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原来是这样,广西人对吃喝有啥特别的嗜好?生鱼片、 吃羊酱等


原来是这样,广西人对吃喝有啥特别的嗜好?生鱼片、 吃羊酱等

酸酢肉

一、酢肉

酢肉是壮、汉、瑶、苗、侗等族的传统佳肴。将猪肉洗净晾干,切成半斤重左右的长条, 用食盐、炒米粉拌裹,放入瓮中,先洒一层炒米粉和食盐,再放一层猪肉,依次循环,层层 压紧,然后用盖子盖住瓮口,瓮沿上要经常保持有水,以免漏气。数月后,酢肉腌熟,肉香味甜,不用煮炒,切片装碟,即可上桌。好的酢肉,可保醇五至十年。除猪肉酢外,还有鸟 肉酢、兽肉酢、鱼肉酢,其制做方法基本相同。酢肉是瑶(茶山瑶)、苗、侗等族待客和过节 必不可少的佳肴。

原来是这样,广西人对吃喝有啥特别的嗜好?生鱼片、 吃羊酱等

猪肝

二、猪肝酒

猪肝酒是龙胜等地壮族特有的吃法。将新鲜猪肝切成宽约一寸的薄片,然后放于酒杯中, 七八分钟后,待猪肝变白时,便可食用。其酒格外鲜美,猪肝甜脆,别有风味。

原来是这样,广西人对吃喝有啥特别的嗜好?生鱼片、 吃羊酱等

三、生鱼片、生血

生鱼片是壮、汉、苗、侗等族的传统菜肴。先用三至五斤重的鲜活草鱼或鲤鱼,刮鳞洗 净,除去内脏,取出骨头,将肉切成薄片,然后拌上糖、醋、酒、盐、姜、蒜、酱油、花生 油等,略为腌制,即可食。其味鲜嫩香甜。
   壮、瑶、苗、侗、毛南等族都有吃生血的习惯。杀猪时,将适量的食盐放入猪血中,使 其凝固,然后将猪肝、瘦肉、猪腰、猪肺、大肠等切碎,拌花生、姜等炒熟,冷却后加葱末, 分别盛于小碗中,每碗加三四汤匙猪血。再加适量凉开水或冷肉汤搅匀,凝结后即可食用。 人们认为生血有营养,可以增血补气。除生猪血外,还有吃生羊血、生牛血、生鸡血、生鸭 血等,其做法大致相同。仫佬、毛南等族,在杀鸡时取生血,加盐、醋、香料、辣椒、生姜 等,用来蘸鸭肉吃。苗、侗族喜爱食鸭血酱,杀鸭时,将血滴入醋中,加姜末、辣椒、蒜等 与醋血煮或蒸熟,用以蘸白切鸡吃。

原来是这样,广西人对吃喝有啥特别的嗜好?生鱼片、 吃羊酱等

四、酸菜

瑶、苗、侗、毛南、仫佬等族都爱吃腌酸菜,差不多每家都有酸坛,自己制作酸类食品。 常吃的有酸菜、酸豆角、酸姜、酸笋、酸辣椒、酸柠檬、酸肉、酸鱼等。酸菜是家常菜,平 常进餐,招待上宾,红白筵席,都少不了酸菜,民谚有“侗不离酸”、“苗不离酸”和“毛南百味用酸”之说。到仫佬人家作客,主人请客人吃酸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原来是这样,广西人对吃喝有啥特别的嗜好?生鱼片、 吃羊酱等

酸鱼

五、酸鱼

壮、侗、苗等族喜欢将整条鲜鱼去掉内脏和鱼鳞,洗净晾干,拌以糯米饭、辣椒、酒、 生姜、大蒜、食盐,装入瓮中,加盖密封,腌制酸鱼,一个月后拿出,不用烹煮,即可食用。 酸肉的做法与酸鱼一样,但密封的时间要长些。酸鱼、酸肉平常难得吃到,只有过节和贵客 来时才能食用。侗族待客时,不管菜肴多么丰富,但如席上缺了酸鱼,客人将不悦而去,所 以侗族民谚说:“十年酸鱼送老酒,做人一世也抵得。”

原来是这样,广西人对吃喝有啥特别的嗜好?生鱼片、 吃羊酱等

酸嘢

六、酸嘢

南宁人素来爱吃用果、菜腌制而成的小酸品,俗称“酸嘢”。市内到处可见酸嘢摊,特别是当阳街、新华街、民生路等繁华地段,街头路尾,酸摊林立,生意兴隆。若逢年节,酸摊前更是食者济济,人们围着酸摊,不分男女老少,有的坐在小厅内,一手端酸碟,一手执 筷,津津有味地品尝;有的则用竹签串一串酸嘢,一路走,一路吃,一付悠然自得的样子。苗、侗、仫佬等族常将淘米水放进火塘旁的陶瓮中,五六天后即成酸水,用来煮菜、竹 笋、瓜豆或鱼虾,味道鲜美。将青菜、蒜苗、萝卜、薤头等切碎晒干后,用盐搓匀,拌辣椒、 糯米甜酒糟等,放入瓮中密封,月余可食。味酸、甜、辣。挟出不煮,便可送饭,用于凉拌, 其味更佳。

原来是这样,广西人对吃喝有啥特别的嗜好?生鱼片、 吃羊酱等

七、螺蛳酸

螺蛳酸是“毛南三酸”中最有特色的一味酸食。将螺蛳洗净、炒熟,趁热倒入坛中,拌 以糯米、洗米水及烤香的猪骨,密封于坛中,三个月后取坛中螺蛳水拌以葱、番茄、青椒、 食盐等煮沸而喝,既可送饭,又能解热去痧。

原来是这样,广西人对吃喝有啥特别的嗜好?生鱼片、 吃羊酱等

十三叔的梦想

八、吃辣

居住在桂北、桂西高寒山区的壮、瑶、苗、侗、仫佬、毛南、仡佬等族以及靠近湖南边境几个县的汉族爱吃辣椒。壮、仫佬等族民谚说:“吃不了辣椒,上不了高山。”在这些民族地区,几乎家家种植辣椒,餐餐吃辣椒,人人吃辣椒。仡佬族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吃辣椒的花样很多,除每餐都要吃一锅常见的辣椒汤外,还常吃辣椒粥、霉豆腐辣椒、豆辣椒、 辣椒骨等。如果有一道菜不放辣椒煮,仡佬人就会说,这是“无味的菜”。

原来是这样,广西人对吃喝有啥特别的嗜好?生鱼片、 吃羊酱等

九、喝酒

壮、汉、瑶、苗、侗、毛南、彝、仡佬等族一般都爱好喝酒。所饮的酒,一部分由圩上 买回,大部分是自家酿造。各地所酿的酒皆戏称“土茅台”,味香醇,度数不高,但酒性持 久,醉后不易苏醒。各民族的成年男子,几乎人人饮酒。龙胜等地壮族,家家设酒库,户户 有熬酒房。瑶族成年男子有的可以一餐不吃饭,但不能一餐没有酒。苗族民间有“苗家好客 又好酒”,“情以酒为主”之说。侗族俗语说:“桌上客常有,杯中酒不空。”彝族民谚也 说:“汉人贵在茶,彝族贵在酒。”仡佬族家家户户都有一罐玉米酒和一大坛甜酒,每天劳动回来喝它一二碗,小孩、妇女则拿甜酒当水喝。婚丧祭祀、节日喜庆则开怀畅饮。有的到 山上或田间劳动也带酒去, 休息时以酒解渴, 上街赶圩更是非喝不可。有的人甚至发展到 “逢酒必喝,逢喝必醉”的地步。有的以酒代茶,以碗代杯盛酒,客人进门,先敬酒一碗; 红白筵席,先干三碗;家来贵客,不灌对方醉倒,被视为失礼。

原来是这样,广西人对吃喝有啥特别的嗜好?生鱼片、 吃羊酱等

十、抽烟

壮、瑶、苗等族部分地区男子嗜烟。过去多抽晒烟,现在除老人外,青年人多抽烤烟。 龙胜、天峨等地的壮族男孩十多岁就学抽烟,男子百分之八十抽烟。建国前,南丹等地还有 以数十、百包烟叶为聘礼之俗。一些地区的瑶族男子几乎人人抽烟。都安、巴马、大化等地 瑶族,不论男女,有的七八岁便开始学抽烟,青年姑娘还以烟叶为定情物。

原来是这样,广西人对吃喝有啥特别的嗜好?生鱼片、 吃羊酱等

十一、嚼槟榔

宋代,壮族、汉族好嚼槟榔,客至不斟茶,唯以槟榔为礼。此俗延至明清。筵宾请客,也先吃槟榔。嚼槟榔如喝茶抽烟一样,不限次数。方法是用小尖刀将槟榔削下少许, 用象火柴头大的面灰掺和着,加上指甲大的一片烟叶,揉在一起,再用蒌叶包起来,放进嘴里咀嚼,慢慢品味吞下,不用多久,唇红齿黑脸发胀,大有“醉槟榔”之态。龙州、防城、 上思、宁明等地农村壮族,建国前仍有部分中老年妇女嚼槟榔,建国后已少见。京族过去也有嗜槟榔的习俗,吃时掺以蒌叶和石灰。建国后,此俗消失。

原来是这样,广西人对吃喝有啥特别的嗜好?生鱼片、 吃羊酱等

蒌叶

十二、嚼蒌叶

龙州、大新、凭祥、崇左等县的壮族过去有嚼蒌叶的习俗。将蒌叶涂上少量熟 石灰,用树叶或桃树皮包好,放入口中咀嚼。常吃口唇鲜红,牙齿乌黑。建国后,此俗消失。

原来是这样,广西人对吃喝有啥特别的嗜好?生鱼片、 吃羊酱等

十三、吃羊酱

史籍记载,宋代广西部分民族有吃“不乃羹”之俗,将牛羊小肠里未及消化吸 收的食物做成酱料佐餐,并视为佳肴待客。建国后,广西部分瑶族仍保留此俗。吃羊酱是都安、大化等地瑶族喜吃的传统食品。羊酱,又叫羊精、羊别。杀羊时将小肠割下,把小肠中的溶液放入锅里,与青菜、羊肉等煮熟,食之味微苦而甘,别具风味,俗称“百草药”。当 地杀羊请客若无此菜,客则不满。

十三叔除了最后一个没吃过,其他的都曾吃的很多。你们家有什么奇怪的爱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