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粵語有很多漢語裡沒有的詞彙,為什麼呢?

炎黃子孫華夏族不是我


普通話是國家為統一中國的語言和文化而在北京語言的基礎上推廣的語言,具有國家統一的標誌,因此作為中國人都應該會用。它不是方言。粵語是方言。但它使用地域很大,不僅粵港澳,而且美洲、歐洲、亞洲、澳洲的華人都在使用,使人口僅次於普通話,約2億以上。而且也是國際上與中國溝通的最初語言,是中國現代文化和古文化在國際上的一種代表。因此被聯合國訂為國際第六種通用語言(緊隨普通話之後)。在國際上也是中國文化的代表。


ziyunwen


如果此處漢語指普通話的話,問題應該反過來!

我舉幾個例,注:“()”內為普通話翻譯。

①行路(走路)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李白《行路難》

②食飯(吃飯)

子曰:色食性也。

③朝早(早上)

子曰:朝聞道,夕可死。

④飲水(喝水)

《禮記·檀弓下》:“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

⑤酒樽(酒瓶)

李白:莫使金樽空對月。

⑥走(跑),走佬(跑路)

《韓非子·五蠹》夸父與日逐走。

⑦幾時(什麼時候)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⑧幾多(多少)

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

⑨今朝(今天早上)

李白:今朝有酒今朝醉。

⑩望(看)

李白:舉頭望明月。

睇(看)

既含睇兮又宜笑。――《楚辭·山鬼》

渠(第三人稱,他)

《孔雀東南飛》“渠會永無緣”。

著衫(穿衣服)

《木蘭詩》:著我舊衣裳。

蒞(來)

《老子》吾子將蒞之。

落(下)

李白:疑是銀河落九天。

杜牧:借問聲(請問一下)

借問酒家何處有?

得閑(有空)

黃庭堅:都城誰是得閑人?

韓愈 :“得閒無所作,貴欲辭視聽。”

話(說)

蘇軾: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後生仔(年輕人)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打邊爐/打甂爐(吃火鍋)

《廣東通志》:“冬至圍爐而吃曰打邊爐”。

傾偈/謦欬(聊天)

《莊子.徐無鬼》“昆弟親戚之謦欬。”

劃畫(畫畫)

指手劃腳VS指手畫腳,誰更合適更生動呢?

該問題,的的確確是問反了!粵語所含的歷史文化底蘊,真的不是普通話可以相比的。


用戶7093949527


嶺南人文歷史為您作答。


作為一個老家湖南的讀書人,小時候學古文時,明明普通話裡有的詞語,古文裡卻有一個不同的字與其對應,百思不得其解。畢業後,來到廣州工作,粵語聽多了,發現小時候百思不得其解的詞語,如果參照粵語,一解釋就通了。

比如南宗朱熹的《觀書有感·其一》: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在這首詩裡,“渠”字老師解釋為“人工開鑿的溝渠”,我對此總有懷疑,詩句前兩句說的明白,詩人在面對“半畝方塘”寫詩呢,哪裡來的“溝渠”,難道古代的池塘也可以叫“渠”?於是總是感覺哪裡不對勁。


後來在廣州工作時,經常聽到粵語裡有“佢”,意思是“他、她、它”,指第三人稱,發音與“渠”相似。如果這裡“渠”解釋為“它”,指代“半畝方塘”,則翻譯起來就很通順了。帶著一絲期待,立馬翻看古漢語詞典,驚喜的發現“渠”的另一個解釋,即渠是通假字,通“佢”,與粵語中的“佢”不謀而合!


接著查古籍,發現用於指代第三人稱的“渠”在古代詩詞中並不少見。

宋楊誠齋《讀元白長慶二集詩》:“再三不曉渠何意,半是交情半是私。”《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渠會永無緣”。渠字都是也是“他”的意思。

後來陸續發現,用現代普通話含義理解困難的詞語,用粵語一解釋就通順了,隨手舉幾個例子:


1、“吃、喝”——“食、飲”

例:子曰:食色性也

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孟子·告子上》


2、“今天”——“今朝”

李白:今朝有酒今朝醉。


3、“給”——“畀”

分曹衛之田以畀宋人。——《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4、“多少”——“幾多”

南唐後主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5、“說”——“話”

蘇軾: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6、“年輕人”——“後生仔”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7、“空閒”——“得閒”

《晏子春秋·雜下二八》:“異日朝,得閒而入邑,致車一乘而後止。”


事實上,有人為了證明粵語裡保留了古漢語的元素,舉出古代詩詞發音的列子,說如果用普通話來讀,很多唐詩是不押韻的,讀起來很彆扭,但如果用粵語來讀,則會朗朗上口。這種說法遭到不少人的質疑,他們認為這純粹是廣東人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漢人正統的身份,故意穿鑿附會。我曾經也將信將疑。


不過,後來發現此言的確非虛。在與粵語有了更多的接觸之後,僅從詞義方面分析,就發現了更多粵語與古漢語相通的證據,粵語中諸多元素包括髮音正來源於古漢語。


無數史料記載,嶺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移民避難之所,千百萬移民將中原文化帶入廣東,文化融合大勢所趨,那麼,粵語人群是正宗的大漢民族的後代,粵語裡有大量古漢語元素,這又有什麼可以懷疑的呢?


我是嶺南人文歷史,熱愛中國歷史,專注於嶺南歷史文化的學習,歡迎關注我,一起走進嶺南的大千世界!


嶺南人文歷史


提這個問題的朋友,建議去進修一下中國歷史,尤其是秦漢時期的歷史。

漢語是大漢劉邦建立漢朝的語言,是以秦朝為基礎的語言,秦始皇統一六國,統一文字,統一語言,派40萬秦兵鎮守南越(就是現在的兩廣),統一了語言,講的是秦國語言,就是今天的粵語。

文言文是文,需要寫才用。白話就是言,說出口的話,平時交流的話,當時沒有創造很多字,所以很多話沒有用字來記錄,只有官方佈告或來往文書才用的。

今天的粵語是古代漢語,是與現代通用的普通話漢語是兩個概念。普通話的發源地在哪裡?大家也可以去了解探討。歷史也是有的,。南宋時期的金國在哪裡?遼國在哪裡?元朝統一中國,使用什麼語言?到清朝統一中國,用的就是現在的普通話。

所以粵語是古漢語言,普通話是現代漢語。

看到了很多朋友一起研究語言,我只是一個業餘愛好。用粵語(廣州話)背讀唐詩宋詞,是比用現在的普通話背讀好聽,押韻。如果讀《詩經》那就更好聽。

我現在還可以用粵語背讀並且默寫《琵琶行》。歡迎更多的朋友參與討論。


戴至真


廣府人說的白話絕對是百越語言,白話明顯帶有大量百越詞彙和百越古音,而且廣府人在香港被英國統治時期帶有大量的外國詞彙詞音。

外國詞彙詞音:

Salad沙律/沙拉;

Toast多士/吐司;

Jelly啫喱;

Strawberry士多啤梨/草莓;

roller踩碌拿/溜旱冰;

Bus巴士;

Taxi的士/計程車;

hamshop鹹溼/形容人好色。Hamshop也指代倡寮;

boss波士/老闆;

mother媽咪/媽打/媽媽的意思;

tips貼士/提示;

store士多/商鋪;

spanner士巴拿/扳手;

film菲林/相機膠片;

soft梳乎/意為舒暢的意思;

sofa梳化/沙發;

modern摩登/時髦;

Ball波/球

還有好多詞語詞彙,不一一列舉。

百越詞語詞音:

例如,廣東話表示“倒塌”的“冧”(lɐm),這個“冧”,在北壯語裡面說倒塌,也是(lɐm),以及在毛南族的語言裡面,表示倒塌,也是(lɐm),發音、意思完全一樣,甚至在泰語裡面,說“倒塌”,也是說的(lom)。換句話說,房子倒塌了,廣東人說lem,去了廣西,對北部壯族人說lem,對毛南族說lem,甚至對泰國人說lom,他們都是聽得懂的。

例如,廣東話表示“癢”的“痕”(hɐn),在連山壯族的語言裡面,發音是(hom),而在廣西武鳴壯語中,則為(hum)或 (hɐn)。

再如,廣東話說“這裡”,發音“呢度”,其中這個“呢”(ni),也是古越語的殘留,這個(ni),在壯侗語族、苗瑤語族裡面,發音、意思、用法,都是一樣的,都是用(ni)來表示“這”。


北海扶桑


鄙人乃粗人,非專家學者。不懂得長篇大論道理,但可舉一二詞,以觀古漢語傳承語言漢語白話(粵語),望可幫爾輩瞭解一二。如有不合,敬請糾正,不勝感激。

為方便大家瞭解,特用簡體輸入。

①飲酒(喝酒)

  唐 韓愈《順宗實錄五》:“天下吏人,誥至後,出臨三日皆釋服,無禁婚嫁、祠祀、飲酒、食肉。” 陶淵明《飲酒》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飲酒酣。”

②食飯(吃飯)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③幾時(什麼時候)

杜甫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例句:幾時得閒一齊飲茶?(什麼時候有空一起喝茶?)

④得閒(有空)

《晏子春秋·雜下二八》:“異日朝,得閒而入邑,致車一乘而後止。”

《楚辭‧山鬼》:“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黃帝內經‧本病論》:“天歲早晚,餘以知之,願聞地數,可得閒乎?”

《西遊記》:說你與他做了徒弟,今日怎麼得閒到此?

《紅樓夢》:要是有人有事就罷,得閒呢就回,看怎麼說。

《儒林外史》:蘧公孫一連陪伴了十多日,並不得閒。

劉克莊:“準敕放還山,祈閒果得閒。”

韓愈 :“得閒無所作,貴欲辭視聽。”

蘇軾 :“因病得閒殊不惡,安心是藥更無方。”

⑤蒞(來),常誤寫為“嚟”

《詩·小雅·采芑》:“方叔蒞止,其車三千”

《莊子·在宥》:“古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

荀子·非相》:“矜莊以蒞之”

⑥企(站)

《漢書•高帝紀上》:“吏卒皆山東之人,日夜企而望歸。”

⑦畀(給)

《爾雅•釋詁》:“畀,賜也。”

《傳》:畀,予也。

劉望之《鵲橋仙》:“只應將巧畀人間……”。

《詩經·鄘風》:“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⑧睇(看)

《楚辭•九歌•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⑨落(下)

《琵琶行》: “大珠小珠落玉盤。”

李白:”疑是銀河落九天。”

⑩卒之(終於)

《垓下之戰》:“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南粵後生


粵語裡很多普通話沒有得詞彙,而不是沒有漢語,第一歷史是不能修改的,普通話是國語,是全體中國的語言,而非漢語,粵語為古漢語是漢語的一種,所以粵語讀通唐詩一點都不意外,國語讀唐詩不押韻也很正常,長城外也是中國一部分,清朝也是中國朝代,長城外滿族自治區方言成了普通話,是因為這是官方語言,也貼個北方遊牧民和北方農耕民族的特點,同時漢朝後漢人南遷,南北朝北方中原民族大融合,民族被漢族同化,對漢文化高度認同,成了現代北方漢族,所以北方漢人要認同一點,南方大部分平原地區可是北方中原南遷漢人,這個是南北朝形成的格局,別動不動就地域黑說南蠻,這個不符合歷史的說法,再者刨地一挖,中原可都是他們的古漢人祖先,屈指一數,北方人祖宗可真沒幾個是純種漢人,反而是........而南方部分地方可真的很純,這個已經挖出來對比過。所以說一部中國史半部漢人南遷史








正氣凜然99


粵語本質上是漢語的一個方言。從這個角度上講,粵語不存在獨立性,粵語裡邊的詞彙就應當是漢語當中的詞彙。所以這個提問是不準確的。

準確的說法應當是,粵語當中有很多普通話當中沒有的詞彙。這是符合事實的。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是語言發展環境的差異。

首先,古漢語當中的一些詞彙沒有在普通話當中保存下來,但是在粵語當中保存下來。這種情況在其他方言當中也存在。如粵語當中罵人的話撲街,其實就是暴屍街頭的意思。在普通話當中,已經沒有這樣的表述。

其次,廣東當地的一些特色習慣衍生出了本地特色詞彙,這個不是特殊現象,北方方言當中也存在這種地域性詞彙。比較典型的是被訛傳成買單的埋單。這是根據廣東當地的飲食風俗而形成的一種詞彙。後來在傳播過程當中,北方人誤認為埋為買,所以就改成了買單,這個詞彙現在已經成為全國通用詞彙。

再次,廣東歷史上對外開放較早,因此在方言當中形成了數量較多的外來語藉詞。在香港的粵語當中,這一點表現得最為明顯。這些詞因為是採用粵語音譯,所以大部分情況下僅限少部分地區流傳,所以和其他地方的漢語方言形成了比較大的差異。比較典型的代表是根據英語的音譯把球稱為波,香港和廣東人往往把賭球稱為賭波。但也有少數詞彙傳播到全國。比較典型的是巴士,現在已經成為全國通用詞彙。

最後,還有一些粵語當中常用的一些擬聲詞以及來源不明的特殊詞彙。這種情況其實在其他方言當中也存在。這些擬聲詞除了表示情感之外,沒有特殊含義。而至於某些來源不明的特殊詞彙,現在其實並沒有規範的寫法,一般採用約束成定的方法利用同音字進行記錄。至於具體的來源,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有些認為是上古漢語的遺存,也有些學者認為是古代百越族語言的留存。

總的來說,粵語確實具有一些特色,但和其他方言相比,也沒有顯著的差異性,本質上依然是漢語方言。兩者沒有並列地位。而隨著交流的頻繁,各種方言相互之間會逐步靠攏。普通話雖然在整個過程當中居於主導地位,但是在很多詞彙方面,也會受到方言的影響。尤其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憑藉著香港和廣東在經濟和流行文化上的優勢,大批粵語詞彙成為全國通用詞彙。但從本世紀以來,這種現象就日益減少。粵語雖然是方言當中最為強勢的一支,但是在和普通話的競爭當中還是最終處於下風。


用戶4325101516


照題目的語義,粵語不是漢語嘍?廣東人不會同意的,理論上也完全不是如此。

粵語是漢語。粵語裡有的詞,就是漢語裡有的詞。

事實上,各地方言都有一部分當地獨有的詞彙,這是普遍現象。這些詞語,有的可以用常用漢字寫出,也有“寫不出”的,其實其中有不少也有對應漢字的,不過因為極少機會上書面,所以被“遺忘”了。而廣東人有自己的對待方式,就是自己造字,以示區別。於是我們可以看到,香港報紙上的社會新聞等等當中常有不少外地人看不懂的字。它本是給懂粵語的人看的,外地人不懂不傷大雅。硬著頭皮看一段時間,也可以基本看懂的。

也可以提一提,各地方言裡確實存在一些本不是漢語的詞。例如哈爾濱人說“列巴”、東北人說“撒拉子”、許多地方說“咖啡”,北京人說“膩歪”.....但這些詞早已融入當地漢語,沒覺得那不是本地話。應該說,這些詞至少已經是當地話詞語——當然是漢語啦,要較真的話,加一句:“語源.....”。

添一段餘興:其實要非常嚴格地“揪”出外來成分,是相當難的,會弄得本地人也覺得受不了。比如說,寧波一帶說“宕頭”,就是“這裡”,土得不能再土的土話了。而語言學家考證,這個詞語屬於“偒傣話”遺存。偒傣是哪裡?它包括若干個民族,他們的後裔現在散處雲南和雲南以南,也早已分別融入當地民族了。他們的老祖宗在西施那時候在越地和我們的漢族祖先做過鄰居,我們的老祖宗厲害大大滴,後來把他們趕到天涯海角去了。我們現代的浙江人在網上看見這個說法,勃然大怒:這個話是正宗的寧波話,豈能是比南蠻還要南的蠻的蠻話!


ZBLiu


這是我兩年前寫給朋友的,我想從另一個側面說說方言與現代普通話的差異性。至於詞語的問題,原因是有很多面造成的,比如,人口的幾次大規模遷徙(我國最少有四次人口大規模的從北方遷徙到南方),導致部分“官話”南移並保留至今,另比如,現代漢語中有許多外來詞語的融入,如、吉普、洋芋和模特等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些詞彙就留到方言中但並沒有被吸收到現代普通話中(西安回坊話裡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古波斯語、古蒙古語和古阿拉伯語等等)。還有許多原因導致詞語只有在方言中才有的現象,在這裡我就不一一說了!

朋友們幾天前,一位廣東的朋友說“粵語讀古詩有時特別押韻”。我當時有事錯過了話題,今天閒來無事就和大家聊聊此話題!

首先,古漢語的發音與我們現代普通話發音差距很大!漢語發音有“上古音”、“中古音”、“土語方言”以及“近代讀音”等等,我們現在的普通話發音是已清末北方話為基礎發音的一種語言。舉例說明一下,比如“白”字,現代讀音是“bai”(二聲),但在京劇和相聲(貫口)中讀“bo”(二聲),在唐代讀“ba”(短而急促),意思都是一樣但讀音不同。另外!由於中國古代的幾次大的人口遷移(比如安史之亂導致),人們主要的遷徙地大多數是南方地區,所以大量的“官話”和“雅音”流傳於南方方言中,而北方不在使用,導致很多南方方言中遺留大量的古漢語發音,例如粵語,客家話和閩南語等等,都有大量漢字發音與古話語發音相似!

其次,除了語音外還有音調!現代普通話分四個音調,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古漢語也分四個音調,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大家發現沒有普通話中沒有“入聲”,對了!普通話中把“入聲”平分給其他三音調中去了,稱作“入聲三派”。入聲在現代漢語中是沒有的,所謂的“入聲”就是發音短而急促的音調。而在粵語、客家話和閩南語中都把“入聲”保留了下來,甚至在日語和韓語中也有“入聲”音調!在古詩詞中恰好有入聲字為韻部的“入聲韻”,這樣當用入聲音調讀入聲韻部詩詞時就會感覺特別的押韻!

最後,其實詩詞不是亂寫的,詩詞一般有三要素,“押韻、平仄音律、對仗”。但人們一般只知道押韻,其他兩要素知道的不多,押韻和對仗在這裡就不多說了,我們主要來看看平仄音律,所有的古詩詞都是按照固定的平仄音律寫的!這樣會有上下起伏和朗朗上口的感覺。舉例說明下:我們來看看五言絕句的平仄要求

※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代表可仄可平)

大家看到起伏了嗎?這樣寫出的詩才會朗朗上口呀!

所以說只要按照詩詞的要求寫的作品,你不管用什麼方言去讀都會有朗朗上口的感覺!

詩詞不是用方言寫的!也不是專為那個地區寫的!它是按照自己特有的規定和規則寫的!

以上純屬淺談連皮毛都不是,每一種方言都是非常偉大的民族財產,每一種方言都博大精深,不是用草草幾筆就可以說清楚的,學生我學疏才淺只是寫了些許小小感受罷了!望大家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