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项梁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如果由他当家,刘邦估计没戏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在大泽乡起兵。同年9月,项梁在会稽起兵。但直到第二年3月,项梁才渡过长江。

在这过去的半年时间里,项梁一直在干什么?我认为:他一直在巩固江东地区,并且观望天下形势。

项梁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如果由他当家,刘邦估计没戏


当项梁率军渡过长江时,楚国故地早已是群雄割据的状态。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在项梁还没有走出江东的那半年多时间里,楚国故地的割据势力显然不会闲着,而是经历了一系列“友好切磋”。他们不断地冲突和兼并,还要随时面临秦王朝军队的围剿。其结果自然是适者生存,强者为尊。

周文杀入函谷关时,率领了数十万军队。这数十万军队中,有多少曾经独立的割据势力?肯定不会是小数目。

吴广率军包围秦国军事重镇荥阳,并且打得李斯的儿子(时任三川郡守)闭门不敢露头,当时拥有的军队,我估计最少也得有十来万。这十来万军队中,有多少曾经独立的割据势力?肯定也不会是小数目。

项梁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如果由他当家,刘邦估计没戏


但是,那些曾经割据一方的乱世枭雄们,都变成了一个个无名的符号。史书只是说:“周文行军并招收士卒,到了函谷关,已有士卒数十万人”。“吴广包围荥阳”。这些人作为反秦浪潮中的前浪,大都被后浪拍死在了沙滩上。面对章邯统率的秦王朝东征大军,他们都消失了在历史舞台上。

在秦王朝灭亡后,我们看那些脱颖而出的枭雄履历,很少见到某个枭雄的履历是这样写的:“当年,他曾跟随周文杀进入过函谷关”,“当年,他曾跟随吴广吴包围过荥阳”。事实上,当年曾这样牛气冲天的枭雄,大都已消失在了历史舞台上。

在陈胜、魏咎、周市和田儋等大佬被杀死的战争中,肯定也有众多无名枭雄,连个名字也没来得及留下,就消失在了反秦浪潮中。

陈胜振臂一呼,跑在了最前面,于是瞬间就爬上了时代的顶峰;紧紧跟随陈胜的人,也在瞬间成为了时代顶峰的风云人物。面对此情此景,人们自然都是一路奔跑,谁也不肯甘心落后。

项梁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如果由他当家,刘邦估计没戏


遥想当年,陈胜看着自己振臂一呼,整个天下顿时翻天覆地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遥想当年,吴广看着数十万大军追随在自己身后,把李斯的儿子打得闭门不敢露头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遥想当年,周文看着自己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入函谷关,一路打到秦王朝都城附近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在这场残酷的淘汰赛中,谁会坚持到最后?谁也不知道。当项梁一再取得胜利时,也许会认为自己就是最后的胜利者,但是很不幸,他很快就死在了走向成功的道路上。

项梁9月份起兵,直到第二年3月才渡过长江。项梁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是不是想远离战场,先让其他人火并得一片狼藉,自己再去捡宜?没有人知道。但是,谁也不能排除他有这种想法。

项梁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如果由他当家,刘邦估计没戏


项梁决定率军渡过长江,据说是因为项梁接到陈胜的密令。陈胜任命项梁为上柱国,并让他率军抓紧时间渡过长江。

当时的长江以北地区,反秦力量已经被秦王朝东征大军打得一片狼藉了。

第一轮淘汰赛刚刚过去,赛况残酷而惨烈。在这一轮淘汰赛中,至少有几百个拥有数千兵丁的乱世枭雄被淘汰出局,而他们大都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来。

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就应该知道:这些乱世枭雄之所以被淘汰出局,未必是因为实力或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他们把握了一个错误的时机,站在了一个错误的地点。那些依然留在历史舞台上继续角逐冠军的乱世枭雄,也未必就是因为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一切只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

换而言之,也许他们也曾想把握那个错误的时机,也许他们也曾想跑到那个错误的地点,只是因为他们当时没有把握住那个机会,没有赶到那个地点,所以他们躲过了那一劫!

在这轮淘汰赛后,依然留在历史舞台上的乱世枭雄,未必是当时最优秀的人选。但他们经过半年多血与火的洗礼,肯定都变得更成熟、更老练了。

但此时此刻,强龙项梁渡过长江,意味着楚国故地的势力需要重新整合。

项梁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如果由他当家,刘邦估计没戏


听说项梁渡过长江,陈婴立刻率众投奔;英布、蒲将军、吕臣和刘邦也在随后率众投奔。但我们必须得知道,这些人投奔项梁,并不意味着项梁可以完全控制这些人的军队。项梁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只是类似联盟的关系。

比如说:刘邦投靠项梁后,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证据就是:刘邦的沛县嫡系一直跟着刘邦,而项梁也没有让众多特派员进驻刘邦的权力核心。

从刘邦推断:陈婴、吕臣、英布、吴苪和蒲将军等人,虽然都率众投降项梁,但肯定也保持着独立性。

项梁死后,宋义之所以能够横空出世,位于项羽之上。主要原因就是陈婴、吕臣、英布、蒲将军和刘邦等人,打着支持楚怀王的旗号,联合起来压制项氏。

此时的楚国,绝非项氏家族一手遮天的局面。

项梁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如果由他当家,刘邦估计没戏


陈胜刚死,秦嘉就已拥立景驹为楚王。只是秦嘉的实力何影响力有限,所以景驹这个楚王并没有太多认可。但刘邦决定承认景驹为楚王,景驹大喜过望。

刘邦为什么会承认景驹楚王的地位呢?主要是因为刘邦的家底太薄,又被雍齿背叛,此时的钱粮早已捉襟见肘。如果再不找棵大树乘凉,估计是无法立足了。

刘邦在投奔景驹的路上遇到张良,张良也是去投靠景驹的,原因与刘邦类似。但张良一见刘邦,就被刘邦折服了,所以他决定不投奔景驹,而是跟着刘邦混。

刘邦投靠景驹,并不是意味着刘邦的独立性消失。他们这种合作对刘邦的好处是:刘邦可以从景驹那里获得援助;对景驹的好处是:他是可以让刘邦配合自己展开军事行动。

刘邦投靠楚王景驹后,景驹就让刘邦和自己手下大将东阳宁君,一块率军攻打秦军。

项梁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如果由他当家,刘邦估计没戏


刘邦和东阳宁君一块,打败了章邯的手下大将司马夷,并攻下了由秦军控制的砀县。控制砀县之后,刘邦的军队扩充了六千人。而景驹也剿灭了威胁他们的秦军。

扩军之后,刘邦决定报仇,率军攻打背叛自己的雍齿。战事很顺利,刘邦很快就攻下了雍齿占据的邑县,但就在刘邦决定率人继续攻打丰县的时候,突然有消息传来:楚王景驹被项梁杀了。

刘邦跟着景驹,也算混得不错。因为景驹对刘邦还算厚道,刘邦扩军的要求也被允许了。如果按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光明的前途或许就在前方等待着刘邦。

但现在景驹竟然被项梁杀了。刘邦应该怎么办呢?他当然不会想着为景驹报仇。于是刘邦自然而然地,从景驹门下改投项梁门下,毫无心理负担。

项梁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如果由他当家,刘邦估计没戏


项梁见到刘邦后,对刘邦非常欣赏。史书是这样记载这件事的:“沛公带领随从的一百多名骑兵前去见项梁;项梁给予沛公士卒五千人,有五大夫爵位的将领十人。”

如果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刘邦在砀县收编了六千军队,现在又得到了五千军队,如果再加上刘邦的本部军队,刘邦现在的军队数量应该有一万五千人以上,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我们现在的疑问是:项梁为什么一见刘邦面,就白白送给刘邦五千军队呢?

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因为刘邦已积累起了不小的名声,而且表现出了让项梁欣赏的地方,这一点不加赘述。

二、刘邦与景驹一系关系微妙。

项梁火并景驹,其本质就是反秦义军的内部火并,肯定是好说不好听。而项梁随后还火并了景驹一系的馀樊君和朱鸡石,就更让人觉得,项梁做得太绝了。

为了安抚景驹一系,项梁自然需要找一个身份中立的人,去接管景驹的残余力量。如果项梁不能妥善地安置景驹的残余力量,可能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如果一味打压景驹一系,会损伤项梁的人格魅力。因为这让人会觉得:在革命尚未成功之时,项梁就已经开始消除异己了。

但如果一味安抚景驹一系,有可能会让景驹在楚系力量中的影响,暂时无法消失。

在这种背景下,刘邦似乎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人选。刘邦虽然选择了投奔景驹,但是刘邦与景驹一系并没有太多的联系。因为刘邦投奔景驹后,一直率军在外作战,所以刘邦与景驹一系的关系比较疏远。在这种背景下,让刘邦接管景驹一系的残余力量,项梁应该可以接受。

而谁也不能否认,刘邦就是景驹一系的人。而且通过与东阳宁君合作,刘邦在景驹一系中,也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下,让刘邦接管景驹一系的残余力量,景驹一系的残余力量应该也能接受。

项梁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如果由他当家,刘邦估计没戏


刘邦投奔项梁,但他的独立性并没有消失,而且还从项梁这里领走五千军队。那么,项梁接受刘邦的投奔,具体的利益又表现在哪里呢?

就我理解,项梁这样帮助刘邦,表面原因就是希望有人能帮他消化景驹一系的残余力量。而更主要的原因则是:项梁虽然不能把手伸进刘邦的组织核心,却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调动刘邦的军队。

经过一系列征战,刘邦成为了砀郡郡长,所属兵马不低于两万。但在刘邦率军西征秦王朝本土时,所率领的军队却只有不到五千人。其余部队呢?自然是被上司调拨了。从这个角度来看,项梁接受刘邦的投奔,自然也会在必要的时刻调动刘邦的军队。

但这里要说明,刘邦的沛县嫡系并不在调动范围内。这大概就是刘邦的底线,也是刘邦的底气所在。

项梁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如果由他当家,刘邦估计没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