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在勒熱夫戰役中犧牲的人將永垂不朽

要不是勒熱夫紀念館的這張令人感慨萬千的概念圖片流傳開來,應該也沒什麼人去關注勒熱夫紀念館吧!我想願意關注瞭解背後這段歷史人更是寥寥無幾!

在勒熱夫戰役中犧牲的人將永垂不朽

勒熱夫突出部戰役全稱“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蘇聯紅軍西方面軍、加里寧方面軍與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在勒熱夫、瑟喬夫卡、維亞濟馬一線爭奪德軍據守的“勒熱夫突出部”的一連串進攻與防禦戰役,德國稱之為勒熱夫重點防禦 。是二戰時期非常有名的戰役。

近180萬的蘇軍傷亡,鑄就了一個歷史名詞“勒熱夫絞肉機”。這也是蘇軍元帥朱可夫少有的敗績。

在勒熱夫戰役中犧牲的人將永垂不朽

但此戰卻成就了以打防禦戰出名,到處替希特勒充當救火兵的德國陸軍元帥莫德爾。

自1942年1月德軍在莫斯科戰役潰敗,到1943年3月德軍撤出這一突出部為止,共發生了4次主要的蘇軍進攻戰役。

其中,在4次大規模的進攻行動間隙,蘇軍小規模的進攻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包括德軍慘遭失敗的旋風行動等。

戰役結束時,蘇軍累計陣亡就高達62萬餘人,受傷人數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15萬餘人,可見戰役規模之大,人員戰損之嚴重,此戰最終勝利者當然是德國國防軍了。

在勒熱夫戰役中犧牲的人將永垂不朽

勒熱夫,位居蘇聯中南部,距離莫斯科不到200公里,德國防軍第9集團軍盤踞在東西寬不足100公里、南北長150公里的勒熱夫突出部,似一把斜插進莫斯科防線的鋒利匕首,讓蘇軍如芒在背,必須除掉而後快。

由於第9集團軍在勒熱夫突出部的存在,蘇軍不得不在莫斯科一線保持百萬大軍嚴陣以待,因此無法增援烏克蘭,有利於德軍在南線的攻勢。

在勒熱夫戰役中犧牲的人將永垂不朽

1942年11月25日,蘇聯加里寧方面軍第22、第41集團軍已出擊勒熱夫突出部的西部,科涅夫的西方面軍第20、第31集團軍則攻擊勒熱夫突出部的東部。

由第6坦克軍以及第2近衛騎兵軍組成的第二攻擊梯隊向縱深挺進,試圖切斷莫德爾第9集團軍的生命線勒熱夫-維亞茲瑪鐵路。

緊要關頭,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克盧格元帥派來的援兵到了,緩解了莫德爾兵源緊缺的困境,莫德爾可以從容指揮6個裝甲師與2個摩托化師來抗擊朱可夫的進攻。

但德軍第9裝甲師迅速封堵了突破口,並插入蘇軍的陣地,造成蘇軍一片混亂,繼而直接潰退。

在勒熱夫戰役中犧牲的人將永垂不朽

朱可夫不甘心失敗,命令第41、第22兩個集團軍沿勒熱夫突出部左翼擊穿了貝里以南的德軍前沿防線,但是德軍第41摩托化步兵軍果斷擋住了蘇軍向德軍防禦縱深突進的去路,且還得到大德意志裝甲擲彈兵師的有力增援,很快蘇軍所有的攻擊線路都被封死了。

在勒熱夫戰役中犧牲的人將永垂不朽

1943年3月,蘇軍解放了勒熱夫突出部的側翼大盧基地區,德軍隨即悄然撤出勒熱夫,這個爭來奪去屍骨遍野的城市就這麼忽然被拱手相讓了,被厄運籠罩的蘇軍忽然撿回了城市!德軍莫德爾防禦戰打得漂亮,卻因為在撤退過程中的一系列屠殺暴行被視為戰爭罪犯。

勒熱夫突出部戰役,蘇軍完敗德軍獲勝。隨即,被“斯大林格勒會戰”全殲德軍保羅斯元帥第6集團軍的勝利所掩蓋,且由於蘇軍在“火星行動”中累計的重大傷亡,這戰也被稱為“勒熱夫絞肉機”。

此戰役雖然慘敗,但對於整個東線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整個勒熱夫突出部牽制了德軍大量兵力,間接導致了第六集團軍的覆滅。同時,這場戰役蘇軍雖消耗了大量兵力,但對德軍技術人員與精銳士兵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士兵!

沒有人會忘記,在勒熱夫突出部戰役中犧牲的人將永垂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