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人民日報批仙俠劇:架空現實倫理,你怎麼看?

曾涵旻


文章批評的不僅僅是仙俠劇,而是整個網絡文學,核心觀點是網絡文學沒有承擔起文學該承擔的責任,內容個人化別嚴重,並且毫無營養,這個觀點我是認同的。

之後又把這一切的都歸咎於作者過於迎合觀眾,希望作者能夠反思改變,我覺反思可以,但改變卻有些強人所難了。

其實網絡文學並不是作者的產物,而是讀者們的產物,不管是擁有百萬粉絲的作者還是剛剛入行的小作者,他們的任務都不是創造而是去迎合,只有迎合好觀眾的口味才能收穫大量的瀏覽和訂閱,才能從中賺錢。

從網絡文學建立之初但如今發展壯大,它一直都在走粉絲經濟的模式,作者的收入來源主要靠粉絲的打賞、對文章的訂閱以及其他平臺的分成。也就是有人看才能有收入。

那這個問題的根本不在作者,其實是出在讀者,如果讀者不願意不喜歡這些內容,作者也不會去寫。如果按照文章建議的那樣去改變,那麼這群作者又靠什麼來養活自己。

正如文章裡所舉的那幾個例子一樣,人們期待的是什麼,文學當中就會出現什麼,文學的流行是因為順應社會大眾的心理。

網絡文學的受眾群體大部分都是初中到大學的學生,它代表了目前這個群體的心理狀態,為何這個群體會出現這樣的狀態?這個問題才是值得人深思的問題!


你是我的小旺財


我覺得人民日報說的“很對”,“批評”的很正確!

那些什麼仙俠劇、牛鬼蛇神的偏離了主流價值觀,危害了很多小朋友。

完全脫離了現實,根本就是瞎搞嘛。

咱們一定要跟上時代,拍電視寫小說一定要貼近現實,不能亂來嘛。

我覺得大家要學學我天天看看新聞聯播才對。

真是太好看了,也不知道是誰導演的,我都看了幾十年了,完全沒有膩,我覺得自己還能再看個幾十年,也希望各位好好學學我!


熊林


看了各種問題,終於找到一個可以吐槽的了。提到咱們大中華的電視劇,哎真是慘不忍睹啊。抗日神劇,言情瓊瑤劇,魔幻修仙劇,家庭劇等等,哪個不是在架空現實呢。

不單單是仙俠劇架空現實。那麼我們來說一說抗日神劇吧,聽著網友給起的名字就知道,已經架空了。什麼手撕鬼子,棉被加水擋子彈,輕功水上漂,自行車酷炫車技殺鬼子等等等等。有哪個是真正能反應真是的抗戰呢?真是把觀眾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再說說,言情瓊瑤劇。大家看到的各式各樣的言情劇裡面男主各種高富帥,別墅豪車,女主灰姑娘一個,然後兩人不打不相識,就冤家路窄到成雙成對。劇中的生活方式各種高逼格,試問能有多少人能達到那麼高的生活標準。每天出入豪車別墅,頂級酒店什麼的都成日常,如果你劇裡沒點高逼格都沒臉演了。

再說回仙俠劇,它本身就脫離現實,還能對它有什麼要求呢。但是這些原著小說起碼也是現實中創作出來的,人們基本的想法還是要遵守。而他們慢慢的偏離了原著的態度,真的無外乎出格一些從而博得關注唄。


抹布和吊蘭


這篇文章篇幅不短,不能全文摘錄,只能是摘錄一些(懶得複製粘貼,統一用加了邊框的圖片顯示,各位湊合著看),用來配合討論。如果有興趣可以在網上搜索,閱讀全文。

————————————————

先說說靠譜的地方!

文章開篇提到的問題,個人覺得不無道理。文藝作品,哪怕是通俗文藝,也不能只是為了滿足“娛樂”需求,而完全不顧主流道德認知。

有些網絡小說,特別是YY文和小白文,在這方面做的確實很不靠譜。

基本套路都是老子最牛逼,老子看上的(寶物女人權利),甭管是不是我的,反正一定要弄到手,誰擋我道,誰讓我有一點不哈皮,我就弄死誰全家!至於說,有沒有邏輯,合不合正常倫理,道德不道德,這些都不重要,只要是爽了就好。

這種小說跟小黃文其實也沒啥區別,除了滿足意淫,還能咋滴?


對部分網絡作家的批評,可以說也在點上,這方面的問題其實挺明顯的。很多網絡作家,第一本書著實讓人驚豔,可是後面多看幾本,就感覺全是一個模子批量生產出來的,幾乎看不到這個作家的任何成長,只是在不斷不斷地重複自己,最後淪為一個打字員。這方面,《人民日報》的批評是很有價值的。

————————————————

下面說說不靠譜的地方!

文章說的問題,很多類型網絡小說都存在,而單單隻拿“仙俠”出來說事,有失公平客觀!

且文章莫名其妙的祭出“倫理”這面大旗,一副大義在手的樣子,可又沒能說明白道道,就有點給自己找不痛快了。


個人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無甚好感,但文章舉的這個例子,以及闡述的邏輯,真心是讓人忍不住想上手抽(感覺就像是一個人把臉擺在特別合適的位置,而恰好又是特別欠抽的表情,你覺得不動手都有點對不起自己)。

文藝作品中,一個名義上的“奶奶”,您就壓抑不了心中的正義之火,要高舉“人倫”大旗進行鞭撻,並以此認為是架空人倫。那《雷雨》怎麼辦?《長恨歌》怎麼辦?女媧和伏羲怎麼辦?武則天和李治怎麼辦?楊玉環和李隆基怎麼辦?按您這“暴脾氣”,不得開棺鞭屍才能維護“人倫”麼!


這段觀點就更加不知所云。仙俠劇本來就跟歷史沒有半毛錢關係,對歷史最大的尊重,不就是架空歷史麼?難不成拍李世民靠法術幻術成就了“貞觀之治”,這就叫做尊重歷史?

而且仙俠劇充斥著怪獸靈禽山精海魅,這不是正常的麼?《山海經》、《西遊記》、《聊齋志異》、《封神榜》哪一個不是充斥怪獸靈禽山精海魅。這都還沒到建國後,怎麼就不許成精了?

在文藝作品中,描寫主人公追求超越現實世界羈絆的愛情,這有什麼問題呢?不然您認為賈寶玉和林黛玉在追求什麼?羅密歐與朱麗葉在追求什麼?拉茲和麗達在追求什麼?他們不都是在追求超越現實世界羈絆的愛情麼?這不正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麼?

仙俠劇中的愛情可能不真實,但大部分傳遞的愛情觀至少比有些家庭倫理劇要正的多。


這一段話挺有意義,終於能讓我們理解為什麼很多主旋律作品拍的那麼不受人待見!

人性本來就是複雜的,而所謂的“善惡”,從來就不是涇渭分明,真實的人本來就是在善惡之間迷茫的穿梭,這樣看起來才像是個人。有些主旋律整的那種“偉光正”角色,那才真的叫仙俠劇。在現實世界中,上哪兒找去?

至於說把個人情感凸顯出來,某種意義上,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要真弄出個“寫鬼寫妖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木三分”的東西,你確定能順利播出?還是莫談國事為妙!


月下沒有花


我其實想說,為什麼歐美、日本神話大行其道,甚至一些國人對歐美、日本神話的瞭解程度要遠大於國內神話。

因為歐美、日本對文藝作品沒有國內那麼嚴格,比如美劇《邪惡力量》、日本影響力極大的遊戲《仁王》《寂靜嶺》等,都充斥著歐美、日本文化。

國內呢?抗日神劇、各種外衣的戀愛劇霸佔,國產恐怖片更是重點壓制地區,什麼恐怖片、驚悚片不能有鬼,要科學。。。看看外國《寂靜嶺》系列,把基督教、心理學和現代世界融合在一起。《咒怨》《午夜兇鈴》《山村老屍》這恐怖片中影響力大的影視劇,都不是中國大陸拍的。

以前網劇門檻低時,出現《靈魂擺渡》這種比較受歡迎的古代神話和現代世界結合的電視劇。不過聽說又要提高門檻以後,就不抱希望了。

網絡小說也如此,很多作者選擇在非現實世界觀,就是為了更好發揮,不受政治方面的影響,裡面表現得更加符合人性現實,而不是政治現實。

就像前段時間被大量和諧掉的官場文、近代文。現在連幻想世界也要介入了?


黑眼歷史觀


首先,我感覺人民日報批仙俠劇架空現實倫理有一定道理,筆者不喜歡看這些虛幻的東西,當然,也不能說筆者不喜歡,它就不是好的,只是就問題敘述,首先,筆者先介紹仙俠劇。

2005年根據同名遊戲改編的電視劇《仙劍奇俠傳》一炮而紅,隨之“仙俠劇”一名就被叫開了。而後同樣根據同名遊戲或網絡小說改編的如《古劍奇譚》、《花千骨》、《擇天記》等大火,十年間仙俠劇風靡網絡及各電視臺,各影視公司看到了仙俠劇的收視利潤,便樂此不疲地開始拍攝仙俠劇,基本都會有可觀的收視率。

隨著仙俠劇的大紅,各類仙俠劇便風靡網絡,電視臺。當然,也不能說沒有好的,這是錯誤的觀點,也不乏一些製作精良,效果很好的仙俠劇,但同樣跟風的一些製作馬虎,粗糙,不用演技,全憑東拼西湊,電腦特效,明星只是露臉等一系列存在問題,讓人討厭的仙俠劇呼之欲出!這便破壞了觀眾心中的仙俠劇本身的好處。

現在,人民日報批仙俠劇,與這些害群之馬有一定的關係,當然,確實仙俠劇出於自身的玄幻,脫離了現實,並沒有起到一個積極向上的作用,尤其這些觀眾中有許多孩子,這無疑不是一個好的教育!因為仙俠劇脫離現實,這並不能起到教育,給人道理,哲理的作用,所以在某些情況下違背了現實。

一味地追求視覺效果,沒有任何人生哲理,慢慢地會被會顯現處弊端,已經嚴重架空了現實倫理,所以會被批評,所以,以後的仙俠劇在視覺效果的同時要加入現實倫理,起到一個積極向上的教育作用。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評論討論!


珞珈社


說說我的看法,對於網絡小說的倫理批判不是一天兩天了,所謂龍傲天和瑪麗蘇模式的令人反感,也不是從這篇文章開始的。仙俠劇流行了,於是撞到槍口上而已。其實幾年前的《花千骨》播出時,就有很多類似的聲音,並非來自官方罷了。

有些人說,符合主流的有沒有好作品,或者說,這些作品描寫的惡是否存在過。這其實是詭辯。主流有沒有好作品和這些非主流是不是好作品是兩回事。而且主流劇真的沒有好作品嗎?近年來少了一些不等於就應該不要主流,更不等於非主流的作品就是好的。至於有沒有邪惡的橋段就更不靠譜,主流劇也有邪惡的描寫.只是對這類不好的東西持否定態度。判斷作品的倫理觀是否正確,不是看誰說,也不是看寫不寫壞事,而是看作者及代表作者的故事中的主體社會對惡持什麼看法。

主流作品中也有以不好的人和事作為描寫的核心內容的,但這有個前提,如果不是壞人最終回到主流價值觀肯定的範圍,要麼是惡有惡報,要麼是在和邪惡長時間鬥爭後,正義一方失敗,而且後面的模式基本上只見於驚悚恐怖大片,否則頂多是有幾個壞人漏網。

也許有人會拿唐明皇楊貴妃丶楊過小龍女的愛情故事說事。但是前者是一直被批評的,長恨歌直接隱去了不倫橋段。後者是以師生戀在今天合符倫理為前提描寫,就這樣楊龍也是在分離十幾年後才終於得成正果。可見這兩部作品其實都是在承認主流價值觀前提下進行構思的。

網絡小說的龍傲天馬麗蘇現象和傳統觀點區別在於如何面對逆境。傳統的丶主流的丶符合現實的選擇通常都是先進行一定的退步。可是在不得已的退步時,渴望快意恩仇一下,應該是絕大多數人的想法,所以文學中出現與現實中主流思路完全相反的選擇是一種很自然的事情。可以說,把現實中的各種不得已用遊戲中的pk來取代,衝動一把是太多人一直想做而又很可能一輩子都未必去做的事,退步不是因為有m傾向,而是不得已的苦衷,快餐文學就是抓住這個機會,寫出了現實中幾乎不可能的選擇,寫出來的就是情緒的極度宣洩。如果再極端一點,就會覺得主人公的失敗不是正常的,而是被某些人或事搶去了自己應有的回報,那麼不要規則或直接讓自己的敵人變成可以任意擺佈的棋子,也就成了習慣,龍傲天也就此產生,用簡單粗暴的手段解決問題是這種思路的根本屬性。但是徹底不要規則,未免過於邪惡,於是就假設這種不講規則是小說世界觀的基本設定,用不合理的規則來掩飾主人公行為的不合理,用整個世界都邪惡作為主人公邪惡的藉口這恰恰說明,寫龍傲天的作者骨子裡的觀念和主流並無區別,只是希望自己或者說主人公是唯一一個不受規則約束的人而已。當一個人沉浸在這樣的夢境之中,被點醒當然會不快。

對於這種宣洩特別有共鳴的人,往往都覺得社會對不起他,所以也就對於主流觀點不以而然了,但是他們也沒有認為那種龍傲天模式的叢林法則正確,因為如果真的認同,就應該沒那麼多憤怒了,他們只是在抱怨為什麼自己不是那個可以不受約束的唯一呢?所以他們的反駁基本上就是社會不好因此我也做壞事就不是錯誤,這真正確?不過是做壞事的藉口,沒有規則,就是為了隱藏這藉口不合理性的進一步包裝。

至於說什麼觀念會不會影響作品的質量,其實也是藉口,在傳統觀念肯定的作品中,精品有的是。那麼拋開這些規則的束縛,會不會有精品,嘴炮是沒用的,就看看這些絕對自由的作品有多少成為經典,被不停的提起,翻拍好了。

另外,這種思路作品的產生,其實還和當前社會觀念的轉變有關係,就不展開了。


pegasus1


從十年前的《仙劍奇俠傳》到近年大熱的《誅仙》、《古劍奇譚》,仙俠劇越來越成為熒幕主流。這些仙俠劇有不少都改編自小說或者遊戲,受到了一大批粉絲的追捧。

今日,人民日報刊文對此作評:以仙俠劇為代表的網絡文藝,不能單純地娛樂大眾,而要走出過度狹隘自我的情感格局,擔負起道德責任。

仙俠劇開山作《仙劍奇俠傳》

改編自同名單機遊戲的《古劍奇譚》

文章提到,仙俠劇多為架空世界,缺乏現實倫理約束,主人公在正邪之間充滿迷茫,個人情感被放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例如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出現了這樣的情節:單戀主人公夜華的昭仁公主素錦,先是嫁給了夜華的爺爺天君,天君又把她許給夜華做妃子。夜華對素錦很厭惡,但對她名義上的“奶奶”身份並無反對。

而對於這種電視劇走紅的背後原因,文章稱這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怎麼處理自我與現實的關係,才會過度留戀這種自我中心的個人小天地。”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有點雷

對於人民日報這番評論,你怎麼看呢?

《“仙俠”不可架空現實倫理》

通俗文藝不只負責“娛樂”,由於和大眾心理結合緊密,通俗文藝的道德要求往往更高。以仙俠劇所代表的網絡文藝,有必要走出過度自我的情感格局,擔負起對主流道德認知的傳播

自2003年《誅仙》出版以來,網絡仙俠小說在過去的十多年中迅速發展,湧現出《仙劍奇俠傳》《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一批擁有眾多粉絲的作品。而且,自2005年第一部仙俠電視劇《仙劍奇俠傳》播出以來,仙俠劇蔚然興起,最近幾年成為熒幕主流。《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今年一度排名電視劇收視率第一,網絡播放量突破百億,熱度與影響可見一斑。

可以說,當年紅極一時的《宮》《步步驚心》等穿越劇的市場份額,今天已被仙俠劇佔據。而先前對穿越劇情節怪異、人設荒唐的批評,對於仙俠劇同樣成立。只是仙俠劇“聰明”地架空了歷史,而不是穿越歷史,因此避開了不尊重歷史的指責。而且在架空的世界裡,仙俠劇更加放開手腳,讓仙界魔境裡充斥著各種怪獸靈禽、山精海魅,高顏值的男女主人公在唯美的鏡頭下歷經百世千劫,追求著超越現實世界羈絆的愛情。

綜觀網絡文藝,無論穿越劇、仙俠劇還是同類題材的網絡文學,其共同的創作思路都是架空現實,因而為受眾提供一種逃避性的、宣洩性的視聽享受。問題在於,網絡文藝是否可以因此迴避現實倫理?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單戀主人公夜華的昭仁公主素錦,先是嫁給了夜華的爺爺天君,又由天君許給夜華做妃子。夜華對素錦很厭惡,但對素錦這名義上的“奶奶”身份卻並無反對。這處明顯違反人倫的情節,躲在架空的情節後面,一時逃過了批評。

嚴格地說,網絡文藝與現實倫理的關係,是一個自其問世以來就始終沒有解決的問題。第一部獲得眾多擁躉的網絡仙俠小說《誅仙》出版後,學者陶東風就曾撰文批判這類玄幻文學裝神弄鬼,指出其價值世界是混亂而顛倒的,這場批判在當時引發學界廣泛爭論。不過,仙俠類網絡文學通過文學網站直接面對讀者,繞開了傳統的文學生產體制,並未受到文學批評的影響,作家們依然在原有的軌道上寫作,隨著近年來其影響力的不斷增強,這方面的問題才越來越突出。

如果說純文學和現實倫理的關係比較穩定的話,那麼網絡文學乃至於在此基礎上改編而成的其他文藝形式,則有必要在搖擺中確定其與現實倫理的關係。首先,我們要釐清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即只有純文學承擔道德責任,通俗文學只負責娛樂大眾,這個認識是錯誤的。追根溯源,我國古代的俗文學就非常重視倫理價值,諷時刺世,道德教化,以小說作為勸喻世人、進行道德教化的重要手段。不通文墨的市井百姓往往通過《楊家將演義》《說岳全傳》這類通俗小說習得精忠報國,或者通過“三言二拍”、民間戲曲習得忠孝節義。

學者趙毅衡曾指出:“文化地位較低的文本,比文化地位較高的文本,道德上更加嚴格”。這個觀察是非常精準的。和純文學相比,通俗文學和受眾的社會心理聯繫更為緊密,作為讀者導向的文學,哪怕僅僅基於對市場回報的考慮,也往往要和主流的道德認知相契合。比如在司法不公、權貴橫行的時代,大眾會期待出現包公這樣的清官,攜持三鍘,巡視州府,主持公道,懲惡揚善,《包公案》這類通俗小說正是順應這樣的社會心理而流行。同樣,在仙俠之前武俠流行的時代,郭靖、喬峰這樣的大俠都是高度道德化的,我們期待“俠之大者”匡扶正義,明辨正邪,為現實世界中的倫理焦慮提供一種想象性的解決,比如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其道德標準並不亞於同時代的純文學作品。

而在今天的這個仙俠世界中,我們頭頂的星空與內心的道德律已經黯淡失色。神、仙、人、魔、妖、鬼六界混雜,在這個道德曖昧的世界裡,主人公在正邪之間不無迷茫地穿梭,沒有了現實倫理的約束,個人情感被凸顯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這正是仙俠劇最為常見的敘事模式。

網絡文藝與現實倫理的衝突,根源於現實倫理的內部衝突。準確地說,是一部分青年群體藉助仙俠所代表的網絡文藝這種亞文化,表達自己內心的倫理認知——這種倫理認知是一種虛浮無根的個人主義。仙俠劇之所以呈現出超現實的、過度浪漫主義的美學風格,正是基於部分青年不知道如何處理自我與現實的關係,過度留戀於個人小天地的現實處境。在社會高速運轉的當下,一部分青年會有無法找到自己位置的焦慮,他們化解這種焦慮的方式不是現實世界中的奮鬥,而是網絡世界中的宣洩。這也是之所以網絡文藝和網絡遊戲可以無障礙互相改編的原因所在:二者的核心邏輯是一致的,都“有助於”部分青年宣洩焦慮。

個人情感的面向固然值得尊重,但不得不說,網絡文藝中的“個人”過於狹隘。這種個體價值觀一方面非常膨脹,整個世界中只剩下小小的“我”;另一方面非常虛弱,這個“我”活在非常幼稚的情節與對話之中,無法成長。也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說,網絡文學作家有責任做出積極的改變,畢竟文藝作品與社會心理是互相塑造的。現在的問題是,網絡文學作家非但沒有主動做出改變,反而不加反思地無限迎合這種個人情感,為了在同類作品中脫穎而出、得到受眾最熱烈的追捧,寫作者們不斷強化對這種情感的刺激,流於為虐而虐的狗血劇,作品整體風格矯揉造作,甚至低級肉麻。網絡文藝之所以罕有藝術精品,往往是被這種低級的情感結構束縛住了,缺乏內在精神。

對於仙俠劇所代表的網絡文藝而言,有必要走出狹隘的情感格局,從虛弱膨脹的“個人”中走出來。還珠樓主在日據時期以“反清復明”寄託家國之思的小說《冷魂峪》中,有一著名回目,“一旅望中興此地有崇山峻嶺沃野森林夏屋良田琪花瑤草,幾人存正朔其中多孝子忠臣遺民志士英雄豪傑奇俠飛仙”。這是奇俠飛仙的大義所在,從還珠樓主的入世仙俠到金庸的新武俠,英男烈女,任俠尚義,其念茲在茲的不是“仙”或者“武”,而是“俠義”二字,這才是中國通俗文學的“真精神”。

霜鍔星鐔述列仙,莫作搜神志怪看。如何更好地汲取通俗文學傳統中的精華,為今天的網絡文藝灌注有營養的內在精神,值得今天的網絡文學作家和網絡文藝工作者細加思量。


17173遊戲網


文章批評的不僅僅是仙俠劇,更近一步批評的是整個網絡文學。

說起來,看網絡小說的大部分都不是社會的精英階層,也就是說或多或少都有人生不如意的地方,也會很明顯的感受到生活的無奈和壓力。

那他們為什麼看這些網絡文學。

首先,看完後會產生出一種暢快感,簡單說就是隨心所欲,自由自我。

其次,獲得成就感。感覺實現了自我價值,以及由此產生的自豪,主要由克服重重困難獲得。主角在逆境中發掘自己的優勢,實力漸漸提升。讀者因此獲得人物養成的樸素的成就感。(為了增強感度,這優勢一般不怎麼起眼)這裡所說的實力,可以是個人武力,也可以是受主角支配的人力,財力,物力。前者的集中表現形式,就是所謂的“升級”;而後者的集中表現形式,則叫做“種田”。

最後滋生優越感,感到高高在上,受人膜拜的虛榮,主要靠裝B獲得。如果說暢快感的關鍵詞是“爆發”,成就感的關鍵詞是“穩定”,那麼優越感的關鍵詞就是“含蓄”。

而網絡文學裡主角各種狗屎運,裝逼打臉,其實相當於一種感情宣洩,就像是你肆意妄為了一次,感覺就是這麼爽。(就是對現實的逃避和對負面發洩情緒)。


東斯坦因


說的是很有道理,但是就怕下面解讀出問題,一棍子全打死。說的是仙俠劇其實還是說的網文這一塊,因為這些仙俠劇基本全是IP改編的,網文看這個樣子又要開始整改了,雖然寫作門檻低,難免魚龍混雜,但是這個是現代人的一種娛樂方式很正常了,希望能夠出一些正常的規範,而不是禁止這個禁止那個的胡亂的指手畫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