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範曾說假我三十年光陰 超越八大山人 結果誰也想不到學問大了

【千千千里馬原創-範曾-超過】範曾說“假我三十年超過八大山人”這話符合範曾的個性,比較張揚。

如果是範曾老師劉滄凌,肯定會說:“再假我三十年,也趕不上八大山人的”。這就是個性的不同。

​範曾說話,說說而已,不必信以為真。因為這明顯違背一般常理。

範曾說假我三十年光陰 超越八大山人  結果誰也想不到學問大了

如果你是能夠超越八大山人的畫家,何必需要三十年,可能三年也夠了。

如果你不屬於超越八大山人的畫家,給你三百年也超越不了的。

​從歷史看,自從八大山人去世至今,已經300多年了,這300多年也有不少畫家,有一個超越八大山人的嗎?

中國當代學八大山人的至少一千人,這麼多人中,有超越八大山人的嗎?

從現代認知學原理看,藝術與技術不太一樣。甚至有很大不同。

範曾說假我三十年光陰 超越八大山人  結果誰也想不到學問大了

例如,汽車工業,紡織技術在100年中,超越前人,真的可以說是分分秒秒的事情。一代又一代的新技術,不知超越多少次了。

但是藝術的超越,就不是那麼回事了。藝術除了技術成分,更大的成分是感情色彩和美學範式。

這種感情色彩,幾乎是無法模仿和超越的。而美學範式,是一種歷史的永久之美,這是一個一般文化常識,誰也不能違背。

為什麼我們臨摹王羲之永遠無法超越王羲之?

不是我們技術不行,而是美學範式,永遠不可逾越。

​例如,畫一隻蝦,按照技術成分,現在的畫家,畫出一隻比齊白石更精緻的蝦,應該沒有問題。

但是,你要畫出齊白石的那個味兒,那就非常不容易,甚至不可能。何況還要超越。

八大山人那個味道,那種藝術的深刻,就是一個美學範式,所以,客觀上是不可超越的,這就是藝術的特殊性。

範曾說假我三十年光陰 超越八大山人  結果誰也想不到學問大了

齊白石也是八大山人的崇拜者,他對八大山人的學習到了亦步亦趨的地步,但是,也沒有從美學上超越八大山人啊?

範曾先生就沒有專攻過八大山人。

他在八九十年代臨摹過一些八大山人的作品,感覺無法達到八大山人的那種“冷逸”、“孤傲”的美學境界,所以感嘆“假我三十年,我會超越八大山人”。

現在,早已過去三十年了。範曾超越八大山人的願望肯定是落空了。

範曾說假我三十年光陰 超越八大山人  結果誰也想不到學問大了
範曾臨摹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小品。如果出去他的題字,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合格的山水畫臨摹作品。

範曾說話比較自信,但是,非常不靠譜。

例如,他還說過“我沒有學習山水畫,如果學習山水畫,照樣可以出成績”。像這樣的話已經是笑話了。

範曾畫了幾幅山水畫,但是,那個趣味,好像還沒有入門。

範曾說假我三十年光陰 超越八大山人  結果誰也想不到學問大了
八大山人的書法作品。

範曾一開始就學人物畫,花鳥山水沒有涉獵,只是想開拓一下自己的畫路,但是,他還是沒有踏入花鳥山水門徑。

範曾人物畫超越八大山人,已經不錯了。

但是,就中國畫的筆法意境來說,距離八大山人也是非常遙遠的。

範曾說假我三十年光陰 超越八大山人  結果誰也想不到學問大了

事實證明,超越前人,不是不可能,但是,最好還是超越自己。

範曾的繪畫超越自己來說都沒有明顯的變化。

範曾說假我三十年光陰 超越八大山人  結果誰也想不到學問大了

他幾十年如一日,就畫一個題材《老子出關圖》,難道一個畫家就只畫老子、牛和牧童?

看看八大山人畫了多少題材,而且有幾十年如一日的重複內容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