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古代的皇帝是怎么过的?

南方的桥


【文藏来答】就拿清代来说,皇帝过年有很多讲究,也有很多娱乐活动的。

清代宫廷过年要安设各类宫灯。太庙等处为先辈祖宗点亮庆成灯,象征功德庆成,慎终追远;台基之上、甬道两侧安设栏杆灯,巍巍壮观;悬挂的球灯、葫芦灯、鱼灯、四方灯等,点染了整个紫禁城。

清 丁观鹏、郎世宁、唐岱、陈枚、孙祜、沈源合绘 弘历雪景行乐图轴(局部)

场面宏大的灯戏

清宫过年的重头戏之一是观灯火戏。灯火戏是灯戏与火戏的合称,其中,灯戏即清代宫廷年节时举办的一场大型户外舞灯表演。

灯戏表演时,由伶人手持仙人灯、塔灯、七宝灯等各种彩灯,按戏目编排载歌载舞,并不断变换队形拼出「太平万岁」、「天子万年」等吉祥文字,祈求天下太平、江山永固。清宫灯戏戏目众多,有《江山万代灯》、《万年如意灯》、《万年春灯》、《太平万岁灯》、《福禄寿灯》、《天下太平灯》、《天子万年灯》、《万年甲子灯》等等。

清乾隆 缂丝御制历年上元灯词册识语卷 故宫博物院藏

灯戏表演规模盛大,场面壮观,朝鲜使臣朴趾源在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〇年)受邀至御苑中观赏《万年春灯》,他在《热河日记》中记:「又有千余美貌男子,无髭须,衣锦袍,戴绣帻(头巾),各持丁字杖,两头皆悬小红灯,进退回旋,作军阵状……」乾隆皇帝御制诗《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重华宫赐宴韵》「见舞民安物阜字,每关后乐先忧心」,则说明当日灯戏所拼的吉祥文字为「民安物阜」。《演剧旨意档》记载:「嘉庆七年(一八〇二年)十二月初一日太监长寿传旨:明年正月十五日、十六日、十七日、十八日、十九日此五日山高水长伺候灯……今奴才等拟得十五日万年如意灯……一统万年灯。谨此请旨。」可见五天连番上演五出舞灯大戏,真乃年节盛事。

精巧玄妙的火戏

清 青玉历年上元灯词册识语册及局部

灯戏之外,还有火戏,亦为年节定例。火戏是指年节时于南苑、西苑、圆明园等处施放盒子、花炮等焰火,并配合一定表演的节庆活动。盒子,即为高架烟火,设计精巧复杂,变幻神妙,施放时有「星球万道,火树千重,金轮宝焰,光辉夺目」之效。盒子之中还有鸽子、喜鹊,表演时乘火飞出,四散飞离。赵翼至御园观赏火戏时看到「清晨先于圆明园宫门列烟火数十架,药线徐引燃,成界画栏杆五色。每架将完,中复烧出宝塔楼阁之类,并有笼鸽及喜鹊数十在盒中乘火飞出者」。盒中亦可装大小灯笼等物,表演时依序变化交错。

清乾隆 毕沅 御制上元灯词册(局部)

清代皇帝也留下了不少观赏火戏的诗句。康熙皇帝《灯节戏作》道:「……千寻银箭列丹霄。龙衔火树开花看,欲见山青待雪消。」焰火腾空如千枝银箭直射云霄,绽放漫天红光照耀夜空,势欲将远山冰雪融化,火戏之壮丽璀璨如是。乾隆皇帝《上元灯词》第三首:「捷报春雷是喜声,功参橐钥蛰虫惊。」焰火于空中爆裂之声犹如春雷巨响,天地震动惊醒正在蛰伏的万千生灵。道光皇帝《上元灯词八首》第四首:「万柄金莲千树锦,输他烂漫赤城霞。」万簇焰火升腾犹如金莲空中绽放,千树披锦光灿赤霞,火戏形式之美、颜色之绚丽,大观也。

清晚期 庆成灯 径三六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宫年节时在御苑所行焰火盛事,是允许天下臣民随意观赏的。童叟妇孺,可与皇家共览盛事、齐享太平,正是「天家富贵,盛世欢游,愿与万方同之也」。

天子观灯巧联情

清朝皇帝通过观灯、赏灯、作灯词等活动,与皇室成员、朝廷大臣、藩属使臣等联络感情、密切关系。皇帝陪同或邀请太后、妃嫔及皇室成员一同品赏灯趣、观看表演、举办宴会、观灯赋诗,一家团圆,其乐融融。《上元日奉皇太后观灯宴赏》、《正月十六奉皇太后瀛台看烟火即景灯词八首》、《新正重华宫忆旧示诸皇子诗》等御制诗文正是描述这些活动,亦有很多宫廷绘画及文献档案记录了这些场景。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册(十二开选一)

清朝皇帝也会邀请股肱大臣同赏灯火、观灯赋诗,以示恩宠与尊重,增进君臣情谊。「彩仗移双阙,琼筵会大臣」,「同堂忧喜共,嘉乐倍申虔」等诗句皆表达出皇帝对于君臣谐洽、上下同心的希冀与盼望。此外,皇帝还会与一众大臣进行灯词唱和活动。唱答交互,君臣所作灯词竟多达数百首,被敕命勒石、成书、制册、做灯,宣昭仁德,以彰胜事。

清 丁观鹏、郎世宁等合绘 弘历元宵行乐图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年节之中邀请藩部属国使臣观看灯火,体现的是皇帝对于外交的用心:一方面,特嘱使臣「须于灯节前到京……恩加赏赉,仰沐宠荣也」,以示亲近与怀柔;另一方面,「于御园正大光明殿赐宴观灯,近岁乃敕朝鲜及琉球使臣一同随班典宴,俾观王会朝正之盛」,借严整威势、恢弘盛大的灯火戏场面展示天朝威盛,起到外交震慑作用。《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正宗实录三」中记载,使臣金文淳言及清宫灯火戏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与振奋感:「炮仗埋火,尤为轰烈,声响如雷,烟焰涨空。」

清 庆宽 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局部)

纷繁的灯光,映耀出不夜的皇宫御苑,到处充满了节日的喜庆与热闹。人们观灯、赏灯、咏灯、看戏,就在这亮如白昼的年节夜晚,祈愿「金度周回岁复开,昌昌百福共春来」,期盼繁荣兴盛,国泰民安。灯辉恒耀,福祉绵长。


文藏





王荣联1


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已经延续了4000多年,过春节也是皇家少有的温情一面。


以清朝为例,皇帝是如何过年的呢?

首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皇帝赐福字。这个习俗始于康熙帝。皇帝写的第一张福字要挂在乾清宫正殿,然后还要给各处妃嫔、皇子、大臣等。虽说不会全是皇帝自己写,但是肯定也要写上很多,所以这一项工程就有的皇帝累的。



其次,过年也是要给“红包”的,当然那时候叫作“荷包”,不过性质是一样的。里面装的都是一些金银宝物,通常也是长辈给晚辈的。只要晚辈去长辈那里磕头祝福,就能得到一个“荷包”。

另外,皇帝也放假。但是放的假也不多,清朝皇帝是非常辛苦的,全年只有春节这几日是正式放假的。早期的清朝,腊月二十六“封笔”、“封玺”,正月初五就要“开笔”、“开玺”。后来,干脆只放半天,大年三十“封笔”,大年初一就要上班,基本就等于全年无休了。



当然,皇室免不了的就是很多繁文缛节,不过大多也和民间相似,春节期间可以说是妃嫔、臣子们最放松的日子了,也十分接地气。



紫荆侃古今


各个朝代、各个时期的皇帝过年,无论有什么个人习俗,有件事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祭天地和祭祖宗”。

要说过年这件事 ,就要从远古说起。自盘古开天地,天皇接手于南海建盘古国。天皇发明了数字,然后发明了天干地支,根据天干地支确定了历法,就是农历。中国农历属于太阳历,就是按照太阳在黄道运行一圈为一个周期,定义为一岁。从那个时候开始,在岁初举行祭祀典礼就成为一年中定期祭祀活动最重要的一个。在中国,自天皇往下传,中间的干线就是汉族。除了这条干线,还有很多支线,那些支线就是各个少数民族。因此,汉族加上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所有这些民族的祖先都是盘古开天地之后的天皇氏,所有这些民族的首领在过年的时候也都要祭祖。盘古开天地是古代传说,相当于神话。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有各种搭配,但是从汉族历史来说,更容易接受的是太昊伏羲、神农炎帝和轩辕黄帝。从三皇开始,正规的祭祀就已经从最初原始的图腾崇拜演变到更规范的礼乐典仪。最早的这种大规模祭祀活动就是岁首祈年祭祀,内容包括敬天法祖,这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信仰,一个是天地信仰;一个是祖先信仰。

所以,在中国,从远古开始,皇帝过年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天地和祭祖先。

现在还能看到的皇家祭祀活动就只有那些场地了。明清皇帝祭祖的地方是皇宫左手的太庙,每年除夕前一天要把历代皇帝皇后的牌位供到大殿合祭,叫做袷祭(读作侠祭)。这是太庙里每年最大的一次祭祖活动。现在北京还有几处皇家祭祀场所,一个就是按照《周礼》“左祖右社”之说在皇宫右手的社稷坛,祭土地神和五谷神;祭天的天坛;祭地的地坛;日坛月坛祭日月;先农坛祭先农诸神和大地山川。明清皇家在这五坛的祭祀活动一般不是在过年期间。这些祭祀场所都是明代所建,太庙和社稷坛是明成祖朱棣所建,从南京迁过来的。清代皇帝遵明制行祭祀。

过年期间,皇帝还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初一的团拜,文武大臣给皇上皇后拜年,皇上给众臣赐宴。

祭祖和团拜是古代皇帝过年期间一定要有的活动,其它是根据个人喜好,没有一定之规了。


看北京看中国看世界


春节时节热热闹闹,让人欢颜笑语。现代的春节要祭神祭祖,拜皇天后土,贴春联门神,守年岁,吃饺子,麻将小赌怡情等必备项目,都是从中国古代源远流长下来并在现代集合大成。

历法参照对象不同,造成过春节时节不同

在汉朝之前先秦时期,都是使用古老历法《颛顼历》,这本历法的特点就是每年十月作为新一年的正月,那时候也是金九银十的秋收季节,庆祝丰收,那自然主要的活动就是祭天祭祖等祭祀活动为主,并没有什么可娱乐性活动。

在汉武帝时期,经过太史令司马迁号召一大帮人进行深入讨论与研究之后,形成《太初历》,这是在《颛顼历》基础上不断地的完善与取得可喜的进步。最大的不同就是以每年的正月为新的一年起点,那就是我们目前每年过的农历新年正月的由来。也一直继承到至今未变。不过到汉朝也是祭天祭祖祈福等祭祀活动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每年除夕就要开始守岁了,唱戏曲,不仅要祭天祭祖还要开展一系列的祈福活动,开始盛行在新年一家子围一起吃团圆饭,还可以张灯结彩。

一直到盛唐时期,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共享一片繁华,在春节期间,直接取消宵禁,过一个祥和年,还在大明宫做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花灯进行展示,贴上尉迟恭与秦琼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将军作为门神,还要祭天祭祖祈福,佛门上香祈福等活动,当然过年吃饺子开始盛行起来,而且那时候的饺子更现在的形状都差不多。

接下来到宋朝,商品经济发达过程中,张灯结彩,上大街上游玩,舞文弄墨,打牌,祭天祭祖祈福等活动,火药发明运用,烟花开始上市已经具备全了。

延续到清朝时期整套流程才非常完善,我们对于春节时期,皇帝都干什么才有很强的套路。比如“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在新年子时一刻也是大年初一零点到一点就要开始迎年,起床忙乎起来自己的礼仪祭拜套路活动。先到钦安殿内供奉道教中的北方神玄天上帝,又称“真武大帝”祭拜,祈求上苍新一年自己家安定祥和。然后在祭拜“斗坛”,礼遇北斗七星,目的也是消灾驱邪,延年益寿,天下升平的祝愿。在到自己家祖先牌位祭拜先皇太庙列祖列宗,保佑大清王朝千秋万代,在到天地香台上,祭拜诸天神像,邀请新年到了,大家快享用。这感觉清朝对于过年的节目,都是道教的祭祀活动项目。

中途休息一会,差不多天亮,就要开始在乾清宫吃饺子之后,就要到清朝信仰-萨满教去消灾祈福,在赶回去慈宁宫太上老佛爷那里,自己第一个去给老妈拜个年,问个好。然后自己在端坐着,等待不同品阶官员进来磕头谈心,鼓励一番。当然要在每日早朝能够占个位置的官员才有资格,按照批次来给皇帝与太后拜年。

这大年初一过了,剩下休假那几天,没什么紧要的大事,是不用全部人上朝,只是安排人员值班就好。那皇帝肯定是跟着自己的后宫佳丽一起打打牌,张灯结彩,赏花灯,挂灯笼,放烟花,在床上做羞羞的事情了。接下来就是皇帝像老农一样,在皇家后院开辟小田,进行牵牛犁田“春耕”。这整个春节假期打完收工,正式上班。


历史伴读小二


看是哪个皇帝,看是哪个时代。盛世有盛世的过法,乱世还谈什么过年咯!有些皇帝英明当然正常的过,有些不务正业能怎样过,玩咯,吃喝玩乐,醉生梦死!“朕的爱妃在哪里?时刻都离不开啊!”



陈一逛


那是哪个皇帝了?反正如果是昏君的话。反正过年也在玩咯,类似于工作狂的皇帝。就像朱元璋,崇祯,反正全年无休。如果一般的明君像乾隆之类的,那估计就休息一天。


David姚姚


看看清朝13帝的《起居录》,上有详细记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