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百畝玉米無人問津,村民寒風中整袋採摘:流轉種地不容易


近日在安徽省北部農村,攝影師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一片面積約有上百畝的玉米秸稈還留在田間,按道理講這個季節小麥早該綠油油的了,不會是種地的主人放棄了這片土地吧。在農村,有的農民種植的晚玉米收穫之後,可能要忙於其他生意,暫時將秸稈放棄在田間的現象也比較普遍,但這麼大面積的玉米秸稈確實比較罕見。

就在攝影師疑惑的時候,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只見一對農村老夫妻騎著電動三輪車經過這片玉米地時,爺爺將車輛停放在路邊,奶奶拿著一個編織袋從三輪車上走了下來,徑直朝玉米地走去。攝影師當時心想農村燒地鍋的現象比較普遍,也許老兩口是想裝點玉米秸稈回家燒鍋吧。

出乎意料的是,奶奶走進玉米地之後,並沒有用力去折斷玉米秸稈,而是握著苞米皮子搖晃起來。攝影師這才發現,原來這大片的玉米地並沒有收穫,一個個玉米棒子還長在秸稈上面呢。這就更加令人意外了,這大冬天的玉米怎麼還沒有收穫,難道主人連辛苦種植的玉米都不要了嗎?


經過一番攀談,“草根影像”這才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原來這些地都是奶奶這個村的,以前被一個種地大戶流轉了過去,上一季種植的作物是藥材“決明子”,秋天收穫的時候找村裡一位機械手收割的。收穫之後可能藥材不值錢,這位流轉土地的大戶賠了本,連收割的費用都沒能給收割機手。

這位收割機手姓靳,我們姑且稱之為小靳,對種地大戶未能支付費用的事情也是無可奈何,最後決定自己在這些地裡種一季玉米算是扯平了。在玉米品種的選擇上,小靳經過一番考量,採用的是耐低溫的水果玉米,於秋季的時候種植,冬季的時候收穫,賣種子的還包回收。經過測算,小靳覺得收益肯定不錯,至少能把自己收藥材的費用掙回來。

然而令小靳沒有想到的是,說好來回收的玉米商人卻沒有過來。想批發給市場上的零售商吧,但零售商要的數量也是微乎其微,而他自己還有其他工作要做,所以除了一小部分被賣出去之外,大部分水果玉米就被這樣在田間無人問津。


奶奶介紹,小靳是本村的人,處事比較大方,眼見這些玉米無法處理掉,又擔心凍壞在田間,就對村裡的其他村民說如果願意的話,可以放心到田間去摘。所以經常有經過的村民走進田間摘上一些,準備拿回家煮著吃。

奶奶介紹,這種水果玉米水分非常足,營養比較豐富,老年人吃起來一點也不費力,比以前種植的那種顏色發黃的本地玉米口感要好很多。而且這種玉米像水果一樣,還可以生吃呢。攝影師走進田間,剝開一個玉米棒子,用指甲掐了一下,發現這種玉米水分的確很足,與傳統玉米有很大的不同。

爺爺奶奶將摘的幾乎一編織袋水果玉米裝在電動三輪車上,這些玉米夠他們吃上一段時間的了,如果吃不完話還可以將子剝掉,裝冰箱內冷餐起來。據瞭解,這種玉米棒子如果在市場上銷售的話,每個的價格至少在1.5元以上,爺爺奶奶節省了將近100元呢。


從這個真實的事例可以看出,在農村流轉土地搞農業種植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能全面把握種植、價格、銷售等各個環節,說不定會賠得血本無歸。你怎麼看待農村這種採摘玉米的現象,歡迎關注交流,更多草根生活故事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