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規模宏大,莊嚴清淨,被譽為川東聖景之一,四川省內江般若寺

般若寺,當地人叫波爾寺,位於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般若村,寺始建於唐朝,被譽為“川中勝景”,因曾珍藏全國僅三部《般若經》之一而得名。被譽為川東聖景之一。

規模宏大,莊嚴清淨,被譽為川東聖景之一,四川省內江般若寺

系清朝咸豐年間甲辰科舉人張德元、郭肇林、李世猷等倡建,屬高橋鎮般若村管轄,其寨牆周長十里三分比當時的內江縣城九里三分還略高一籌。寨內以七山、七堰、八景聞名。

規模宏大,莊嚴清淨,被譽為川東聖景之一,四川省內江般若寺

寨牆、寨依然遺蹟猶存,自然風光與宗教文化融為一體。般若寺位於松柏寨東北面,始建於唐肅宗和代宗年間,經過宋鹹淳時的擴建,明萬曆的重修,直到清代才具有七大殿、兩偏殿的雄偉規模。現存藏經樓部份已修繕為大雄寶殿,寺廟四周還有大量的石刻作品。其中石門寺現存69尊造像,最高一尊釋迦牟尼造像高約4米,腳踏蓮花,線條豐腴肥美,形象生動。

規模宏大,莊嚴清淨,被譽為川東聖景之一,四川省內江般若寺

另有30餘尊高約1.5米造像,頭部全數不存,只留下一排排斷石痕與眾多神州傳說成為一樁“無頭菩薩案”而令人稱奇。靈芝巖巖石凸出,形成近一華里的天然石棚,“佛耳巖”62尊造像雕刻於石壁之上,保存完好,多數成於唐代,高的達6.5米,小的僅數寸。

規模宏大,莊嚴清淨,被譽為川東聖景之一,四川省內江般若寺

進入寺廟第一殿是天王殿,迎面接引眾生的是大肚慈顏彌勒菩薩,背面是手執金剛杵的護法韋陀菩薩,相貌威嚴肅穆。大雄寶殿是原藏經樓改建而成,樓房簡瓦寶頂、紅漆柱子,黑漆正門。正中塑金光閃閃的釋迦牟尼佛;背後是西方三聖,文殊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兩旁是十八羅漢,表情自然,栩栩如生。

規模宏大,莊嚴清淨,被譽為川東聖景之一,四川省內江般若寺

寺廟東邊是金碧輝煌的觀音殿,塑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像;西邊是祖師殿,塑有地藏王菩薩,濟公和尚、丈雪祖師像。

寺外還改建了靈芝崖,亮出了原來的造像、石刻。

院壩中間建有蓮池、假山、花臺,使寺內有山、有水、有花草樹木,一年四季名花盛開,香氣襲人,更添了寺廟的新鮮空氣。

昔日的般若寺已成歷史,現在的般若寺正煥發出新的力量,它以攸久歷史的佛教文化,得天獨厚的天然地勢、山寨風光,宜人可掬的自然風景,獨具一格的古式建築,巧奪天工的人造景觀,吸引著十方信眾,真可謂一個遊覽觀光的好地方,一所修行、弘法、利生的莊嚴道場。

說到般若寺,就不得不提到山上的松柏寨,雖然現在昔日繁盛的景象已蕩然無存,但殘存下來的部分建築和寨門,仍在提醒人們此處曾經的輝煌。而松柏寨在過去到底是怎樣的存在,當地人也是說法不一。

因為名字裡帶著一個“寨”字,自然容易讓人聯想到土匪的聚集地。多年來,在多數內江人的口口相傳中,松柏寨也被認為就是一個土匪窩子。 住在附近的張先生說,松柏寨約修建於清末,從小他就聽家裡人說了不少關於松柏寨的傳說。“我們屋頭有個么祖祖,他小時候到城頭去賣雞蛋,必須從寨門過,土匪就守到那兒的,但是土匪只要錢不要東西,他就出去賣雞蛋的時候走寨子這邊,賣完了有錢了就走另外一條路繞回來。我們么祖祖算比較聰明的,聽說有其他人被搶了還遭遇了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