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唯有姜文 把电影酿成酒,一部顶四部

唯有姜文 把电影酿成酒,一部顶四部

姜文、冯小刚都是驰骋贺岁档的五星上将,同样卖座,他们的电影区别在哪?姜文对冯小刚说,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你拍的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 甚至还挂着霜,但你没有把它酿成酒,开始时是葡萄,到了还是葡萄。另外一些导演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知道电影得是酒,但没有酿造的过程。上来就是一口酒,结 束时还是一口酒。更可怕的是,这酒既不是葡萄酿造的,也不是粮食酿成的,是化学兑出来的。”对这一论述,冯小刚信服得出了一身冷汗。姜文还劝冯小刚不能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

唯有姜文 把电影酿成酒,一部顶四部

冯小刚把这则故事写进了自己的书《我把青春献给你》,流传很广。老话重提,首先是因为《一步之遥》,更因为当下的中国电影,得食材原味的新鲜葡萄已是上品, 追捧的大抵薯条、麻辣烫等所谓“类型片”或“商业元素”加工品,难见上等货色。而姜文是一名难得地把电影当酒来酿的导演,产量低,每回酿的酒都不重样,还 都是好酒。远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不提,近三部—《太阳照常升起》柔中带烈,肆意飞扬,像威士忌;《让子弹飞》畅快通透,入口顺当,像啤酒;《一步之遥》得融合之妙,酒体饱满,匀称悦人,像红酒。

唯有姜文 把电影酿成酒,一部顶四部

更关键的是,固然《一步之遥》承载着极大的票房野心,但它的意义远远超脱票房之外,尤其是其补位、立标杆的价值。中国电影一路高涨的市场态势,吸引、催生名 目繁多的新式概念,裹挟着从业者陷入疯狂的浮躁,血管暴起欲裂却蜂拥如蝇。接地气、类型化迎着风口被吹上了天。说不上哪不对,但是,看多了路边的单元楼, 就该拿《一步之遥》式的哥特建筑风换换眼睛。电影肯定不是只有这么几种样式,应该不是只满足于迎合观众喜好、如实反映世俗生活。姜文的《一步之遥》出现在 贺岁档,呈现如今稀缺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再造之美,任性地拒绝类型化,不要“接地气”,不要行活—宝贵的任性—《一步之遥》体现的,有你见过的姜 文,也有你没见过的。

唯有姜文 把电影酿成酒,一部顶四部

《一步之遥》不仅是瓶上等红酒,还配齐了选料广泛、烹调讲究的全套菜肴。开篇几乎原样致敬经典电影《教父》的开头,一个雅痞将亡国归咎于自己的“金点子”没来 得及实施,挑出幽默,勾引食欲,是开胃的前菜。接着,花国大选,美女、大腿、豪车香艳奢华,盛大场面,极尽风流,是第一道主菜。然后,飞车奔月,围绕着月 亮与远方的想象肆意张扬,风格魔幻,是一道调剂的小菜。剧情急转后,在缉拿凶手的紧张气氛中,将火车内部改造成法国南滨沙滩的浪漫,与“王天王”巡演的讽 刺混杂,是一道口感丰富的主菜。最后,一段惊心动魄的逃亡伴着一场盛大的婚礼,甜点回味悠长。有句对《一步之遥》的评价,叫“一部顶四部”,窃以为到位。

唯有姜文 把电影酿成酒,一部顶四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