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民大醫院胸痛中心通過中國胸痛中心認證區域協同搭建心肌梗死救治“高速路”

全媒體記者杜瑞芳 實習生羅元菊

2019年第九屆中國胸痛中心大會上,湖北民族大學附屬民大醫院胸痛中心正式通過了中國胸痛中心的認證。截至目前,全國參與胸痛中心建設的醫院已達到4500餘家,而通過胸痛中心認證的醫院僅1200餘家,我州僅2家。

民大医院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区域协同搭建心肌梗死救治“高速路”

深夜是胸痛中心接診病人最多的時候,民大醫院胸痛中心的標誌十分醒目。

民大醫院胸痛中心成立以來,救治成效明顯,今年,已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餘例。民大醫院胸痛中心始終堅持多科協作,統一診療規範,優化診療流程,縮短了胸痛患者救治時間,改善預後和減少醫療費用支出,降低了死亡率。與時間賽跑、和死神搏鬥,將無數急診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延續了美麗生命,為健康恩施保駕護航。

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先救治後收費為患者贏得救治“黃金120分鐘”

5月11日12:00,譚某畢突發胸痛。在巴東縣清太坪鎮衛生院,醫生為他做了心電圖,並將心電圖上傳至民大醫院胸痛中心微信平臺,民大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胡建華診斷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胡建華利用胸痛中心微信平臺同步指導,清太坪衛生院醫生為譚某畢服下阿司匹林。鄉鎮衛生院條件有限,沒有譚某畢急需服用的藥物替格瑞洛。為了與死神搶奪生命,救護車護送譚某畢離開清太坪鎮衛生院的同時,胡建華立即與巴東縣民族醫院取得聯繫請求支援,該院醫生田祚村立刻帶上急需藥物等候在救護車的必經之路。當救護車到達野三關時,醫護人員立即為譚某畢服下180毫克替格瑞洛。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後,救護車向州城飛奔。與此同時,民大醫院開通綠色通道,醫護人員為譚某畢辦好入院手續,做好手術準備。

13:50左右,救護車抵達民大醫院,早已守候多時的胡建華及醫護人員立即為譚某畢進行急診PCI手術,搶救非常成功。

“民大醫院主動聯絡,形成各級醫院協同救治網絡,正是得益於這個胸痛中心區域協同救治體系,才為病人贏得了救治‘黃金120分鐘’;民大醫院胸痛中心‘先救治、後收費’的治療理念為病人爭取了最佳手術時間。這兩大原因讓譚某畢能夠被成功救治。”民大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胡建華說。

心肌梗死作為急性胸痛的一項重要疾病,起病迅速、死亡率高。胸痛中心已成為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併成為等級醫院重要評定標準。為了給胸痛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最佳治療途徑,2017年8月18日,民大醫院胸痛中心正式成立。

民大醫院胸痛中心的建設,拋棄了以往每家醫院單打獨鬥的傳統模式,建立起以民大醫院胸痛中心為平臺,以各縣市基層醫院為基礎的針對急性心肌梗死的協同救治體系,將院前急救系統和院內綠色通道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縮短總缺血時間,從而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截至目前,民大醫院胸痛中心在恩施州已簽約的網絡醫院達到7家,覆蓋全州各縣市。為方便患者就診,為患者贏得救治“黃金120分鐘”,民大醫院積極建立胸痛中心微信平臺,專人24小時值班,並留有電話號碼便於患者聯繫;建立民大胸痛中心微信群,實現了對STEMI的區域協同救治並實現了“雙向轉診”,與網絡醫院及恩施州附近其他基層醫院接成了密切的聯絡網,環環相扣。

在協作醫院,有急性胸痛病人去就診,10分鐘完成心電圖、20分鐘內完成檢測,若懷疑是心肌梗死,協作醫院將信息立即上傳至胸痛中心微信群,胸痛中心值班醫生馬上診斷並指導治療,告知怎麼服藥、怎麼搶救、怎麼轉診……在患者到達醫院之前,民大醫院胸痛中心已開通綠色通道並做好手術準備,實現了“患者未到,信息先到”。

24小時待命,時刻準備著趕往手術,一天做十幾臺手術是經常的事情

心肌梗死起病迅速,時間就是生命,分秒必爭。

對於胸痛中心每一個人來說,他們24小時待命,時刻準備著趕往手術室。胡建華介紹,從接到胸痛中心命令後,所有醫護人員必須30分鐘之內集合,民大醫院胸痛中心平均在15分鐘內可保證人員和設備到位,保證患者一到即可順利實施手術。從患者進門到開通堵塞血管所需時間國家要求90分鐘內,全國現已建成胸痛中心機構平均時間72分鐘,民大醫院胸痛中心可以在72分鐘以內完成,為患者的生命贏得了時間,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對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率。

“胸痛中心24小時值班,手機必須隨身攜帶隨時準備趕往手術室,接到電話無論你在做什麼都必須放下。”民大醫院心血管內科護士劉豔妮說,“一天下班已是半夜,我剛到家又接到電話需趕往醫院做手術。因為家住得比較偏遠,無法打車,我在路邊見車就攔,請求司機將我送往醫院。司機聽說我是趕去做手術,到了醫院都沒要我的錢。”

因為平時工作忙,劉豔妮沒有時間照看孩子,孩子上學都由家人接送。有一次休息,她去學校接孩子放學,剛到校門口就接到電話,有病人需要立即手術。萬般無奈,她只好提前將兒子接出來,自己趕往醫院,委託出租車司機將兒子送回家,“這種情況發生過很多次,現在家人都已經不‘相信’我了,即使我有空去接孩子,家人都會一同跟去,怕我又突然‘放鴿子’。”劉豔妮哽咽地說。

對於民大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李華波和陳世健來說,做完一臺手術接著做下一臺手術,早已習以為常,“經常半夜十一二點剛一回家,胸痛中心微信群裡突然有消息有急診要做,立即趕往醫院做完手術已是凌晨三四點,休息一兩個小時後又要開始做手術。晚上經常接到縣市級醫院的電話,病人需要轉診,從指導用藥、啟動導管室、病人怎麼最快來醫院,一直到為病人進行手術……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時時關注,分秒必爭地從死神手中‘搶人’。”李華波說,“一天做十幾臺手術是經常的事情,做完手術衣服全部溼透。由於精神壓力、心理壓力非常大,做完手術常常癱軟在地,在手術室靠著牆就睡著了。”

民大医院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区域协同搭建心肌梗死救治“高速路”

病人搶救成功了,李華波卻累得睡著了。

據瞭解,民大醫院胸痛中心建設以來,得到了醫院在資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定期開展院內培訓,胸痛中心技術總監胡建華主任還遠赴各網絡醫院開展培訓,醫院出資100萬新建CCU,提高了聯合救治的水平和能力。

今年以來,民大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胡建華已到14家縣人民醫院、中醫院、鄉鎮衛生院開展了15場專題講座。每個月1號定期主動發佈本院胸痛中心的“D-to-B”時間,引導本區域網絡醫院開展“溶栓+轉運PCI”,醫務人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胸痛中心針對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療能力、整體救助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為更加完善流程及救治質量,胸痛中心在每一階段進行質量會議總結,充分利用“質量分析會”,不斷總結、發現問題;聘用專職數據填報員,保證數據網報的及時性;積極開展對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後患者的家庭隨訪,完善對患者的救治整合。胸痛中心積極為胸痛患者提供優先惠民政策,就診時收費優先、採血優先、就診優先、無需排隊和掛號;先救治後收費,彰顯惠民政策,給山區老百姓帶來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