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王陽明到底教會了日本人什麼?導致日本人如此崇拜他!

什麼是文化?文化要沿著什麼脈絡來傳承?

大師?大師!曾落魄到佛經被賣去包裹豬肉。

破產後艱辛的基隆歲月裡,南懷瑾窮困

倒,甚至一度在基隆郊外荒山結廬而居。

走投無路下,學歷只有小學肆業的他,決

定踏上一條知識變現的謀生之路。

他重新拾起年輕時在四川遊歷所積累的漢

密、藏密雜學底子,嘗試寫書(《禪海鑫

測》),又拜了老師學習卜卦堪輿。但始

終沒有混出什麼大的名堂。

王陽明到底教會了日本人什麼?導致日本人如此崇拜他!

南懷瑾一向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展,為了以償夙願,他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印了幾百套佛經,但很長時間都沒能賣出去,後來有一位商人買下了他全部的佛經,但竟然拿去包裹豬肉賣給客人的,多年以後,南懷瑾時常會將這件事情當成一個笑話告訴別人,但這個笑話中卻飽含了多少的心酸與悲哀!

1955年,在生活最拮据的時候,南懷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名為《禪海蠡測》,這本書當時同樣賣不出去,但在十年後,少數被保留下來的舊版書一本賣到了20美元的高價。

王陽明到底教會了日本人什麼?導致日本人如此崇拜他!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文化為什麼這麼重要?南懷瑾認為,亡國不可怕,可怕的是國家文化、民族精神滅亡了,一個民族的氣節和文化的血脈不能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個沒有歷史傳承文化的民族是沒有靈魂的。

日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以後,有個秘密,一般搞歷史、政治的都不知道。日本有些小動作非常聰明,很有意義。我們中國人自己認為比人家聰明,可是粗心大意,這是中華民族一個大毛病。

日本人投降以後,送了很多的櫻花,種在美國的首都華盛頓;現在到了春天一看,那個櫻花盛開比日本的還漂亮。我說人家真聰明,因為這是非常小的動作,但意義很深。有很多人搞不清楚,說日本的櫻花是國花,完全錯了。櫻花不是日本的國花,日本的國花是菊花,秋天的黃菊。你們講學問,講歷史,講政治,都要弄清楚啊!櫻花是代表武士的精神,雖然日本被美國的原子彈炸垮了,現在把美國首都變成櫻花的都市,這是日本心理上的安慰,精神上的滿足。

其次日本培養了兩個人,一個是和尚,如果還活著有一百多歲了;另一個是在家居士鈴木大拙,到美國去,討了一個美國小姐做太太,外文學好了,在那裡大弘其禪宗,可以說“聲望鵲起”。你以為鈴木大拙是去弘揚禪宗嗎?你要知道,日本政府一年支持他五十萬精金。日本人認為,戰爭雖然失敗了,文化上侵略你。日本沒有什麼文化,有的只是學習和模仿中國文化,包括茶文化、酒文化、書法、繪畫,大到建築設計,小到茶具陶瓷,無所不鑽。這也是中國為什麼要確立並鼓勵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因。

正所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古聖先賢早就定下的宏偉心願。

我國是有著五千年曆史的古老文明國,漫長的農耕文化,以及56個民族多元化的文明生態,無不顯現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資源的得天獨厚。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存的根本,除物質的保證之外,文化遺產也是國家命脈之一。它是一種創造,也是一種選擇,是一種傳承,也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史,留住了它,就是留住歷史,也就保存了文化的命脈。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禮記·大學》

戰國的時候,莊子說過一句話,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這是物理這兩個字出現比較早的一次。

後來南宋的朱熹又提到過格物窮理,這裡“物理”兩個字都有了,即我們要格物,然後追求知識,追求理論。

《禮記·大學》曾提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格是感通,格物就是窮究事物的原理。明朝的王陽明則認為格物是“看物”。

王陽明到底教會了日本人什麼?導致日本人如此崇拜他!

王陽明這個人很奇怪,在中國近代宣傳的不多,但他是個清官,會打仗,本人很廉潔,治理地方也治理得很好,文武雙全,在明朝的時候立了大功。號稱一代心學大家。

可惜的是中國近代推崇王陽明的人很少,反倒是日本明治維新的那些重要人物,像西鄉隆盛、伊藤博文,還有東鄉平八郎這樣一些人都非常崇拜王陽明。

日本在現代戰爭中學會了以戰養戰,而國人師夷長技以制夷卻只是口號空談。

近代日本能迅速竄升與歐美列強分庭抗禮,基本歸功於明治維新的成功。但是明治維新能夠成功,究其原因並不是因為日帝明治的政治手腕有多少過人之處,也不是因為德川家族無能,而是因為當時日本人明治維新的很多重要人物都充分效法了王陽明。

他們十分看重陽明學中強調人的精神力量和意志、強調實踐的說法,要求以實際行動變革社會。

最終,日本人就靠王陽明的一部《心學》,推翻了500多年的封建幕府統治,成功實現了明治維新,完成了向資本主義的過度!

所以,王陽明思想中到底藏著哪些與先進科學相接軌的東西?

王陽明到底教會了日本人什麼呢?導致日本人對他如此的推崇。王陽明到底教會了日本人什麼呢?導致日本人對他如此的推崇。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叫了庵的日本人。王陽明生前曾與一個名叫了庵的日本和尚有過交往,時間是在明朝正德八年,王陽明與帶領日本一個貿易使團出使中國的了庵禪師在寧波結識,兩人還在一起討論了佛家學說學,王陽明給了庵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張,宣傳了自己的“心學”思想,在了庵準備回國時,王陽明寫了一篇《送日本正使了庵和尚歸國序》的文章為之送行,這也證明了“陽明心學”從此時就已經傳入了日本。

而陽明心學傳入日本有史料記載的時間應該在王陽明去世80多年後,他的代表作《傳習錄》在1602年傳入日本。在幕府時期,儒家理學是日本的官方之學,陽明學傳入後,通過中江藤樹、佐藤一齋、大鹽中齋等一系列日本學者先後傳播,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從此陽明心學在日本開始嶄露頭角。

王陽明到底教會了日本人什麼?導致日本人如此崇拜他!

王陽明詩 玄渡題

險夷原不滯胸中,

何異浮雲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裡,

月明飛錫下天風

而陽明心學對日本最大的作用是推動了明治維新的發展。在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很多重要人物都研究過陽明學,他們十分看重陽明學中強調人的精神力量和意志、強調實踐的說法,要求以實際行動變革社會。因此有很多人認為陽明學是明治維新的原動力。所以說這也是日本人至今都非常推崇陽明心學的重要原因。

思想和文化的力量究竟有多大?茫茫宇宙,浩瀚蒼穹,在這個漫長的時空中,究竟還有多少魅力等待我們去挖掘和闡揚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和使命,然而,在我們這一代人,已經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去鑽研學問了。

王陽明到底教會了日本人什麼?導致日本人如此崇拜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