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馬超投奔劉備帶了不少兵馬,為何日後不被重用?

馮開朗


世界上有三種關係很硬:一起站過崗,一起下過鄉,一起同過窗!

雖然馬超威振天下,和曹操也曾不共戴天,但劉備相信的人,還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尤其是桃園弟兄,以及山人諸葛亮!

馬超雖然位高為五虎上將,但實際上,在後來西蜀核心圈子中的實際權位,遠不如關張和趙雲。在劉備取西川之後,馬超再也沒有立過大功。

01.不是等閒之輩!

事實上,馬超並不是等閒之輩,他祖上是東漢名將馬援,而父親馬騰乘著亂世,再次崛起為西北地區的割據軍閥。

作為大帥之子,馬超在不久以後就成為了少帥,他和韓遂建立了軍事聯盟,和曹操展開了角逐,開始了更大的奮鬥。

於是,建安十六年,在潼關、渭南一帶和曹操的浪戰中,馬超曾展示出他奇葩的想象力。《三國志》記載:

曹公與遂、超單馬會語,超負其多力,陰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將許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動。

馬超想利用交流的機會,活捉曹操,但粗人許褚多少有些不解風情,他一個眼神就壞了馬超和曹操的好事。

02.與曹操不共戴天

年輕的馬超終究不能夠幹了老藝術家曹操,但他讓曹操說了一句話:“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這一句評價,幾乎可以媲美“生子當如孫仲謀”。

建安十七年,馬超和曹操結下不共戴天之仇。雖然父親馬騰、兄弟馬鐵、馬休還在曹操控制的鄴城,但馬超卻不顧他們生死,依舊在西北騷操作。

在涼州爭戰中,馬超不僅失去了領地,而且他的戰爭行為直接導致曹操在鄴城報復性地殺人,馬騰人死於刀下。

馬超在投靠張魯後,被任命為都講祭酒。張魯曾經想過嫁女給馬超,但有人認為,馬超是一個靠不住的人。《三國志注》記載的理由是:

後奔漢中,張魯以為都講祭酒,欲妻之以女,或諫魯曰:"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魯乃止。

或許在人們看來,不顧及家人生死的馬超,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英雄好漢。


03.堅強的反曹同盟

曹操對馬超家族的殺戮,激起了馬超的憤怒。《三國志注》裡說,馬超曾經捶胸吐血地說過:"闔門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賀邪?"

而暫時投靠的張魯,永遠不是一顆可以抗衡曹操的人物,劉備才是曹操一生的死敵。於是建安十九年,馬超脫離漢中入西川,此時劉備正在和劉璋作戰,即將成為益州新主。

正在圍攻成都的劉備,知道了名震西北的馬超到來,於是就有了取城方略。《三國志注》記載:

備聞超至,喜曰:"我得益州矣。"乃使人止超,而潛以兵資之。超到,令引軍屯城北,超至未一旬而成都潰。

很顯然,生力軍馬超到來是天降一個大禮包,雖然馬超帶的部隊不足,但劉備暗中派兵給他,讓劉璋們以為,來了一支強大的生力軍。於是,成都很快投降!

在取西川中,馬超在和劉備第一次合作中就立了大功。於是,劉備任命馬超成為平西將軍。

04.位高權不重的馬超

劉備取西川以後,馬超也在西川定了下來,劉備沒有虧待曾經和曹操逐鹿一方的英雄,也給予了馬超足夠的尊重。

《三國志》記載,馬超在蜀漢先後成為:左將軍、驃騎將軍、領涼州牧,斄鄉侯,看上去地位極高。但這位久經沙場的將門之後,再也沒有機會獨立指揮大軍,獨當一面。

事實上,馬超在西川期間,只有建安二十二年策動雷定七部萬餘人響應劉備,以側應張飛。此外,他都被淹沒在歷史的深處。

而這段時期,同為五虎上將的關羽,曾經發動過襄樊大戰,張飛在漢中挫敗過張郃,黃忠也在定軍山陣斬夏侯淵。

很顯然,馬超雖然得到了尊重,但並沒有得到絕對的信任。

或許對於出身很高,又曾經是一路諸侯的馬超,劉備有理由保持警惕。畢竟當年他為了自己的霸業,曾經不顧家人生死!這樣的人,不控制好不行!


歷史迷猴神通


馬超投奔劉備時,沒帶多少兵馬,但是,馬超很快就給劉備帶來了不少人馬。

在劉備手下,馬超受到了劉備的重用,併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馬超給劉備帶來多少人?

馬超投奔劉備時,帶了多少人馬?說不清楚,反正不多。

劉備得知馬超想歸降時,大喜:“我得益州了”!於是,暗中派兵給馬超。當馬超抵達成都城下時,劉璋以為馬超帶了許多兵馬來,又驚恐於馬超的威名,只得投降。

值得注意的是:馬超離開張魯時很狼狽,連自己庶妻董氏和僅存的兒子馬秋都沒有帶走!

自然,狼狽至極的馬超恐怕帶不出多少人的!

不過,馬超這個品牌,可不是浪得虛名。

馬超以自己在氐羌中的威望,很快就給劉備拉來不少人。

下辨之戰前,馬超就以自己的威望,收復了雷定七部萬餘人!這萬餘人立刻參與了對下辨曹軍主力的牽制!

至於氐人的戰鬥力嘛···劉備軍大將吳蘭,就是被與雷定同為陰平氐的強端所殺!


章武元年,劉備在給馬超假節時讚許道:暨氐羌率從,獯鬻慕義···

看來,馬超所收復的氐羌人士,應當不少!

加入劉備集團後,馬超發揮的作用

馬超215年加入劉備集團,222年去世。

他對蜀漢政權的貢獻,很容易被人忽視。

1、漢中之戰中的作用。

提起漢中之戰中的馬超、張飛,恐怕大家都認為:下辨之戰失利後,就退出作戰序列了。

其實不然。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劉備不會留下那麼的“閒子”的。

下辨之戰,張飛、馬超由沮關出固山,在吳蘭失敗後,敗回漢中。

既然退回漢中,為何後來陽平關、定軍山、漢水之戰,都不見他們蹤影呢?

上圖中,藍色是曹操攻張魯時的進軍路線;紅色是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時的進軍路線。

藍色的路線,也是相對靠譜的路線。沿途有水路輔助運輸,且道路相對好走。後來諸葛亮“平取隴右”,也是在相似的方向。

而紅色的路線,褒斜道,山險難行,沿途多懸空棧道。而且,容易遭到埋伏。

正因為沮道被封鎖,才使曹操最終改走路近卻很難走的褒斜道,糧運困難,難以長期支撐。(《中國軍事通史》就持此論)

正是因為糧運難濟,加之劉備的據險不出,曹操才最終連呼雞肋,退出漢中爭奪戰!

顯然,正是張飛、馬超退回漢中,隔絕沮道,才使曹操無法使用“首選路線”,被迫改走褒斜道進軍!

因此,馬超、張飛在漢中之戰中的實際貢獻,不容低估。

2、迫使曹操“半放棄”武都。

如之前所言,自武都方向攻漢中,是曹操最便利的選擇。

可是,由於忌憚馬超在氐人中的影響力,曹操害怕劉備引誘武都氐進犯關中,於是,讓張既把武都氐都遷走了。(《三國志.張既傳》)

遷走武都人口後,曹操又將原先部署於此的曹洪、曹休軍撤到了陳倉。

這個舉動,說明曹操基本上放棄了進攻漢中最好的地段——武都。

正是對馬超的忌憚,曹操對武都幾乎處於半放棄狀態。

這個變化,對後來諸葛亮北伐、姜維北伐影響很深,蜀軍後來輕取武都,而且每每得以直逼祁山,直攻隴右。

3、鎮守陽平關。

劉備稱漢中王后,以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後又遷為驃騎大將軍,領涼州牧。

馬超被派去鎮守陽平關。

常常被人忽略的是:馬超鎮守陽平關,與魏延一起擔負起了對北面的防務。(儘管馬超官大、假節,但同在漢中的馬超與魏延應當是互不統屬關係)。

可以說,若非馬超去世得太快,年紀尚不大的他,本可能在諸葛亮北伐中發揮大作用。

關於劉備不重用馬超的說法,經不起推敲

關於劉備不重用馬超的說法,有以下幾條“證據”。

1、夷陵之戰,不帶馬超。

馬超縱橫西北,擅長在西北作戰。

伐吳之戰,是山地與水路兩棲作戰,馬超並不會比吳班等人好用!

因此,馬超不參加夷陵之戰,是純粹的軍事考慮。

況且,馬超於次年去世,很可能在夷陵之戰前身體已不好了!

2、彭羕事件。

彭羕被外放,心中不爽,和馬超說: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

馬超心中恐慌,向劉備告密,出賣朋友,彭羕被殺。

看起來,失意者彭羕是把馬超看成“同是天涯淪落人”,而馬超正是因為被劉備防備,才心不自安,出賣朋友。

這是過分解讀。

深得劉備信賴的人,照樣出賣了彭羕——諸葛亮。

彭羕之所以被外放,就是因為他和諸葛亮囉囉嗦嗦說了一堆類似的蠢話,諸葛亮才密告劉備:“彭羕心大志廣,難以保安”。劉備這才決定外放彭羕。

看來,是彭羕有問題,說話口無遮攔,跟誰都是胡說八道!

馬超出賣彭羕,與諸葛亮出賣彭羕是一樣的,聽到那種“悖言”,謹慎一點的人,都是要彙報給領導的,跟受不受信任沒有必然聯繫!

總論

關於馬超受猜忌、排擠的說法,缺乏史料支撐,相反,劉備給馬超加官進爵、假節,甚至聯姻(馬超的女兒嫁給劉理)倒是證據充足。

而馬超在加入蜀漢政權後,也絕非無所作為,他對於蜀漢軍隊擴建,對於蜀漢奪取漢中、武都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遺憾的是,漢中之戰後,關羽的荊州被襲,夷陵之戰爆發,劉備集團的作戰方向變成了東吳,馬超難以發揮作用!

而馬超的英年早逝(47歲),又使他沒有趕上後來諸葛亮的大規模北伐!

造化弄人爾!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馬超投奔劉備的時候應該是光桿司令一個,除了馬超與堂弟馬岱及少數親屬外,沒有一兵一卒了。

怎麼看出來的呢?因為馬超到成都時,是劉備偷偷的準備了一支部隊給馬超,然後馬超率領這支部隊到達成都,接著劉璋就投降了。如果馬超真有軍隊,用不著劉備還要偷偷摸摸的派出軍隊,就是為了遮人耳目。



為什麼馬超沒有部隊了?

馬超的軍隊全部是繼承他父親馬騰的軍隊,馬騰到京城後,馬超先後數次率軍與曹操軍隊交戰。

第一次是在公元211年,曹操借徵漢中張魯的名義進入關中,結果馬超、韓遂聯合十路關中及涼州諸侯共同抵抗曹操,後來的結果就是曹操用離間計大破馬超、韓遂及十部聯軍,馬超大敗逃回涼州上邽。



第二次是在公元212年,馬超捲土重來,並聯合張魯大將楊昂率軍一萬多人兼併隴上諸郡縣,接著在涼州治所冀城(今甘肅甘谷縣南) 攻打涼州刺史韋康,韋康不敵開城投降,馬超佔據冀城並以此為根據地,割據隴上。

結果原韋康舊部楊阜、姜敘乘馬超出城之際,乘機關閉城門,反對馬超,而夏侯淵也率軍前來攻打馬超,馬超在前後夾擊之下,再次失敗,逃入漢中投靠張魯了。



第三次是公元214年,馬超投靠張魯之後,向張魯借兵反攻涼州,圍攻祁山30天無法攻克,曹魏方面夏侯淵派出張郃救援祁山,馬超見無法攻克,魏軍援兵又來了,便率軍逃回漢中,無功而返。

馬超經過三次戰爭的失敗,他自已手下直屬的軍隊大多戰敗、潰散或戰死,就連馬超投靠劉備時,他手下僅存的將領大多不願意跟隨馬超繼續南下,比如說龐德、程銀、侯選等人都留在漢中後來投靠了曹操,僅有一個龐德的兄長龐柔跟隨馬超南下。



正因為馬超手下實在沒人了,所以劉備才偷偷摸摸的給馬超派去一支軍隊,以掩蓋馬超無兵的狀況。

馬超一投降劉備帶著軍隊來到成都後,劉璋就投降了,可見馬超的威名確實如雷貫耳,劉備看中的,也是馬超的威名,所以就將馬超的官職封得很高,而沒有實際權力。



在劉備進位漢中王的勸進表中,馬超的職位是排名第一的,官至平西將軍,爵位都亭侯。但是馬超的地位非常尷尬,之前的馬超好歹也是貴為一方諸侯,與劉備是平起平坐的地位,馬超的投靠註定得不到重用,劉備也不敢重用。

1、馬超原就是一方諸侯,如何重用?

這是非常忌諱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原來當老闆破產後去打工,如果重用他,有朝一日他利用你的資源再為他自已當老闆創業怎麼辦?換句話,重用馬超,將來馬超說不準還會反客為主。



劉備可是深有體會啊,當初劉備主政徐州時,好意收留了呂布,結果呢?呂布乘劉備在前方征戰,在後方抄了劉備的老巢,搞得劉備容身之處都沒有了。現在劉備家大業大了,哪敢再犯這樣的錯誤,註定了不可能重用馬超。

2、馬超這個人名聲非常不好,揹負不忠不孝之罪名。

馬超的父親馬騰及家族二百餘口都被曹操控制在京城,曹操此舉的目的就是讓馬超有所顧忌,不敢反對曹操,但是馬超從來就不顧及父親及族人的生命安全,照樣反對曹操,本來曹操第一次進關中時的211年,曹操打敗了馬超,因為此事是曹操主動挑起來的,所以曹操在211年沒有殺馬超的父親及族人。



可是從212年開始,馬超可是主動攻擊曹操軍隊的,絲毫不顧及親人在曹操手中,這下子曹操大怒,將馬超家族二百餘口人全部殺死,從某種意義上說,馬超的族人之死完全是馬超本人害的,這就是不忠不孝,這種人,劉備哪敢重用,只能輕用。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題主的問題是:馬超投奔劉備帶了不少兵馬,為何日後不被重用?

馬超投奔劉備後,為什麼日後沒有被重用!

因為馬超本身就不是一個上將之才。

馬超身上有兩個光環,一個是能打、一個是出身好,但是論起運用計謀可就差多了。

馬超在和曹操作戰的時候,就曾經中了曹操的反間計,馬超、韓遂互相猜疑,結果被曹操打敗,差一點讓曹操給抓起來。

後來,馬超東山再起,奪取了冀城,打算以這裡為基地新四面擴張。可沒想到的是,上一任刺史韋康的手下不服馬超,定好計策,先在滷城反對馬超,在馬超出城遠征的時候,冀城的梁寬、趙衢關閉了城門斷了馬超的後路。

馬超進退維谷只能逃往漢中,最後投奔了劉備。

如果說被曹操用反間計是他和其他將領之間沒有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所以被曹操抓住了機會,那麼冀城這件事兒,馬超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般人奪取了冀城之後,收攏了上一任刺史的手下,哪怕真的忠心耿耿,是不是也得考察一下呢?

所以,最應該做的就是馬超在遠征的時候,從自己的本部人馬中抽出一支部隊鎮守冀城,然後上一任刺史的兵馬和自己一起遠征,看看他們在戰爭中表現如何。

如果看著不錯,可以把打下來的城池讓他們去守衛,這些人的家眷在冀城,他們防守的地方也不是自己的本鄉本土,基本上不會有二心。

如此一來,馬超的軍隊忠誠沒問題,規模也會越來越大,規模越大實力越強投奔他的人越不會造反了。

誰曾想,馬超的操作竟然是帶著自己人去打仗,被別人斷了後路就怪不得人家了。

關鍵是,馬超竟然是將門之後,竟然做出這樣的操作,真是讓人不可理喻啊。

這種事兒我覺得趙括都幹不出來。

所以,馬超過去的軍事生涯證明他很容易被別人忽悠。劉備又不糊塗,怎麼敢重用他呢?

當然,馬超並不是一無是處,他是將門之後,並且家族在西涼地區根深蒂固,對劉備來說他還有著獨特的作用。

一旦劉備奪取關中地區,就可以開始啟用馬超。劉備只需派馬超前往西涼,憑他單人單騎就能夠將西涼納入蜀漢的手中。

西涼地區的騎兵當時冠絕天下,如果劉備奪取了關中,又掌握了西涼騎兵,他統一天下就相當於成功了一半了。

所以,章武元年,馬超被晉升為驃騎將軍,兼涼州牧,準備隨時隨劉備北上收復涼州。

可惜的是,章武二年馬超就去世了,他也就只能一生無用武之地了。

當然了,馬超活著也沒用,因為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蜀漢元氣大傷,從此耗盡了統一天下的資本。


歷史風暴


這個問題問得好。但是有兩個問題

第一,馬超投奔劉備時,人馬並不多。第二,劉備其實很重視馬超,也一直曾經重用馬超。

先說馬超的人馬有多少。

投奔劉備時,馬超有多少人呢?我們分析可能就是一萬人左右!

馬超韓遂起兵關中,聯軍十餘萬,軍力浩大。與曹操大戰潼關、渭河,結果大敗虧輸,全軍覆沒。馬超退回涼州。等到曹操率軍撤走。馬超再次起兵,殺死涼州刺史韋康,佔領翼城,收編韋康軍隊,加上羌、胡軍隊,一共也就一萬來人!


但是話說回來,這一萬多人在當時的關中、隴右地區,那絕對是強大的武裝力量。

原本馬超有機會東山再起,可惜被韋康的部下連忽悠帶攻擊給打敗了。只好逃到漢中。

康故吏民楊阜、姜敘、梁寬、趙衢等,合謀擊超。阜、敘起於滷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寬、衢閉冀城門,超不得入。進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

韋康的老部下楊阜、姜敘、梁寬、趙衢等人,打算合作謀劃攻打馬超。楊阜、姜敘在滷城起兵,馬超出兵攻擊他們,不能攻破滷城;梁寬、趙衢關閉翼城門,馬超回不去翼城。進退不得,只好前往漢中依附張魯。


馬超一共只有一萬來人,打滷城要死一些人,翼城肯定還留了一部分人防守。

所以,馬超逃亡漢中時,身邊最多也就一萬人。加上路上的死傷逃亡,投靠劉備時很可能只剩下五六千人了。

第二,劉備重用馬超的問題。

劉備有個好處,就是胸懷寬廣,有容人之量,所以能廣納天下英才而用之。馬超一世豪傑,所以劉備對他頗為看重。

馬超先是參加了攻打成都的戰役,隨後馬不停蹄,作為主力之一全程參與漢中之戰。

漢中戰後,劉備稱漢中王,封馬超為左將軍。武將中,僅次於關羽、張飛。劉備稱帝后,又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犛鄉侯。

先主為漢中王,拜超為左將軍,假節。章武元年,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犛鄉侯。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劉備不重用馬超。就是因為漢中之戰以後,馬超似乎就沉寂下去了!幾乎沒有什麼消息。


其實,那幾年,不僅僅是馬超,整個蜀漢都沉寂下去了,張飛、趙雲、諸葛亮等等,都是如此。整個蜀漢都在積蓄力量,準備新的爆發,要攻打東吳,為關羽報仇。

章武元年,劉備當上皇帝三個月,出兵討伐東吳。馬超沒有隨軍出征,也許劉備是留他與魏延一起鎮守北部邊境,曹魏和羌、胡的進攻。也許是馬超已經重兵在身,再也無力馳騁疆場了。章武二年,馬超就病逝了。

二年卒,時年四十七。

三國時代,三四十病死的人太多太多了。馬超四十七歲病死,雖然可惜,也屬正常。

不存在劉備重用不重用的問題,也不存在馬超鬱郁不得志的問題。


上將噯福斯


首先,馬超從張魯處轉投劉備,確實是帶了不少兵馬,為什麼這麼講呢?

《三國志·馬超傳》(馬超)聞先主圍劉璋於成都,密書請降。先主遣人迎超,超將兵徑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因為前都亭侯。

從公元213年到214年,近兩年的時間,劉備都未攻下成都,後來荊州的諸葛亮、張飛、趙雲又沿江西上,攻取了桂陽、江州等郡。在214年初,到達成都的南面,形成了包圍之勢。但是,就這樣劉備也未能立即拿下成都。而馬超投降後,率領大軍到達了成都城下,史書記載,城中震怖,璋即稽首。如果馬超只率領少數人馬,那麼不至於使城中之人感到震怖,更不至於使劉璋立即決定投降。由此可見,馬超率領的人肯定是不少的。

其次,也沒有史書記載,劉備沒有重用,反而劉備給了馬超高官厚祿。

馬超的投降,立即使劉璋束手投降,劉備順利得到成都,這是一件大功。緊接著,漢中之戰,馬超與張飛同為先鋒,馬超又策動氐族雷定七部萬餘人響應劉備。漢中之戰,劉備攻打張郃時,也就率領了一萬的精兵。同時,到漢中之戰後期,蜀漢已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馬超策動的這萬餘人可以說是“雪中送炭”,為漢中之戰贏得了不少兵力。所以,漢中之戰勝利後,劉備把僅跟自己兩年的馬超排在關羽、張飛之後。可以說此時馬超是蜀漢政權軍事上的第三人。

到了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劉備又加封馬超為驃騎將軍,而張飛卻只是車騎將軍,位在馬超之後(關羽在219年已死)。驃騎將軍可不是朝中的“太傅、太保”一樣的閒差。漢朝將軍排位是:大將軍、四徵將軍(徵東、西、南、北)、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前右左後將軍。可見劉備是任人唯賢,唯才是舉,黃忠和魏延被重用也是一個例子。可見,馬超此時是深受劉備的重用。位列張飛之前,劉備為了彌補張飛,也只能讓劉禪娶了張飛的女兒。


讀史思辨


馬超這個人出身高貴,是個不爭的事實,他的父親是漢末軍閥之一;馬超有威名也是一個事實,曹操將他當做勁敵、張魯也怕馬超,就連劉備久攻不下的益州,馬超率兵來到城下後,劉璋立馬就開城投降了。

馬超割據西涼時,曾大敗曹操,他的軍事才能比之關羽張飛並不差,《山陽公載記》記載,曹操軍駐紮在蒲阪,想要西行渡河,馬超聽說後對韓遂說:"可以在渭河北岸據守,不到二十天,河東糧食用盡,敵軍便自行撤軍了。"但是被韓遂的"半渡擊之"的計謀代替。曹操後來聽聞了馬超的計策後,感嘆:"馬超小兒不死的話,我恐怕連葬身的地方都沒有了"。曹操如此忌憚馬超,可見馬超能力不差。按道理來說,重視人才的劉備不會荒廢了馬超的才能,但為何不願重用馬超呢?

劉備向來看人的眼光很準,原因自然在馬超身上。首先便是馬超的人品。看看人家對馬超的評價,王商:“超勇而不仁,見得不思義,不可以為唇齒。”啥意思呢?馬超雖然很厲害強大,但為人不仁義,不能作為盟友。如何看出馬超是這樣的人呢?馬超的父親馬騰、兄弟馬鐵馬休在朝廷為官,馬超不顧及他們的性命,聯合關中諸侯起兵反曹,導致父親兄弟慘死。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劉備不放心馬超。馬超是什麼人?雄霸一方的諸侯,敢和曹操叫板的強勁人物,投靠劉備是迫不得已。讓一個諸侯投靠到別人帳下當將軍,會甘心嗎?就像呂布那樣,投靠別人只是勢窮依附,保不準哪天實力大了就反客為主了。因此劉備不敢給他太大實權,馬超也沒有能力,擔驚受怕,只得老老實實的做自己的將軍。


月落汙龜


能夠回答您的問題非常榮幸

馬超,字孟起,西涼太守馬騰之子,馬騰是世代公侯,當年討伐董卓時也是十八路諸侯之一。馬超是三國時期有名的猛將,曾逼得曹操割須棄袍於潼關,馬超後歸降劉備,位列五虎大將之一。

馬超降蜀後,卻並未受到重用,鋒芒漸失。我感覺是因為馬超本就是一路諸侯,因落難才投奔蜀國,本身就是很有野心的人,劉備和諸葛亮是何等有心機有權謀之人,派他出去打幾次仗,就為他積蓄了力量,再起兵自己割據去了,恐怕是喂不熟的狼。所以寧可給個虛職高高在上養著他,也不能派出去帶兵打仗,本就是豪傑出身,和關羽張飛趙雲都不一樣,他們三個都是小弟出身,人家馬超本身就是大哥!所以還是在家待著修身養性吧。馬超唯一一次作為大將出徵是在諸葛亮安居平五路時,當時魏國統兵50萬,分五路進犯蜀國,諸葛亮胸有成竹,分五路拒之,其中命馬超領兵北拒10萬羌兵。為什麼派他打羌兵呢?因為老馬家在老家西涼的時候就和羌族部落是好朋友,馬家軍裡面也有很多羌族人充當將領和兵士。諸葛亮算到了派馬超去和羌族人打,能夠把損失降到最低且勝利歸來,既讓馬超釋放了野性,建功立業了,又讓蜀國用最小的損失戰勝對手,何樂而不為呢?

另一個原因就是馬超在《三國演義》裡雖然忠肝義膽。但在真正的史實上,馬超當初決定造反,明明知道造反的結果會害死身在許都的父親及兄弟,他卻對韓遂說出:“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自己親爹都不要了,這人還能好到哪裡去,無非就是個見利忘義之徒罷了,從此,他的人生就已經貼上了“不忠不孝”標籤。

以上回答,是我認為他不被重用的原因!





鴻涵先生


歷史上馬超投奔劉備時,幾乎沒有兵馬,但是劉備為了給劉璋施加壓力,派遣了大約三千兵馬跟隨馬超出現在成都城下,為此劉璋最後的心裡防線崩潰最後獻城投降。劉備收馬超政治意義大於實用意義,因為馬超在少數民族號稱神威天將軍,對少數民族有著不小的威勢,對於壓制四川周邊羌人有著先天優勢,然馬超歷史上是個坑爹貨,所以馬超對於劉備只是一杆旗幟,吸引人才鎮壓少數民族的旗幟,劉備是不會給予其太多兵馬的,也因此馬超鬱郁不得志,最後英年早逝,馬超最後的結果還是因為其對馬騰不孝,對朝廷不忠所致,其多次在西涼發動少數民族叛亂,惹得天怒人怨,最後身敗名裂,最後不得不投奔劉備,而對於這種不忠不孝之人劉備怎麼可能重用,所以最後給掛了個有名無實虛職只至其病亡。


瘋馬哥


這個問題首先要說一下,馬超投奔劉備時,應該帶的人馬並不多,最多就幾千人而已。

馬超在潼關戰敗以後,敗逃回了涼州。在涼州他召集了羌人、氐人,恢復了一定實力,並乘曹操回師許昌之機攻擊隴上各郡,殺死涼州刺史韋康,佔據了冀城。不過隨即馬超被韋康舊部楊阜、姜敘、梁寬、趙衢等人擊敗,馬超妻子、兒子都被殺,他自己逃到漢中投奔張魯。

後來馬超曾經在張魯援助下,率數千羌氐聯軍圍攻祁山,但是沒有能攻下。之後因為夏侯淵命張郃率五千人前來救援,馬超撤走。

超將氐羌數千逆郃。未戰,超走,郃進軍收超軍器械。

根據這段資料看,馬超投奔張魯時,最多隻有幾千人馬。而且在面對張郃五千人的情況下還不敢交戰,他的部隊戰鬥力應該並不強。

據《典略》所述,馬超此後還多次北上攻打涼州,但是都以失敗告終。而張魯部將楊白等人嫉恨馬超,想要加害於他。所以馬超不得不從武都逃入氐中,然後轉投劉備。不過馬超逃的時候,沒有帶上妻子董氏、兒子馬秋,連部將龐德都沒有隨行,可見他當時走的非常倉促,所以他的部隊能帶走多少是個問題。

後數從魯求兵,欲北取涼州,魯遣往,無利。又魯將楊白等欲害其能,超遂從武都逃入氐中,轉奔往蜀。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張魯。

另外根據《典略》記載,劉備在得知馬超來歸順時,特意通知馬超暫停前進,資助他兵馬以後才讓他來成都,“使人止超,而潛以兵資之”。

劉備這麼做,很可能是想讓劉璋認為馬超是率大軍而來,迫使劉璋投降。劉備的計劃很成功,成都城中軍馬看到馬超率大軍而來,“城中震怖,璋即稽首”。

所以馬超當時本部人馬應該不多,否則劉備不用這麼多此一舉的派部隊去增援他。

劉備不重用馬超,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馬超投奔劉備只是無奈之舉,加上他的性情,劉備並不是很信任他。

馬超離開張魯,是迫於形勢,而且此時他和曹操有深仇大恨,並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投奔,所以才選擇了劉備。馬超和劉備歷史上上並沒有什麼交集,更沒有交情。而且馬超曾經起兵間接害死自己父親,這種人劉備自然不敢隨便信任,寧可使用關羽、張飛等人。

二、馬超幾次兵敗以後,已經不復當年之勇,劉備也沒法用他。

馬超幾次兵敗,而且其中兩次扔下家人逃跑,家人大多被殺,“闔門百口,一旦同命”,僅有馬岱一人還跟隨馬超左右,這對馬超打擊很大。

漢中之戰時,劉備曾經命馬超和張飛一起去打曹洪,結果兵敗而回,並沒能發揮什麼作用。後來彭羕勸馬超造反時,馬超也是立刻去告發,顯然此時的馬超,已經沒有了當年的英氣,已經英雄遲暮。

所以劉備不敢重用,也沒法重用馬超,只是給他一個高位供起來,但是不給實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