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后,蜀国真正的掌权者是不是诸葛亮?

平野宿YHW


诸葛亮权力当然不如刘禅,但他却是蜀汉最有实权的人物,他事无巨细、政军外交经济都管,是总理级别。

诸葛亮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

三国演义是小说 ,里面的情节是掺杂了作者个人情感在里面的,而其中的诸葛亮 自然似乎是很神机妙算

而三国志是正史,就像《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那样的史书,自然比三国演义正规了许多,它反映的是一段历史,对人物的描写肯定较之更加客观,诸葛亮也更符合 原型。

至于诸葛亮是不是神的问题,个人认为不 答是,不过是个天赋较之常人稍高的人罢了。

诸葛亮在历史上真是一位忠臣吗?

1.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

2.在治军方面,诸葛亮重视部队的节制和训练,主张以法治军,讲究为将之道。

3.作战时,诸葛亮用兵力主审时度势,谨慎从事;每战力求速决;重视后勤,常年派官兵千余整修都江堰,确保军粮生产;每次退却时都十分慎重,采取在山地设伏等手段,以掌握主动,保证安全。

4.战略上,诸葛亮未出世便知天下三分,他在《 隆中对》对当时形式的分析可谓高瞻远瞩;而且善观大势,始终坚持联吴抗曹,致蜀汉得与魏、吴鼎立。

不足之处

1.用人上的失误。首先是让关羽镇守荆州,关羽性格高傲,刚而自矜,有勇无谋。关羽失荆州,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两路出兵北伐的设想变空,并使蜀国在今后的战争中始终处于背动地位。其次是用马谡守街亭,马谡自幼熟读兵法,好论军计,甚为诸葛亮所器重。但刘备觉得马谡言过其实,临终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不以为然,还经常同他谈论兵法,有时通宵达旦。丧失街亭,使诸葛亮的主力侧翼受威胁,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被迫撤军。

2.对于人才的限制。诸葛亮辅政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这看上去很令人钦佩,但无意中却限制了人才的发展。经如任免一个县官的小事,诸葛亮也要亲自处理;军中“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结果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青黄不接,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

3.用兵上的失误。“诸葛一生唯谨慎”,用兵谨慎,这是诸葛亮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用兵应以慎为主,以奇为辅。奇正并用,并能建大功。时魏延曾提出自率万人,偷袭潼关,诸葛亮认为此举草率,未同意。后邓艾灭蜀,正是用偷袭之策。司马懿在给其弟司马孚来的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此话虽有夸大,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

后人特别推崇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将其视为智慧化身。小说《三国演义》更是将其神化,其情节更是广布人口。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其评价如下: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诸葛亮的权是大不过刘禅, 但是在蜀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了。由此可见诸葛亮确有才华,但不足之处也有不少。


风云雷火电


刘备死后,蜀国真正掌权的是诸葛亮无疑。

刘备登基称帝之时,就已经册封诸葛亮为丞相。要知道,刘备是以兴复汉室为目标,所以他的国号实质是“汉”,后来因为正统的问题,所以被曹魏,司马晋氏称为“蜀”,而刘备的小朝廷基本都是按照汉制来的,关键是东汉就已经废除丞相一职,由大将军,三公等人分割了丞相的权利,原因就是丞相权柄太重。

刘备之所以立诸葛亮为丞相,其原因就在于基业初创,需要把握紧一个拳头,使得权利集中,更方便发展壮大,如西汉开国时候丞相之权利都是非常大的,所以也为西汉的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刘备此时偏安一隅,三国之最弱,要想壮大,内部必须要安稳,只有中央集权才能避免内耗,安稳壮大,所以才有诸葛亮丞相一职的由来。

刘备死前,明确表明,以丞相诸葛亮为主,尚书李严为副,并任命李严为中都护,留守于永安。何为中都护?大致相当于吴国的大都督,也就是一地军政最高长官,相当于外放的封疆大吏,其实与诸葛亮的职权是不冲突的,一个掌握全局,一个负责一方,只是因为蜀汉地域比较狭小,统共只有那么一个益州,再加上此时是“白帝城托孤”,也就是被改名的“永安”,本身是征伐在外,李严此时才是才有仅次于诸葛亮的地位。他们两个本身身份是相差比较大的,所以才有后来诸葛亮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诸葛亮是不是为了揽权而恶意罢黜李严不得而知,但他们的影响力当真是不在一个档次,所以才有诸葛亮死后,李严也悲愤而亡,就是因为,他还希望诸葛亮再次重用他,而诸葛亮一死,后人不会违背诸葛亮的意志而给其复出的机会。

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三国志·蜀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而自刘备死后,多地叛乱不断,这也是诸葛亮揽权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来国家就弱,内部叛乱,外有大敌,如果不能使得朝堂安稳,蜀汉更没有机会,所以才会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事必躬亲,不这样,蜀汉估计早就衰弱不堪,甚至内外勾结,投敌早亡。这也是后主刘禅能容忍诸葛亮的原因,刘禅有自知之明,并非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他也是有一定政治智慧的,他深知诸葛亮掌权的重要性,所以从未有意削弱诸葛亮的职权,这样才能以“益州”一州之地而独立数十年。换个方向,以诸葛亮之聪慧,焉能不知权臣的不得善终?他可不是自大才疏的霍光,连家人都约束不了,还敢行废立之事,更不是理想主义的穿越者王莽同学。实在是形势如此,不掌大权,不足以兴政强兵,不足以安邦定国!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正道者言


是。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让他辅佐刘禅,诸葛亮品性高洁,谨慎谦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前掌控朝政,竭诚辅佐幼主,同时培养大量人才,在自己死后,这些人都基本按照他的的政策方针辅佐刘禅,让蜀汉继续存续了将近三十年。

一、诸葛亮临危受命辅佐刘禅

诸葛亮辅佐刘备按照《隆中对》国策一步一步实施自己的抱负,刘备也从身无立锥之地到坐拥荆州和益州,称王、称帝,三分天下建立蜀国,事业实力达到最鼎盛时期。

隆中定策


正当可以积聚实力,实现《隆中对》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时候,关羽在荆州盲动北伐,遭到魏吴的联合攻击,关羽战败败走麦城被俘身死,荆州失陷,蜀国硬生生被砍掉了一只臂膀,也失去了经济、军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重镇荆州。

刘备为给二弟关羽报仇和夺回荆州,不顾大臣的极力劝阻,举兵伐吴,在夷陵被东吴火烧连营,精锐几乎损失殆尽,魏国还要趁火打劫,从汉中方向讨伐蜀国,蜀国陷入面临生死存亡威胁的巨大危机之中。

刘备退守白帝城,病危,托孤诸葛亮,拉着诸葛亮的手刘备说:“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代吧。”诸葛亮哭着说:“我一定尽我所能去中兴大汉,为了大汉竭智尽忠,直到死那一刻。”君臣肝胆相照,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感人肺腑!

刘备托孤


《三国志》“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二、诸葛亮精心辅佐幼主

突然面临的巨变,一下子打乱了诸葛亮的分兵两路进攻中原的隆中战略思想。诸葛亮只好辅佐刘禅继位,诸葛亮以丞相兼益州牧,全面负责治理蜀国。


《三国志·诸葛亮传》“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蜀国刘禅年幼,刘备临危托孤的两位大臣,诸葛亮为主,李严为副,诸葛亮实际上是蜀汉的最高执政者。

《三国志·蜀·先主传》: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刘禅对诸葛亮百倍信任和依赖,按照父亲刘备临终遗命行事,凡事都与诸葛亮商议和决定。诸葛亮也尽展才华和抱负,治理发展蜀国。


《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刘禅继位后曾明确表示:“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诸葛亮面对内忧外患,千疮百孔的局面,对内稳定蜀汉政权,乱世用重典,坚持奖善惩恶,大力整顿史治,理顺内部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解决少数民族关系问题,平定南中,大力发展生产。对外按照国策,坚持既定外交战略,迅速派人出使东吴修复孙刘联盟。

《三国志·邓芝传》记载:“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乃遣芝修好于权。”

诸葛亮兢兢业业,事必躬亲,一心一意治理蜀国,大力发展农业,振兴经济,发展军事,练兵修武,注重教育,赏罚分明,蜀汉也从危机中慢慢爬起,国力日益壮大。

筹备北伐


三、诸葛亮倾心继志北伐

为了实现自己《隆中对》战略决策确定的梦想,为了完成先主刘备的遗愿,在公元228年到234年间,诸葛亮率领数万蜀军五次北伐曹魏。但屡败屡战,最后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留下“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的哀叹

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济世安民、定国安邦,辅佐刘备十七年,辅佐刘禅十年,前后共27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培养的大量人才,切实维护、支撑刘禅蜀国继续存续了三十多年。他的谋略与忠诚,留名千古,令人折服敬仰!

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给我们的启示:创业艰难这样,做事业具备“不忘初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就一定能“方得始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