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一场持续36年的保卫战,拼死一位传奇人物,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里,它只能算得上一场小小的战役,甚至于在宋代的战争中它的规模都不算大,这场战役也并不像我们普遍意义上歌颂的那种杀身成仁的悲壮之战,然而却因为一段长达三十多年的坚守,因为葬送了一个能影响世界历史走向的大人物,让这场战役在中国的战争史上变得耀眼起来。

公元1243年到1279年,在宋蒙之战中,蒙古号称几十万人马,围攻钓鱼城,四川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等率领下,凭借钓鱼城天险,独钓中原,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次,抵御元朝倾国之师,创造孤城抗敌三十六年之久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罕见奇迹。由于一世英武的成吉思汗继承人蒙哥大汗亦战死于钓鱼城下,以致蒙古大军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因此,有研究世界战史的学者将钓鱼城称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一场持续36年的保卫战,拼死一位传奇人物,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公元13世纪, 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历史的时钟拨到了1258年,此时在位的蒙古大汗蒙哥为了彻底消灭南宋、完成对整个中国的统一,他派自己的弟弟忽必烈(元世祖)率军攻打湖北鄂州、大将察塔儿率军攻打两淮、大将兀良合台率军攻打云南,自己则亲率四万大军攻打四川。华夏大地,烽烟再起,南宋江山,岌岌可危。而当时情形,欲保南宋,必保四川;欲保四川,必保重庆;欲保重庆,必守合川;欲守合川,必守钓鱼山。

钓鱼山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华蓥山弧形褶皱群的西南支脉,位于嘉陵江、渠江和涪江交汇处,海拔高度在91.22米至186米之间。钓鱼山得名于当地的一则民间传说:远古时代,三江洪水泛滥,逃到山上避难的灾民饥饿难耐,此时一位巨人从天而降,立于山顶巨石之上,手持长竿,从山下江水中钓起无数鲜鱼赈济灾民。人们感念巨人救命之恩,将山顶巨石称作钓鱼台,这座山也因此得名钓鱼山。钓鱼山三面江流环绕,仅东侧与陆地相连。巨大的钳形江流,构成了一道长约20公里,江石峥嵘、水情险恶的天堑,陡峭的山岸和开阔的环境,又为这个并不算高的台地平添了“倚天拔地,雄峙一方”的险峻之势。

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淳祐三年(1243),四川制置使余玠命冉琎﹑冉璞主持修筑钓鱼城,迁合州治所于此,驻以重兵,以控扼嘉陵江要冲。宝祐二年(1254),王坚任合州守将,大规模修城设防,陕南﹑川北人民纷纷迁来,钓鱼城成为数十万的军事重镇。(王坚,南宋抗蒙名将。公元1219年,为了抵御金军,当时担任权枣阳军节度使的孟宗政招募唐、邓、蔡三州壮士两万余人编练成军,是为忠顺军,王坚为忠顺军中一员。加入忠顺军的王坚以勇猛而又富有计谋著称,屡立战功,后来逐渐成为名将孟珙麾下的得力干将 )

一场持续36年的保卫战,拼死一位传奇人物,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大汗蒙哥所率大军自打攻入四川以来, 一路势如破竹,陆续攻下了数十座城池,直到大军进发到了合州治所钓鱼城下,前进的势头才受到了遏止 。1259年初,蒙哥兵驻重贵山,兵锋直抵钓鱼城下。

蒙哥派降将晋国宝入钓鱼城招降,被王坚所杀。蒙哥听到自己的使者被斩,大怒,决心强攻钓鱼城,扫除进军的障碍。为切断钓鱼城与外界的联络,蒙哥先遣诸将进攻渠州(金四川渠县)东北的礼义山城、巴州西的平梁山城和合州旧城,并命钮璘加急向重庆下游江面进发,侵迫夔州,以使“蜀道梗绝”。结果礼义山城、平梁山城虽未被蒙军攻克,但与钓鱼城的联络被切断。蒙将杨大雅率兵攻入合州旧城,“俘男女八万而去”而去,使钓鱼城陷入蒙古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公元1259年,二月,此时的蒙古大军驻扎在钓鱼城东五里的石子山一带,连番大胜的蒙古军士气大盛,蒙哥也是信心百倍,仿佛南宋数千里锦绣江山已经成为蒙古铁骑的跑马场一般。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大汗蒙哥下达了攻城的命令,一时间飞石箭矢、血肉横飞,在蒙哥的亲自督战下, 蒙古大军士气高涨,攻势如潮,悍不畏死的向钓鱼城上冲去 。钓鱼城城防坚固、粮草充足,主将王坚更是亲自登城指挥,在副将张钰的协助下,指挥南宋军队奋力坚守。滚木、山石无情的向蒙古士兵头上砸去,配合着火炮的猛烈威力,愣是打退了蒙古军队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蒙古军连攻数十日,损失惨重,而前方的钓鱼城宛如天堑一般横亘在他们身前,岿然不动 。

一场持续36年的保卫战,拼死一位传奇人物,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召集诸将议事,大将术速忽里认为,大军为此坚城所困,长此下去,非常不利,不如留少量兵马在此牵制,主力部队沿长江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会师,从而一举灭掉南宋。然一贯骄横自负的蒙古将领纷纷反对他的建议,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蒙哥大汗亲自出征,小小的一座钓鱼城都拿不下,让我等众人面上无光。最终蒙哥采纳众将建议继续攻城,不过面对如此坚城,素以机动灵活、凶猛彪悍著称的蒙古骑兵实在是不能施展自己的长处。

六月,蒙古骁将汪德臣率兵乘夜攻上外城马军寨,王坚率兵拒战。天将亮时,下起雨来,蒙军攻城云梯又被折断,被迫撤退。蒙军攻城5个月而不能下,汪德臣遂单骑至钓鱼城下,欲招降城中守军,为城中射出的飞石击中,汪德臣因而患疾,不久死于缙云山寺庙中。蒙哥闻知死讯,扼腕叹息,如失左右手。汪德臣之死,给蒙哥汗精神上以很大打击,钓鱼城久攻不下,使蒙哥汗不胜其忿。蒙军大举攻蜀后,南宋对四川采取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但增援钓鱼城的宋军为蒙军所阻,始终未能进抵钓鱼城下。尽管如此,被围攻达数月之久的钓鱼城依然物资充裕,守军斗志昂扬。

一场持续36年的保卫战,拼死一位传奇人物,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一日,南宋守军将重十五公斤的鲜鱼两尾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蒙军,并投书蒙军,称即使再守十年,蒙军也无法攻下钓鱼城。相形之下,城外蒙军久屯于坚城之下,又值酷暑季节,加以水土不服,一时暑热、疟疠、霍乱等疾病流行,情况相当严重。王坚乘机多次夜袭蒙古军营地,使其人人惊恐,夜不得安。

为了更好的观察城内的动静和情形,谋求决战,蒙哥命人在城外筑起了一座高台,并在上面兴建了桥楼,楼上竖起一座桅杆,自此,他经常命人爬上桅杆观察敌情。蒙古人的一举一动自然逃不过王坚和张钰的眼睛,他们命人悄悄将大炮对准桥楼的方向,一日,蒙哥照常登上高台,又命兵卒爬上桅杆观察城内守军的动静。正当此兵卒聚精会神的观望期间,忽然“轰隆”一声,守军的炮响了,这名兵卒连同桅杆被轰出百步开外,血肉模湖,当时毙命。蒙哥也中飞石受伤。身受重伤的蒙哥无计可施之下,只得下令撤军。公元1259年,七月,大汗蒙哥在撤军途中病逝于重庆温泉寺(今重庆北温泉景区),享年五十一岁。(另有一说是其染病而死,然很可能是元史为遮掩之说)。

一场持续36年的保卫战,拼死一位传奇人物,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因为蒙哥之死,蒙古国内遂有帝位之争。被蒙哥汗派往欧洲发动第三次西征的旭烈兀,本已先后攻占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半岛大片土地。正当旭烈兀准备向埃及进军时,获悉蒙哥死讯,旭烈兀遂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征战,而自率大军东还。结果蒙军因寡不敌众而被埃及军队打败,此后蒙军始终未能打进非洲。蒙古的大规模扩张行动从此走向低潮。蒙古远征埃及之主力突然撤军,蒙古在欧洲方向的兵力大幅削减,从而为欧洲方向重新组织力量击退蒙古大军赢得了宝贵的战机,是以钓鱼城一战可谓间接拯救了非洲和欧洲。

1263年,名将张珏代替王坚,率合州军民继续坚守钓鱼城长达十五年之久1278年正月,重庆城沦陷,钓鱼城成为宋土孤岛。公元1279年正月,钓鱼城最后一任守将王立以“不杀城内一人”为条件打开已坚守三十六年的钓鱼城城门。

在蒙古军队横扫欧亚大陆时,南宋之所以能够在蒙古大军两路主力攻击之下仍然延祚二十余年,其功实在于钓鱼城和襄阳两城的坚守。尤其是钓鱼城以一隅孤城,造成了蒙古大军的大量伤亡,并使其最高统帅蒙哥汗死于钓鱼城下,其影响可谓巨大而深远。因为钓鱼城的坚守,不但全面瓦解了蒙古的攻势,而且使蒙军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滞下来,缓解了蒙古势力对欧、亚、非等国的威胁。因此,钓鱼城之战的影响已远远超越了中国范围,它在世界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页。更为重要的是,死于钓鱼城下的蒙哥汗是一位蒙古保守主义者,他所施行的仍然是以屠城抢掠为主的野蛮征服政策,受到了中原汉民的激烈抵抗。

一场持续36年的保卫战,拼死一位传奇人物,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钓鱼城之战的影响力在史学界是得到了广泛认可,史学界普遍认为这场战役影响了整个13世纪世界历史的走向,客观上影响了全球文明史。但是在普罗大众之中,钓鱼城之战的知名度相当之低,相比赤壁之战或官渡之战之类经典战役,知道钓鱼城之战的人却寥寥无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