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你家最穷的那些年,当你收到春节红包时是什么心情?

绿色蔡地


小时候过春节是最高兴的事,那时平时都吃不上白面馒头,别说肉了,只有过年时才可吃馒头,一大家人买上二,三斤肉,年夜饭那有肉饺子都是用白萝卜做的,拜年长辈发上一元,二元压岁钱高兴得不得了,过完年到上学时又要交给爸妈,那舍得花。我们是北方人,那见过南方水果,记得我有一个远房伯伯在四川工作,那年回老家看母亲拿一根甘蔗,我们都没有吃过,伯伯给我们每人一节,不知有多高兴,想想过去的童年时光虽贫但很怀念。


手机用户5581625620


1970年代,那是我上小学的年代,也是家里最穷的时期。每逢春节,我都在为节后上学的报名费和学杂费发愁。

那个时候,农村还是人民公社大集体,农民家里连肚子都填不饱,就别提还有别的什么收入来源了。连几分自留地里长的蔬菜,都认为是资本主义尾巴被割,一年上头根本见不到钱,那真叫穷的叮当响。

有一年,别人都在热热闹闹过年,我却在家里搓草绳,就是那种打草包用的草绳子。搓800米长的草绳,卷成一卷,我一天从早到晚不停地搓,搓得手掌脱皮,也只能搓4卷,1卷仅卖2分钱,4卷也只有8分钱的收入。我就是靠这个,希望搓够节后上学的2块钱学费。

大年初一的时候,舅舅来了。正当我搓草绳搓得眼泪汪汪的时,舅舅给了我一个红包。那是他用红纸自折的红包,皱皱巴巴,很不起眼,但里面包了一张崭新的一元钞票,相当于50卷草绳的价值。舅娘去世的早,舅舅比我母亲大得多,但膝下无儿无女,独自一人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生活,实在不易。当我看到那一块钱的钞票的时候,竟情不自禁抱住舅舅失声痛哭。

舅舅说,孩子别哭,大过年的要高兴。说着又出乎意外地从兜里掏出几粒鞭炮,让我出去与同学玩耍。他说,孩子,过罢年好好去上学吧,长大做个有用的人,舅舅等着享你福呢!

这件事至今想起,仍历历在目。可惜舅舅没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日子,在我高中毕业后当兵的第二年,他去世了,没有给我报答他的任何机会。

希望有来世,我也有机会年年给舅舅发红包。





绿色蔡地


说出来可能没人信,小时候收到别人的红包,高兴可以买我心爱的哪些东西同时,心里还想着:“等我长大有钱了 双倍还回去。”

但真的有能力回报时,又无限伤感,那些给予过我很多爱的人,有的已经不需要或者说无法享受任何方式的给予。还有的,已经不在了。

小时候缺葱少蒜都可以到邻居家借用,现在跟邻居唯一的交集是因为孩子玩耍被敲水管。

小时候可以跟着爷爷奶奶叔叔们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坐车去很远的亲戚家吃团圆饭,现在连表叔家的弟弟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了。

小时候收到的红包都是长辈们提前去银行特地换回的新钱,一块一块的很厚一沓包好,每个娃子发一个,欢天喜地。现在给娃娃们收送红包,百元大钞装几张,你来我往的你给了我家娃,我再给你家娃,只走个形式。

最穷的那些年,人们抱团取暖,真心相对。

现在条件好了,却各怀心腹事,无言以对。


韩菡777


最穷的那会应该就是小的时候,毕竟现在经历越来越好,钱也多了,想买的东西只要不是太贵也有钱了,收到红包也比较淡定,不能说特别开兴吧。


不过小的时候收到红包就特别开心。那会自己也还小,没什么收入来源,平时需要钱也是问父母要的,每次也就几毛钱,买不了什么好东西,大玩具,只能买买小零食,便宜的小玩具。

那时一到过年,父母就会给我一个大红包,也有好几百,然后很好听的说给我存起来,但真正自己到手的也有好几十,那感觉真不一样,在那个自己没有收入,几十块能当现在几百块的年代,对我来说就相当一笔巨款啊。小孩子需要钱干嘛,当然是买玩具,平时不敢想的玩具一到这个时候就基本都买得起了,别提多开心。马上叫上几个小伙伴,玩具店走起,买上一把玩具枪,小赛车,再去零食店,选上几样零食,开心的回家了,一边走一边吃零食,然后一到家,就拿出玩具玩了起来。


至于剩下的钱,基本上都是藏起来,怕被爸妈收回去。基本上都是藏在哪本书里夹起来,时间久了有时候都忘记藏在哪本书里了,可能也根本不记得还有没有钱藏在书里,现在感觉想想感觉亏了好几亿,毕竟那会没钱,钱又比现在值钱很多。


情感杂烩饭


小时候除了收到父母象征性给的1元,或2元慢慢的加多至5元,10元,几乎没有收到过别的长辈的红包。那时条件都不好,孩子又多,收到红包又要准备回亲戚小孩的红包,所以礼尚往来也就免了,过年时互相走动,请客吃饭,但红包就都忽略了,除非是刚出生的小孩第一次去亲戚家拜年,或者是新娶的媳妇或是刚结婚的新姑爷去亲戚家拜年才有红包。至于父母给的红包久久的压在枕头底下,舍不得买东西吃,舍不得买玩具玩,留到新学期买本子,笔。但那时真的是快乐,无忧无虑,觉得过年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时候,哪怕玩的是母亲特意留的一小截鞭炮,父亲亲手做的木陀螺,甚至是姐姐穿小了的半新的花棉布罩衣!


凤飞扬1


穷的时候能收到钱当然是高兴的。可是,穷人也有穷人的自尊啊。从别人手里拿钱其实也蛮尴尬的。都说小孩不懂事,但是穷人家的孩子应该特别敏感吧,尤其春节的红包,那也不是白拿的,得还回去啊。最高兴的一般是外公给红包,因为外公的红包不用还,当时大概一个人十块二十块的样子吧,这对小孩子来讲,可是一笔巨款,虽然最后会被家长克扣些,毕竟还是有剩余的。其他亲戚就没这么好了,舅舅家姨家什么的都有孩子,家长每次都会以这些钱是他们换回来的为由,全部没收,也就是在手里过一下吧。


硕硕眼中的世界


小时候的记忆酸甜苦辣都俱全,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亲一看是女孩就走了,所以八岁之前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外公是军人,平时吃喝不愁,对压岁钱没概念,八岁后他们相继去世,从此日复一日用笔在纸上算日子,终于到了新年,舅舅初一晚上回来给我几十块红包,晚上我就一直兴奋的想明天去买哪些好吃的,余下的就买烟花🎆……想啊想的,直到天蒙蒙亮才睡着,结果中午才起床,一摸红包不见了,急的我跳了起来,把床翻了个底朝天,妈妈确一本正经的走过来说她拿走了,怕我乱花。瞬间像泄气的皮球一样,那以后对过年没感觉了!!!


欣馨66977351


在我家最穷的时候,吃饭都特别节省,那时又赶上下岗连生活费都没有,父亲特别生气,好不容易把你们养大了该给家里交钱了又没工作了,有时吃饭父亲都说我,你交生活费了吗还好意思吃我的饭,我那时就不断的找活干,好对得起那碗饭,也想赶紧找个男朋友离开那个家,后来找的这个男友给我点钱,我就交给父亲,几次以后男友生气说我和父亲合伙骗他,我才把情况和他说了,男友很善良也理解了我,我们最后走到了一起。我虽然没有从正面回答悟空问答,但我想在这样还有家暴的家庭里,我是不可能见到也绝不会有红包的。

我的这种特殊的家庭,遇到的不多所以大家也不会理解我,我写的不好水平低,请多多见谅!

我肯定比不了那些专业的优秀作者,早知道就不参加了!


小锦鲤到我家


从我记事起,那是七十年代初,还是大集体时代,一般初2到舅家走亲戚,吃罢饭给了我五毛钱,见到五毛线,非常高兴,回家的路上母亲说小孩拿钱容易掉,说给我保存着,但我每次问母亲要钱的时侯,母亲总是找借口只给我最多两毛钱。那些时侯过年的压岁钱总数没超过20元,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岁钱最多走一家亲戚是5元,好象到了十四五岁,走亲戚就不给压岁钱了,自己大了也不好意思要,有少数亲戚就把压岁钱放到了礼筐里了。


小李子情怀2O19036


我记得我家穷的时候是我小时候也就八几年吧,那时候我们就盼着过年,过年能吃肉,妈妈会给做新衣服,因为平时穿的都是打补丁的衣服,我们那时候过年没有什么包红包的习俗,只是三十晚上妈妈会给我和姐姐一人五毛钱压岁钱,我和姐姐特别的高兴,但是我们知道家里穷,过了初一以后就会把我们的压岁钱还给妈妈,我们和妈妈说,不知道买什么,妈妈你给我们存着吧,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是穷,但是感觉真的好幸福,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平平淡淡的过日子,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