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張勳復辟的具體經過是怎樣的?

對對嬌妹


1917年7月1日,張勳帶領著五千的辮子軍進北京城,把大總統黎元洪趕走,把溥儀抬出來復辟,到了7月12日,被段祺瑞的討逆軍趕跑。這場鬧劇只維持了短短的十二天,其實說白了,就是單純沒有多少政治智慧的張勳被北洋政府的政客們給耍了,張勳復辟從頭到尾就是場啼笑皆非的鬧劇。

當時的中國政局是北洋政府當權,黎元洪是大總統,段祺瑞是總理。黎元洪是名義上的總統沒有什麼實權,段祺瑞是掌握實權的總理,他們兩人有矛盾,經常在政務上較真,鬥來鬥去的,誰也不服誰,當時叫府院之爭。這個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段祺瑞主張中國參戰,黎元洪反對,兩個人在議院鬧的不可開交。黎元洪一氣之下把段祺瑞的總理職位給免了,其實他沒有權利去罷免總理的,段祺瑞一看,你跟我鬧脾氣,我就不跟你玩了,就跑去了天津另組建政府。段祺瑞手下的督軍們看到老大被欺負,就想派兵進京“勤王”嘛,黎元洪就慌了,所以就調令張勳進京為自己撐腰鎮場子。

由於府院之爭,政局出現空當,張勳這個人物應時出場了。張勳是安徽督軍,手下有三萬兵馬呢!他心裡還對滿清政府心有懷念,自己和手下都沒有剪去辮子,人稱“辮子軍”。現在大總統調令,張勳心裡有想法了,如果我帶軍進北京城,我就是老大了,你們搞共和搞來搞去成了這個樣子,還不如復辟清王朝呢!有這個想法就有行動了,至少張勳要搞定當時的大小軍閥,是否同意自己復辟啊!所以張勳就寫信給當時北洋的大軍閥馮國璋,問馮國璋是否同意自己復辟,馮國璋來信說同意你去北京幹吧!接著張勳親信去問南方的大軍閥陸榮廷是否同意自己復辟,親信回來說陸榮廷同意了。大軍閥搞定了,那些小軍閥也容易。那時候那些小軍閥有個聯繫組織叫督軍團的,張勳和督軍團在徐州開會,那些小軍閥代表都猛點頭同意張勳復辟。張勳覺得口說不保險,於是拿出一條黃綾讓這些人在上面簽字寫保證書,說是你們同意我張勳這樣乾的,大家也痛快的簽字了。好了到了這個時候,大小軍閥都搞定了,還有最重要的是段祺瑞,所以在上北京之前,張勳去天津問段祺瑞,段祺瑞就說你放心去北京吧,只要把黎元洪趕跑,什麼復辟的事都好商量,你張勳就放心的去吧!要知道段祺瑞的心腹徐樹崢可是在黃綾簽字的哦,單純的張勳就相信了段祺瑞沒有騙自己的。

因此張勳放心沒有顧慮的帶著五千的辮子軍進京,趕跑了黎元洪,讓溥儀再次當皇帝復辟清王朝。張勳這時志得意滿啊,你們都同意我復辟的嘛,我就復辟了,可以功成名就了。不過局勢立刻來個急轉彎,所有人都反對張勳復辟,討伐張勳,段祺瑞還組建討逆軍討伐張勳。張勳頓時蒙了,你們之前可是同意我復辟的啊,現在翻臉比翻書還快,太不要臉了,太不講人義了。張勳責問馮國璋,你可是寫信同意的啊,馮國璋說那不是我寫的信是手下偽造我的簽名寫的,這真是好藉口啊!那陸榮廷就說我沒有說過同意你復辟,是張勳派來的心腹說謊騙你罷了。好啊,你們都賴賬,我還有保證書黃綾呢!結果張勳去找黃綾保證書,發現竟然不見了,原來是張勳的親信把黃綾賣給了馮國璋,價錢是二十萬兩白銀。張勳給氣瘋了,你們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啦,我張勳手裡還有軍隊呢,於是張勳就按照進京前的約定電報給自己的大本營叫大本營調四十盆花花來,四十盆花就是四十個營士兵的暗號,結果手下真的調了四十盆花來,士兵一個都沒有。張勳這個時候感覺自己像猴子被人耍了,那是悲憤莫名啊,有淚無處流啊。沒有兵那還幹什麼復辟啊,於是張勳就發脾氣躲在自己家院子裡,不陪你們玩了,你們誰愛玩誰去吧!最後就是段祺瑞的討逆軍圍攻張勳的家裡,其實沒有打仗,就是向天空放了幾千槍聲,就是嚇唬張勳,讓他走人,據說死傷二十幾個人吧,旁邊還有圍觀的群眾呢,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就是一場熱鬧的戲罷了。張勳死賴著不走,是手下把他塞進汽車帶走的,張勳去了荷蘭使館避難去了,至於皇宮裡的皇帝更搞笑,北洋政府的飛機向紫禁城扔了幾顆炸彈,人沒有死,只炸死了一條狗,滿清的遺老遺少嚇得屁滾尿流。12天覆闢的鬧劇就這樣結束了。最終的勝利者是段祺瑞,他從新掌握了北洋政府的政權,成了實際上的老大。張勳這個棋子也有個好結局,段祺瑞也沒有為難這個活寶,之後就赦免了張勳,張勳一直活到了七十歲。

張勳復辟之所以失敗,說白了就是張勳沒有清醒的政治頭腦,要知道對於政客來說,什麼條約都不重要,只有有現實的好處和利益,條約隨時撕碎。玩政治是需要智商和情商的,沒有多少政治智慧的張勳只能給人當棋子了,好在張勳沒有丟了性命,也真夠幸運的!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1917年6月,張勳借調停黎元洪與段祺瑞的矛盾為由,率5000"辮子兵"於6月14日進駐北京。入京後,張勳急電清朝遺老“襄贊復辟大業”。具體經過如下:

1917年5月,北洋政府發生“府院之爭”,日本支持國務總理段祺瑞,英國、美國等支持總統黎元洪。黎元洪將段祺瑞免職,段祺瑞則令屬下各省督軍宣佈獨立。黎元洪遂電召安徽督軍張勳入京調停。1917年6月,張勳率五千辮子軍北上入京。

張勳

進入北京後,張勳當即命令他的"辮兵"把京津臨時警備總司令王士珍、副司令江朝宗和陳光遠、以及京師警察廳總監吳炳湖"請"來,突然宣佈道:"本帥此次率兵入京,並非為某人調解而來,而是為了聖上覆位,光復大清江山。"王士珍等人不敢說什麼,遂下令打開城門,放5000"辮子兵"進城。7月1日凌晨3時左右,年僅12歲的溥儀在瑾、瑜兩太妃和太保世續、師傅陳寶琛等人的護導下,來到養心殿召見張勳一干人等。凌晨4時,張勳派清室舊臣梁鼎芬等人帶著小皇帝賜封黎元洪一等公的詔書和康有為預先代寫的"黎元洪奏請歸還國政"的奏摺,五更叩開總統府的門,要黎元洪在奏摺上簽字。

溥儀

黎元洪聽明白了梁鼎芬的來意後,分外驚愕,知道自己上當了。第二天,黎元洪通電住在南京的副總統馮國璋代任總統職務,逃到東交民巷日本使館區避難。

段祺瑞

黎元洪

張勳復辟集團的倒行逆施立即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復辟當日,北京大學教授李大釗憤然離開北京南下上海。當時在教育部供職的魯迅冒雨到教育部提出辭職以示抗議,孫中山則立即發表了討逆宣言,並計劃武力討伐張勳。

段祺瑞眼看把黎元洪趕下臺的目的達到,遂在天津發表討張的通電和檄文,並組織討逆軍,自任討逆軍總司令。討逆軍7月4日在馬廠誓師出發,5日正式開戰,12日拂曉攻進北京城內,張勳倉皇逃至荷蘭使館躲藏起來。7月12日當天,溥儀再次宣佈退位,復辟醜劇僅12天就宣告破產。14日,段祺瑞返回北京,重任國務總理,掌握了政府實權,黎元洪則電告全國引咎辭職,由副總統馮國璋到北京代行大總統職務。


老翁不老


1917年,清王朝覆滅,已經六年了。而在這一年的7月1日,清王朝末代皇帝溥儀再次成為皇帝宣佈復辟。這出鬧劇的導演就是軍閥張勳。

張勳是江西人,曾在袁世凱手下當兵。八國聯軍侵華時,他率領清軍,保護慈禧太后逃往西安,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從此,走向了人生巔峰。他曾經擔任過兩江總督,江南提督的重要職位。辛亥革命以後,張勳仍然保持著對清政府的忠心,與共和制度勢不兩立。自己保留著辮子,而且也嚴禁部下剪掉辮子,因此人們稱它為“辮帥”,他的軍隊是“辮子軍”。

1917年,張勳以緩解總統黎元洪和總理段祺瑞之間的矛盾為名,率領辮子軍進入北京。張勳逼迫總統黎元洪解散了國會,並召集一些清王朝的遺臣,包括保皇黨首領,康有為積極策劃復辟。



1917年7月1日這一天,張勳帶著所謂的文武百官,穿著清朝的官服,向清朝皇帝溥儀行三跪九叩的大禮,宣佈取消中華民國,恢復大清帝國。

這時候段祺瑞藉機組成了討逆軍,7月12日的時候,在北京打敗了辮子軍,張勳躲進了荷蘭使館,當了12天皇帝的溥儀不得不再次宣佈退位,這一場鬧劇就這樣結束了。



紅雨說歷史


張勳復辟是各方勢力推動下的鬧劇。

張勳鎮守徐州,位居南北要衝,所以相對富裕一些,又佔領安徽,將部隊擴張到17個營,大約一萬出頭。但實際戰鬥力並不強。

當時,總統黎元洪與總理段祺瑞爭權,在是否參戰等議題上鬥爭激烈。黎元洪在英美支持下宣佈解除段祺瑞職務,段祺瑞則指使各省督軍宣佈獨立。

北洋13省督軍團召集人是張勳,6月帶領5000辮子兵去調解府院糾紛。當然就落入了段祺瑞的圈套,否則5000士兵怎麼能近北京?

1917年7月1日凌晨,張勳領軍入總統府逼黎元洪辭職並上書溥儀歸還國政,黎元洪拒絕後逃入日本大使館並通電辭職,請南京的副總統馮國璋繼任。隨後,張勳請溥儀復辟,自任首席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北洋大臣。

達到借張驅黎目的的段祺瑞,召集軍隊於天津馬廠誓師,自任討逆軍總司令,宣佈要再造共和。張勳那5000士兵哪是對手,很快都潰敗投降,張勳本人逃入荷蘭大使館。12天的復辟鬧劇結束。

段祺瑞重任總理,假裝電請黎元洪覆位,黎元洪不就,副總統馮國璋擔任總統。


四川達州


張勳,歷史上有名的“辮子將軍”。曾主導過一場赫赫有名的鬧劇,史稱“張勳復辟”

公元1917年,北洋政府黎元洪和段祺瑞有矛盾,起了爭執。張勳作為前清元老將軍,藉著這次爭執帶兵入京,名著說是來調解矛盾的,實際上是來實現他的復辟大業的!



張勳兵臨京城下,他沒有去調解人家的矛盾,而是把當時的京城警備司令、副司令都強行請到營中,宣佈自己是來光復大清,請皇上覆位的。讓他們把城門打開,刀架脖子上的警備司令怎敢說一個不字,就這樣張勳的辮子軍順利入城。

進城後的張勳組織了所謂的“御前會議”通過了復位的決定。帶著提前擬好的辭呈去找黎元洪,黎元洪不肯籤就出逃避難。

段祺瑞在天津知道消息立馬通電全國討伐張勳,只用了12天就把張勳打敗,結束了這場鬧劇!


k笑笑生


張勳復辟是指由前清遺老張勳一手發動,在1917年發動的復辟政變。緣由是張勳利用黎元洪和段琪瑞的矛盾,率領5000辮子軍進軍北京,旨在恢復廢帝傅儀的政變,又稱傅儀政變。張勳還通電全國,要求清朝遺老進京。

我認為張勳復辟其實是一點也不動腦筋,好不容易革命軍推倒了清朝的統治,不少驚醒的中國人也認清了清朝的愚昧和腐敗,絕不會同意復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