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寶媽將兒子帶進女廁,被女孩指責後當場發飆:你又沒什麼好看的

寶媽將兒子帶進女廁,被女孩指責後當場發飆:你又沒什麼好看的

很多家長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意識就是,孩子還小,他們什麼都不懂,所以有許多事情他們都可以不用避諱,逐漸地家長就習慣了孩子不怎麼有"性別意識"這件事,可殊不知,這對孩子已經造成了諸多不好的影響。

寶媽將兒子帶進女廁,被女孩指責後當場發飆:你又沒什麼好看的

前段時間,小童和閨蜜去商場買東西,買到一半,小童想上廁所,於是就進了商場的公共廁所,一進門就看到一個大約五六歲的小男孩趴在門縫邊"偷看",小童剛剛開口阻止孩子,孩子就開始大哭,孩子的媽媽此時上完廁所出來就開始罵小童,小童把事情的始末告訴了這位寶媽,可沒想到,寶媽居然更生氣了,說:"你又沒什麼好看的,小孩子懂什麼呀。"

寶媽將兒子帶進女廁,被女孩指責後當場發飆:你又沒什麼好看的

聽完這話,小童發現自己應該是遇上"熊家長"了,孩子做錯事家長教育就好了,可是這位家長還理智氣壯覺得自己的孩子做什麼都沒錯,這位母親不僅不知道什麼是性教育,而且還不懂得如何尊重其他女性。

作為監護人,父母有義務在孩子小時候就讓孩子明白性別差異到底是怎麼回事,主要可以從以下3點入手。

1、 在家裡,家長就要注意避諱,兒子避諱母親,女兒則是避諱父親

寶媽將兒子帶進女廁,被女孩指責後當場發飆:你又沒什麼好看的

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一定是需要從小開始的,要讓孩子明白男生和女生是不一樣的,這樣孩子才能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並且也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在青春期也不會由於對"性"的好奇,從而做出一些傷害自己或是他人的事情。

所以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就要有意識地注意避諱異性孩子,讓孩子有性差異的觀念。

2、 出門在外,家長不要帶孩子去異性廁所或澡堂

寶媽將兒子帶進女廁,被女孩指責後當場發飆:你又沒什麼好看的

家長帶著異性孩子出門,孩子應該去哪個廁所這件事情,已經在網上討論了很久,許多地方也修建了親子廁所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有許多家長仍不以為意,依舊我行我素地帶著孩子去異性廁所,但是這在潛意識中會給孩子帶來一些認知上的錯誤,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所以家長要刻意帶孩子避開異性廁所或是異性澡堂,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免孩子的性別意識因此很薄弱,對心理發展造成阻礙。

3、 家長需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孩子也是可以有隱私的,家長需要尊重孩子的隱私

寶媽將兒子帶進女廁,被女孩指責後當場發飆:你又沒什麼好看的

許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明明是自己帶大的,為什麼會有隱私,他在小的時候家長什麼都看到了,現在長大了倒是開始遮遮掩掩,可是那時候孩子還小不懂事,當孩子長大以後,他們會逐漸有了羞恥心和隱私意識,家長如果這時候不注意保護他們的個人隱私,依舊不管不顧的話,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

孩子沒有性別意識或者性別意識薄弱的話,除了前文中提到的部分外,危害還表現在以下兩點。

1、 受到侵害後不懂得保護自己

寶媽將兒子帶進女廁,被女孩指責後當場發飆:你又沒什麼好看的

孩子缺乏性教育,並且沒有性別意識的話,在受到侵害後,他們根本就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因為他們無法判斷這樣的行為是否合理,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受到了侵害,所以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非常重要。

2、 容易使孩子的性格與性別相悖

寶媽將兒子帶進女廁,被女孩指責後當場發飆:你又沒什麼好看的

我們會發現,有些孩子他們表現出來的性格與性別是不太相符的,淺顯一點就表現為男孩子"娘娘腔",女孩子"男人婆",雖然社會的包容度提高,對於這樣的性格已經沒有偏見,但是家長仍然希望自己的兒子能陽剛一些,女兒能溫柔一點。

那麼這就需要家長從小為孩子培養"性別意識",他們從小就明白男女雙方的性別差距就不容易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方方面面都能夠健康快樂,也希望孩子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那為何不從家庭教育開始,正確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讓孩子的心理能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