孩子的专注时间短,根本做不到长时间专注听课。

可以尝试这些办法:

1、我们没有能力指导老师讲课,只能让孩子去适应老师的讲课风格,慢慢接受老师的讲课方法。

2、如果孩子的自学能力强,能很快掌握知识,上课走神也是可以接受的。

3、孩子要是专注时间短,可以有计划的练习他。从专注5分钟开始,认真学习5分钟,玩一会。训练一段时间后,专注时间加到8分钟,适应后再慢慢往上加。相信专注时间会有所加长的。



老师请家长,家长不要害怕,积极面对就可以了。老师愿意和家长面对面交谈,说明老师对孩子有期待,就凭这一份期待,家长也应该好好地配合老师的工作,你说是不是?


女儿的玩具


如果单纯一次的上课走神,估计老师不会为难孩子,但是如果长时间的上课走神或者有其他的原因造成,老师可能会对孩子严格管理。

老师的严格管理通常是批评,并且有时候会进行一些适当的提法,比如说罚站,不在效果太差的话,有可能会通知学生家长到学校里面进行面谈。

等一等上面所说的这些,都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做应当做的一些事情。

不过我们似乎已经看到老师这样做并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反而得到了家长不满意的态度,所以说这里面涉及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统一,否则的话孩子会从中取利。

当老师所作所为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基本上也就意味着孩子的教育已经彻底失败,为什么呢?因为学校的教育在任何时候如果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就意味着学校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因为家长可能是基于对于孩子的关心或者溺爱的心理,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面受到一点点的委屈,哪怕是帮助孩子改正学习中或者生活中的错误,可以毕竟家长认为。学校做什么都是错的。

当真正出现这种状态之后,学校方面的老师能做到的只有一步,那就是,任其随波逐流。

并不是因为学校必须要强势,也不是因为家长,要强势,而是因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有一致的认可,如果出现不一致的认可的时候,不应当带着有色眼镜去寻求对方的错误,而应当互相交流沟通避免产生更大的误会,因为所有共同的目标都是在于培养合格的学生。

其实家长搞坏孩子很简单,那就是经常寻老师的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