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歌唱時幾種共鳴的發聲技巧

歌唱時幾種共鳴的發聲技巧

歌唱大講堂

發聲訓練的主要目的,是使初學者貫通各個共鳴腔體,產生和諧的共鳴,獲得嘹亮悅耳的聲音。共鳴腔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部分:

1.口腔共鳴

口腔共鳴十分重要,聲樂上要求口腔共鳴時聲音振動的位置能夠愈前愈好,以便於歌詞的演唱,也不損害聲帶的安全,從而產生飽滿、明亮的音色。在進行訓練時,應該選用“a”、“ao”等母音進行發聲練習。口形應以向豎方向張開為主,上門齒可適度露出。注意不要將口形變為向橫的方向發展,那樣會嚴重影響口腔共鳴的效果,使聲音發扁、發乾。

歌唱時幾種共鳴的發聲技巧

歌唱大講堂

2.鼻腔共鳴

鼻腔共鳴是聲波進入鼻腔後所產生的共鳴。這個腔體體積較大,在歌唱過程中作用極為重要,它的共鳴音響好壞會直接影響到頭腔共鳴。正確的鼻腔共鳴應是圓潤的,聲音靠前的,並具有自然美。訓練鼻腔共鳴可以採用閉口哼鳴的綈習和以鼻韻母的發聲練習,如安、骯、煙、央、灣、汪、人、辰、音、英等等。

3.胸腔共鳴

一般人的胸腔共鳴焦點在頸部以下與鎖骨相交處附近,共鳴的效果是低沉與厚重。初學者一般掌握較慢。容易產生的毛病,一是真聲成份太多,音量雖大但音質粗俗;二是聲音太虛,不敢使用聲帶的張力。可以採用嘆氣的方法來體驗練習,連續出Hai—hai的聲音,容易找到共鳴感覺。

歌唱時幾種共鳴的發聲技巧

歌唱大講堂

4.頭腔共鳴

頭腔共鳴是指與鼻腔上方相通的部位,在歌唱中,尤其在唱高音時,當聲音向眉心上方傳送時,你可以感到眉心附近在微微振動,似乎有些麻酥之感,這就是頭腔共鳴在起作用。唱高音時主要使用頭腔共鳴,它能使聲音色彩華美、明亮集中,富有穿透力,並能產生豐富的高頻泛音。

開始練習階段,可以用哼鳴的方法來慢慢找感覺,也可以從低到高發一個長母音i,從而體驗一下聲音從喉部一直上滑到頭腔部位的感覺。以上所述各個部位的共鳴雖各具特性,但都不是割裂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聯繫,是一個統一的共鳴整體。要注意三個共鳴音色要協調自如,形成統一、和諧、豐滿的共鳴整體。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條發聲練聲曲,大家認真練習:

歌唱時幾種共鳴的發聲技巧

歌唱大講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