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夷陵之战中,魏国为何不偷袭呢?

雲飝飏9


魏国有两次灭亡东吴的机会,

一次是赤壁之战,一次是夷陵之战。赤壁之战因为曹操的自大而败北,而夷陵之战则完全是因为曹丕的幼稚。当时吴、蜀内斗,吴国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外患,处理不好,很可能被灭国。那么魏国的曹丕为什么不趁机偷袭东吴呢?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先说当时的大形势,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之所以爆发战争,是因为政治手段失效而已。那么夷陵之战爆发前,魏、吴、蜀之间的政治格局是什么呢?

吴、蜀本为联盟,共同抵抗强大的曹魏。两者联盟的基础是曹魏一直觊觎东南土地,将孙权视为头号敌人。而曹魏选择的攻击点往往是荆州,所以出于共同抵抗曹魏的出发点,孙权将南郡(荆州)借给了刘备,实现了两者的同盟。

后来,刘备坐大,统一了荆州南部四郡,又借入川援助刘璋防卫张鲁的名义取得了益州,随之孙权和刘备围绕南郡产生了争执。争执在关羽北围襄樊时达到顶点,孙权主动退出联盟,以敌对的姿态偷袭了关羽,取得了荆州之地。

这时三者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吴、蜀联盟变成了魏、吴联盟。孙权在攻击关羽之前向曹魏称臣,曹操表孙权为骠骑大将军,荆州牧,允诺只要他击退关羽,那么荆州就是他的了。这是曹操时期和孙权的甜蜜关系,虽然是权益之计,但是看起来对双方都有好处。

曹操解除了襄樊之围的危机,孙权获得了荆州之地,皆大欢喜,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处。

等到曹丕时期,事情就变了味道,从曹丕处理夷陵之战前后魏、吴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曹丕在政治上的幼稚。为什么这样讲呢?

曹丕称帝后,孙权马上就送来了贺表,表示愿意继续称臣。而这时刘备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借给关羽报仇的名义东向伐吴了。那么曹丕是如何看待这即将爆发的战争呢?他为什么不趁机偷袭东吴呢?

曹丕在曹操死后不到一年便僭越称帝,他最怕的就是天下群起而攻之。果不其然,在曹丕称帝后不久,刘备也在成都称帝,于曹丕分庭抗礼。而这时,曹丕寄希望于父亲曹操之前与东吴的联盟能够继续有效,所以心中期盼的就是孙权继续称臣。后来,孙权遣使称臣,曹丕大喜。那么孙权为什么要称臣呢?

在刘备称帝后,东吴一片骚动。东吴众臣都认为孙权应该顺势而起,也在东南称帝,与蜀、魏公开竞争。但是孙权保持了冷静,孙权认为此刻正是东吴最危急的时刻,为什么这样讲呢?

东吴虽然取得了荆州之地,但是也破坏了吴、蜀联盟,最要命的是关羽被吴人所杀,所以刘备是肯定要报复的。所以此刻最紧要的不是什么称帝的虚名,而是搞好与魏国的关系,一来可以求得魏国兵力援助,二来即使魏国不援助,也不会助刘备犯吴。于是孙权在曹丕称帝后,以闪电般的速度称臣。孙权求安稳,曹丕求虚名,两者达成一致。而曹丕求的这个虚名对魏国来说是个巨大的战略失误,难道没有人看出来吗?有,谁呢?侍中刘晔

刘晔对夷陵之战时三国之间的形势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也证明,在当时的魏国,只有刘晔保持了头脑情形。刘晔认为:吴、蜀撮尔小国,各保一州,有危险时相互救援,本就侥幸生存,今相互攻伐,实在是天灭其亡的大好时机。如果我们能够与刘备共同伐吴,刘备攻其外,我们攻其内,这样的话,吴国必亡,吴亡则蜀不久亦。

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半,蜀固不能久存。

刘晔这番话是对当时时局最清醒的认识,如果执行得当,那么吴国将不存在,魏国将失去一大敌人。但是曹丕却拒绝了,而拒绝的理由非常可笑,竟然是:人家来投降我,我不接受反而攻伐人家,恐怕天下人再也没人来敢来降了。我们何不接受孙权的投降而偷袭蜀国的后面呢?曹丕是真心这样想的吗?非也。

如果曹丕说的是真的,那么就应该派兵出关中,偷袭蜀国的后方关中,这样才符合自己的所想。但是曹丕只是坐山观虎斗,在吴、蜀争斗中没有派一兵一卒,既不援助蜀,也不援助吴。

那么曹丕做了什么呢?曹丕也不是傻子,他天真的认为:我不但要接受孙权的投降,还要假戏真做,让孙权以后不好意思翻脸。于是曹丕做了一件极其幼稚的举动,什么举动呢?在夷陵之战的关键时刻,曹丕不但接受了孙权的称臣,还进一步封孙权为吴王,以求稳固两国关系。那么吴国是什么反应呢?

吴国上下都对曹丕的册封极为不满,大臣们都认为孙权应该尊称九州伯,拒绝曹丕册封。

孙权保持了理智,派专人到魏国谢旨,表示愿意接受册封。那么曹丕就这么傻吗?他对孙权没什么要求吗?有,但是时机不对。

夷陵之战基本结束之后,曹丕才想起应该拿什么东西去限制孙权,于是下旨让孙权送质子入洛阳,以表示诚意。这时孙权才漏出自己真实的面孔,一开始是拖延,然后是拐弯抹角的拒绝。曹丕经过孙权的多次敷衍,终于忍无可忍,开始对东吴发兵,可惜跟其父曹操一样,损兵折将,一无所获。

因此,回顾整个夷陵之战前后,曹丕为什么不趁机偷袭东吴呢?就是因为曹丕政治上的幼稚,他初登大基,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带来的结果是刘备随之称帝与自己分庭抗礼。因此,他此时急需要孙权的表态。但是这些其实都是虚名,与灭吴、灭蜀这样的大战略比起来极其幼稚。而孙权在政治上要比曹丕成熟的多,孙权不惜屈尊接受曹丕册封,还多次戏弄曹丕索要质子的无理要求。

最终,既阻止了刘备的进攻,又防止了曹魏的偷袭,后经过与魏国的短暂较量,吴国在不到三年讲相继打败蜀汉和曹魏,在三国局势中实力急剧上升,名列第二,这一切孙权功不可没。

曹丕错失灭亡东吴的大好时机,又被孙权多次洗刷,还能怪谁?自己太笨而已!


每日趣评


要知道,夷陵之战爆发的时间是公元222年,而曹丕是在公元220年的12月才成登上皇帝位。

曹丕称帝过后,翻年就是公元221年了。接下来的头两年里面,他首先要解决的是政权的稳定问题。

一方面,既要清除曹植在文臣中的党羽,还要扫清曹彰在军队中的势力,从而削弱他们对朝政的影响。同时,还要安插自己的心腹和支持者,牢牢地掌控政权。

这些工作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了,所以当他面临着夷陵之战的机会,也没有精力南下偷袭。

另外,曹丕还有第二个大的问题要解决,就是要解决青州和徐州的割据势力。

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藏霸和孙观等人在青州、徐州的割据势力。一旦曹丕大军南下,则后方不稳,那就是曹丕被别人偷袭了!

因为青州和徐州的位置距曹丕的大本营洛阳非常近,可谓卧榻之患!

实际上曹操刚死的时候,洛阳附近的青州兵和徐州兵就曾经发生过骚乱,要不是曹丕及时招抚,稳住阵脚,可能就已经出现了大动荡。

因此对曹丕来说,最好的策略就是精神上支持孙权打刘备,狗咬狗一地毛,最好是双方打得两败俱伤,才再让魏国来收拾残局。

所以说,夷陵之战时,刚刚称帝不久的曹丕,当务之急是稳定政权,排除割据势力,他根本无暇南下偷袭。


一丹流青


首先,刘备是有考虑的。诸葛亮坐镇成都,统率大局,马超,魏延据汉中,北防曹魏,赵云督江州以为接应。这是刘备认为最稳妥的安排了。最起码保证了大后方的稳定。无论曹魏是出兵汉中还是偷袭荆襄,都能从容应对。这个安排在战略上也是正确的。只是刘备没有料到是自己出了问题,在夷陵败给了陆逊。但是,还是在赵云的接应下,安全退回白帝。因此,曹魏在曹丕主政,稳健派占上风的情况下,还是慎重行事,没有贸然出击。当然,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算盘,曹魏肯定也是打得当当响的。

其二是有人根据演义的说法认为刘备是因为诸葛亮和赵云直谏不可伐吴,所以二人失去了刘备的信任,才没有到伐吴前线。我觉得这不是事实,如果对二人的信任稍有折扣,也不敢把最重要的守卫大本营的担子交到二人肩上。相反,我觉得刘备对马超和魏延还是缺乏信任的。无论在能力上还是政治品格上。留诸葛坐镇成都,赵云督江州,也隐隐流露出了这种思想。如果不是刘备,马超都离世过早的话,肯定还有一番政治博弈。

另外,汉末的白帝并不是唐时的白帝城哦。我看有的哥们朝辞白帝彩云间都出来了。


风神翼龙12


夷陵之战魏国为何不偷袭,那就得穿越时空去问曹丕了。

但本人谈点憾想,自二大战役后,(官渡,赤壁,)按当时鼎足三分是事实,关羽呈强无战略考量丢失荆州做实。此后,刘备发兵,应该说是第三次战役,为立威,打一定要赢,但皇叔未从国力根基等方面一意孤行不从长考虑,以倾国之力而落败,也许是天意。但是,如果阿满尚在,历史可能就不一样了。憾想二,人,有时间还是多读点书有好处,多听则明,对处世,修身,立家,功名能更深层次理解知修为。


珍惜相识153258230


不用偷袭 如曹丕听刘晔之言同时出兵东吴 东吴完了 正因为孙权向曹丕称臣 曹丕妄想以德服人 当然曹丕本人也没什么德 使东吴陆逊有了时间差 先大破刘备等曹丕出动十几万大军 陆逊主力己回防又击败了魏军


zdwhly


魏国哪怕露出一点想搀和的迹象,吴蜀可能就打不起来了。曹丕最聪明的作法就是他已经做过的,就是隔岸观火,纹丝不动。


牛157



平棘布衣


因为曹丕不是曹操,所以曹丕到死都没猛染指一寸东吴地盘!


飞云飘月258156925


夷陵之战时魏国的动向三国演义上写的很清楚。夷陵之战之前吴国投降魏国时,魏国已经做好了计划,要让吴蜀两国二虎相争,所以夷陵之战时魏国一直屯兵边境,随时准备南下。这也是为什么吴国追赶蜀军时适可而止,因为吴国的统帅也很聪明,防着魏国趁自己追赶蜀军时偷袭自己。魏国的打算并不是灭了蜀国,是要一统天下。


历史摆渡人


鹬蚌相争漁人得利,关羽一死魏吴放心,王牌已无,所惧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