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是假的温州人

除了江南皮革厂温州还有这些.......

麻巧,儿时的皇冠曲奇

温州人七夕吃麻巧,又称巧食。椭圆形薄片,面粉烘烤而成,上撒芝麻,故称麻巧。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是假的温州人

最有名的麻巧是沧河巷的「巷子口」糕饼店。这家店原来在巷子口,现在挪到离巷子口稍远一点的地方去了。除了麻巧以外,稻杆绳(甜麻花)、芙蓉糖(沙琪玛)、枇杷梗(江米条)、椒盐糕等都很好吃。

拌面必备大蒜醋

温州拌面的核心则是豆芽菜+大蒜醋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是假的温州人

杏仁腐,实际跟杏仁没毛线关系

杏仁腐跟杏仁豆腐不是一种东西。

杏仁腐不用杏仁熬制,用的是琼脂(石花、寒天),口感相较一般的杏仁豆腐、木莲豆腐等要硬一些,最后切成菱形薄片,再加入水果罐头食用(放西瓜的都是异端)。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是假的温州人

灯盏糕香脆有料

灯盏糕比同类型的杭州油墩儿、南京萝卜端子要好吃。不过个儿也大,胃口小的人可能能当一顿饭吃了。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是假的温州人

5角一包豆奶,遥想当年物价

另外还有一个豆奶,大约温州人第一反应都是红色/紫色软塑料袋包装的那种。温州菜篮子集团豆制品厂生产的。

在小编的记忆里还是5角钱一袋的时候最好喝。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是假的温州人

酱油醋,无它席间不欢

所谓酱油醋,就是酱油和醋倒在一起,一般是一比二,讲究的还会根据口味放一点白糖或味精或料酒或胡椒粉(吃江蟹生时放胡椒粉比较常见)。

温州人好吃海鲜,虾、蟹都以清蒸为主,突出一个鲜字,调味于是就交给酱油醋了。除了海鲜,冷盘、熟食(鱼饼、烧鹅、酥排骨……)也都可以蘸酱油醋。油条也蘸酱油醋

不过吃海蜇要蘸虾子酱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是假的温州人

取北斗七星之象

老城区的四个角上都有山坐镇:西北郭公山(原名西郭山),西南松台山东北海坦山正东华盖山东南积谷山(中山公园)。这个格局据传是晋代风水大师郭璞确定的。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是假的温州人

北斗七星象

郭璞取北斗七星之象,将西郭山、松台山、海坦山、积谷山作为斗勺,城外巽吉山(今巽山)、黄土山、仁王山为斗柄,全城最高的华盖山则位于斗口上。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是假的温州人

郭公山,登此山开温州城

郭公山,原名西郭山。据传东晋郭璞曾登临此山察看地形,选址建城,改称郭公山。依靠着滚滚的瓯江,对岸就是江心屿。

温州人视郭璞为开城鼻祖,并将西廓山改为郭公山,并在山下建郭公祠。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是假的温州人

蛟翔巷,大师云集

蛟翔巷听起来比较诡异,原名叫校场巷。

却实实在在走出了大批名师、大腕,是名副其实的“蛟龙潜翔”之地,藏龙卧虎。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是假的温州人

杨府山之名何来

温州人大多知道杨府山,却不知杨府山之名何来。

实际上,杨府爷信仰

本是温州特有的民间信仰。但市区人大多已经对此不再了解。

现在地位最高的杨府庙在苍南县鲸头。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是假的温州人

温州话,最难懂的方言,没有之一

温州方言有29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零声母开头有轻微的喉塞音[ʔ],声母表中写作[∅],记音时略去。声母表如下(声母右上角的单引号表示送气):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是假的温州人

对比之下,

普通话只有23个声母(包括两个零声母y,w),

并且丢失了很多浊音。

温州话里没有第三声。

所以温州话听起来直来直去,骂人特别猛^_^!!!

先做个小测试

选择题

1.温州话里“鞋拖”什么意思?

a鞋底,b扫把,c拖鞋,d菜的味道咸淡正好;

2.温州话里“男子客”什么意思?

a青年人,b女婿,c已婚男人,d退休老人;

3.温州话里“昨夜”什么意思?

a昨天夜里,b回家,c昨天,d夜班加班;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是假的温州人

请在留言区写下答案

是不是“真温州人”

留言区见分晓!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是假的温州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