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一大脸盆羊骨头

长安十二时辰里,张小敬手捧水盆羊肉吃个痛快。

跟水盆相比,脸盆是更壮观的存在。

在冠县,我们用脸盆大小的盆装羊骨头。

满满一盆。


一大脸盆羊骨头


提前跟饭店老板说了声儿,炖一锅羊骨头,中午去啃骨头去。带我去的朋友格外会吃,嘱咐好了,用清水炖就行,不用加别的,12点多点儿到,等我们到了再胀盐。有点儿味儿就行,别咸喽。

稳妥。

早到了一会儿,那就等一会儿。等了一会儿,一脸盆羊骨头,棒骨、肩胛、羊蝎子、羊尾巴,一大脸盘,热气腾腾就端上了桌。

不只是羊骨头,随着端上来的,是一盆羊汤,清汤,先来上一碗,清淡鲜香,是一碗真正的羊汤。

喝汤时,眼还不忘盯着那一大盆骨头呢?


一大脸盆羊骨头



一眼望去,一大脸盆骨头,好像没啥肉。确实没啥肉,但好就好在这没多少肉,谁说是来吃肉的呀,不是来吃肉的,咱是来啃骨头的。

乐趣在于你想把那附在骨头上的肉啃下来,可那块肉就是不肯轻松被你咬下来,这一来一回的争夺感,你用力将骨髓吸出的瞬间,你将两块骨头之间的筋膜分开的时刻,便是乐趣所在。

乐趣还在于这骨头,挂着汤水的骨头,一头儿放进嘴里,漱漱,汁水进了嘴,比汤浓,比肉恬淡,是独特的口感。

乐趣更在于骨头已经被炖的酥软,实在啃不下肉来,就干脆两牙咬紧,骨头便被斩断,一顿娴熟的操作,将骨头送到后槽牙,一顿挤压,将骨头里的髓脂挤压出来,沁入口腔,肥美无敌。

真好吃。

当我们说好吃的时候,到底在说什么呢?我想,说的就是这吃的乐趣吧,比单纯的口欲有趣多了。

虽说立了秋,但正午的天儿依然很热,再热,这好吃的也得趁热吃。

一大脸盆呢,趁热是吃不完的,所以,吃了一半,有点凉了,就叫老板端到锅上,继续炖炖。

我们说会话,等待着它被端上来,继续下半场。

不大会儿,就又端上来了,跟一开始干干的羊骨头不一样,这回端上来,是带着汤的。

夹起来一块,淋着汁水儿,进了嘴,鲜香自不必说,略略的带有羊膻味儿,那是羊肉最本真的味道。

当我们说味道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呢?过去,像我这年轻不知道吃喝的,吃东西,可能吃的是口欲,大块的肉,大块的咀嚼,那才过瘾呢?吃的多了,嘴叼了,吃的是什么呢?吃的是滋味。

什么是滋味呢?

羊肉是羊肉味儿,牛肉是牛肉味儿,不是大料味儿,不是酱油子的味儿,把食材最单纯的味道保存下来给食客,这便是滋味。

这是本真滋味,年纪越大,我好像就越在意这个。

所以,这一脸盆羊骨头,带着略略的膻味儿,便是理所应当的味道,便是我向往的那个滋味。

以前吃的是口欲,现在吃的是滋味。

一盆羊骨头,吃到最后,桌子上吃成了一堆堆儿的碎骨头,堆成小山儿,便是大功告成,来上两张羊脂饼,薄薄的脆脆的香香的,切成几片,分着吃,简直是天物。


一大脸盆羊骨头


满足。

挺着肚子出门而去。人生无憾。

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