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杨振宁是杜聿明将军的女婿,他们二人有过交集吗?

大不列颠的帝王


1950年8月26日,当杜聿明在北京功德林监狱写下万字悔过书时,远在美国普林斯顿的长女杜致礼嫁给了当年高中的数学老师杨振宁。

1956年的一天,在杜聿明在功德林享受着精心诊治和小号伙食时,长子杜致仁在仅剩一年哈佛大学就毕业的情况下,却再也交不起学费,自杀于暂栖的姐姐杜致礼和姐夫杨振宁家中。第二年,他的姐夫获得了诺贝尔奖。


获奖期间,人民政府安排杜聿明给女儿杜致礼和女婿杨振宁通信,杨振宁把老泰山“还活着”的好消息写信告诉了杜聿明在台湾的妻子曹秀清。曹秀清先去了美国,1963年10月,又从美国飞到了北京,回到了已经特赦四年的杜聿明身边,在大陆陪着杜聿明走过了最后的近二十年人生。

中美关系破冰后,杨振宁、杜致礼夫妇在1971年、1972年、1973年连续三次有机会来到北京,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双亲。1971年,是杜聿明与杨振宁翁婿的第一次见面。当年在西南联大附中求学的杜致礼在1944年到1945年期间曾与杨振宁有过短暂的师生之谊,虽则双方彼此印象深刻,但还没有上升到师生恋的关系,他俩是1949年底邂逅于美国普林斯顿,最终迅速擦出了爱情火花,没几个月后就举行了婚礼。1944年到1945年期间杜聿明从昆明防守总司令调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翁婿之间并没有机会产生交集。

1971年,翁婿第一次会面期间,总理宴请杨振宁夫妇,也请了杜聿明夫妇作陪,宴间,杨振宁称呼岳母曹秀清“妈妈”,却管杜聿明叫“杜先生”,总理当场纠正了杨振宁的这个称呼,“责令”其改称“岳父大人”。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在北京去世,享年76岁,自从淮海战役兵败被俘后,32年间没有见过除了杜致礼之外的其他5个子女,但他仍对远在台湾的其他四个子女留有遗言,期盼他们能共同把祖国建成现代化强国。

2003年10月,杜致礼辞世,同年底,杨振宁返回北京定居,开始在祖国的土地上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可视为响应杜聿明的殷殷嘱托,翁婿之间的最后一次隔空互动。


历来现实


相信熟悉杨振宁的人都知道,他的前妻是杜志礼,而杜志礼乃是国名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女儿,所以杨振宁是杜聿明的女婿,按道理说两人应该有不少的交集,可是实际上两人之间的交集很少很少。


杨振宁和杜志礼的缘分始于西南联大,当时杨振宁在西南联大任教,而杜志礼则是他的学生,虽然两人认识,不过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后来杨振宁赴美留学,两年之后杜志礼也赴美留学,在一次聚会上,杨振宁和杜志礼相遇了,杨振宁被杜志礼清新脱俗的气质所吸引,两人之前就认识,加上又在异乡重新相遇,一来二去碰出了爱情的火花,二人迅速相恋,没多久就结婚了,时年为1950年。

而杜聿明,早在1949年淮海战役中就被俘虏,成为了战俘营里的一员,在炼狱中度过了十余年的悲惨生活,直到1959年才被特赦,特赦之后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待,1978年还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56年的一天,在杜聿明享受着精心治疗和小号伙食时,其长子杜致仁在仅剩一年哈佛大学毕业的情况下,却再也交不起学费,自杀于暂栖的姐姐杜志礼和姐夫杨振宁的家中,第二年,他的姐夫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期间,人民政府安排杜聿明给女儿杜志礼和女婿杨振宁通信,杨振宁把杜聿明还活着的消息告诉了杜聿明在台湾的妻子曹秀清,1963年10月,又从美国飞回了北京,回到了已经特赦四年的杜聿明身边,在大陆陪着杜聿明过完了生命中最后的将近20年的时间。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杨振宁还是中国国籍,但是其在1964年加入了美国国籍,当时中美关系一度紧张,直到1971年中美关系破冰,杨振宁才第一次和他的岳父杜聿明见面,周总理宴请杨振宁夫妇,也请了杜聿明夫妇作陪,席间,杨振宁称曹秀清“妈妈”,却管杜聿明叫“杜先生”,还是周总理当场纠正,说现在应该叫岳父了,杨振宁才改口叫杜聿明岳父大人。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在北京去世,除了杨振宁夫妇之外,在被俘虏后的余生他没有机会见到其它的五个子女。

当初在得知自己的女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候,杜聿明在周总理的帮助下,为爱婿写下了祝贺信,并收到了回信,这算是两人的第一次交集,而后就是两人在周总理安排的宴会上有一次交集,再就是杜聿明去世,可见两人的交集很少很少,可以说是萍水相逢了。


镜像科普


他们见过面。杨振宁是物理科学家,杜聿明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杨振宁又是杜聿明的女婿。

杜聿明有一个女儿,叫做杜致礼,在美国的时候与杨振宁结婚。杜聿明被俘虏以后,杜聿明的妻子和杜致礼以外的儿女都去了台湾生活。在台湾,作为“败军之将”的家属,他们倍受冷眼,受尽了欺辱,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杜致礼的弟弟,杜聿明的一个不甘屈辱的儿子,由于受够了生活的折磨,选择离开了这个世界,让杜家陷入了长久的悲痛。台湾当局对杜家一直漠不关心,一分钱都不给,又惧怕杜家回归大陆,对他们一家予以了监视。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事件轰动了整个世界华人圈。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人第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智慧并不比外国人低。在当时,各国都予以了隆重的新闻报道,杨振宁享誉世界,成为中国人的民族英雄。

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奖,彻底改变了杜家的命运。蒋介石和宋美龄立即亲切的接见了杜聿明的夫人,让杜夫人去瑞典祝贺女婿杨振宁。杜夫人对蒋介石说,我一定邀请杨振宁到台湾来。蒋介石听了,非常高兴。

大陆方面也在行动,提前特赦了杜聿明。杜聿明给杨振宁和女儿写信,说他被政府照顾的很好。杨振宁一家听了非常感动。杜夫人到了瑞典,与杨振宁见面,杨振宁告诉杜夫人,说岳父在大陆生活的很好,过上了体面的生活。杜夫人问杨振宁,你访问台湾吗?杨振宁不假思索的回答:

我要是回国访问,第一个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杨振宁又劝岳母回大陆定居。杜夫人听从了杨振宁的安排,转机飞往北京,被外交部的人盛情接待。杨振宁又掏钱从欧洲购买了空调,洗衣机,冰箱等,送回大陆,提供给岳父一家使用。 台湾当局知道后,恼羞成怒,大骂杨振宁是“杨匪”,“第五纵队”。

1971年,杨振宁作为第一个回国的海外科学家,访问了祖国,与岳父杜聿明在人民大会堂宴会上见面。周总理予以作陪。杨振宁向杜聿明鞠躬,说,杜先生您好。周总理笑着说,你应该喊岳父大人。杨振宁和杜聿明都笑了。

杜聿明去世以后,杨振宁和夫人回国予以了奔丧。


怀疑探索者


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是国民党将领杜聿明的女儿,而杨振宁先生因为在一九五七年和科学家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闻名内外,但是在此之前,他还没有见过他的岳父大人杜聿明,因为这时候的杜聿明还在接受改造,当然在他第一次见杜聿明的时候,已经是几十年之后了。



早在杜聿明闻名天下的时候,杨振宁还是个毛头小子,这时候的杜聿明除抗战名将的身份之外,他还是老蒋的心腹爱将之一,所以在内战打响没多久杜聿明便奔赴东北“剿共”,在东北国军失利后,杜聿明又被老蒋派向淮海战场,出任徐州“剿总”副司令,但最终三十万大军被我军包围于陈官庄被俘虏,做为重要的内战战犯之一,其免不了牢狱之灾。



在杜聿明被我军俘虏后,就成为了功德林里的一员,而此时的杨振宁还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只是一个普通的学者,但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一时名声大震,台湾方面和大陆方面都对其拉拢,而因为杜聿明的夫人也就是杨振宁的岳母及其他杜家成员都在台湾,所以杨振宁的去向问题有着一定的政治影响,后来杜聿明的夫人曹秀清提出要去美国看女儿和女婿,这才他们一家人有了团聚的机会,但此时的杜聿明依然是在功德林里接受改造。



在一九五九年杜聿明被特赦后,他和杨振宁的见面问题也有诸多不便,后来中美关系改善,直到几十年后的一九七一年,杜聿明才第一次见到女婿杨振宁,在此之前,他们一直没有见面,但是却有书信来往。在杜聿明接受改造之际得到自己的女婿荣获诺贝尔奖时曾给杨振宁写信道:“我祝贺你获得诺贝尔奖金,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而杨振宁也为其留有回信。

而回往过去,他们一家人迟到的团聚是历史的悲剧,在1950年两个年轻人的邂逅却因为政治原因不能看望家长,在时隔二十一年之后,他们才再次相聚,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西北老张看世界


杜聿明的女儿杜至礼是杨政宁年轻时候的妻子,当然杨政宁的现任妻子是翁帆。

翁帆和杨振宁结婚时,翁帆28岁,杨政宁82岁,杨政宁的新岳父,应该比杨振宁长子杨光诺小不少吧?

翁帆生于1976年7月,杨振宁生于1922年,而杨光诺生于1951年,从年龄上来说,翁帆足以貌似更适合做杨振宁的孙女,可是她们是夫妻,这就是爱情的妙处,可以无惧年龄,只要两人愿意在一起。

在杨振宁94岁的时候,翁帆为他生下一个孩子,94岁还在能有自己的孩子,杨老真的是武功高强啊!

杨振宁和翁帆结婚了,其实距离杜致礼去世仅仅14个月,杨振宁是喜新厌旧吗?也许不是,很多人拿出翁帆和杜致礼年轻时照片一对比,发现两个人惊人的神似。也许杨振宁找到了20多岁刚开始谈恋爱的感觉吧!

别以为杨振宁和翁帆是老牛吃嫩草,其实杨振宁和杜致礼也是师生恋。杜致礼当时读于西南联合大学附中,而杨振宁是他的数学老师。1947年杜致礼美国留学,读的是卫斯里学院,指导杜聿明在淮海战役被俘虏,她才不得不转校到纽约圣文森学院。

无巧不成书,1949年圣诞节,杜致礼在普林斯顿中餐馆"茶园餐厅"邂逅了5年没见的杨振宁。当时新中国成立,杜致礼无法见到父亲,在海外孤苦伶仃,和多年未见的杨老师陷入爱河,很快结婚,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

杨振宁在美国,当时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正是杜致礼的关系,他没有去芝加哥大学,而是留在了他们相识相恋的普林斯顿,之后长期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

杨振宁的事业,开始于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果他和钱学森那样回到祖国,也许会是全世界理论物理发展的巨大损失。1964年,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

不过,杨振宁虽然身在美国,时时刻刻关注着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1971年,与周总理提倡的“乒乓球外交”几乎同时,杨振宁代表华裔科学家回国,终于见到了杜聿明将军。之后的1972年,1973年,杨振宁多次回国探望杜聿明,翁婿两人应该关系很好的。

当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宴请了杨振宁夫妇,气氛非常融洽、亲切。杜致礼跟周总理开玩笑说:"你们是重男轻女,杨振宁是安徽人,酒宴就设在安徽厅,我可是陕西人哩!"

1981年,杜聿明重病期间,杜致礼几次回国探视、照顾,力尽孝道,直至为父亲送终。

杨振宁和杜致礼的长子杨光诺是一位电脑工程师,次子杨光宇出生是一位化学家,女儿杨又礼出生是一个医生。(化学家杨光宇)

杜聿明和杨振宁翁婿二人虽然在1971年才第一次见面,却实际上在1956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时,杜聿明给女儿杜致礼和女婿杨振宁通信。也正是这时候,在台湾的杨振宁岳母才知道杜聿明还健在的消息。

杜聿明将军一家,有的在大陆、有的在台湾、还有的在美国,因为历史的原因,长达30年不能相见,实在是令人唏嘘。(杨振宁和邓稼先合影)


历史知事


普通人在历史的潮流中容易被淹没,甚至留不下半点痕迹,但是对于杜聿明和杨振宁这二人来说,历史的作用却让他们的相见整整迟到了二十一年。

在1950年之际,这对于杜聿明来说是极其难熬的,败军之将成为了俘虏,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昔日指挥数万大军的气魄,从内战爆发之际,杜聿明也应该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在淮海战役被俘之后,其一度想要自杀,但后来被我党无私的抢救。而此时的大洋彼岸美国,他的长女杜致礼却和一个年轻的学者结婚,此人便是杨振宁,但这时候的他不过只是一个普通的美籍华人罢了。



在一九五七年,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时享誉内外,名声似乎不差于他素未谋面的岳父大人杜聿明。而就在这个时候,杜聿明还在接受改造,而他的夫人以及一家老小都在台湾,他们甚至还不知道杜聿明的死活,而在我党的帮助下,杨振宁和杜聿明取得了联系,并且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台湾方面的杜家老小,因此杜聿明夫人曹秀清准备飞赴美国。



也因为杨振宁的原因,台湾当局并没有驳回他们的请求,后来杜家老小飞赴美国,在杜聿明特赦后,他们绕道回国,而台湾方面还梦想着杜家老小携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访问台湾,确实是痴人做梦。在杜家老小相聚后,我党给其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杨振宁因为中美关系的原因,一直不得回国,直到在1971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才出现了巨大的转机。没过多久,杨振宁便飞回了他阔别二十六年之久的祖国大陆,第一次见到了他的岳父大人杜聿明,一个昔日的名将和一个科学家的第一次交集由此开始。



对于杜聿明和杨振宁来说,他们的遭遇无疑是历史所遗留的问题,而在名人的身上,这种作用更是被无限放大。

而如今杜聿明早已经逝去多年,其女儿也相继去世,杨振宁如今也是九十六岁的高龄了,他在去年还恢复了祖国国籍,而陪伴他的还有第二任妻子翁帆,这位对祖国有着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人才的巨匠,希望他长命百岁。


绝笔历史


杨振宁的第一位夫人是杜致礼,而后者则是著名将军杜聿明的长女,因此杨振宁是杜聿明的女婿无疑了,二人一生中共有三次见面。

(杨振宁夫妇)

1. 杜聿明何许人也?

杜聿明是陕西米脂县人,黄埔一期生。他和一般黄埔将领一样有好的起点,不一样就是去护灵柩的阅历。在之后跟随张治中、徐庭瑶,平步青云,逐步从主力战将到方面统帅,战功显赫。尤其是在抗日战场对日军作战贡献良多。


(成名战,昆仑关战役)

其失败,是历史的选择,不仅仅是军事问题。

2. 杨振宁与杜致礼的邂逅

1944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毕业后教了一年数学,期间认识了班上的女学生杜致礼,但二人并没有擦出火花。五年后的圣诞节,杨振宁在美国普林斯顿唯一的中餐馆再次邂逅杜致礼,此时,杜致礼俨然成为了一个亭亭玉立,优雅得体,聪慧可人的大姑娘,加之他乡遇故知,杨振宁很快与杜致礼陷入了爱河。

(杨振宁与翁帆)

1950年,28岁的杨振宁和23岁的杜致礼在美国举行婚礼,相伴了整整53个春秋。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获奖彻底改变了杜家的命运,之后,杜聿明被特赦,他的太太曹秀清也得以辗转与其相聚。

3. 杨振宁与杜聿明的三次见面

为什么说三次见面,而不是交集呢?其实,早在杨振宁得奖后不久,就与杜聿明有了书信往来,虽然彼时二人还未曾谋面。

中美关系缓和后,杨振宁夫妇分别在1971年、1972年、1973年连续三次来到北京,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双亲。

(杜聿明)

1971年7月28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并宴请杨振宁夫妇,杜聿明夫妇作陪,席间当听到杨振宁称曹秀清“妈妈”,而称杜聿明为“杜先生”时,立即纠正说:”应该称为岳丈大人。”席间.周总理还风趣地对曹秀清说:”你坐到女婿旁边去,丈母娘最爱女婿嘛!”在座的各位禁不往哈哈大笑。

之后,1972年、1973年,杨振宁每年都携妻子回祖国,他和杜聿明一家都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和宴请。其中,1973年夏天,杨振宁和杜致礼夫妇俩刚到北京,中午就到杜聿明家中午餐,政协机关专门派人协助购买物品,并派厨师帮忙做饭菜。这次杜聿明请了黄埔校友、原国民党的一些将领郑洞国、侯镜如、焦实斋、郑庭笈等作陪。

(主席接见)

之后直到1981年杜聿明逝世,二人未再碰面。

2003年,杜致礼去世,半年后悲痛的杨振宁选择回国定居。第二年,杨振宁与长相酷似杜致礼的翁帆步入婚姻殿堂。十多年来,杨振宁教授一直身居中国,致力于祖国的科研和社会事业当中,鞠躬尽瘁,发光发热,甚至在去年改回了中国籍,受到广大网友的广泛支持与敬佩。

团队特邀嘉宾:飓风娱乐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杨振宁和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也是师生恋。早在1944年的时候,杨振宁就是杜致礼的数学老师,那个时候杜致礼是高二学生。两年以后,18岁的杜致礼来到美国正好遇到了杨振宁,师生见面分外亲热。两人迅速相恋,一年后便结婚了。

在1971年到1973年3年间,杨振宁四次回祖国探亲,两个人是有过不少交集的。其实早在20多年前的时候,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作为岳父的杜聿明就曾写过祝贺信,并且杨振宁也同样写了回信。不过由于当时美国并没有解除对中国的封锁,杨振宁和妻子无法返回大陆探亲。

在封锁解除以后,杨振宁便返回了中国探亲。他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母亲,并且在北京见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和其他朋友。同时,这样也是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岳父杜聿明。作为美籍华人科学家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他和岳父杜聿明一起受到周总理的宴请。后来的几次回国探亲中,甚至还得到毛主席的接待。

说实话,杜聿明结局还算不错的。毕竟他在抗日战争期间还是有大功劳的,加上自己认错比较好。在关押了10年以后,他便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被释放了。其实准确的算起来,杜聿明还是烈士家属。杜聿明的弟弟杜聿德是革命烈士,曾经做过皖北工农红军的副总指挥,22岁壮烈牺牲。


历史是什么


杨振宁是杜聿明将军的女婿,杜聿明是杨振宁前妻杜致礼的父亲,他们两人有过三次交集。

一、杜聿明将军的生平事迹

杜聿明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也是著名的抗日名将。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昆仑关战役等,并随远征军赴缅甸指挥作战,立下过赫赫战功。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杜聿明于1949年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


杜聿明被俘后,他的妻子曹秀清带着家婆和除长女杜致礼之外的五个孩子到台湾生活。作为“败将家属”,他们在台湾吃尽了苦头,倍受冷眼、欺辱,生活十分艰难。

杜聿明的长子杜致仁向台湾银行贷款去美国哈佛大学读书,还有最后一年,尚需3000美元就可毕业了,银行却终止了贷款。曹秀清向蒋介石借贷3000美元,可是蒋介石签示只准借给1000美元,并且分两年支付。


当曹秀清的儿子接到只有500美元的支票后,非常失望,心理受挫,竟然服用过量的安眠药自尽。长子的死让杜家陷入了长久的悲痛。

二、杨振宁与杜致礼的爱情故事

杜聿明的长女杜致礼在1947年就到美国留学。两年后在普林斯顿中餐馆“茶园餐厅”邂逅了5年没见的高中时代的数学老师杨振宁。


杨振宁见到杜致礼后,眼前一亮:5年不见,当年那个文弱的女学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匀称的身材,美丽的容颜,温柔的气质一下子吸引了他。他乡遇故知,这一次邂逅他们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1950年8月26日,28岁杨振宁和23岁杜致礼在普林斯顿举行了婚礼。两人在一起甜蜜地生活了53年。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的获奖,彻底改变了杜家的命运。蒋介石和宋美龄立即亲切接见了杜聿明的夫人,让杜夫人去瑞典祝贺女婿杨振宁,想争取杨振宁到台湾访问。曹秀清满口答应,并借此机会离开了台湾,到女儿、女婿家中居住。

1959年杜聿明也因为杨振宁的缘故被特赫,得到妥善安置,工作生活都很好。

后来曹秀清在女婿杨振宁的鼓励和帮助下,于1963年乘坐飞机辗转回到北京,与丈夫杜聿明久别重逢。

三、杨振宁与杜聿明的三次交集

之前杨振宁教授和杜聿明从未谋面,只有书信往来。直到1971年春中美关系显现解冻迹象,杨振宁携妻飞回祖国探亲,两人才开始有交集。

第一次:1971年7月28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并宴请杨振宁夫妻、杜聿明夫妇和其他家属。

杨振宁因与曹秀清一起生活过,十分自然称她为妈妈,而对杜聿明则称为“杜先生”。周总理听到后立即纠正说,“应该称为岳丈大人。”而且周总理还风趣地对曹秀清说:“你坐到女婿旁边去,丈母娘最爱女婿嘛!”惹得在座的各位都哈哈大笑。


第二次:1972年,杨振宁携妻子回国,他和杜聿明一家亦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和宴请。

第三次:1973年夏天,杨振宁和杜致礼第三次回国探亲,夫妇俩上午到北京,中午就到杜聿明家吃饭。政协机关还专门派人协助购买物品,并派厨师帮忙做饭菜。杜聿明请了一些老朋友作陪。

7月17日下午,毛主席接见了杨振宁教授,还一起合影留念。接着,周恩来又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宴请杨振宁夫妇和杜聿明夫妇。期间,杜致礼还和总理开玩笑说:“你们还是重男轻女,杨振宁是安徽人,酒宴就设在安徽厅。我可是陕西人哩!”总理听了哈哈大笑,不以为忤。

这一次见面后就成了永恒。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在北京逝世。杨振宁夫妇回国奔丧。

2003年10月杜致礼去世,杨振宁伤心不已,并在年底回国定居。次年与小自己54岁的翁帆小姐结婚,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2017年8月26日,95岁的杨振宁正式恢复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继续为祖国发光发热。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都知道杨振宁现在的妻子叫做翁帆,知名度极高,当年还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

但是,翁帆并不是杨振宁的原配妻子,杨振宁的第一任妻子叫做杜志礼,是国军将领杜聿明发女儿。

1、杜聿明其人

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生,是蒋介石黄埔嫡系的核心骨干,深受蒋介石的重用,是蒋介石的心腹之一。



杜聿明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候大概就是在抗日战争中担任远征军的统帅,率领远征军入缅作战,在欧美面前打出中国军人的风采。孙立人,廖耀湘,戴安澜等一干虎将,都归于杜聿明指挥。

然而,杜聿明对于蒋介石无比愚忠。这才有了无数远征军牺牲在野人山的悲惨事件。后来解放战争中,杜聿明先后东北和淮海被我军击溃,最终成为了我军的俘虏,被关押在战俘营,直到1959年被特赦。



2、杨振宁其人

杨振宁于1922年出生于中国安徽,后来先后就读于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于1945年赴美留学,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

杨振宁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因为和另一个美籍华人李政道一起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震惊了世界。

杨振宁晚年回到了中国,并且于2017年放弃了美国国籍,重回中国国籍。杨振宁的私人生活一直以来被一些人所诟病,这个不予评价。但不管怎么说杨振宁对于中国的教育事业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且放弃美国国籍重回中国,也是值得称颂的。





3、杨振宁与杜聿明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杨振宁与杜聿明大体来说是没有什么交集的。

杜聿明有个女儿,名叫杜志礼。杜志远与杨振宁相识于1944年,当时杜志远在西南联大上学,她的数学老师则是杨振宁。



杨振宁于1945年远赴美国读书,而杜志礼则在1947年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著名女子学院“卫斯里学院”。

但是直到两年之后,也就是1949年,杜志礼和杨振宁才在美国碰面,并且在1950年结为伉俪,而此时的杜聿明早已经成为我军的俘虏,被关在战俘营。,二者之间是不可能有什么交集的。

杜聿明的家人在解放后去了台湾,因为杜成为了我军俘虏,所以日子并不舒服。直到1957年,杜家女婿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杜家在台湾的生活才好起来。


为了拉拢杨振宁,在杨振宁的岳母,杜聿明的妻子前往祝贺。结果,在杨振宁的劝说下,杜聿明的妻子转道重返大陆,受到了热烈欢迎。

1959年,杜聿明被特赦,和女婿杨振宁有了书信上的来往。1971年,杨振宁访华,总理设宴接待,并安排杜聿明作陪,直到这个时候,翁婿两人才算是真正的见上面。

在席间,杨振宁和杜聿明打招呼:杜先生好!

总理笑着说:你应该喊岳父大人!

后来,杜聿明在大陆去世,杨振宁和妻子杜致礼回国奔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