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有的人容易在親密關係中生氣?

感動一句話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習慣性喜歡錶現強勢的人一般都會同時具有自我中心的特質。當然,這也是控制慾望極強烈的一種人。這種性格的背後是嚴重的缺乏安全感與對他人的基本信任。

我們以往常常聽人說某某人是“色厲內茬”,通俗的說就是表面極其強大內心其實是極為懦弱膽小而脆弱的。而正是為了掩飾這種內在的弱勢心理與嚴重的恐懼感,這個人就會用一種名為“反相形成”的心理防禦機制來表現自己是強大的,潛意就是“我是強大的,不可被控制的,你們都得聽我的……”,這裡所謂的反相形成其實是一種心理學術語。
這種人就是容易在所有人際關係中表現出容易生氣的性格特徵。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表現突出,通常喜歡用生氣的方式來防禦在關係中可能會受到的傷害與挑戰。因為內心的脆弱他經常會在頭腦中臆測別人的想法,然後通過“投射性認同”來做出判斷,並“付諸行動”!

其中,“反相形成”,“投射性認同”和“付諸行動”都是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的專業術語,三者分別屬於我們的心理防禦機制之一。在這裡需要稍微做出一點解釋。

反相形成可能比較容易理解,比如一個小孩本來是要通過認同自己的同性父母來成長為一個男性或女性,可是在這個認同過程中他發現自己不能接受父母的某種特徵,於是就形成與父母相反的人格特質,這就是反相形成。
投射性認同理解起來相對有點難度,就是一個人把自己身上具有的某種不好的特徵投到另一個人身上去,對方也默認了,然後這個人再認同回來“他就是這樣的!”比如我們常說“你就是固執”,其實是我們自己本身固執。由於時間關係,付諸行動暫時不解釋了。希望我的回覆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蔣梅玲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無論是親情、友情或者愛情,都屬於人際關係的一種,而人際關係本身,就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

題主所說的情況其實在生活中並不鮮見,相信很多人也遇見過類似的情況:身邊的親人也好,愛人也好,總會莫名其妙大發光火,最後鬧到不歡而散。除開傳統意義上的為人處世問題不談,這些總對身邊人發火的人,往往有著一個通病:他們其實並不喜歡親密關係。

英國精神分析師鮑爾比曾經提出過一個“依戀理論”,在他看來,早期親子關係的經驗形成了人的“內部工作模式”,這種模式是人的一種對他人的預期,決定了人的處世方式。內部工作模式會在以後的其他關係、特別是成年以後親密關係和婚戀關係中起作用。

一般而言,成人依戀可以分為三大類型,其中迴避型能夠佔到總數的20%。

迴避型依戀的人往往會對親密關係十分抗拒,進而會躲避任何形式的親密行為。他們對個人空間要求極高,在他們看來,親密關係本身,就是對他們個人空間的一種侵犯,進而讓他們產生一種被控制的恐懼感。

為了避免親密關係的產生,他們往往會採取種種極端的做法,比如對身邊人的缺點進行打擊和諷刺,無緣無故發脾氣等。

正因如此,他們往往無法將愛意傳達給對方,也無法從他人那裡接受到愛。

但是實際上,他們對愛和依戀的需求,一點也不比別人少。


如果你恰好有身邊人屬於迴避型依戀,那麼在交往中,可以嘗試以下幾點:

1、直言不諱

如果每次交往都以爭吵或其他不愉快的方式收場,那麼你勢必會嘗試反省自身,然後得出一個自以為是的答案,殊不知這個答案,其實並不是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

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是溝通模式。

永遠不要去猜迴避型依戀者的心理活動,你要做的,是找出自己真實的需求,並表達給對方。

2、循序漸進

如果迴避型依戀者總是若即若離,或者排斥你們之間的親密關係,那麼你就不要著急強迫他們去接受。

他們對於親密關係,本身就是處於一個防禦的姿態,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改變。你的強迫手段或者情緒,只會讓他們感受到更大的壓力,變得更為退縮。

3、順勢而為

成人依戀人格,源自幼時親子關係的創傷,幾乎很難完全扭轉。我們需要做的,是在瞭解他們的同時,幫助他們瞭解自己,儘量掌握情感反應的規律。一旦你們都知道了什麼情況他們會刻意迴避,哪些親密舉動他們難以接受,那麼在以後的交往中,就能夠有意識地避開這些雷區,進而在他們能夠接受的基礎上,塑造出屬於你們的親密關係。


高太爺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一些人,當他們親密的伴侶沒有做出他們想要的行為,或者表達出他們想要的觀點,他們就會感到非常生氣,大到買房子的時候,因為戶型的不同而發生爭吵,小到購買一個小物件,他們都能產生爭執。

為什麼一段關係越是親密,雙方久越有可能吵架,有時候甚至會大打出手呢?

這是因為有些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被灌輸「排序」這樣的一種思維方式。

當自己的成績好過別人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當自己的工資強過他人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值得炫耀的事情。

也就是說,他們所做的事情,要的就是贏過別人,而不是看到別人的閃光點,更不會和別人產生「聯結」。

親密關係中,只要雙方中的任意一方有「排序」這樣的思維方式,他們就會處處想要贏過自己的伴侶,他們往往不會在大小事情上做出讓步,做出妥協,因為一旦妥協了之後,他們就覺得自己輸了。

那應該怎麼樣改掉這種思維方式呢?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用「聯結」式的思維加以替代。也就是說,當看到別人的長處時,第一時間不要想著去超越,而是在心裡面默唸,對方對於我來說,有什麼值得可以學習的地方。

慢慢的,就可以從「排序」的思維方式中掙脫出來。

希望大家都能在親密關係中,找到真正的幸福!


曾少賢


你好,你的問題很具有普遍性,許多人都會產生共鳴。至於為什麼有的人容易在親密關係中生氣,我想可以從以下角度來回答:


那些看起來比較強勢、比較自我的人,伴侶也好、父母也罷,當他們對你生氣即指責時,實際上是他們在向你“要愛”。生氣或者指責,是一種攻擊,它蘊含著憤怒的能量,而憤怒是為了掩飾更精微、更不易察覺的情緒,比如委屈、焦慮、無助等等,對這些情緒,當事人是非常不喜歡甚至是不允許自己有這些情緒的,因為這些情緒代表脆弱,可是他們確確實實是有這樣的軟弱存在,而又不允許自己表達,那隻好通過憤怒來掩蓋,至少將攻擊的矛頭指向你,會讓他們顯得很強大,因為他們認為你能hold住,你能給到他們想要的“愛”。而如果你自己的能量不夠,勢必會感到心累。就好像,你只有一個蘋果,但他們卻要向你索要兩個甚至更多的蘋果,那麼就會引發你的一些不好的感受。


用精神分析的理論來看,在親密關係裡容易生氣的人,實際上是一種“退行”的狀態,即回到小孩子的狀態裡。小孩子一般都比較“自戀”,即父母跟我是一體的,我有任何需求,父母都要及時地滿足我,就像嬰兒餓了,立馬會有甘甜的乳汁送到嘴邊。同樣的,伴侶關係是最為接近母嬰關係的,當對方沒有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就會像孩子一樣發脾氣。


因此,要想改變對方,要麼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大的容器,去接納對方的情緒,滋養對方,要麼就是離開這段讓自己心累到不行的關係。


你的心事與困惑,我們願意傾聽,歡迎關注“青音約”的頭條號,向我們提問,我們幫你解憂,讓我們一起活出本真,愛人悅己


青音約


我是滕駿,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諮詢師。致力於家庭教育、兩性婚姻與親子關係方面的心理諮詢活動。一起學心理學,歡迎加入我們的學習社群,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回覆:“學習”


有一位朋友曾電話諮詢我,說她和她丈夫已經結婚13年了,有兩個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丈夫從結婚開始就一直擔心妻子紅杏出牆,夫妻為此偶爾吵架。今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里丈夫看到妻子的領導拍了一下她的肩,他就控制不住問她是否與上司有染,並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甚至產生了輕度的嫉妒妄想:認為別的男人都想和他的妻子發生關係。夫妻爭吵不斷,丈夫甚至採用家暴對待妻子,但是事後十分後悔,請求妻子原諒。最近一次爭吵,他告訴妻子孃家人她有外遇了,甚至要離婚。妻子有苦難言,極度鬱悶,甚至有輕生的舉動,幸得家人及時勸阻才沒有釀成大禍。


由於信息量較小,無法從中推測到底是什麼造成了丈夫的懷疑和在親密關係中生氣的原因。若有機會和她丈夫當面談談,我就可以根據南希的《精神分析》從8個方面分析和評估他的狀況。

1、不可改變
的因素。包括是否有家族的遺傳問題;大腦是否受過外傷;夫妻生活中是否發生過不為外人所知的“毀滅性”事件。


2、心理發育。小時候心理的發育是否正常,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有沒有受過創傷。孩子年紀越小,創傷對長大成人後的影響越大。我知道有一位心理諮詢師小時候經歷過唐山大地震,在汶川大地震後他參加心理救援輔導隊,不曾想現場的景象讓他直接精神分裂,被送到精神衛生中心救治。


3、防禦機制。從認錯這一行為來看,丈夫內心是有衝突的,他想獨自擁有妻子卻用錯了方法。爭吵很有可能是他的一種防禦機制,也許是因為他小時候的經歷:或許他曾被拋棄過,為了讓自己好受,當他認為的關係快要結束時就主動破壞關係。


4、情感。雖然先天的情感類型大致相同,但每個人的情感喚醒類型都是特異的。換句話說,當看到妻子被領導拍了一下肩膀,每個丈夫的情感表達是不同的。

5、認同。這是本案中的丈夫從小觀察父母或其他客體得出的他認為對或者錯的結論。

6、關係模式。除了與妻子外,丈夫與其他重要的客體之間是如何相處的,是否也會像對待妻子那樣對待他人。


7、自尊。由於每個人價值觀的形成受環境影響千差萬別,而價值觀又是指導人建立自尊的風向標,所以每個人維持自尊的方式是不同的。

8、病態信念。這是人在成長過程中通過一種信念得到了好處、從中獲益,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習慣,以至於生活中不同階段的每件事都使用這一種信念處理。比如:學霸們在學生時代通過努力學習得到老師和家長的好評,所以參加工作後他們也執著地認為努力工作就能得到領導肯定。

說了那麼多,你會不會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為一些小事和你的另一半爭吵而不知所謂。從我列出的8個方向裡找到答案了嗎?如果想進一步得到你要的答案,我就在這聽你的故事。


關於華大
原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工作室,始於2003年,專注心理諮詢、心理培訓、企業EAP。300多名富有實戰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團隊,600餘名志願者服務團隊,30門電話組成的免費公益心理服務熱線向社會提供服務。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歡迎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因為親密關係最接近於母嬰關係。人都渴望在親密關係中重溫童年的美好,修復童年的錯誤。


母嬰關係呈現的是全然無條件的愛和即時的滿足。這是人所體驗過的,最完美無缺的關係。

曾經享受過這種高品質母嬰關係的人,想要在親密關係中重新感受如此的美好。但因為高品質的愛使自己擁有高自我價值的確認,熱戀時重回全然滿足的愛的需求不會太執著,很容易進入到真正的兩個成年人的互相給愛的親密關係中。

曾經沒有享受到全然滿足的母嬰關係的人,想要通過親密關係修正童年的錯誤。而親密關係是唯一能夠修正童年錯誤的途徑,這份需求來的執著而且猛烈,如果對方不能夠彌補自己兒時缺失的愛,就會引起巨大的痛楚。

親密關係中特別容易傷心生氣,不僅僅是生現在的對方的氣,還勾引出了兒時被忽視、不被滿足的童年創傷。使我們不知不覺地想用更過分的自己來尋求對方向我們證明:哪怕如此,我也依然永遠愛你。這是兒時愛不夠缺乏安全感所導致的。

心理動力學解釋是,這是在不自覺的傷害自己,用自己的生氣、作、難以取悅,努力把愛人往外推,好讓自己重新感受童年被忽視,不被愛的遭遇。

這是被事實證明很有用的,有愛的需求,行為卻事與願違的有效方法。你真的要用嗎?

關注《父母心法》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談親子關係,也談親密關係,最終都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父母學點心理學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郭泰輝,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主治中醫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中國心理協會會員。

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生氣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情緒,給身體帶來的傷害是全方位的,俗話說“氣大傷身”。但很少有人能在怒氣衝衝的時候做到心平氣和,如果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話,那麼有的人容易生氣的對象,竟然是身邊有親密關係的親朋好友。

我們先談談很多人有過類似的生活經歷吧!常常聽到有的女人會抱怨老公就會忙著工作,對自己和孩子不夠關心,缺少時間陪伴;也聽到有的男人工作一整天疲憊回家,會大罵老婆為什麼一到家還吃不到一口熱飯;孩子未獲得自己滿意的期望時,也會在父母面前肆無忌憚的大發脾氣;在大家庭中總會有個把兄弟姐妹在外邊彬彬有禮,對待家人總是各種挑剔,冷嘲熱諷對方,來顯示自己在家族的地位。

啟動“生氣”這一種防禦機制,其實是把自己未獲得滿足的部分投射出去,要別人來滿足。

容易對親密關係中的人生氣,那是為什麼呢?

親密關係指的是更加要好的特殊朋友,互相依賴信任,對於心裡話互相更願意去溝通。親密關係的特點是兩人有長時間頻繁互動,在這種關係中包含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活動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動及興趣,兩個人相互影響力很大。綜合以上所以容易對親密關係中的人生氣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

一是安全感的需要。

對於信任、依賴親密的人,覺得有什麼苦都可以向他訴說,他一定會理解我能包容我;一旦碰到什麼事情不順利,他一定會配合我支持我;而當對方不回應自己的訴說或者發現原來你不那麼瞭解我的話,就會覺得對方不關心自己,自然就會產生失落感,甚至恐懼感,從而生氣。

二是滿足感的需要。

對於親密的人,我們對他們總抱有某種期望、某種要求,覺得他們都能讓我們獲得滿足。我需要你也意味著你可能滿足我,當我需要你卻不滿足,那我的自尊心就會受到重挫,毀壞了你對他們的這種期望感,那就會生氣。

其實親密關係的人,並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和我們達成充分的理解,這是不現實的;我們自己也做不到,時時理解和支持親人的需要和想法。

所以我們有時候容易在親密關係中生氣時,一定要懂得剋制,如果在生氣的宣洩過程中,對家人使用嘲諷、歪曲、誇大、貶低等等的語言,雖然最後我們的壓力得到一定的釋放,但給家人卻帶來了傷害,如果家人對我們的傷害進行反彈,家庭的衝突就會愈演愈烈,那真的是“氣大傷身”又傷和氣啊!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在戀愛中很多男人會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又做錯了什麼惹女友生氣,不明白為什麼女人總是愛生氣。問原因,女人不僅不肯說,反而更生氣。婚姻心理諮詢為您解讀:為何戀愛中的女人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而生氣?

  1、心中有太多不確定感

  當女人開始準備把更多的情感投入在你身上,但又對你的瞭解還不夠深入,有很多東西都不確定。她的內心會搖擺,既想把自己的一切(身與心、現在與未來)交付於你,又擔心害怕,碰到一些小事情都會想東想西的,搞的自己也很糊塗,比較情緒化。

  2、不安全感和不自信

  女性的易怒情緒也來自於一種不安全感和不自信。當男人忙的沒時間聯繫她、沒有耐心傾聽她、答應她的事情沒有做到時,她內心的不安會讓她以為你不在乎她,這讓她對彼此的關係感到很焦慮,外在的表現就是坐臥不安、胡思亂想、是喜是憂,容易被激惹。(同時這也是女人在情緒上不獨立的表現。)

  3、失望

  女人為了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發一場大得不能再大的脾氣。這是因為女人對身邊的男人有所要求,有所期望,當期望值與反饋回來的信息不對等時,常常會失望、失落,因此,女人容易對男人發脾氣。

  4、考驗男友

  女人在戀愛中會有意無意給男友設置一些障礙,想看看男友到底是怎樣的性格,有怎麼的底線,是否敢於承擔自己的責任,是否體貼細心,能不能容讓自己。耍脾氣就是其中的一種考驗男友的方式。

  5、生理原因

  由於女人特有的生理原因,在月經週期變化中,內分泌平衡失調,身體不適、虛弱,抵抗力較差,引起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女人大多會表現為暴躁、易怒,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作為男友更應在這一時間段體貼、呵護女友,儘量給予女友照顧,不要過分的刺激對方。

  6、任性

  有些女孩子比較任性,不愛為對方考慮,總是希望對方能夠遷就自己,在戀愛中更容易“野蠻”,更愛對男友“找茬生氣”,覺得對方既然是愛自己的,就應該讓著自己、寵著自己,否則就表明男人不是最愛自己的。

  7、吃醋

  由於女性渴望成為男人心中最愛的那個人,對男人的前任或與之有關的事情甚為敏感,她會不斷地將自己和她作一比較,腦海裡總擔心男人愛對方勝過愛自己,這樣往往會造成心理焦慮,表現就是多疑、嫉妒、愛生氣。

  8、女人的社會角色

  在生活中對於一些事情,男人可能覺得沒什麼,不需要計較,而女人可能就難以承受,要爭論或發洩一些。

  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總是要求男性要大度、慷慨、沉穩、有容人之量,不要斤斤計較,這種角色的扮演會被帶到戀愛關係中去,會表現為包容心強,責任心強,不愛發脾氣。而對於女性,社會則能夠接受她們多變的性格,要求女性敏感、細緻、勤儉。而且,女人的包容性相對來說比較小,在內心深處還是覺得自己是弱者,遇到一些事情看得比較細,想得比較多,容易“斤斤計較”,有些事情一旦難以承受,就會尋找發洩的出口,身邊的男友自然就成了發洩的對象了。

  婚姻心理諮詢結語:情感破裂的兩大終極原因:相擁卻並不相愛,相愛卻不懂相處。戀愛之中兩個人的相處比相愛還更重要。當我們學會理解對方的情緒和需要的時候,相處會變得更加輕鬆、愉悅。


聽說吧心理諮詢


我經常說,中國的親密關係,最缺乏的是“人際邊界”意識。所謂的“人際邊界”,簡單說就是分清“我的事情”是我的事情,與孩子。與愛人本質上無關。以此類推,孩子的事情最終是孩子的,父母無法永遠完全代勞和參與。

當家庭中的親密關係缺乏了“邊界”意識,就成了“我的事情與你有關,我的情緒與你有關”。因為“有關”,所以你需要為我負責。那麼,當你個人心情不好的時候,哪怕與家裡其他人無關,也習慣性的對愛人或者孩子發火。

還有就是,中國的親密關係缺乏“尊重”。大家習慣性的認為,“尊重”是針對外人的,自家人沒必要“尊重”?因為少了尊重,說話就會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不考慮對方感受,不考慮這句話會不會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心。無所顧忌發脾氣的一方,覺得反正是自己人,肯定了解我,可以接受甚至必須接受。還冠冕堂皇的認為“你是我親人,有氣不對你發對誰發?”言下之意是“你是我親人,就應該包容我的一切”。


暖陽熱線yu心理諮詢


承蒙趣友刮目相看,感謝信任,我倒是願意以同理心給予你中肯的建議,聽你敘述,個人覺得你應該是個有點封閉內在情感的人,封閉內心,在戀愛裡受過傷,害怕愛情但也期待愛情降臨,有些許相信宿命,但絕對不屬於八卦,注重現實培養感情,不太相信一見鍾情與偶遇,願意付諸於行動,屬於在感情裡害怕投入與再次受到傷害,全副武裝出於對自己的防護,在沒認同某人是不是對的人之前,很難與其有心靈的互通,總是沒有方向,容易患得患失,容易迷茫,害怕主動出擊追求愛情,是因為太過在意對方的感受,怕對方反感,物極必反會嚇跑對方。所以你寧可選擇遠遠觀望,但這並非你心所想。覺得你是一個長情且深情的人,只要確定了目標,會毅然義無反顧,甚至為了愛情甘願犧牲的人,在愛情裡面不計較得失,哪怕是自己是付出多的一方也無怨無悔,但是你也不是一個盲從的人,不會輕易愛上一個人,能走進你內心的人,一定是與眾不同,獨一無二且有著獨特魅力與擁有著有趣靈魂的人。至於你的想法,是害怕攥的越緊就流失的越多,慎重的過了頭,你要打開內心嘗試溝通,發表見解,才能讓對方瞭解你與發掘到你的閃光點,恕我直言,你在感情裡喜歡隱瞞與故意掩蓋內心的真實感受,你的思想守舊,傳統,所以不敢邁出第一步,這樣的你恕我直言,有些許自卑心理作祟,也許被你喜歡的人條件略好,你才會裹足不前,你害怕失敗,生活中你應該有點強勢,甚至大男子主義,也許是礙於面子羞於開口,可是你別忘了,總要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吧!你不嘗試怎麼會知道應該是不行呢?建議你以你的獨特風格與真情去與對方接觸,讓她明白你這番肺腑,不要肉埋飯裡,記住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不要等到大勢已去,你又悔不當初,又是何必呢?這樣你努力過,也嘗試了,若成功你就是贏家,若失敗也不要自怨自艾,雖然條件優秀的異性難免心高氣傲,但個人覺得,既然她能在眾多追求者中選擇了你,其實你已經贏得她的傾寐了,有什麼比得到一顆心更重要的呢?你這樣畏首畏尾,容易錯失良機,讓別的競爭者見縫插針佔領先機。個人覺得你應該說服自己,卸下面具,試著以知己與情人的多重微妙身份,來進一步向她打開心扉,你勝算的概率還是很大的,覺得你應該是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對方沒準就是看中你穩紮穩打踏實的這一點了呢?也不好說,個人覺得但凡能夠成為佼佼者的人,都不平凡,不可方物。你喜歡偶像派,說不定對方就愛實力派的呢,自古美女愛英雄千古流芳,你應該也很優秀,要不怎會輕易掠過芳心,抱的美人歸呢?所以你一定也不尋常,不要想太多,試著迎接屬於你的幸福吧,感情本就是兩個人的事情,不要讓對方會錯意,你不積極爭取又怎會得到呢?你長久的不主動,不拒絕,不瞭解你的還錯誤的認為,你喜歡與人玩曖昧遊戲呢,對方又怎敢對一個漠不關心自己的人,全心全意投入真感情呢?您覺得我說的有點道理麼?愛情面前,趁熱打鐵,當紅不讓,別做讓自己後悔的事,往往失去的才回去覺醒與惋惜,才會覺得炙手可熱,可是不一定每個人都如你一樣耐心,既然愛就大膽告白,不要扭扭捏捏,拿出你的真情誼,如若對方不珍惜,是她自己沒有福分,是她不配擁有這麼長情專情的人,與你無關,你也就不必惋惜,做好你自己,其他的交給命運,我相信吉人自有天相,老天不負有心人,祝你們佳偶天成,共同譜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超世奇緣吧,最後祝你一帆風順,心想事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祝好運常在,喜笑顏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