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夷陵之戰中,魏國爲何不偷襲呢?

雲飝颺9


魏國有兩次滅亡東吳的機會,

一次是赤壁之戰,一次是夷陵之戰。赤壁之戰因為曹操的自大而敗北,而夷陵之戰則完全是因為曹丕的幼稚。當時吳、蜀內鬥,吳國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外患,處理不好,很可能被滅國。那麼魏國的曹丕為什麼不趁機偷襲東吳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先說當時的大形勢,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之所以爆發戰爭,是因為政治手段失效而已。那麼夷陵之戰爆發前,魏、吳、蜀之間的政治格局是什麼呢?

吳、蜀本為聯盟,共同抵抗強大的曹魏。兩者聯盟的基礎是曹魏一直覬覦東南土地,將孫權視為頭號敵人。而曹魏選擇的攻擊點往往是荊州,所以出於共同抵抗曹魏的出發點,孫權將南郡(荊州)借給了劉備,實現了兩者的同盟。

後來,劉備坐大,統一了荊州南部四郡,又借入川援助劉璋防衛張魯的名義取得了益州,隨之孫權和劉備圍繞南郡產生了爭執。爭執在關羽北圍襄樊時達到頂點,孫權主動退出聯盟,以敵對的姿態偷襲了關羽,取得了荊州之地。

這時三者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吳、蜀聯盟變成了魏、吳聯盟。孫權在攻擊關羽之前向曹魏稱臣,曹操表孫權為驃騎大將軍,荊州牧,允諾只要他擊退關羽,那麼荊州就是他的了。這是曹操時期和孫權的甜蜜關係,雖然是權益之計,但是看起來對雙方都有好處。

曹操解除了襄樊之圍的危機,孫權獲得了荊州之地,皆大歡喜,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處。

等到曹丕時期,事情就變了味道,從曹丕處理夷陵之戰前後魏、吳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曹丕在政治上的幼稚。為什麼這樣講呢?

曹丕稱帝后,孫權馬上就送來了賀表,表示願意繼續稱臣。而這時劉備已經磨刀霍霍,準備借給關羽報仇的名義東向伐吳了。那麼曹丕是如何看待這即將爆發的戰爭呢?他為什麼不趁機偷襲東吳呢?

曹丕在曹操死後不到一年便僭越稱帝,他最怕的就是天下群起而攻之。果不其然,在曹丕稱帝后不久,劉備也在成都稱帝,於曹丕分庭抗禮。而這時,曹丕寄希望於父親曹操之前與東吳的聯盟能夠繼續有效,所以心中期盼的就是孫權繼續稱臣。後來,孫權遣使稱臣,曹丕大喜。那麼孫權為什麼要稱臣呢?

在劉備稱帝后,東吳一片騷動。東吳眾臣都認為孫權應該順勢而起,也在東南稱帝,與蜀、魏公開競爭。但是孫權保持了冷靜,孫權認為此刻正是東吳最危急的時刻,為什麼這樣講呢?

東吳雖然取得了荊州之地,但是也破壞了吳、蜀聯盟,最要命的是關羽被吳人所殺,所以劉備是肯定要報復的。所以此刻最緊要的不是什麼稱帝的虛名,而是搞好與魏國的關係,一來可以求得魏國兵力援助,二來即使魏國不援助,也不會助劉備犯吳。於是孫權在曹丕稱帝后,以閃電般的速度稱臣。孫權求安穩,曹丕求虛名,兩者達成一致。而曹丕求的這個虛名對魏國來說是個巨大的戰略失誤,難道沒有人看出來嗎?有,誰呢?侍中劉曄

劉曄對夷陵之戰時三國之間的形勢有不同的看法,事實也證明,在當時的魏國,只有劉曄保持了頭腦情形。劉曄認為:吳、蜀撮爾小國,各保一州,有危險時相互救援,本就僥倖生存,今相互攻伐,實在是天滅其亡的大好時機。如果我們能夠與劉備共同伐吳,劉備攻其外,我們攻其內,這樣的話,吳國必亡,吳亡則蜀不久亦。

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

劉曄這番話是對當時時局最清醒的認識,如果執行得當,那麼吳國將不存在,魏國將失去一大敵人。但是曹丕卻拒絕了,而拒絕的理由非常可笑,竟然是:人家來投降我,我不接受反而攻伐人家,恐怕天下人再也沒人來敢來降了。我們何不接受孫權的投降而偷襲蜀國的後面呢?曹丕是真心這樣想的嗎?非也。

如果曹丕說的是真的,那麼就應該派兵出關中,偷襲蜀國的後方關中,這樣才符合自己的所想。但是曹丕只是坐山觀虎鬥,在吳、蜀爭鬥中沒有派一兵一卒,既不援助蜀,也不援助吳。

那麼曹丕做了什麼呢?曹丕也不是傻子,他天真的認為:我不但要接受孫權的投降,還要假戲真做,讓孫權以後不好意思翻臉。於是曹丕做了一件極其幼稚的舉動,什麼舉動呢?在夷陵之戰的關鍵時刻,曹丕不但接受了孫權的稱臣,還進一步封孫權為吳王,以求穩固兩國關係。那麼吳國是什麼反應呢?

吳國上下都對曹丕的冊封極為不滿,大臣們都認為孫權應該尊稱九州伯,拒絕曹丕冊封。

孫權保持了理智,派專人到魏國謝旨,表示願意接受冊封。那麼曹丕就這麼傻嗎?他對孫權沒什麼要求嗎?有,但是時機不對。

夷陵之戰基本結束之後,曹丕才想起應該拿什麼東西去限制孫權,於是下旨讓孫權送質子入洛陽,以表示誠意。這時孫權才漏出自己真實的面孔,一開始是拖延,然後是拐彎抹角的拒絕。曹丕經過孫權的多次敷衍,終於忍無可忍,開始對東吳發兵,可惜跟其父曹操一樣,損兵折將,一無所獲。

因此,回顧整個夷陵之戰前後,曹丕為什麼不趁機偷襲東吳呢?就是因為曹丕政治上的幼稚,他初登大基,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帶來的結果是劉備隨之稱帝與自己分庭抗禮。因此,他此時急需要孫權的表態。但是這些其實都是虛名,與滅吳、滅蜀這樣的大戰略比起來極其幼稚。而孫權在政治上要比曹丕成熟的多,孫權不惜屈尊接受曹丕冊封,還多次戲弄曹丕索要質子的無理要求。

最終,既阻止了劉備的進攻,又防止了曹魏的偷襲,後經過與魏國的短暫較量,吳國在不到三年講相繼打敗蜀漢和曹魏,在三國局勢中實力急劇上升,名列第二,這一切孫權功不可沒。

曹丕錯失滅亡東吳的大好時機,又被孫權多次洗刷,還能怪誰?自己太笨而已!


每日趣評


要知道,夷陵之戰爆發的時間是公元222年,而曹丕是在公元220年的12月才成登上皇帝位。

曹丕稱帝過後,翻年就是公元221年了。接下來的頭兩年裡面,他首先要解決的是政權的穩定問題。

一方面,既要清除曹植在文臣中的黨羽,還要掃清曹彰在軍隊中的勢力,從而削弱他們對朝政的影響。同時,還要安插自己的心腹和支持者,牢牢地掌控政權。

這些工作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了,所以當他面臨著夷陵之戰的機會,也沒有精力南下偷襲。

另外,曹丕還有第二個大的問題要解決,就是要解決青州和徐州的割據勢力。

如果不能夠很好的解決藏霸和孫觀等人在青州、徐州的割據勢力。一旦曹丕大軍南下,則後方不穩,那就是曹丕被別人偷襲了!

因為青州和徐州的位置距曹丕的大本營洛陽非常近,可謂臥榻之患!

實際上曹操剛死的時候,洛陽附近的青州兵和徐州兵就曾經發生過騷亂,要不是曹丕及時招撫,穩住陣腳,可能就已經出現了大動盪。

因此對曹丕來說,最好的策略就是精神上支持孫權打劉備,狗咬狗一地毛,最好是雙方打得兩敗俱傷,才再讓魏國來收拾殘局。

所以說,夷陵之戰時,剛剛稱帝不久的曹丕,當務之急是穩定政權,排除割據勢力,他根本無暇南下偷襲。


一丹流青


首先,劉備是有考慮的。諸葛亮坐鎮成都,統率大局,馬超,魏延據漢中,北防曹魏,趙雲督江州以為接應。這是劉備認為最穩妥的安排了。最起碼保證了大後方的穩定。無論曹魏是出兵漢中還是偷襲荊襄,都能從容應對。這個安排在戰略上也是正確的。只是劉備沒有料到是自己出了問題,在夷陵敗給了陸遜。但是,還是在趙雲的接應下,安全退回白帝。因此,曹魏在曹丕主政,穩健派佔上風的情況下,還是慎重行事,沒有貿然出擊。當然,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算盤,曹魏肯定也是打得當當響的。

其二是有人根據演義的說法認為劉備是因為諸葛亮和趙雲直諫不可伐吳,所以二人失去了劉備的信任,才沒有到伐吳前線。我覺得這不是事實,如果對二人的信任稍有折扣,也不敢把最重要的守衛大本營的擔子交到二人肩上。相反,我覺得劉備對馬超和魏延還是缺乏信任的。無論在能力上還是政治品格上。留諸葛坐鎮成都,趙雲督江州,也隱隱流露出了這種思想。如果不是劉備,馬超都離世過早的話,肯定還有一番政治博弈。

另外,漢末的白帝並不是唐時的白帝城哦。我看有的哥們朝辭白帝彩雲間都出來了。


風神翼龍12


夷陵之戰魏國為何不偷襲,那就得穿越時空去問曹丕了。

但本人談點憾想,自二大戰役後,(官渡,赤壁,)按當時鼎足三分是事實,關羽呈強無戰略考量丟失荊州做實。此後,劉備發兵,應該說是第三次戰役,為立威,打一定要贏,但皇叔未從國力根基等方面一意孤行不從長考慮,以傾國之力而落敗,也許是天意。但是,如果阿滿尚在,歷史可能就不一樣了。憾想二,人,有時間還是多讀點書有好處,多聽則明,對處世,修身,立家,功名能更深層次理解知修為。


珍惜相識153258230


不用偷襲 如曹丕聽劉曄之言同時出兵東吳 東吳完了 正因為孫權向曹丕稱臣 曹丕妄想以德服人 當然曹丕本人也沒什麼德 使東吳陸遜有了時間差 先大破劉備等曹丕出動十幾萬大軍 陸遜主力己回防又擊敗了魏軍


zdwhly


魏國哪怕露出一點想攙和的跡象,吳蜀可能就打不起來了。曹丕最聰明的作法就是他已經做過的,就是隔岸觀火,紋絲不動。


牛157



平棘布衣


因為曹丕不是曹操,所以曹丕到死都沒猛染指一寸東吳地盤!


飛雲飄月258156925


夷陵之戰時魏國的動向三國演義上寫的很清楚。夷陵之戰之前吳國投降魏國時,魏國已經做好了計劃,要讓吳蜀兩國二虎相爭,所以夷陵之戰時魏國一直屯兵邊境,隨時準備南下。這也是為什麼吳國追趕蜀軍時適可而止,因為吳國的統帥也很聰明,防著魏國趁自己追趕蜀軍時偷襲自己。魏國的打算並不是滅了蜀國,是要一統天下。


歷史擺渡人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關羽一死魏吳放心,王牌已無,所懼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