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明末,崇禎皇帝真的是史書記載由大清厚葬的麼?

你需要知道的歷史


當國滅的時候,崇禎逼死了周皇后和自己的女兒及妃子,李自成進宮後,面對宮中凌亂的情景,他將崇禎帝與周皇后的屍棺移出宮禁,在東華門示眾。

當時沒有人為崇禎落淚,更沒有大臣為他送葬。李自成才不管那麼多呢。然後把棺槨扔到了紫禁城北面的河岸邊。


當地平民感念皇帝的恩情,才湊錢將崇禎、周皇后合葬在田貴妃墓中。這就是最初崇禎死後的情景,作為一個皇帝,死後挺淒涼的。   

當清朝在中原站穩腳跟後,大清,這個大明朝曾經的死敵,卻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大好事"。那就是重修陵園,厚葬大明皇帝崇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首先回答題主問題,史書記載,崇禎帝確實是大清厚葬的,具體過程是這樣的。

前文所敘,崇禎和皇后是被草草葬在田貴妃墓園裡的,這其實不合禮制,沒辦法,誰讓崇禎是亡國之君呢?說實話,能埋葬他也是大臣李國楨苦苦哀求李自成的結果。   

當多爾袞擁立順治入關稱帝,建立清朝,因為大清是異族奪取的皇位,總有點名不正,言不順,漢人對大清有牴觸情緒。



清朝人主中原後,為收買人心,籠絡漢族地主階級為清廷效力,順治帝就把這座葬有崇禎帝后的妃子墳命名為“思陵”,並改葬崇禎帝后,花費頗多,營建了地上園寢建築。  

其實清朝這樣做,是走個一步"政治棋,"這都是大漢奸范文程的計謀,無非就是轉移人們憤怒的目標,這樣厚葬崇禎,無疑標榜逼死崇禎的是李自成,讓老百姓恨李自成。

這和三國時,孫權殺了關羽後,把頭送給曹操一樣,都是嫁禍或者轉移目標的計謀。這也是清朝始終標榜,大清得到的江山是奪取了李自成而不是崇禎江山。   

清朝自順治到康熙帝,都重修了"思陵"都是想堵住"悠悠之口"。都是做的表面文章。都是貓哭耗子,假慈悲。



說實話,大清對待大明死人確實不錯,但對於崇禎的後代卻是斬盡殺絕,寧可錯殺一萬也不可放過一個。這豈不是莫大的諷刺嗎?   


秉燭讀春秋


這個是肯定的,應該沒有包含任何虛構的情節。但其實清朝統治者這樣做是有其政治目的的,他不可能無緣無故去厚葬一個有著殺父之仇的前朝亡國之君的。


我們知道,古代的朝代更替,最重要的講究名正言順,如果名不正言不順,那是很不好的政治環境,但如何才能保證名正言順呢,最主要的就是繼承正統的衣缽,所以,一個朝代的滅亡,取而代之的政權一般不會詆譭前朝,反而會做一些“好事”來證明其正統。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闖軍攻破北京城時,崇禎皇帝於在煤山自縊身亡,明朝滅亡,崇禎終年34歲,在位17年。之後李自成將崇禎與周皇后的屍體示眾,扔到河邊不予理睬(可見李自成目光多短淺),他的這一舉動,必然遭致感恩明朝的人所憤慨,昌平州吏趙一桂等人將崇禎帝與皇后葬入昌平縣田貴妃的墓穴之中。


後來清軍入關,為了證明其正統,宣稱其政權是從李自成手中奪取的,是替明朝報仇的(這自然是鬼話),於是清朝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葬於十三陵思陵”,併為崇禎上廟號懷宗(後取消)。

而後的清朝幾代皇帝都對思陵進行了修繕,其目的當然是籠絡漢族民眾的人心,特別是那些感恩於明朝的上層階級,包括後來康熙皇帝三拜九叩的祭拜朱元璋,以及修繕《明史》等,都是有其政治目的的。
但出於人性道德的考慮,厚葬也是於情於理的,畢竟死者為大,再大的仇怨,也隨著明朝的滅亡煙消雲散。


優意視頻


崇禎皇帝死前,把自己的妻女都殺死,兒子送出宮,然後自殺。這是一個何等的悲劇,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人倒在自己面前,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崇禎死後,棺槨被李自成隨便丟到了河裡。



李自成是不可能埋葬崇禎的,他肯沒有那麼善良。崇禎雖然平庸,但作為一個勤政的皇帝,對待百姓還是不錯的,所以,許多百姓看不下去了,十分傷感,覺得崇禎可憐,一代帝王淪落到棄屍荒野。


於是,百姓自發的把崇禎皇帝和他的皇后給埋了,他們湊錢,把崇禎皇帝及皇后,和他的一些妃子一起埋葬于田貴妃的陵園裡。滿清入關後,在范文程等人的建議下,準備打感情牌。

於是清朝出資重新修整了埋葬崇禎皇帝的陵園,並命名為“思陵”,也不知道思念誰。這樣一來,百姓就都知道,是李自成逼死了崇禎,清朝如今大發善心重新厚葬了他,多麼夠意思啊。這便是大清的想法。


歷史密探


《十葉野聞》裡提到一人,就是京城商人趙一桂。

有個御史,住在趙一桂的隔壁,經常幫助他,兩個人交往甚密。闖王的大軍馬上要打到京城了,這個御史發誓與大明共存亡,趙一桂為了報恩,許諾道:“如果你死了,我一定幫你收屍!”李自成佔領京城後,趙一桂知道御史必死無疑。

他獨自趕了匹跛腳的驢子,裝成往宮中運送糧食,想找機會找到御史的屍首,無奈宮中把守甚嚴,被官兵盤查了十多次,始終沒有機會。但剛好看到李自成派順天府的官員下葬崇禎帝。傷心的很,等下葬的人都走了,他一個人在墳墓前痛哭流涕。

御史沒找到,現在又多了個皇帝,他下定決心要按天子的禮儀來厚葬崇禎帝,他找到一個姓邢的太監,在宮裡值差多年,曾目擊崇禎帝和周皇后陳屍宮門外的慘狀並知道埋葬的地方。他還說田貴妃的陵墓很壯麗,應該把皇帝、皇后合葬於此。趙和邢某結為兄弟,一起去明陵打探。

結果邢太監真的在昭陵旁邊找到一個小墳包,荒草還沒有青,土痕還是溼的。

他們招集工匠起土挖墳,挖出舊棺材,沒有錢,無奈決定從儉辦理。同時田貴妃的墓也差不多打開了,趙一桂就與邢太監商議,將皇帝、皇后新建靈柩抬進,把田貴妃的棺木向右移,正中擺放崇禎帝棺木,周皇后在左邊。

後來,此事為清庭所知,要拿出錢財給趙,趙一桂誓死不收。看來,歷史上還是有其他版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