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她是一位皇后,也是一位历史学家

如今的古装影视剧中,准备出征的将军在临行前往往会勉励将士,说些杀敌报国的豪言壮语,最常见的便数“马革裹尸”、“赴汤蹈火”等成语了。

众所周知,“马革裹尸”一词出自《后汉书·马援传》,讲的是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在西南方打了胜仗后回师洛阳,面对亲友的祝贺,他却说如今乌桓匈奴未灭,作为有志的男儿应当为国效命,用马皮裹着尸体安葬,而不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

后来武陵少数民族叛乱,马援老当益壮,请命出征,在军中病逝,应了自己当初的誓言。马援勇猛作战,最终为国捐躯,为后世传颂;但鲜少有人知的是,他的女儿成为了东汉的皇后,不仅贤良淑德辅佐君王,而且才华横溢,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史学家。这就是东汉明帝刘庄的明德皇后——马氏。

她是一位皇后,也是一位历史学家

虽然成年后贵为一国之后,但许是上天有意磨炼马氏,她的童年可谓坎坷不幸。她是马援的幼女,年方十岁时,父亲便病逝军中,母亲蔺夫人伤心欲绝,引发疾病,精神恍惚。马氏的长兄马客卿早夭,小小的她便独自挑起了家中的大梁。据史书记载,马氏料理家事,管束家中的仆人侍女,心智如同成人,引得别人啧啧称奇。

但孤儿寡母终究免不了受人欺凌,马援的政敌梁松等人在其身故后,纷纷上书诬陷马援,说他在南征交趾时曾经搜刮珍珠文犀据为己有,光武帝刘秀虽然贤明,也免不了偏听则暗,震怒之下收回马家新息侯的爵位。马家众人惶遽不安,只得买了城西几亩地,将马援草草安葬,此事对于失去顶梁柱的马家,可谓雪上加霜。

好在马氏的堂兄马严等人不断上书,追述马家一门的功绩,终于打动了刘秀,并将十三岁的马氏选入了后宫,侍奉皇后阴丽华。

她是一位皇后,也是一位历史学家

虽然相貌端庄秀丽,长发乌黑发亮,但马美女并没有倚仗自己的美貌邀宠争位。她深知自己如今家道中落,没有后台,因此在后宫中如履薄冰地生存。马氏礼法完备,上上下下都能够和她和睦相处。这样一位漂亮又得体的姑娘,吸引了一个少年公子的注意,他便是阴皇后的儿子——太子刘庄。

本就对马姑娘赞不绝口的阴皇后,便顺理成章地将她送入太子宫中。太子得到了贤惠美貌的马氏,自然大加宠爱,让马氏经常居住在自己寝宫的后堂。数年后刘秀病逝,刘庄即位,是为明帝,马氏则被封为贵人,之后又被册封为皇后。一路风风雨雨,她终于凤冠霞帔,坐上了后宫之主的位置。

成为皇后,马氏并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势作威作福,反而越发谦虚谨慎起来。在明帝身边时,一旦谈到国家大事,她往往对明帝的决策多有辅益,却从不以自家私事向皇帝请命。

明帝的异母兄弟楚王刘英结纳方士,制作金龟玉鹤,有谋逆的行迹,被主管官员参劾,遭到废黜。这起案件审查了数年,牵连之人不可胜数,囚犯们为保性命,互相指证甚至诬告,被捕的人坐满了监狱。马皇后心怀悲悯,不忍无辜的人白白送命,便向明帝求情,终于令很多人得到了宽宥。

她是一位皇后,也是一位历史学家

后世朱元璋屡屡挥舞屠刀杀功臣,也是他的大脚马皇后多次劝说,保住了很多人的身家性命。两位皇后都性格仁慈,辅弼君主,又都姓马,可以说是历史的一大巧合了。

两汉时期最大的特点便是外戚弄权,远有文帝景帝时的窦家、武帝时的卫家,近有昭帝时的霍家,成帝时的王家,而西汉正是亡于外戚王莽之手。

有鉴于此,东汉的最初几代帝王都避免让外戚权势过重,而刘秀的阴皇后和刘庄的马皇后更是以身作则。

公元75年,明帝去世,太子刘炟即位,是为汉章帝,马皇后也就变成了马太后。刘炟不是马氏所生,但自幼由马氏抚养长大,因此对她极为孝顺。

她是一位皇后,也是一位历史学家

一次汉章帝想要给马氏的几个兄弟封侯,便暗示言官上书,说如今天下大旱,是没有分封外戚的缘故。

马氏听闻之后说:“从前西汉时汉成帝在同一天给太后王政君的五位兄弟封了侯爵,也没听说上天就降下了甘霖。前几天我去看望这几个兄弟,见他们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各家仆从众多且衣着华丽。他们已经这样奢侈怠惰,还封什么侯呢?”汉章帝见太后如此坚决,只得作罢。

终马氏一生,虽贵为鸾凤之尊,但她始终生活简朴,谦逊婉静,成为了历代皇后娘娘学习的楷模。

提到女性史学家,我们熟知的首先是班超的妹妹,续写《汉书》的班昭,但事实上,明德马皇后才是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她写史要比班昭早了二十多年。

她亲自为丈夫明帝撰写的《显宗起居注》(明帝庙号显宗)是历史上最早专门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的著作,也开创了“起居注”这一新的史书体例。《显宗起居注》详细记录了皇帝的日常言行和饮食起居,虽然很可惜没能流传下来,但它对后世著述皇帝生平的史官们的影响不容忽视。

她是一位皇后,也是一位历史学家

公元79年,将一生奉献给东汉王朝的明德马皇后溘然长逝。马氏自幼孤苦伶仃,成年后也没有亲生子女,但她有一个爱他的夫君和孝顺她的养子,两人又都在她的辅佐下成为了开明的君王,她的一生虽不奢华但温馨,虽曾飘零但终归幸福。

令人遗憾的是,马皇后不封外戚的美德并没有延续,自东汉和帝开始,每一位走上皇位的都是孺子孩童,都免不了有一个威权炙手可热的舅父在旁“辅政”。待到小皇帝渐渐成长,想要收回权力,就仰赖身边的宦官与外戚抗衡,终于形成了“外戚-宦官-大臣”三足鼎立的东汉朝局,并在旷日持久的斗争中将汉王朝的国运引向终结。

相较于后世历代后宫中比《甄嬛传》要惨烈得多的争权夺利,明德马皇后的娴静气度越发显得难能可贵,动人心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