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宋朝“屁”事2则:一屁打过江,一屁史留名


宋朝“屁”事2则:一屁打过江,一屁史留名

​北宋著名词人苏东坡,被贬到江北的瓜州(今属江苏镇江)做地方官的时候,常常去一江之隔的江南金山寺,拜访佛印禅师,两人谈禅论道,很合得来。

某一天,苏东坡觉得自己修禅功夫大有长进,于是提笔赋诗:

嵇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写完就派书童渡江送给佛印瞧。

诗中提到的“八风”指的是典出于《大智度论》,即“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影响人的八种情绪。

佛印禅师看了之后,在诗文中写了两个字,命书童带回江北。

宋朝“屁”事2则:一屁打过江,一屁史留名

​苏东坡满以为佛印禅师会称赞自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满心欢喜地打开诗文,却发现佛印禅师在上面写了两个字——“放屁!”

苏东坡非常生气,立即乘船过江,打算找佛印禅师讨个说法。

眼看就要到了南岸,苏东坡发现佛印禅师早就等候在岸边了。

苏东坡上了岸,一脸怒色说:“大师,我一直把你当成知己的好朋友,我修禅养性火候不到,你不夸赞也就罢了,为啥泼口骂人呢?”

佛印禅师若无其事地笑笑说:“我如何骂你了?”

苏东坡就取出诗文指着“放屁”二字说:“你这不是骂人又是什么?”

禅师朗声大笑:“哈哈,你不是说自己‘八风吹不动’吗?怎么就被‘一屁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恍然大悟,原来禅师是在试探自己,看来自己还没有达到“八风不动”的境界啊,于是羞愧难当,向禅师拱手谢罪。

这个段子显然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因为古人是不会直接说出“放屁”这种不雅之词的。

古人称呼放屁有一种很文雅的称呼——“出虚恭”,还有一种说法叫“泄气”。

宋朝“屁”事2则:一屁打过江,一屁史留名

​《桐江诗话》记载:“一日,邵篪因上殿泄气(一作泄氛),出知东平。”

某一天,北宋官员邵篪在大殿中一不小心,当众放了一个屁,宋哲宗很生气,就把邵篪贬到东平做知府。

邵篪原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官员,因为这一个屁,竟然成了天下人尽皆知的人物,得以“名垂青史”。

《宋史》虽然没有关于邵篪的只言片语,但是一些方志类书籍可见记载。

《镇江志》记载:邵篪,字仲恭,丹阳(江苏镇江)人,熙宁六年(1073年)考取进士。

邵篪最初任职司农寺丞,后历任承议郎、开封府推官、都官郎中、驾部郎中、金部郎中、户部郎中等官职。​

数年间,邵篪频繁调动工作岗位,足可见他属于很不称职的官员。

“上殿泄气”,虽然算不上犯罪,但也属于一种过失,至少是对皇帝没礼貌。

宋哲宗把邵篪贬到地方任职,这种处分算得上很人性化了。

《桐江诗话》记载:“邵高鼻卷髯,社人目之曰:‘凑氛狮子’。”

邵篪相貌怪异,鼻子高大,胡子卷曲,有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凑氛狮子”。

此后,邵篪声名鹊起,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网红”。

明代散曲作家赵南星在其著作《笑赞》中谈论邵篪放屁成名一事:“邵篪流风余韵,他无所闻,以上殿泄气,至今传之。不然,几与草木同腐矣!”

邵篪倘若没有在朝堂上“泄气”,恐怕早就和草木一起腐烂了,怎么会流传至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