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张勋复辟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对对娇妹


1917年7月1日,张勋带领着五千的辫子军进北京城,把大总统黎元洪赶走,把溥仪抬出来复辟,到了7月12日,被段祺瑞的讨逆军赶跑。这场闹剧只维持了短短的十二天,其实说白了,就是单纯没有多少政治智慧的张勋被北洋政府的政客们给耍了,张勋复辟从头到尾就是场啼笑皆非的闹剧。

当时的中国政局是北洋政府当权,黎元洪是大总统,段祺瑞是总理。黎元洪是名义上的总统没有什么实权,段祺瑞是掌握实权的总理,他们两人有矛盾,经常在政务上较真,斗来斗去的,谁也不服谁,当时叫府院之争。这个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段祺瑞主张中国参战,黎元洪反对,两个人在议院闹的不可开交。黎元洪一气之下把段祺瑞的总理职位给免了,其实他没有权利去罢免总理的,段祺瑞一看,你跟我闹脾气,我就不跟你玩了,就跑去了天津另组建政府。段祺瑞手下的督军们看到老大被欺负,就想派兵进京“勤王”嘛,黎元洪就慌了,所以就调令张勋进京为自己撑腰镇场子。

由于府院之争,政局出现空当,张勋这个人物应时出场了。张勋是安徽督军,手下有三万兵马呢!他心里还对满清政府心有怀念,自己和手下都没有剪去辫子,人称“辫子军”。现在大总统调令,张勋心里有想法了,如果我带军进北京城,我就是老大了,你们搞共和搞来搞去成了这个样子,还不如复辟清王朝呢!有这个想法就有行动了,至少张勋要搞定当时的大小军阀,是否同意自己复辟啊!所以张勋就写信给当时北洋的大军阀冯国璋,问冯国璋是否同意自己复辟,冯国璋来信说同意你去北京干吧!接着张勋亲信去问南方的大军阀陆荣廷是否同意自己复辟,亲信回来说陆荣廷同意了。大军阀搞定了,那些小军阀也容易。那时候那些小军阀有个联系组织叫督军团的,张勋和督军团在徐州开会,那些小军阀代表都猛点头同意张勋复辟。张勋觉得口说不保险,于是拿出一条黄绫让这些人在上面签字写保证书,说是你们同意我张勋这样干的,大家也痛快的签字了。好了到了这个时候,大小军阀都搞定了,还有最重要的是段祺瑞,所以在上北京之前,张勋去天津问段祺瑞,段祺瑞就说你放心去北京吧,只要把黎元洪赶跑,什么复辟的事都好商量,你张勋就放心的去吧!要知道段祺瑞的心腹徐树峥可是在黄绫签字的哦,单纯的张勋就相信了段祺瑞没有骗自己的。

因此张勋放心没有顾虑的带着五千的辫子军进京,赶跑了黎元洪,让溥仪再次当皇帝复辟清王朝。张勋这时志得意满啊,你们都同意我复辟的嘛,我就复辟了,可以功成名就了。不过局势立刻来个急转弯,所有人都反对张勋复辟,讨伐张勋,段祺瑞还组建讨逆军讨伐张勋。张勋顿时蒙了,你们之前可是同意我复辟的啊,现在翻脸比翻书还快,太不要脸了,太不讲人义了。张勋责问冯国璋,你可是写信同意的啊,冯国璋说那不是我写的信是手下伪造我的签名写的,这真是好借口啊!那陆荣廷就说我没有说过同意你复辟,是张勋派来的心腹说谎骗你罢了。好啊,你们都赖账,我还有保证书黄绫呢!结果张勋去找黄绫保证书,发现竟然不见了,原来是张勋的亲信把黄绫卖给了冯国璋,价钱是二十万两白银。张勋给气疯了,你们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啦,我张勋手里还有军队呢,于是张勋就按照进京前的约定电报给自己的大本营叫大本营调四十盆花花来,四十盆花就是四十个营士兵的暗号,结果手下真的调了四十盆花来,士兵一个都没有。张勋这个时候感觉自己像猴子被人耍了,那是悲愤莫名啊,有泪无处流啊。没有兵那还干什么复辟啊,于是张勋就发脾气躲在自己家院子里,不陪你们玩了,你们谁爱玩谁去吧!最后就是段祺瑞的讨逆军围攻张勋的家里,其实没有打仗,就是向天空放了几千枪声,就是吓唬张勋,让他走人,据说死伤二十几个人吧,旁边还有围观的群众呢,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一场热闹的戏罢了。张勋死赖着不走,是手下把他塞进汽车带走的,张勋去了荷兰使馆避难去了,至于皇宫里的皇帝更搞笑,北洋政府的飞机向紫禁城扔了几颗炸弹,人没有死,只炸死了一条狗,满清的遗老遗少吓得屁滚尿流。12天复辟的闹剧就这样结束了。最终的胜利者是段祺瑞,他从新掌握了北洋政府的政权,成了实际上的老大。张勋这个棋子也有个好结局,段祺瑞也没有为难这个活宝,之后就赦免了张勋,张勋一直活到了七十岁。

张勋复辟之所以失败,说白了就是张勋没有清醒的政治头脑,要知道对于政客来说,什么条约都不重要,只有有现实的好处和利益,条约随时撕碎。玩政治是需要智商和情商的,没有多少政治智慧的张勋只能给人当棋子了,好在张勋没有丢了性命,也真够幸运的!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1917年6月,张勋借调停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为由,率5000"辫子兵"于6月14日进驻北京。入京后,张勋急电清朝遗老“襄赞复辟大业”。具体经过如下:

1917年5月,北洋政府发生“府院之争”,日本支持国务总理段祺瑞,英国、美国等支持总统黎元洪。黎元洪将段祺瑞免职,段祺瑞则令属下各省督军宣布独立。黎元洪遂电召安徽督军张勋入京调停。1917年6月,张勋率五千辫子军北上入京。

张勋

进入北京后,张勋当即命令他的"辫兵"把京津临时警备总司令王士珍、副司令江朝宗和陈光远、以及京师警察厅总监吴炳湖"请"来,突然宣布道:"本帅此次率兵入京,并非为某人调解而来,而是为了圣上复位,光复大清江山。"王士珍等人不敢说什么,遂下令打开城门,放5000"辫子兵"进城。7月1日凌晨3时左右,年仅12岁的溥仪在瑾、瑜两太妃和太保世续、师傅陈宝琛等人的护导下,来到养心殿召见张勋一干人等。凌晨4时,张勋派清室旧臣梁鼎芬等人带着小皇帝赐封黎元洪一等公的诏书和康有为预先代写的"黎元洪奏请归还国政"的奏折,五更叩开总统府的门,要黎元洪在奏折上签字。

溥仪

黎元洪听明白了梁鼎芬的来意后,分外惊愕,知道自己上当了。第二天,黎元洪通电住在南京的副总统冯国璋代任总统职务,逃到东交民巷日本使馆区避难。

段祺瑞

黎元洪

张勋复辟集团的倒行逆施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复辟当日,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愤然离开北京南下上海。当时在教育部供职的鲁迅冒雨到教育部提出辞职以示抗议,孙中山则立即发表了讨逆宣言,并计划武力讨伐张勋。

段祺瑞眼看把黎元洪赶下台的目的达到,遂在天津发表讨张的通电和檄文,并组织讨逆军,自任讨逆军总司令。讨逆军7月4日在马厂誓师出发,5日正式开战,12日拂晓攻进北京城内,张勋仓皇逃至荷兰使馆躲藏起来。7月12日当天,溥仪再次宣布退位,复辟丑剧仅12天就宣告破产。14日,段祺瑞返回北京,重任国务总理,掌握了政府实权,黎元洪则电告全国引咎辞职,由副总统冯国璋到北京代行大总统职务。


老翁不老


1917年,清王朝覆灭,已经六年了。而在这一年的7月1日,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再次成为皇帝宣布复辟。这出闹剧的导演就是军阀张勋。

张勋是江西人,曾在袁世凯手下当兵。八国联军侵华时,他率领清军,保护慈禧太后逃往西安,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从此,走向了人生巅峰。他曾经担任过两江总督,江南提督的重要职位。辛亥革命以后,张勋仍然保持着对清政府的忠心,与共和制度势不两立。自己保留着辫子,而且也严禁部下剪掉辫子,因此人们称它为“辫帅”,他的军队是“辫子军”。

1917年,张勋以缓解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祺瑞之间的矛盾为名,率领辫子军进入北京。张勋逼迫总统黎元洪解散了国会,并召集一些清王朝的遗臣,包括保皇党首领,康有为积极策划复辟。



1917年7月1日这一天,张勋带着所谓的文武百官,穿着清朝的官服,向清朝皇帝溥仪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宣布取消中华民国,恢复大清帝国。

这时候段祺瑞借机组成了讨逆军,7月12日的时候,在北京打败了辫子军,张勋躲进了荷兰使馆,当了12天皇帝的溥仪不得不再次宣布退位,这一场闹剧就这样结束了。



红雨说历史


张勋复辟是各方势力推动下的闹剧。

张勋镇守徐州,位居南北要冲,所以相对富裕一些,又占领安徽,将部队扩张到17个营,大约一万出头。但实际战斗力并不强。

当时,总统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争权,在是否参战等议题上斗争激烈。黎元洪在英美支持下宣布解除段祺瑞职务,段祺瑞则指使各省督军宣布独立。

北洋13省督军团召集人是张勋,6月带领5000辫子兵去调解府院纠纷。当然就落入了段祺瑞的圈套,否则5000士兵怎么能近北京?

1917年7月1日凌晨,张勋领军入总统府逼黎元洪辞职并上书溥仪归还国政,黎元洪拒绝后逃入日本大使馆并通电辞职,请南京的副总统冯国璋继任。随后,张勋请溥仪复辟,自任首席议政大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达到借张驱黎目的的段祺瑞,召集军队于天津马厂誓师,自任讨逆军总司令,宣布要再造共和。张勋那5000士兵哪是对手,很快都溃败投降,张勋本人逃入荷兰大使馆。12天的复辟闹剧结束。

段祺瑞重任总理,假装电请黎元洪复位,黎元洪不就,副总统冯国璋担任总统。


四川達州


张勋,历史上有名的“辫子将军”。曾主导过一场赫赫有名的闹剧,史称“张勋复辟”

公元1917年,北洋政府黎元洪和段祺瑞有矛盾,起了争执。张勋作为前清元老将军,借着这次争执带兵入京,名着说是来调解矛盾的,实际上是来实现他的复辟大业的!



张勋兵临京城下,他没有去调解人家的矛盾,而是把当时的京城警备司令、副司令都强行请到营中,宣布自己是来光复大清,请皇上复位的。让他们把城门打开,刀架脖子上的警备司令怎敢说一个不字,就这样张勋的辫子军顺利入城。

进城后的张勋组织了所谓的“御前会议”通过了复位的决定。带着提前拟好的辞呈去找黎元洪,黎元洪不肯签就出逃避难。

段祺瑞在天津知道消息立马通电全国讨伐张勋,只用了12天就把张勋打败,结束了这场闹剧!


k笑笑生


张勋复辟是指由前清遗老张勋一手发动,在1917年发动的复辟政变。缘由是张勋利用黎元洪和段琪瑞的矛盾,率领5000辫子军进军北京,旨在恢复废帝傅仪的政变,又称傅仪政变。张勋还通电全国,要求清朝遗老进京。

我认为张勋复辟其实是一点也不动脑筋,好不容易革命军推倒了清朝的统治,不少惊醒的中国人也认清了清朝的愚昧和腐败,绝不会同意复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