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浅析乾元重宝铸造脉络

浅析乾元重宝铸造脉络

史书所载乾元铸造情况,主要出自《旧唐书》。

旧唐书*食货志

乾元元年七月,诏曰:“钱货之兴,其来久矣,代有沿革,时为重轻。周兴九府,实启流泉之利;汉造五铢,亦弘改铸之法。必令小大兼适,母子相权。事有益于公私,理宜循于通变。但以干戈未息,帑藏犹虚,卜式献助军之诚,弘羊兴富国之算,静言立法,谅在便人。御史中丞第五琦奏请改钱,以一当十,别为新铸,不废旧钱,冀实三官之资,用收十倍之利,所谓于人不扰,从古有经。宜职于诸监别铸一当十钱,文曰“乾元重宝”。其开元通宝者依旧行用。所请采铸捉搦处置,即条件闻奏。”

二年三月,琦入为相,又请更铸重轮乾元钱,一当五十,二十斤成贯。

诏可之。

浅析乾元重宝铸造脉络

于是新钱与乾元、开元通宝钱三品并行。

寻而谷价腾贵,米斗至七千,饿死者相枕于道。乃抬旧开元钱以一当十,减乾元钱以一当三十。缘人厌钱价不定,人间抬加价钱为虚钱。

长安城中,竞为盗铸,寺观钟及铜象,多坏为钱。奸人豪族犯禁者不绝。京兆尹郑叔清擒捕之,少不容纵,数月间搒 死者八百余人。人益无聊矣。

上元元年六月,诏曰:“因时立制,顷议新钱,且是从权,知非经久。如闻官炉之外,私铸颇多,吞并小钱,逾滥成弊。抵罪虽众,禁奸未绝。况物价益起,人心不安。事藉变通,期于折衷。其重棱五十价钱,宜减作三十文行用。其开元旧时钱,宜一当十文行用。其乾元十当钱,宜依前行用。仍令京中及畿县内依此处分,诸州待进止。”

七月敕:“重棱五十价钱,先令畿内减至三十价行,其天下诸州,并宜准此。”宝应元年四月,改行乾元钱,一以当二,乾元重棱小钱,亦以一当二;重棱大钱,一以当三。寻又改行乾元大小钱,并以一当一。其私铸重棱大钱,不在行用之限。

浅析乾元重宝铸造脉络

新唐书*食货志

天下炉九十九:绛州三十,扬、润、宣、鄂、蔚皆十,益、邓、郴皆五,洋州三,定州一。每炉岁铸钱三千三百缗,役丁匠三十,费铜二万一千二百斤、镴三千七百斤、锡五百斤。每千钱费钱七百五十。天下岁铸三十二万七千缗。

肃宗乾元元年,经费不给,铸钱使第五琦铸“乾元重宝”钱,径一寸,每缗重十斤,与开元通宝参用,以一当十,亦号“乾元十当钱”。先是诸炉铸钱窳薄,熔破钱及佛像,谓之“盘陀”,皆铸为私钱,犯者杖死。

浅析乾元重宝铸造脉络

第五琦为相,复命绛州诸炉铸重轮乾元钱,径一寸二分,其文亦曰:“乾元重宝”,背之外郭为重轮,每缗重二十斤,与开元通宝钱并行,以一当五十。是时民间行三钱,大而重棱者亦号“重棱钱”。法既屡易,物价腾踊,米斗钱至七千,饿死者满道。

初,有“虚钱”,京师人人私铸,并小钱,坏钟、像,犯禁者愈众。郑叔清为京兆尹,数月榜死者八百余人。肃宗以新钱不便,命百官集议,不能改。上元元年,减重轮钱以一当三十,开元旧钱与乾元十当钱,皆以一当十,碾硙鬻受,得为实钱,虚钱交易皆用十当钱,由是钱有虚实之名。

史思明据东都,亦铸“得一元宝”钱,径一寸四分,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既而恶“得一”非长祚之兆,改其文曰“顺天元宝”

代宗即位,乾元重宝钱以一当二,重轮钱以一当三,凡三日而大小钱皆以一当一。自第五琦更铸,犯法者日数百,州县不能禁止,至是人甚便之。其后民间乾元、重棱二钱铸为器,不复出矣。

注释1: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推断唐代一寸约合现在2.95厘米左右

注释2:“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开元通宝十个钱为两,取西安渔化寨新出土的开元通宝比较好的十个称一下.总重42.5克,唐一斤为十六两,42.5克乘16等于680克.

注释3:缗=一千文=贯

结论:1)乾元重宝十当钱直径29.5mm,重量6.8g

2)乾元重轮当五十钱直径35.4mm,重量13.6g

由史书中得到乾元重宝十当钱与重轮当五十钱的直径、重量。

浅析乾元重宝铸造脉络

浅析乾元重宝铸造脉络

乾元元年7月(758年)铸造乾元十当钱,当十个开元通宝,同时继续铸造开元通宝。

乾元二年3月(759年)铸造乾元十当钱、开元通宝、乾元重轮当五十(直径34左右那种厚大的),当五十个开元通宝。

上元元年6月(760年)第一次兑换率调整,乾元十当钱不变、抬开元通宝当十文,减乾元重轮当五十(直径34左右那种厚大的)为当三十。

实际上乾元十当钱变为当一个开元,重轮当五十钱变为当三个开元,根据重量知道这种贬值是面值比实际低的。

推测此时开始铸造官方减重重轮当五十(直径31mm那种)。由于抬开元通宝为当十文,所以出现实钱和虚钱。虚钱就是开元通宝如官方所说为当十文,一般用于赋税,也就是上缴政府,实钱就是民间还当一文,主要用于商贸!

浅析乾元重宝铸造脉络

6月只在京畿实行,7月在全国实行6月的政策。

上元二年(761年)肃宗死,代宗立,李辅国把持朝政!

宝应元年4月(762年)第二次兑换率调整,乾元十当钱改为当两个开元,乾元重轮折五十(直径34左右那种厚大的)当三个开元,官铸重轮小钱当两个开元。

推测1、出现官铸重轮小钱,说明重轮当五十有次减重。

2、官铸重轮小钱与乾元十当钱都是当俩开元,说明这俩种钱形制、重量相似。在实物中发现直径31mm的重轮钱,验证上面的猜想。

宝应元年5月(762年)实行第三次兑换率调整,乾元大小钱都当一个开元,私铸重轮不再范围。通过贬其面值低于本身价值来迫使乾元大钱退出流通领域。

宝应元年10月(762年)收复洛阳。

宝应二年春季(763年)安史之乱结束

期间发生的大事有:1、新皇帝登基2、收复洛阳3、安史之乱结束

推测1)折十向小平过渡开始于上元元年

2)如果乾元云鸟是纪念大事,应该就是这三件之一

再看第三次兑换率调整是宝应元年5月,2、3件大事一个是10月,一个是第二年,此时已经不具备铸造重轮当五十、减重重轮、折十、小平四种规制钱的条件。

浅析乾元重宝铸造脉络

浅析乾元重宝铸造脉络

云鸟是为了纪念新皇帝登基,另开元三云据说是纪念武则天登基,或许有联系。

上元二年正好是四种规制乾元都铸造流通的时候,而小平乾元云一般都是与本手形制相同,不似后来的其他饰文形制。宝应元年5月之后,乾元大钱罢停,开始全面铸造和流通乾元小平、开元小平

,其二者形制如一,市面流通也归于统一。

浅析乾元重宝铸造脉络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意见和补充

浅析乾元重宝铸造脉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