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成立12年亏损超百亿 遭大股东抛弃 幸福人寿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成立12年亏损超百亿 遭大股东抛弃 幸福人寿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12月17日,幸福人寿近51%股权转让一事终于有新进展。交易完成后,诚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泰保险”)持股30%,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交投”)持股近21%,分列幸福人寿的第一、第二大股东。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不再持有其股份。

成立12年来,幸福人寿累计亏损超过百亿,2018年更是以68亿的亏损成为当年保险业“亏损王”。如此业绩表现也拖累了大股东中国信达,开始着手出清幸福人寿股份。

累计亏损百亿

幸福人寿于2007年11月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是一家全国性的专业寿险公司,股东包括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三胞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原控股股东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从幸福人寿总体经营模式来看,目前幸福人寿逐渐形成以寿险、健康险、意外险为主的产品体系,建立起个险、银保、团险等销售渠道和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积累了部分有效客户。

但从经营数据上来看,自成立12年来,幸福人寿盈利的完整年份只有2015年、2016年、2017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2018年,幸福人寿更是因为亏损68亿元,成为当年的“亏损王”。从其2018年利润表来看,保费收入同比下降50.5%、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下降74%、投资资产减值损失更是增长了11倍,但退保金却同比上涨16%。

幸福人寿2018年年报显示,在利率风险方面,幸福人寿的利率风险较 2017 年也略有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主推中长期限保险产品,负债端久期显著加大,而资产端久期相对较短。自成立截止到2019年第三季度,幸福人寿已累计亏损约100.83亿。

2019年11月底,中国保险协会发布2018年保险公司经营评级,幸福人寿的评级从2017年的B级下调至C级。为此北青金融曾致电幸福人寿评级下调的具体原因,但并未收到答复。

大股东无力支持

幸福人寿的业绩表现,使得中国信达最终不得不甩卖幸福人寿。

2019年1月,中国信达发布盈利警告,指出2018年净利润较2017年同期下降30%左右,其中原因之一为权益类资产受资本市场冲击影响,幸福人寿产生了较大的归属于中国信达股东的应占亏损。

2019年6月中国信达发布公告称,出清幸福人寿股份。12月13日中国信达官网再次披露转让幸福人寿股权的文件。中国信达以75亿元的总对价出让给诚泰保险和东莞交投。交易完成后,诚泰保险持股30%,东莞交投持股近21%,分列幸福人寿的第一、第二大股东。在此次针对转让幸福人寿股权的回复中,中国信达将“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列入重要原因之中。

长期亏损让幸福人寿亟须补充资本金。据了解,成为幸福人寿的股东之后中国信达多次给幸福人寿增资。2011年至2017年有记录的权益增资规模,合计约50多亿元,扣除2013年转让部分股份的收益后,有记录的净增资总计约40亿以上。

幸福人寿2018年资本补充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17年开始变为负数。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1―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5.75亿元、79.93亿元、-42.48亿元和-82.72亿元。

上述募集说明书解释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少的原因:2017年4月1日起,公司停止新增万能险业务,导致2017年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净现金的增加额减少;2018年上半年,根据监管政策及转型发展战略,公司未安排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销售,保费收入同比减少59.44%,致使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下降较多。

此次,中国信达出清幸福人寿股权,或对其整体利润率上升有所助益。目前看来,业内对接手幸福人寿的新晋大股东诚泰保险因部分股权处于司法拍卖阶段,监管是否会认可其股东资质还有待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