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当年读大学时只注重大学知名度,大学毕业后发现专业比大学更重要,是否当年选择错误?

爱上哑巴兔


读大学只重大学知名度,毕业了才发现专业重要!这个不能简单说成是当年的选择错误,你该把他定位成经验更准确。

你能成为现在的你,你的学校、你的专业,更重要是你的自我成长和外在环境,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整个过程中的变量非常多,当年一次选择专业对于人生的影响,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大。

(缪老师拍摄的上海财经大学)

大学所在的城市、学校的层次和专业,每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

对有的孩子来说,能不能见到更大的世界,能不能享受都市的繁华更重要,那他牺牲其他,选择城市,就没有错。

对有的孩子来说,喜欢研究,未来要继续深造,更高的保研概率就是他选择的依据,他当然要选择更好的学校层次。

对于另外一些孩子,对专业的诉求特别强烈,也熟悉专业所学和未来的就业导向,他自然要去选择专业至上。

以上任何一种选择都是合理的,都有无可辩驳的理由。

(缪老师在四川美术学院)

如果说当年的选择是个错,那么就按照你现在的认知,穿越回去做一次“正确”的选择,你就一定能够保证他“正确”吗?未必!你的深造机会、就业单位、就业环境甚至同事关系,都有可能对前途产生影响。

我们总是纠结过去,那是站在了一次选择改变,而其他完全不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与其总是纠结那是不是个错,不如换一种视角看待它,把他看成是一种人生财富,提炼一下他究竟带给了你什么,他在那些方面直接或者间接的让你变得更好,这种思考方式会让你的人生态度更积极。

(缪老师拍摄的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当然,如果你身边的人,或者你的孩子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有了迷茫。你还是要建议他们:认真思考,想一想自己的未来,触摸一下高校的现在,慎重的做出选择。这样的选择,即便在外人看起来是“错”的,对于自己来说也是“无悔”的。

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老师,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欢迎关注。

缪老师妙笔生花


当年读大学时只注重大学知名度,大学毕业后发现专业比大学更重要,是否当年选择错误?在我看来,未必是当年选择错误。说说我的看法。



一年一度的高考快要到来,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复试考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很多家长会问,给孩子填志愿时,是选好学校,还是选好专业?考研时,也会有这样的疑问,到底是去985双一流高校的不好的专业,还是选择双非学校的王牌专业?

这个真的没法给出绝对正确的答案。时代在发展,今天看起来比较好就业的专业,说不定四年以后,就成了冷门专业,或者被AI技术给代替了。而今天看来可学可不学的专业,说不定以后就成了抢手的行业。

大部分考生在高考填志愿时,都是参考父母意见。有的父母思前想后,比较来比较去,选择的专业会比较功利,而忽略了孩子的想法。

父母相信孩子,支持孩子自己的选择,会让孩子的大学生活更有收获。




我的一个亲戚的女儿,高考超了一本线二十几分,现在在一所普通大学读心理学。她的爸爸妈妈都是没有上过大学的制药厂工人,对于他们支持女儿读心理学,而不是去读金融,或者经济类的专业,我最初也是挺诧异的。 毕竟,心理学在很多人眼中,不像一些毕业就拿高薪的专业。

寒假和这个孩子聊天后,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她是一个很有自己主意的孩子,大一考了四级,通过没有问题,桌上放着六级词汇书和真题,准备下个学期考。假期里,她带了专业书回来。我看了她的书,笔记做得很仔细,她说要考北师大的心理学研究生。

我完全相信,她会实现她的愿望。

一个有自己想法有规划的大学生,敢于走出舒适区,我想,不管他/她是在任何学校和专业,都能收获满满,而不是到了某个时候后悔。

大学的学习氛围很重要。如果在一个学习氛围不浓厚,周围都是成天玩手机打游戏的同学,这样的大学生活,一定会带来隐患。

好的大学,聚集的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他们有的在社团里发挥自己的才能,有的想要在专业领域深耕而努力学习。自习室,图书馆,都是忙着学习的人,试想,在这样的氛围中,哪怕专业不好,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一定也不差。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做的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也能如鱼得水。我的本科同班同学,英语专业的女生,毕业考了选调生(现在的公务员);舍友的男朋友,大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去了格力电器做销售;我的研究生同门,毕业考了警察。

大学里好好学习,多实践,去试错,总结经验,一定能找到自己的路。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不同意见,留言探讨。


英语老师Minnie


这是目前教育界和社会的一大脱节之处,并将在新高考下得到了改变,尽管这样改变的效果可能在几年之后才会凸显。

许多家长和考生,普遍持有这样一种认知——一个好的大学比一个好的专业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而且在周围普遍有这样一个令人困扰的选择:当鸡头还是凤尾?即到底去好大学的差专业,还是去一个一般学校的最好专业。

面对这个问题时,很多家长在报考志愿的时候,会选择后者。但是在一本线刚过时,就得犹豫了——是上个一本学校的差专业,还是一个二本学校的好专业?

这种“犹豫”来自于社会招聘的标准大多更重视学校,其次才重视专业。部分行业对专业性要求不高时,越是优秀学校毕业的学生,越是不追求专业。

然而,这里会有一个应届生和非应届生的就业区别。大多数企业招聘应届生更看重学校,而对于非应届生则更看重专业。


那么如果某应届毕业生在找一个工作后,并不满意,在工作一两年后离职它就(实际上这种情况越发频繁)。

因此,企业对专业和学校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侧重点,造成了高中生志愿填报的迷茫和犹豫。


新高考下,志愿填报撤销了学校录取分数线这么一条,这预示着某个优秀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的成绩也可能十分之低。

这种背景下,企业招聘会为了录取优秀毕业生,也会忽略学校这一方面,只看专业。专业优秀,才能证明学生能力。

但这是新高考的一种模式,也是在试行阶段,社会企业短时间内,很难更上改革的步伐——当一个学校的专业录取分数线相差过大时,一个学校的就业率将出现急剧下滑——优秀专业的学生好就业,次专业的学生就业较为困难——但这就是竞争,也符合社会专业人才的对口就业形式,使人术业有专攻。


总结:

传统高考出现题主所说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志愿填报意向和社会需求标准存在差异。

小编相信,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的改变,可以彻底明确企业录取标准——只看专业,不看学校,从而改变这一问题现象。


玖抒教育


在学校实力接近的情况下。专业比学校重要,在学校差距很大的情况下学校比专业重要,比如说,宁可在复旦大学选择一个金融学,都不要在北京大学选择一个市场营销学,宁可在复旦大学医学院选择一个临床医学专业。都不要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一个护理学,医学英语专业。这个是因为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实力比较接近。专业就比学校重要,一旦专业选择错了。在也纠正不过来了。大学只读四年。而专业伴随你一生,即便是选择复旦大学比北京大学低一个档次。到你考研时还可以考入更高的学校。可以在考入北京大学。而你专业选择错了。到你老研时,只能在选择你当初选择的错专业继续深造。比如说你学的是护理这个专业,到你考研时,只能在考入护理学专业研究生。不能在考入临床医学这个专业。

总之在好大学里。专业比学校重要


好医生2792


其实这个没什么大道理可讲,理论上是好的学校里面好的专业,但当发生矛盾时该如何取舍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毕业后的规划,走专业技术路线(比如理工),对某项工作有爱好或有一定的人脉,建议走专业,在专业选择上要先专业后学校。二、如果走的不一定是专业或专业跨度比较大(比如部分文史),就要以选择学校为主。三、个人爱好的选择,要充分让学生理解学校与专业的关系,不能完全放手,也不可独断专行。四、每一个学校专业之间分数差异很大,同专业985、211、普通本科之间差异也很大,所以取舍要放在是否考研?就业地(或专业)对学校的认可度等等方面要多考虑一些。五、注意一、二级的区别与共同,考研的推免等等。


用户104403831325


这种问题相信不只有你一个人碰到过,应该有相当一部分人有过这种困惑,在大学扩招之前,能考上大学已经是很不错了,那时候电脑也不够普及,网络更不用说,信息相对闭塞,很多学生填志愿时并不清楚专业具体的方向,甚至很多家长也不明白,旁边没有考指点,专业没选好很正常,还有一点,选大学时要服丛调剂,不服丛可能目标大学都进不去,服从吗有可能进不了想去的专业,学校也不知道会把你调到什么专业去,那时候很多人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已选择的,说白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再者吧选一个次的学校想学的专业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当然如果有把握的话,我觉得选自己喜欢的专业比选好学校要好,毕竟专业才是一辈子的东西。


本于人性


大学的知名度挺重要,不过专业的竞争实力也很重要。不过,或许当初你只考虑专业实力,而没有考虑大学知名度,说不定你现在也很后悔!

其实,大学学的很多知识在你以后工作中,都用不到的。很多人,就会问,那不是大学不就白上了吗?其实,不是这样子的!大学,更注重你知识架构的搭建。有些人初中没有毕业,但是他们比博士生却混的好,你有没有想过为啥呀?大学和创业都是培养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怨天尤人,不如挺胸做人!最后说一句,所有的知识都是想通的!




科技达人实验室


被迫做出对于院校和专业来说选择是挺难的,被迫二字也是基于分数而言来的,分数段高的选择相比就自由度大些,低分或者踩线者就站在了十字路口,因为他们不知道直行跟拐弯将会给以后带来什么样的未来,迷茫于此。此时绝大多数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兴趣不会太明显,也包括绝大多数家长,不同的生活环境,职业,素养带来的是千差万别。

高考前注意力都放在了学习上了,考完放松过后,又愁在了填报志愿书,或深思熟虑,或左右摇摆,没几个人能做到一蹴而就关掉填报系统的。等到各段位都填完毕后,开始漫长的等待煎熬,通知书递进家门的那一刻表象上许多人释然了,此刻谁又真正懂得你填报的那个专业?专业需要四年攻读的课程?等待我们的老师高矮胖瘦?大学的大门及宿舍的小门的朝向都不知道(软硬环境)?我们已经习惯似乎一个人的并全家的未来寄托在那不到十个字的专业名称上面。

这一切的不透明也就决定了许多人进了校门新鲜过后,显得后悔,当了解到换个专业如同登天更蒙圈,真正毕业三五年后或许才能感觉出自己人生的一点味道,从事与那个本专业不相干的职业大有人在,与本专业相关联的也不在少数,无论高分低分,无论热门冷门,两年后,四年后,七年后乃至博士出来,这一切不是我们的错。趁年轻努力吧。高等教育任重道远。


雨落心扬


一般来说专业重要。一个公司招聘,有专业范围,你不在专业范围内,人家简历都不看。除非你是名校的。


西甲二人转皇马爱巴萨


恢复高考四十多年,大学发展到今天追求的是规模,人数、校园面积、系院设置。而社会发展追求的是精细化,大学生就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如果还抱着天之骄子的光环,以学校名气为荣誉,进入社会必然碰壁。在市场面前,实用为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