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調研筆記:今天教你逛街購物中挑出十倍股

​證券市場紅週刊 林中

上週節目中,2018年私募冠軍劉躍斥資上千萬調研,拆手機拆基站最終拆出了一張科技股投資的“藏寶圖”的經歷,應該給大家戴耳環畫眉毛-----耳目一新的感覺。本期視頻繼續給力,我們請來了2019年私募基金冠軍------賽亞資本董事長羅偉冬來和大家聊聊調研這點事。賽亞資本同時也獲得了

三年期全國冠軍,我特別好奇的是,過去三年他們的換手率是零投資組合沒有變過,這個情況是比較少見的。

調研筆記:今天教你逛街購物中挑出十倍股

點擊觀看完整視頻:

逛街購物逛出的10倍股

俗話說,車有車道,船有航道---各有各的路。羅偉冬更喜歡從身邊平常生活中來發現成長股的投資機會,從購物從逛商場中尋覓10倍股。如他在銀行存錢發現聚龍股份清分機巨大的市場空間的例子就很典型。再比如他講的從機場熱賣的LA MER護膚品,與雅詩蘭黛在過去十幾年之間上漲25~28倍的邏輯。羅偉冬總結:10倍成長股多出自於”為人民服務”的企業中。

想想看,確實是,我們身邊10倍股也是和尚敲木魚----哆、哆、哆!騰訊、雲南白藥、貴州茅臺、格力電器、伊利股份、蘋果等等都是,關鍵是要有一顆好奇心,一雙敏感的具有發現功能的雙眼皮大眼睛,其實,這也是我們節目曾經給大家介紹的彼得·林奇從身邊發現10倍股的方法一致,雖然境內外市場環境不一樣,但投資的理念邏輯是同源的。不過“身邊”這個詞有點太泛了,本期節目羅偉冬也和大家聊了2019年他關注的兩個方向,具體內容您可以收看節目。

10倍的共享牛股堅守不易

我感覺呢,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發現10倍股或許並不難,但最終能獲利10倍是真的難。為啥呢?因為日常調研中好奇發現只是源頭,後面還需要算大賬,還需要深入研究。另外,我覺得還有一點就是堅守自己的理念目標“毛不易”。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10倍的共享牛股都坐過,但最終收穫可能只是牛毛數量上的區別。

劉躍、羅偉冬、還有節目的老朋友王總,有著不同側重的調研方式,但他們都在恪守著自己的模式並不斷完善。其實價值投資就在我們身邊,每一次經意或不經意間的調研,都可能成為一次成功投資的開始。關鍵是行動起來!好吧,想了解最新調研信息,可添加節目組微信號kj50878249。

我是林中,大家猜猜春節前最後一期看見節目,您會看見哪位私募大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