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與一樓和頂樓相比,另外兩個樓層或許更應“避開”?入住後才明白

眾所周知,與歐洲等國家地廣人稀不同,我國是14億人口的大國,而過去這一二十年,伴隨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遷移,截至2018年底,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已經達到8.3億。但是,土地資源是有限的,大城市的土地更是寸土寸金,如果要在有限的土地上解決更多人的住房問題,向高空索要空間成為了一種必然選擇,於是越來越多的高層住宅拔地而起。

與一樓和頂樓相比,另外兩個樓層或許更應“避開”?入住後才明白

當然,對於絕大多數的購房者而言,在買房過程中,樓層選擇自然也就成為了一件讓人糾結的事情。畢竟,對一棟二三十層的建築而言,樓層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了房子的視野、通風、採光以及居住體驗。那麼,在選擇樓層時,有沒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準則可以作為參考呢?根據以往的買房經驗來看,“頂樓”和“一樓”暴露的問題最多,所以幾乎很少有人願意選擇,哪怕它們比其他樓層還要便宜。但筆者認為,如今再回過頭看看,與“頂樓”和“一樓”相比,或許另外兩個被大家忽視的樓層更應該“避開”。接下來,我們就具體分析一下。

與一樓和頂樓相比,另外兩個樓層或許更應“避開”?入住後才明白

隨著建築技術的不斷髮展和住房產品的更新換代,如今一樓和頂樓已經有了很大改進

先看看一樓。

如今越來越多的樓棟開始在建築底部採取架空層設計,換句話說,一樓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樓了。對於一些高檔小區,架空層甚至可以高達3-6米,除了被用作車庫、儲藏室以外,健身室、棋牌室等也被廣泛設計應用。顯而易見,架空層將住宅與地面隔開以後,不僅可以起到防止沉降開裂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實現防潮和通風,減少蚊蟲等問題,增加居住的舒適度。筆者認為,隨著架空層設計的不斷普及,人們對於一樓的認知也會得到逐步改變。

與一樓和頂樓相比,另外兩個樓層或許更應“避開”?入住後才明白

再看看頂樓。

長期以來,頂樓留給大家的固有印象就是冬冷夏熱還漏水。但是,同一樓一樣,如今的頂樓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對於一些大品牌房企而言,除了保溫隔熱、防水工藝已經不斷提高,驗收制度也已經不斷完善,而且一些房子還有閣樓和躍層設計,這都大大解決了大家所關心的問題,所以也不能一直拿老觀點來看待“新建築”了。

總而言之,從茅草房、磚瓦房到電梯房,隨著建築技術的不斷髮展,我們早就已經進入到了第三代住房,伴隨住房產品不斷升級換代,以往一樓和頂樓存在的很多備受詬病的問題都逐步得到了明顯解決。因此,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另外兩個常常被大家所忽略的樓層,與一樓和頂樓相比,未來買房時,更應該注意避開。

與一樓和頂樓相比,另外兩個樓層或許更應“避開”?入住後才明白

與一樓和頂樓相比,另外兩個常常被大家忽視的樓層更應該“避開”

第一,腰線層

腰線層,顧名思義,就是凸出樓棟立面,有腰線的樓層,主要有靠近頂層、底層、中間樓層三個位置。一般來說,腰線層並沒有太大的實際作用,只是能讓樓棟外觀看起來更有視覺效果和設計感,但是入住之後可能會發現,腰線層的存在可能會帶來一些實用問題。由於腰線層是凸出外立面的而且佔據一定的寬度,所以對於腰線層上面的一層住戶來說,可能會面臨積水滲透問題,樓上亂丟垃圾帶來的垃圾積存問題,而且如果腰線是處於底層位置,可能還會面臨偷盜等安全隱患。

此外,由於腰線層同時也佔據一定的高度,也就是多了半堵牆,所以無論是對腰線層下面的一層住戶還是對於上面的一層住戶來說,平時可能面臨更多的是採光和通風受阻問題。我們不妨舉個簡單的例子:對於正常樓層來說,窗戶高度大約為1.8米,但如果是處在腰線層,這一層窗戶的高度可能會低於1.8米,一般來說為30-50cm,顯然無論是採光還是通風都會受到明顯影響。

與一樓和頂樓相比,另外兩個樓層或許更應“避開”?入住後才明白

第二,設備層

設備層,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存放樓棟設備的樓層,如給水排水系統、空調器、冷卻塔、送風機、電梯機房等等,一般位於地下室或頂層。但是,對於一些建築高達、層數較多的樓棟來說,為了減輕設備所承受的負荷,往往還會在中間樓層設置設備層,一般為10-20層之間,從而使得空調、給水排水等設備的佈置更加經濟、合理。顯而易見,設備層的存在必不缺少,可以維護整個樓棟的運轉,但是靠近設備層的樓層則存在一些問題。

一方面,這些設備或機器一起工作起來,往往會產生極大的熱量、震動,如果隔音效果做得不好,自然而然會影響業主的居住環境。當然了,每個人對噪音的可接受範圍不一樣,所以如果是二手房的話,購房者最好還是實地感受一下。另一方面,在設備層裡,管道、電纜、電井等設備密集,一定程度上也會帶來輻射,雖然目前都已經控制在了國家安全標準的範圍之內,但在心理上多多少少還會有些不適,而且日後如果打算置換房產,往往也會很難轉手。

與一樓和頂樓相比,另外兩個樓層或許更應“避開”?入住後才明白

其實,在買房過程中,與一樓和頂樓相比,絕大多數購房者都會忽略腰線層和設備層的存在,而且置業顧問往往避重就輕,也並不會向購房者作過多的說明和解釋。因此筆者建議,大家在選擇樓層的時候,還是多問兩句,多實地看看,不要貪圖一時的便宜,能避開最好避開,不要等到入住了才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