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有人說夏朝可能不存在?

半溪


夏朝的存在我們基本上都是從《史記》中的記載瞭解到了,而且早期的記載非常少,非常簡單,反而越到距離現在近的年代,記載越多。

再有一個,在《史記》的記載中,夏代的滅亡與商代的滅亡故事高度的一致,這種巧合很難解釋的通,很可能是後人借後面的故事編造的夏代滅亡的故事。

第三,從各個朝代看,新王朝建立後,對滅亡前王朝要做大量的記載和宣傳,不說後世較為詳細的記載,就說周代,無論從《詩經》,還是其他記載,都可以找到商朝的影子,對商代的名稱,民俗,政體等各方面的記載都能找到。

但是對於夏朝,我們出土了那麼多的甲骨文記載,卻沒有發現對夏代或者一個疑似夏代的朝代的記載。甚至商朝建立之前的歷代商王都可以找到很多名稱和重大事件的記載,但其中也不見對一個朝代的記載。

第四,從目前的考古發現中,我們已經發現了很多與夏代時間相符的遺址,比如二里頭遺址。但是,在這些遺址中,也未發現類似夏或者其他名稱的某個朝代的記載。

因此,所謂的夏朝或者夏代,很肯能不是作為一個朝代而存在的,很可能只是中原地區眾多部落聯盟中的一員,與位於陝西周原的早商是一樣的存在,而並非是統一中原地區的一個朝代。

真正統一中原,並建立朝代的,很可能商是第一個。而夏或者諸夏很可能是對當時中原地區各個部落的統稱,但並未建立如商那樣中央集權的朝代。

而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可能也沒有找到更詳細的材料,只是將諸夏作為一個朝代而記錄下來。

最後說明一下,說夏代不存在只是說作為一箇中央集權的朝代很可能是不存在的,但不代表夏或者諸夏是不存在的。


寒蕭99


目前在位於河南省偃師市,有一座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這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座夏朝古都遺址,也是被國家文物局正式認可的,這裡也是最早的中國之處。

為什麼很多人會質疑夏朝的存在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西方的影響,主要理由在於:

1、缺乏重要的遺址或者文物證明

正如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據實佐證了古埃及曆代王朝的世系,古巴比倫和古希臘也都有大量的文物佐證,不過截止目前,只有偃師二里頭被認定為夏朝的遺址,而且被認定為是夏朝晚期的都城,至於史記中記載的禹都陽城,則始終沒有被找到或者發掘,缺乏大規模的佐證。

2、沒有文字流傳下來

按照國際考古學的重要標準,文字是確認文明的重要方式,比如說甲骨文就是商朝存在的重要佐證。甲骨文是商代時刻在甲骨上的文字,主要是用來祭祀使用的。而夏朝,則沒有任何文字得以留存或有記載。

不過,這並不妨礙夏朝的存在。因為在大量的史書上,關於夏朝的存在記載可以說是多如牛毛,古代最重要的史書史記就有夏本紀,而西晉時出土的竹書紀年則也有關於夏朝的記載。

首先,無論是史記還是先秦時的竹書紀年,都如實記載了夏朝的王室排序和時代。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自稱看到了從黃帝以來的各種史料,不過有很多種說法,司馬遷有選擇的進行了記載。而竹書紀年則是戰國時魏國史官記載的,沒有經歷過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和秦末的戰亂,有一定的可參考性。

其次,夏朝過於久遠,但還有很多遺址存在並且可以證實。比如說,禹都陽城,經考古發掘,河南登封王城崗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大型城址(即大城)和城壕的發現,引起學術界高度關注和重視。經我國夏商周斷代史研究表明,陽城建於約公元前2070年,禹在鄭州登封王城崗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不過歷史過於久遠,沒有太多的遺址留存下來,而在二里頭遺址不遠的地方,就是商朝的古都。商湯滅夏後,在斟鄩附近另建新都,是為西亳。《括地誌》雲: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從都之 。《水經注》:闞駰曰:“亳,本帝嚳之墟,在《禹貢》豫州河、洛之間,今河南偃師城西二十里屍鄉亭是也。綜合來看,二里頭遺址距離西亳很近,也完全符合史書上記載的這段歷史。

第三,關於文字,這點尤為重要。甲骨文是商代祭祀使用的,並非是日常使用的,很多人提到甲骨文中並沒有提到夏的任何記錄。目前甲骨文被發現的也只是一部分,至於翻譯事宜則是更加不完善,或許以後會有。不過,甲骨文只出土在殷墟,和其他幾個王都遺址,並沒有到處發現,說明即使在商朝,文字也只有王都才會使用,甚至是隻有祭祀才會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未必使用。商朝如此,更古老的夏朝,到底有沒有文字,只能說目前還沒有發現,或者是證實。在二里頭夏都遺址,同樣沒有發現任何文字記錄。不過大量的遺址和文物都可以證實夏的確存在過,而且夏朝的後人在西周建立後被周武王封大禹的後裔東樓公於杞地,延續杞國國祚,主管對禹的祭祀。春秋末期,孔子因為崇尚夏禮,還特意去杞國訪問考察。在先秦時期,滅其國留其祀是慣例,也說明夏的存在是肯定的。



馬輝亮專欄


華夏上下5000年,然而實際可能並不止這5000年,甚至是6000年的歷史,但是國外卻認為中國的歷史只有4000年。這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我國的歷史在公開的資料和出版物上都是以夏朝開始的。

大家常將“夏商周”連稱,夏朝長達四、五百年之久,而國外學者一般認為夏朝的存在並沒有確鑿的證據,故而中國的歷史也就是4000年左右了。

他們的理由主要有兩點:

其一,截止目前,考古界發掘的歷代中國文物中,幾乎沒有發現確證屬於夏王朝的。

其二,現存和迄今發現的文字記載中沒有發現確證夏朝的人物和事蹟。

然而也有人認為夏朝是確實存在的,據說在一些古書中曾經記錄了夏朝第十六代君主帝發繼位第七年泰山附近發生地-震的事件,如果說夏朝真的不存在,那麼這場地-震也不會被記錄下來。

還有猜測就是夏朝的時候文字還沒有完全成熟,直到商朝的時候才形成了一些文字記載,故而被認為是商朝的而非夏朝的。


歷史假設


題目中的有人,更多的應該說的是西方的歷史學家們,至於他們為什麼說夏朝不可能存在呢?

表面的原因有以下四點

一、斷代年表:夏朝在我國的古代典籍中雖然有記載,並且記載了夏朝的君王和相關事蹟,但是都是屬於傳說中的故事,記錄也是模稜兩可,並不能精確到某一年某一月上,這就讓他們有理由說出夏朝是我們編造出來的;

二、沒有特色鮮明的出土文物:目前各地出土的考古文物沒有能夠證實夏朝生活遺蹟的存在,就連現在最接近夏朝的二里頭遺址也只不過是疑似夏朝都城,而並沒有蓋棺定論,二里頭出土的文物不論是數量還是大小,都不足以證明夏朝的存在,缺乏一定的說服力;

三、沒有系統的文字:要知道,在最開始商朝的甲骨文發現之前,西方的部分史學家也是不相信商朝的存在的,而目前出土的相關疑似夏代文物上只是存在著一些不規則的,無法解釋的疑似文字,也看不出來和夏朝之後的商代甲骨文有什麼必然的進化聯繫。

四、不同對象不能轉變心態:西方的史學家們,更多的是處理歐美地區的歷史,比如在研究埃及或者美索不達米業地區的古代文明的時候,他們呢獲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他們得出結果的都是根究考古現場的分析,而沒有什麼文字記載,他們看到的也都是一些神話傳說,他們把我們歷代史官的記載等同於一些傳說中的神話,導致他們認為,夏朝就是我們編造出來的神話故事。

所以,部分西方史學家就絕不承認夏朝的存在。

當然了,還有部分心理陰暗的人希望將中國四大古國的位置往後挪一挪,甚至將中國從四大文明古國中剔除出去,因為沒有夏朝的傳承,我國的歷史文明就缺少了很大一部分,就會被有心之人拿來做文章。

不過這些都是一些臆想而已,不會對我們造成多大的影響,因為夏朝一定是存在的,我認為他存在的理由有

一、夏朝的歷史記載,不應該是司馬遷自己想象出來的,因為在比《史記》還要早的我國第一本史書《尚書》中,就有不少篇幅說道夏朝和商朝,周人也認為夏商是“受天命”的正統朝代。

^上圖為二里頭遺址供電區

二、考古的證明,按照一些史書的記載,夏朝的中心區域在豫西一帶,並且建立了宮室等,而豫西二里頭一直,利用檢測C-14的含量測出,一直存在的時間大約在3600到3900年之前,這個時期是在商代之前的,並且確實有一些鑄造鼎等器物,這跟夏朝鑄鼎的記錄是相符的。

C-14,每過大約5715年就有一半於其原質量的C14衰變為更加穩定的元素。在活著的時候,動植物在體內的c-14衰變的同時也會從大氣中或食物中攝入新的c-14,但是死後這種交換就停止了,體內的c-14得不到補充,只能一直衰變直到耗盡為止。將出土樣本中c-14所佔比例於估算的大氣中的c-14比例進行比較就能大概算出樣本中的c-14已經進行了多少年的放射性衰變,也就是樣本已經入土了多少年。

三、我們中國是一個歷史古國,十分注重自己的文化傳承,因此每一個朝代都會對之前的朝代有一定的記載,如果沒有夏朝的話,那我們的古代先輩們沒有必要浪費那麼多腦細胞編造出一個朝代,畢竟那個時候也沒有和現在一樣的歷史觀。而且我們的文明傳承十分嚴謹,《史記》中記載,匈奴,夏朝之苗裔也。

我們中國的歷史文明是燦爛的,不論別人是否承認夏朝的存在,我們都應該有著文化自信。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小太陽D


持此說法的大多數西方的學者,和受西方思想影響的中國近代學者。代表作如斯塔夫裡阿諾斯教授的《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

中論述中國的時候直接講的商朝。就我們中國本身的史料而言,對夏朝的記載從來沒有間斷過。諸如《左傳》、《國語》、《史記》、《竹書紀年》等。那為什麼有些人會否定夏朝的存在呢?

比如由範祥雍先生訂補的《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將夏稱為夏后氏,與其他的“國”區別開來(商、周、晉、魏)。而最早得到西方承認的商朝總不至於是憑空而來的吧,他前面一定有一個王朝也好、部落也罷,給他作為基礎。夏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在夏(或者說夏后氏)前面要仔細計較起來,怕是還有很多類似的。如神農氏(炎帝)、軒轅氏(黃帝)、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嚳)、陶唐氏(堯)、有虞氏(舜)等等。那麼夏(夏后氏)為什麼被我們認為是一個朝代呢?



其中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夏朝的家天下。根據《史記.夏本紀》中的記載,禹還在世的時侯,曾經把和自己年齡相仿的皋陶立為繼承人,沒想到皋陶死在了自己的前面。又立益為繼承人,在禹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啟繼位。益不服,與啟發生衝突,被啟所殺。在此之前,部落之間流行的是禪讓制。在《竹書紀年》中,則將禪讓描寫成了篡位。不管是禪讓還是篡位,在夏都演變成了家天下。

那這個在中國被不間斷的記載了數千年的王朝,為什麼會被多數西方學者否定呢?

  1. 未發現能能直接證明夏朝存在的證據。在安陽出土的甲骨文中所記世系與《史記.殷本紀》中基本吻合,這也說明《史記》的可信度還是很高的。在《史記.夏本紀》中也非常清楚的記載了夏的世系,差的就是夏朝的文物和文字。

  2. 如果按照馬克思主義歷史觀,三代(夏商周)只能被算作原始氏族社會。因為他不滿足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當中的對奴隸制社會的定義。西方的奴隸制是指少數的奴隸主統治多數的奴隸。但是在夏商周,奴隸是社會的極少數,只有戰俘會被當做奴隸,其他的社會底層人民,雖然沒有什麼權利,但是擁有人身自由,他們才是當時社會的主體。
當然,夏朝不被承認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發現如殷墟一樣的文字和文物。時間會證明一切。

對此,你怎麼看


《史記》

《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

《左傳》


文史辯論談


夏朝是否存在,在學界一直存在非常大的爭議。如不少知名歷史學者就認為夏朝不存在,中華文明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為什麼會有人認為不存在,原因無外乎這麼幾點:

1.甲骨文中並沒有關於夏朝的記載

在大量已出土的甲骨文中,其記錄的歷史幾乎都是商朝中後期的事。而關於夏朝,並沒有明確記載,夏朝發生了哪些事,歷經了幾代皇帝?甲骨文中沒有。甚至在甲骨文中,連“夏”這個字都沒有。

甲骨文是最早的漢字系統,它誕生於商朝中期,而商朝之前的朝代就是所謂的夏朝,如果夏朝存在,為什麼甲骨文沒有記載?

2.沒有足夠的文物證明夏朝的存在

我們現在知道有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這些朝代,有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能在出土的文物中,如寶劍、竹簡、銅錢、罐器等,找到對應的朝代。如在漢朝文物的出土,可以讓我們知道漢朝的存在;唐朝的文物,可以讓我們知道唐朝的存在。

然而,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夏朝文物的出土。這樣也是無法證明夏朝的一個重要原因。

3.夏朝的一手文獻資料太少

最早記錄夏朝的文獻資料,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這篇《夏本紀》對夏朝做了一個大概的梳理。然而除了《夏本紀》,有關夏朝的一手文獻資料實在太少了。

雖然再往後,有越來越多的文獻和史料記錄了夏朝,但這些史料基本都是在《夏本紀》的基礎上衍生的,而且這些史料文獻所誕生的朝代距離“夏”過於遙遠了。不是夏朝的一手文獻資料。很難證明夏朝的存在。


現在很多人自信夏朝存在,是因為1996年國家搞了個夏商周斷代工程,國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試圖證明夏朝存在。雖然通過夏商周斷代工程,以國家的名義宣告了夏朝的存在,但是在歷史學界爭議非常大。


袁衛宇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中華歷史總共是上下五千年,其中光夏商周三個奴隸制王朝的歷史就佔了一半,差不多2500多年。但是近年來,有不少學者卻開始對中國的歷史淵源產生了質疑,尤其是夏王朝的存在與否。這種觀點的來源主要有兩個原因:

沒有任何夏朝文物出土

目前學術界對夏王朝的瞭解全部是來源於史書的記載,沒有任何夏朝時期文物的出土可以證明夏王朝的存在。所以有一部分外國學者,以及中國中國近代的胡適、郭沫若等人對夏朝的存在發生了質疑,他們認為夏朝完全是中國古代歷史學家所編撰出來的一個虛構朝代。

根據司馬遷《史記·夏本紀》和《史記·殷本紀》中的記載,夏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都有相當高的成就,但是如此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沒有出土一件有關的文物確實令人覺得懷疑,這便是學術界質疑夏朝存在的第一個原因。

夏王朝是否存在?

不管是世界還是中國,在歷史長河中所湧現過的一個個文明,其首要標誌就是有獨屬於自己的語言文字,而中國的夏王朝在這一點上也十分遺憾。直到今天都沒有任何關於夏朝文字的記載或者是文物出土,這也是學術界對夏朝存在與否的第二個疑點。

既然有這麼多疑點存在,那麼夏王朝就真的只是歷史古籍的杜撰朝代嗎?並不是,根據不同歷史古籍對夏朝世系以及其他一些夏朝資料的切合程度,以及北宋年間出土的春秋“叔夷鍾”和民國“遂公盨”的銘文記載,都可以證明夏王朝是真正存在過的中國古代王朝。然而實物證據的缺乏依然讓夏朝歷史撲朔迷離,這一切的真相可能就要等到殷墟遺址的進一步發掘才能得知!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在有考古學之前,沒人質疑夏朝的存在。最權威的《史記》中裡有關於夏朝的明確的記載,古人沒事,杜撰一個朝代出來玩嗎?《史記》也是根據先秦時期的資料寫的,那些資料也不是杜撰的。



考古學講究史料要與考古發掘對上號。二者要相互論證。現在發現了眾多夏時期的遺址,還有二里頭,基本被認定為夏都城的遺址,可是難的是,就是沒有發現當時的文字。發現了幾片甲骨,上面也有帶字的,但是顯然還不足以取信。所以,以考古學的眼光來看,有人懷疑夏王朝的存在,尤其是外國人。

考古學其實是西方的理論,是現代的產物,是有其科學性的,可是有些東西不一定要完全依賴科學吧,現在又有多少事情是科學解釋不了的。夏朝的遺蹟離我們幾千年了,文獻記載的又不是特別的具體,即使找不到,那也是正常的。



我覺得,現下更多的不是質疑夏朝存不存在,而是要更加客觀的認識當時的夏朝。用考古發現給世人一個更加接近當時情況的夏朝,而不是想當然的認為一個朝代應該是怎麼樣的?不管當時的夏朝是以何種姿態立於中原大地的,他的正統的地位都該被承認。

關於夏朝的問題,我也回答的挺多的了。但是之前沒怎麼表明自己的想法,今天想說一下,我是覺得夏朝是一定存在的,關鍵是,那是一個怎樣的夏朝呢?


文物考古聊歷史


我是阿彬,我來回答

為什麼會質疑夏朝的存在呢?

一 沒有發現墓葬文字的相關記載

為什麼我們如此肯定殷商的存在?殷墟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甲骨文、人骨和戰車還有婦好墓,不僅證實了殷商的存在而且商人已然出現了許多宗教形制的祭祀,產生了權力機構形成了完整的國家體制。

問題來了,你說夏朝存在那夏朝的都城在哪?是二里頭遺址嗎?從二里頭遺址發掘出城邦建設和大量青銅器但你無法證明說這就是夏王朝的都城,因為你沒有發現任何文字和宗教祭祀活動的痕跡。

你只能確定二里頭是一座古老城邦的遺址不能說它就是夏王朝的源頭。歷代夏王死後會入土為安嗎?他們的王墓又在何處?除非你能發現這些才有可能解除疑惑。



二 夏王朝的史料太少

關於夏多源自《史記.夏本紀》的記載,但裡面有一個問題,司馬遷是如何瞭解夏的?從夏到西漢也有兩千年的時間,他記載的東西又能有多少真實性和準確性呢?

夏本紀記載的內容相當簡單,無非哪個夏王死然後誰繼承王位,幾百年歷史區區百字被一筆帶過。記載過於草率,讓人懷疑是不是司馬懿道聽途說街邊野史就加上去的。

除了史記更早的竹書紀年也是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著,這離夏也相距甚遠這其中時間跨度太長很難確定其中的真實性。



三 甲骨文中沒有夏的記載

歷史上明修元史,清修明史目的就是以史為鑑總結經驗教訓,這算得上一個規矩。

按照史料記載商湯滅夏建商,按理說商朝統治者會時不時向民眾奴隸說夏朝有多麼殘暴自己又是多麼正義之類的話,然而在甲骨文中和商朝記載中沒有發現任何關於夏的記載。

按理說滅掉夏的商會為此大吹特吹才是,為何在商代夏成為了禁忌讓人閉口不提呢呢?難道因為夏朝不存在?或者當時的風俗就是規定不能說夏的事,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隻言片語都沒有也太奇怪了。



觀點:夏朝肯定有,要不然司馬遷也不會記錄在史記中。夏朝的身影如此模糊,除了年代太過久遠外,可能相比商朝夏朝的規模還太小。它可能還沒有完全脫離部落的形制,只是眾多部落的一個,由於長期的戰亂文明也沒有很好的保存延續下來。


阿彬說歷史


那些說夏朝不存在的原因無外乎還是那些陳腔爛調,什麼沒有考古證據啊,沒有什麼什麼之類的一堆所謂理由。然而在這些人質疑夏朝存在與否的時候,看看我們的研究人員在幹嘛,就舉兩個例子。

夏族的興起的研究

夏族興起於何處,從上世紀早起就有學者開始研究了。禹的父親鯀和禹都有被稱作“崇伯”的記載,而關於崇的地望從上世紀前期到現在至少有六說,即豐鎬說、秦晉說、嵩高說、晉南襄汾說、徐州說、山東鄄城說。禹的興起之地也有中國東部說、西部說、南方說、晉南說、豫西說等等。學者不僅提出這些觀點,而且還根據文獻和考古發現互相印證來證明他們的觀點的正確性。夏族的興起都在研究了,還說夏朝不存在?


二里頭遺址研究

二里頭遺址出土於1959年,然後又在豫西以及晉南發現了相同文化的遺址,學者就將這種文化稱為二里頭文化。經考古發掘,二里頭遺址不僅有大型宮殿、宮城、祭祀宗廟、交通設施、還有各種作坊和貴族墓葬等等。

就比如說二里頭出土的宮殿遺址,主殿的臺基東西長36米,南北寬25米,主殿南面還有一個5600平方米的廣闊庭院。在當時的生產力情況下,也只有王宮才能有這種規模。而且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中的夏商周“王庭”是相似的,所以二里頭才被定性為了夏的王都。夏朝的王都都發現了,還相信夏朝不存在?



關於夏的研究是方方面面的,比如還有其制度、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研究,並且一直沒有停下正在繼續深入中。所以那所謂的有人說夏朝不存在以及相信這種說法的人,不管他們相信不相信,各種事實正在打臉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