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成立12年虧損超百億 遭大股東拋棄 幸福人壽這些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成立12年虧損超百億 遭大股東拋棄 幸福人壽這些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12月17日,幸福人壽近51%股權轉讓一事終於有新進展。交易完成後,誠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泰保險”)持股30%,東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交投”)持股近21%,分列幸福人壽的第一、第二大股東。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達”)不再持有其股份。

成立12年來,幸福人壽累計虧損超過百億,2018年更是以68億的虧損成為當年保險業“虧損王”。如此業績表現也拖累了大股東中國信達,開始著手出清幸福人壽股份。

累計虧損百億

幸福人壽於2007年11月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是一家全國性的專業壽險公司,股東包括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三胞集團有限公司、陝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原控股股東為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從幸福人壽總體經營模式來看,目前幸福人壽逐漸形成以壽險、健康險、意外險為主的產品體系,建立起個險、銀保、團險等銷售渠道和覆蓋全國的營銷網絡,積累了部分有效客戶。

但從經營數據上來看,自成立12年來,幸福人壽盈利的完整年份只有2015年、2016年、2017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2018年,幸福人壽更是因為虧損68億元,成為當年的“虧損王”。從其2018年利潤表來看,保費收入同比下降50.5%、投資收益同比大幅下降74%、投資資產減值損失更是增長了11倍,但退保金卻同比上漲16%。

幸福人壽2018年年報顯示,在利率風險方面,幸福人壽的利率風險較 2017 年也略有上升,主要原因在於公司主推中長期限保險產品,負債端久期顯著加大,而資產端久期相對較短。自成立截止到2019年第三季度,幸福人壽已累計虧損約100.83億。

2019年11月底,中國保險協會發布2018年保險公司經營評級,幸福人壽的評級從2017年的B級下調至C級。為此北青金融曾致電幸福人壽評級下調的具體原因,但並未收到答覆。

大股東無力支持

幸福人壽的業績表現,使得中國信達最終不得不甩賣幸福人壽。

2019年1月,中國信達發佈盈利警告,指出2018年淨利潤較2017年同期下降30%左右,其中原因之一為權益類資產受資本市場衝擊影響,幸福人壽產生了較大的歸屬於中國信達股東的應占虧損。

2019年6月中國信達發佈公告稱,出清幸福人壽股份。12月13日中國信達官網再次披露轉讓幸福人壽股權的文件。中國信達以75億元的總對價出讓給誠泰保險和東莞交投。交易完成後,誠泰保險持股30%,東莞交投持股近21%,分列幸福人壽的第一、第二大股東。在此次針對轉讓幸福人壽股權的回覆中,中國信達將“優化資產結構,提高資本的運營效率”列入重要原因之中。

長期虧損讓幸福人壽亟須補充資本金。據瞭解,成為幸福人壽的股東之後中國信達多次給幸福人壽增資。2011年至2017年有記錄的權益增資規模,合計約50多億元,扣除2013年轉讓部分股份的收益後,有記錄的淨增資總計約40億以上。

幸福人壽2018年資本補充債券募集說明書顯示,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017年開始變為負數。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1―6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35.75億元、79.93億元、-42.48億元和-82.72億元。

上述募集說明書解釋了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減少的原因:2017年4月1日起,公司停止新增萬能險業務,導致2017年保戶儲金及投資款淨現金的增加額減少;2018年上半年,根據監管政策及轉型發展戰略,公司未安排中短存續期產品的銷售,保費收入同比減少59.44%,致使經營活動現金流入下降較多。

此次,中國信達出清幸福人壽股權,或對其整體利潤率上升有所助益。目前看來,業內對接手幸福人壽的新晉大股東誠泰保險因部分股權處於司法拍賣階段,監管是否會認可其股東資質還有待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