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頸椎病的幾種對策?

頸椎病臨床十分常見,主要原因長期低頭,不當使用,受風著涼等導致頸部肌肉,韌帶,椎間盤等勞損,或者運動不當引起小關節錯位。


頸椎病的幾種對策?

最終形成的包括

⑴肌肉勞損(炎症)。

⑵韌帶勞損(炎症)。

⑶椎間盤破壞(腫脹,炎症)。

⑷神經水腫或機械壓迫。

⑸血管的痙攣,機械壓迫,水腫等。

主要症狀是:頸肩部(包括後背)疼痛,觸診疼痛,活動不利。

⑴椎動脈被壓迫。頭暈(體位性的多),耳鳴,頭腦不清醒。
頸椎病的幾種對策?

⑵神經根被壓迫。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
頸椎病的幾種對策?

⑶交感神經被壓迫(牽拉)。頭面部出汗,感覺異常,睡眠質量下降等。

⑷脊髓被壓迫。雙下肢肢體痙攣,強硬,感覺退化或敏感度增強,行走不穩。

1椎動脈型。主要是鉤椎關節增生或者錯位,血管受壓引起的一系列症狀,以腦供血不足,體位性眩暈。疼痛部位在頸椎兩側(橫突處),觸診為肌肉痙攣腫脹,疼痛明顯。

治療:①按摩,輕柔按摩頸椎兩側,不可過力。②刮痧,頸椎兩側輕刮,以舒適為宜,或以出痧為度。③口服活血通脈藥物。④一般不適於牽引,按摩力量不宜大。
頸椎病的幾種對策?

2神經根型。主要是上肢及手指麻木,疼痛。一般是頸椎錯位,骨質增生,外傷,受寒等引起的神經根水腫,造成的神經缺乏營養,出現神經功能下降(感覺異常)。

治療:①牽引(不適合在家裡自行治療)。⒈需要有人看護,以免頸動脈竇受壓或牽拉造成血壓下降(重者休克)眩暈。⒉牽引一般需要向前上方傾斜15度角,自己操作難以實現。


頸椎病的幾種對策?

力量不宜過大,以2-10公斤為宜,避免頸部韌帶在持續牽引過程中受到傷害。時間一般20-30分鐘為宜。

②手法按摩。選擇專業醫師進行治療,起到活血消腫,通絡止痛的作用。急性期手法力量宜小宜輕柔。避免用力過大造成神經進一步水腫。

③解熱鎮痛抗炎藥。使用此類藥物,要注意⒈年齡過大,血管硬化的慎用,以免出血。⒉消化道疾病的慎用。⒊使用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要連續一個月。⒋要避免重複用藥,患者在別處就診過,藥沒吃完,又來就診開藥。增加風險。

④注意休息與保暖。一是可以協助治療,提高治療效果,二是祛除發病原因。

上述兩種佔臨床90%以上。交感神經型臨床不多,脊髓型的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在此不再贅述。

此文章用意在於幫助病友初步瞭解疾病,而不能達到指導實際治療作用,如有此類疾病,請找當地專業醫師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