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族万年刻度的“思想总纲”浅析

今日晌午得闲,细究“时间”。感受其中,心有触动,生此文,见者共勉:

(一)、何谓华族“万年”

世称:“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万年岁月,只是对华族存在于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时间的大概计量。

“万年”旨在说明华族生存能力的顽强久远,“万年岁月”不存于自然界,本不是实体,只存在于“人心”,是存于“人心”的“记忆刻度”。

当下,每个人“记忆”这“万年时间”,是按西方先哲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的“刻度”方法“记忆的”。马克思主义把人类进化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位来自“西方人心思想”的计量方法。

对应之,“东方思想”的华族“人心”是怎么“刻度”“自己万年”的呢?

吾今日细思,我相信“华族万年”并没有马克思说的五个阶段。“华族万年”进化,是从“非农耕文明属性”孕育到“农耕文明属性”,然后到当下“非农耕文明属性”孕育,只是整整一个“循环”而已。

此“循环”非“释”之“轮回”,乃“道”之“周而复始”也。

我华族之所以谓之“华族”,是我华人“心”接受“华族思想”。“华族万年刻度”是从孕育出我“华族思想”开始的。

(二)、华族万年刻度的“思想总纲”

1、华族人前五千年遵循“求存于天”的思想生存发展的。华族人与“天”争斗五千年的岁月,是“潜龙在天”之“道”。

其“智慧结晶”就是从“象形描述”到“汉字”到《易经》。

东方五千岁月孕育出《易经》,西方勉强千年封建社会历史孕育出“阶级思想”,两相比较,谁更高明,谁更适应“上苍”呢?答案我不清楚,也没资格定论。

我只知道“易经思想”让我华族上五千年,历经天险,得以生存,“易经思想”得以让我华族进入“农耕文明属性”。

2、华族人“后五千岁月” 是以“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儒家思想”生存发展,是华族“人”与“人”争斗的岁月,是“飞龙在天”之“道”。

其“智慧结晶”就是“儒释道”,就是“古四大发明”。

从“百家争鸣”到“焚书坑儒”,到“外儒内法”,到“阳明心学”,成于“心”,败于“心”。华族“人心太大”。

3、农耕文明国度败于非农耕文明的西方工业文明国度,近代华族,百年屈辱,成于“四大发明”败于“古四大发明”,是“亢龙有悔”之“道”。

从“中体西用”,到“三民主义”到马克思主义,最终驱除鞑虏,让中华重新站立,源于“毛泽东思想”。

青年毛泽东就有“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气概。“毛泽东思想”集我中华上下五千岁月思想之精华,斗破苍穹,破而后立,让我中华民族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亡,方有今天之改革开放,后人享福,当万世敬仰铭记。

(三)浅析华族“思想总纲”,知己知彼而能用。

“华族思想”是每位中华儿女的根,知过去方能明现在,只因现在做正确了,方有好的未来。“华族思想”,群星璀璨,浩瀚无边,知之不易,我们该如何面对呢?我的建议是:

1、树立“学习之心”。有学习的心,才有学习的动力。“多识前言往行,以自蓄其德”。

2、怀“敬畏之心”。“华族思想”,万年常新,身为凡人,每个小我,如沧海一粟,焉有自大自傲的资格?

3、怀“变通之心”。浩瀚书海,生命有限,读不胜读,看书不如翻书,“学以致用”才不会是书呆子。知道“华夏文明”的历史,就能抓住“华族思想”的总纲。“心中有数”就可以应时应地,做及时地调整。

催肥的猪羊,肌肉只是虚大,力量哪比得上不断在山中奔跑的猪羊?学习之心是要一生伴随的,需要循序渐进,不宜“贪嗔痴”。先从简单的书籍开始看,例如先看小说和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了解事件的环境背景,再用“心”体会那个时代的“思想”。毛泽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怀“敬畏之心”,把学到的“思想”运用在生活之中,就会优秀起来。

絮絮叨叨至此,只因我心向“中华复强”。因果循环,生生不息,“中华复苏”需要国人有“精神粮食”。“华族思想”需要弘扬,我亦然,小家亦然,国亦然。我愿努力参与,奉献其中,小家亦然,国亦然。


华族万年刻度的“思想总纲”浅析

2020.4.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