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蕭紅《呼蘭河傳》:究竟要經歷多少悲苦,才能讓文字透紙生涼

《呼蘭河傳》出版的第二年,蕭紅就去世了。這本書成為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最有爭議的作品之一。

蕭紅《呼蘭河傳》:究竟要經歷多少悲苦,才能讓文字透紙生涼

蕭紅照片

這是一部不太像小說的小說。

好像在為"呼蘭河"作地方誌,又以擬人的方式賦予呼蘭河擁有"傳記"的資格。

好像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又沒有前後連貫的故事和波瀾起伏的情節,甚至連貫穿全書始終的"主角"都沒有。

但是,茅盾先生卻說,"要點不在《呼蘭河傳》不像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而在於它於這'不像'之外,還有些別的東西"

蕭紅《呼蘭河傳》:究竟要經歷多少悲苦,才能讓文字透紙生涼

01女性的悲歌:《呼蘭河傳》雖然沒有貫穿始終的主人公,但女性的悲劇卻貫穿全書始終。

《呼蘭河傳》中的女性是充滿了悲劇性的。

王寡婦的因為獨子掉河淹死而瘋了,可是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樣,大家圍觀轟動一陣子,也就歸於平靜了,把這件事忘記了,甚至惻隱之心也轉瞬即逝。

兩家人指腹為婚。若女家窮了,男家可以不娶。若男家窮了,姑娘就一定得家,否則就會名譽很壞,叫做"望門妨",很難找婆家了。如果嫁過去受了欺負,孃家也只有一句"這都是你的命,你好好耐著把",從此演繹出許多跳井、上吊的悲劇來。

蕭紅《呼蘭河傳》:究竟要經歷多少悲苦,才能讓文字透紙生涼

小團圓媳婦之死是全書女性悲劇的高潮。原本活潑健康的小團圓媳婦,僅僅12歲就嫁到趕車的胡家。雖然她為了更符合一個小團圓媳婦的身份,因為長得高而續報年齡說是14歲,可是其他地方依然不符合"團圓媳婦標準"。她天真爛漫"不害羞",她頭一天就吃了三碗飯,不矜持、不扭捏。這讓人感覺不夠"乖巧溫順"。婆婆為了教她"規矩",把她吊起來用鞭子打,拿燒紅的烙鐵燙腳底心……小團圓媳婦要回家,又說她"有病",跳大神、用開水洗澡……終於將小團圓媳婦折磨死了。

王大姑娘對女性悲劇的另一角度呈現。原本大家誇讚的好姑娘,因為不經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官方程序就和馮歪嘴子相愛並生活在一起了,大家對她充滿了鄙夷和排擠,甚至生孩子都是在零下其百度的磨房裡。生完小孩的她日漸消瘦,終於在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死了。

蕭紅《呼蘭河傳》:究竟要經歷多少悲苦,才能讓文字透紙生涼

影視作品中蕭紅形象

02製造悲劇的劊子手:每一個人都是劊子手,包括女性自己。

上述悲劇故事中,表面上看只有小團圓媳婦是"被"折磨死的,那麼就以小團圓媳婦之死為例,看看"兇手"到底是誰。

首先,頭號兇手肯定是小團圓媳婦的婆婆。是她有事沒事就把小團圓媳婦拉過來打一頓,要"規矩出一個好人"來。不僅是簡單地用手打,還翻新花樣,把她吊在大梁上用鞭子打,直到昏過去,用燒紅的烙鐵烙腳底心……如此虐待,小團圓媳婦就哭喊著要回家,又被當做生病,才引出來花樣百出的治療方案,將她折磨死了。

蕭紅《呼蘭河傳》:究竟要經歷多少悲苦,才能讓文字透紙生涼

薩滿跳大神

直接導致小團圓媳婦死亡的是跳大神。小團圓媳婦受到虐待,哭喊著要回家,跳大神的卻說這是大仙要抓她"出馬",一定要想辦法破一破。在婆婆找遍了偏方之後,又是跳大神的"花樣翻新",用滾燙的熱水給她當眾洗澡。如果不是這樣,那鮮活的生命怎麼會轉瞬就沒了?

在這個悲劇中出過不少力的還有所謂的"好心人"和"能人"們。當得知小團圓媳婦"有病"之後,有許多"善心的人"來出主意,或說燒個"替身",或者給她畫個花臉;週三奶奶主張給她吃個全毛的雞,連毛帶腿一起吃下去;楊老太太出了個黃連焙豬肉的偏方;李永春藥鋪的出自信口胡謅一個藥方子;道士抽帖畫病……這些人或者出於無知,獻上道聽途說的方子,或者坑蒙拐騙,藉機沾點便宜,沒有人真正把小團圓媳婦的生死放在心上。

蕭紅《呼蘭河傳》:究竟要經歷多少悲苦,才能讓文字透紙生涼

看客圍觀小團圓媳婦洗澡

壓死小團圓媳婦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圍觀的人們。當小團圓媳婦被打得夜夜哭喊的時候,鄰居們議論"早就該打"。當給小團圓媳婦用熱水當眾洗澡的時候,看熱鬧的人們叫嚷著"用熱水澆哇!用熱水澆哇!"小團圓媳婦被燙昏了的時候,圍觀的人有的覺得困了,覺得沒有白看一場熱鬧,要回家睡覺去了……誰關係那個女孩兒的死活?

03時代的悲劇:冷漠是這個時代最可怕的怪物,它將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變成冰冷麻木的"看客"。

有人說造成女性悲劇的是男權的壓迫。然而從以上分析我們很少看到男人的身影,造成女性悲劇的正是女性自己和無性別差別的"人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悲劇呢?

造成這一切悲劇的原罪是冷漠!

蕭紅《呼蘭河傳》:究竟要經歷多少悲苦,才能讓文字透紙生涼

因為對生存狀態的冷漠,所以不思改變。《呼蘭河傳》第一章提到了一個大泥坑,翻過多少車,淹死過多少動物,可沒有一個人說把泥坑填起來。這個泥坑,象徵著幾千年來因循的守舊陋習,是根深蒂固的傳統社會意識。這裡麵包括了男權、父權,但不侷限於此。這一切讓女性本身對自己的生存狀態冷漠並習以為常,而將一切與"慣例""規矩"不符合的視作異類,比如小團圓媳婦,比如王大姑娘,這些挑戰了既有規則的人必須要受到懲罰。

因為對人性的冷漠,所以缺乏同情和共情。人們將一切悲劇都當做一場"熱鬧"來看。王寡婦的兒子死了,熱鬧一陣子;小團圓媳婦洗澡,熱鬧一陣子;王大姑娘死了,人們又看熱鬧一陣子。人們也會在一瞬間產生悲憫之心,但一想到這樣可憐的人還有許多,難道每一個都可憐嗎?隨之這短暫的悲憫和同情也消失了。看到鮮活的生命消逝,也會有那麼一瞬間感到可惜,慌張,但又怎樣呢?自己的日子還是要過下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當有二伯和廚子埋葬了小團圓媳婦之後,像過年一樣歡天喜地談吃的。談到埋葬過程,不過是"人死還不如一隻雞,一伸腿就算完事"。扭曲了的國民靈魂,讓這個世界充滿了無限悲涼。

因為對社會現狀的冷漠,所以麻木不仁。《呼蘭河傳》中"我"和祖父的反應對比,祖父對小團圓媳婦和王大姑娘的態度轉變,讓我們看到了麻木不仁的"看客"是如何產生的。"我"是一張初次觸碰世界的白紙,所以充滿了同情心。祖父閱盡世間滄桑,但還保留著一點人性深處的善良,他也覺得小團圓媳婦"怪好的",讓王大姑娘和馮歪嘴子住到裝草的房子裡。但是冷漠已經侵蝕了他的心。半夜小團圓媳婦被打得哭,祖父說"別管那個,唸詩吧"。明知道小團圓媳婦沒有病,也隨著大眾說"她有病"。當大家都恥笑王大姑娘時,祖父也默認了。

蕭紅《呼蘭河傳》:究竟要經歷多少悲苦,才能讓文字透紙生涼

影視作品中蕭紅形象

順從、冷漠、麻木,這難道不是魯迅筆下"看客"的畫像嗎?在這個封閉、荒涼的呼蘭河小鎮中所展現出來的國民劣根性不正是那個時代的悲劇縮影嗎?

是的,這篇小說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起來好像很輕鬆,然而越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


【曉閒讀書】在閱讀中體會人生。覺得不錯要點贊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