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小而强悍的日本隼级高速导弹快艇!伯克级缩小版,战略扩张被淘汰

2019年伊始,我海军一艘052D型驱逐舰和两艘054A型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穿越对马海峡,北上进入日本海进行远海训练。据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披露,这一次,"御用摄影师"派来了一个不常见的小个子—隼级高速导弹快艇。

小而强悍的日本隼级高速导弹快艇!伯克级缩小版,战略扩张被淘汰

这已沉寂颇久的隼级高速导弹快艇,上次引起广泛关注还是在2014年。当年9月中旬,这款日本海上自卫队航速最快的导弹艇,在宫崎县日南市的油津港向社会公开。日本海上自卫队称该艇将主要用于近海岛屿,尤其是西南诸岛的防卫。同时,可以对不明外国船只实施快速追踪、拦截和武力防卫。

小而强悍的日本隼级高速导弹快艇!伯克级缩小版,战略扩张被淘汰

隼级的由来

隼级导弹艇,是海上自卫队1986年至1990年间执行的"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中9艘地方队导弹快艇建造计划产物。原以意大利鹞鹰级导弹艇为蓝本开发的60吨级的"一号型水翼导弹快艇",但在实操中,因为吨位太小无法携带足够装备,燃气轮机的耗油量过大续航力太短与耐波力严重不足,复杂的复合柴油机与燃气涡轮交替动力(CODOG) 、水翼结构过度复杂难以维修,因此仅仅建造了三艘。

小而强悍的日本隼级高速导弹快艇!伯克级缩小版,战略扩张被淘汰

失败的日本最早的一号型水翼导弹快艇

重新选型期间,没采用类似我国022型导弹艇的双体穿浪式设计。这是由于日本周边海域海况恶劣,四至五级海况司空见惯,冬季更是会频繁出现10级以上的恶劣海况。但是双体船的长宽比低,横向稳定矩力高,先天过稳,在高海况情况下反而产生摇晃频率增加或摇晃加速度高,乃至摇得奇形怪状,舒适性反而远不如传统单体船,也会影响舰艇电子系统和武器系统的稳定。因此隼级导弹艇采用了传统艇型与先进半滑航船体。

小而强悍的日本隼级高速导弹快艇!伯克级缩小版,战略扩张被淘汰

离岸不过数十海里浪高即超过4米,这样的海况在日本周边是常态

1999年朝鲜间谍船入侵事件发生后,日本防卫省更加强调攻击或驱离小型船只的能力,具体的措施包括将极速要求提高到44节、设置防弹装甲、加装激光红外夜视系统及卫星通讯系统,这立刻反映在隼级的设计中。

小而强悍的日本隼级高速导弹快艇!伯克级缩小版,战略扩张被淘汰

隼级导弹艇适航性较佳,图为隼级第二批第三艘大鹰号(PG-826)

战后,日本海自的小型作战舰艇一向只有编号而无舰名,但隼级却很是特殊,隼级的命名为"鸟名",从日本帝国海军时至今一直用于小型作战舰艇上,例如日本帝国海军时代的鱼雷艇或今日日本海自的巡逻舰(PC)。日本海自对隼级的期望或可见一斑。

小而强悍的日本隼级高速导弹快艇!伯克级缩小版,战略扩张被淘汰

小而强且贵的隼

最终仅建造6艘的隼级,担得起这份期待。隼级的构型几乎是美国伯克级驱逐舰的缩小版。

小而强悍的日本隼级高速导弹快艇!伯克级缩小版,战略扩张被淘汰

隼级第一批第二艘若鹰号(PG-825)

隼级采用轻质铝合金船体。船楼是向内倾斜的封闭式造型,反舰导弹发射器与卫星通讯系统支架的外侧覆盖倾斜的轻质合金板,倾斜式铝合金桅杆造型类似于升级版的伯克级驱逐舰,甚至喷水推进系统的转向支柱也采用菱形截面,均是为了降低RCS,堪称美国伯克级驱逐舰的缩小版。

隼级使用的OYQ-8B模块化战斗系统,是金刚级驱逐舰的OYQ-8宙斯盾战斗系统的缩小改良版,以美制AN/UYK-44主计算机作为核心,并大量采用商用电子组件,不仅能降低购置成本,未来进行升级时可直接使用民间市场现货,便于后勤维修与性能提升。隼级的体型限制只配备了一部OPS-18-3对海搜索雷达,但OYQ-8B整合的数据链,配合NOLR-9B电子支援系统(ESM),使隼级艇可只依靠数据链传来的目标信息,或根据ESM截获敌方雷达讯号获得敌舰方位,在雷达静默的情况下接近敌舰并实施突袭。

隼级的舰桥上方装有一部FCS-2-31火控雷达,用来控制舰首的OTO-76mm舰炮。另一项重要的感测装置是一具OAX-2红外线热成像夜视系统,可在恶劣天候下追踪并识别目标,并作为高强度电子干扰环境下代替雷达的后备侦测系统。舰桥后方两侧各装有一具MK-36干扰火箭发射系统。

小而强悍的日本隼级高速导弹快艇!伯克级缩小版,战略扩张被淘汰

隼级隐身设计的舰桥和雷达及电子战设备

动力方面,采用三具美国GE授权石川岛播磨重工生产的LM-500-G07燃气涡轮,单台功率5400马力;推动三台三菱重工制造的MWJ-900A可转向式水喷射推进系统,使其拥有44节的极速。对于隼级,燃气轮机的快速反应性更为重要,可由停机状态直接启动并加到全速,不像高速柴油机需暖机30分钟左右才能开始高速航行。动力舱无人值守,在舰桥即可遥控主机,因此艇员仅需21人。

小而强悍的日本隼级高速导弹快艇!伯克级缩小版,战略扩张被淘汰

隼级导弹艇的喷射推进系统

如此高端的配置,使得这排水量仅240吨的小艇,平均造价约合七千万美元。保守的估计,以04年币值计算,这金贵的玩意儿和2艘056型护卫舰造价相当。

从明星到被淘汰

隼级算得上是2001年7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2001年版《防卫白皮书》中"21世纪拥有一支精锐强大的自卫队"中合格的一员。但随着日本政府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政策和防卫体制调整,已逐步不适应日本安全战略。

日本政府在2003年6月通过的《武力攻击事态法》,将自卫队行使武力的时机从"遭到武力攻击后"提前到"武力攻击发起前",突破了"仅在遭到武力攻击后才进行必要最小限度自卫"的原则。使得隼级这种排水量不过200多吨的小艇,无法满足日本海上自卫队新需要。

到了2006年12月,新修订的《关于武力攻击事态时对外国军用品等海上运输实施管制的法律》,突破了"防卫范围仅限于日本领空、领海及周边"等原则。2010年12月,日本政府出台的《防卫计划大纲》,是日本军事转型的重要标志,日本的安全保障战略、军事战略、威胁判断、军事部署等均出现了重大调整,其"假想敌"转向东亚大国。在东海,隼级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无法匹敌022+空警200的组合。

小而强悍的日本隼级高速导弹快艇!伯克级缩小版,战略扩张被淘汰

2013年6月,日美首次联合实施气垫登陆艇LCAC登陆演习

自2012年底安倍晋三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到2013年12月出台的"安保三箭":《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安倍内阁完成了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规划。其军事战略已公开把我国视为主要现实威胁,将我军作为主要作战对手,防卫重点转向西南岛屿方向,并加紧调整军事部署,加快联合机动力量建设和军事冲突准备。

仅在2013年,日美共同展开的联合军事演习就有16次之多。其中2013年6月10日至16日,日本首次集结了陆海空三军精锐,奔赴美国加州参加代号为"黎明闪电"的夺岛联合军演。隼级的淘汰,只是时间问题。日本2014年版《防卫白皮书》,汇总了安倍晋三上台后通过的一系列安全保障政策和防卫体制调整,确认了日本今后的安保政策和方向的重大转变。"防卫"一词仅仅是日本掩盖其军事本质的用语。到了2015年9月19日,日本国会强行表决通过了安保法案,日本战后"专守防卫"安保政策发生重大转变。新立法的《国际和平支援法案》,实质即"海外派兵永久法"。根据这一法律,日本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派遣自卫队到全球任何地点。日本历史学家评论,这安保法案的成立意味着日本进入"准战时体制"。此时,隼级的替代者已经呼之欲出。

小而强悍的日本隼级高速导弹快艇!伯克级缩小版,战略扩张被淘汰

2015年10月15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相模湾举行阅舰式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着手自卫队改革。经过近30年的发展,日本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和发布政府意见等形式,早已突破"专守防卫"的核心三原则。日本自卫队几经调整,2012年3月,日本航空自卫队航空总队司令部迁入驻日美空军司令部横田基地,同时在横田基地设立"日美联合作战协调所"。2013年3月,陆上自卫队中央快反集团司令部从朝霞驻地迁入驻日美军陆军第1军司令部的座间兵营(神奈川县),另外,海上自卫队司令部与驻日美海军第7舰队同在横须贺基地。

日本建立起完善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陆海空主要司令部与美军太平洋战区三军战术司令部已经实现整合,自卫队的三级指挥体制与美军的三级指挥体制分别对应,战时可实现指挥链的"无缝对接":日联合参谋长对应美太平洋总部或中央总部等战区司令;日各军区司令或中央快反集团司令(或未来的陆上总队司令)对应美陆军第1军司令,日海上自卫队联合舰队司令对应美第7舰队司令,日航空总队司令对应美驻日空军司令;日联合任务部队对应美联合特遣部队。

小而强悍的日本隼级高速导弹快艇!伯克级缩小版,战略扩张被淘汰

到日本政府2018年防卫大纲,将发挥"出云"级驱逐舰"多用途航母"的作用,引进隐形战斗机F35B,批量采购新型护卫舰30FFM。可以说日本走向"正常化国家"的军事准备,已基本完成,如果日本实现世界政治军事强国的梦想,给亚洲、给世界带来的,绝不可能是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