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山河破碎,少年立志,他說,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功成名就,榮譽加身,他說,醫學領域的創新關乎生命,決不可為了博人眼球刻意作秀,而應該完完全全為了病人。

耄耋之年,初心不改,他說,苦生命所苦,樂生命所樂,這就是我對醫學這份事業的全部心思。

大醫至誠,95歲高齡仍堅守醫生崗位,堅持查房、教學、指導臨床工作,他就是中國“當代心臟病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灝珠。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陳灝珠

陳灝珠是中國心血管病有創性檢查和治療的奠基人之一,長期從事心血管病內科診療的研究工作,對冠心病、先心病、風心病、高血壓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診治的研究有豐富經驗。先後獲國家、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20餘項,榮立一、二、三等功6次。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1924年11月,陳灝珠出生於香港。父親陳國倫畢業於軍校,常年任職軍隊;母親吳雲香沒有念過書,但待人接物誠懇認真。受家庭的影響,陳灝珠幼年時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1939年,12歲的陳灝珠經歷了人生的第一場鉅變:母親因高血壓中風離世。他後來回憶說:“那個年代很多病沒法治,母親患高血壓常頭疼,可卻沒藥能把血壓降下來。”

感受到生命在病魔面前的脆弱無力,年幼的陳灝珠在心底立下了學醫的志願。

1941年,日軍攻陷香港,父親帶領全家回到老家廣東新會。1943年,陳灝珠以優異的成績從高中畢業,先後收到了國立廣西大學、中山大學和國立中正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1947年國立中正醫學院校園,(右二為陳灝珠)

面對山河破碎、家國飄零的境況,年輕的陳灝珠抱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情懷,踏上了學醫之路。

苦難是一所學校

由於戰火蔓延,國立中正醫學院曾幾度被迫搬遷,直到抗日戰爭勝利才回到南昌。

戰時流亡,學生沒有教材,只好把老師講授的內容當堂記錄下來,動作稍慢,就會跟不上進度。在陳灝珠六年的大學時光裡,這樣的經歷讓他學到三樣東西:快速記筆記、紮實的專業功底以及不向困難低頭。

對陳灝珠來說,苦難也是一所學校,這段顛沛流離的日子,除了帶給他受用一生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目睹了戰火中生命的脆弱後,他真正體悟到生命的珍貴,從而更加堅定了行醫濟世的使命感,以及為醫學事業奮鬥終身的信念。

1949年,陳灝珠大學畢業,成了上海中山醫院的一名住院醫生。從踏入中山醫院的第一天起,陳灝珠就把家安在了醫院,一住就是整整六年。

當時醫院對剛入院的住院醫師實行24小時工作制,病人有任何情況,住院醫師都要在第一時間出現在病房。沒想到,這“24小時制”,他一做就是幾十年。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陳灝珠

後來,即使沒有再做住院醫師,醫院每次有危重病人需要心內科醫生參與搶救,陳灝珠還是召之即來。無論白天深夜,無論嚴寒酷暑,他都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醫院。

他的兒女從小就熟悉父親的格言:“爸爸是醫生,醫生的時間永遠是用來服務病人的。”

首創“心肌梗死”病名

50年代初,陳灝珠主動報名參加為解放軍防治血吸蟲病的醫療隊,並榮立三等功,1951年,他加入抗美援朝醫療隊,在齊齊哈爾救治肺結核病人。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1950年防吸血蟲於浙江嘉興(前排右五陳灝珠)

在臨床醫療的實際歷練中,陳灝珠逐漸對心內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53年,在做完住院醫生後,他選擇了心內科作為專業。

1954年,在心內科專家陶壽淇先生的指導下,陳灝珠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華內科雜誌》發表了論文《心肌梗死(二十九例分析和二例報告)》,這是“心肌梗死”病名第一次在國內被定義和使用,之後,“心肌梗死”這一病名被醫學界所公認,並沿用至今。

從事心血管內科介入性診斷

1955年,陳灝珠升為主治醫師,從事心血管內科介入性診治。

在那個沒有心臟超聲設備的年代,心內科醫生無法通過X光或心電圖直觀地診斷疾病。陳灝珠決定採取介入性診斷方法——將一根導管順著病人的血管進入心臟內部,從而探知病情。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1955年華山醫院草坪(左一為陳灝珠)

在老師的帶領下,陳灝珠在中山醫院建立了上海第一個心導管室。此時,我國已經成功開展了右心導管檢查,即讓導管通過手上的靜脈,抵達患者的右心房。陳灝珠決定另闢蹊徑,從左心介入。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陳灝珠為病患做檢查

1959年,他和心外科醫生搭檔,在國內首創了左心導管檢查。這種對心臟直接進行檢查的介入診斷法,大大提高了先天性心臟病和風溼性心臟病患者的診斷質量。

1962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專著《心臟插管檢查的臨床應用》,詳細闡述了心導管術。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潤霖教授曾說,他就是讀著這本書一步步開始做心導管檢查的。

開啟我國現代冠心病介入性診斷的先河

20世紀60-70年代,歐美國家關於研究冠心病、開展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和治療的工作如火如荼。1972年,中美兩國外交關係恢復,外賓在學術交流中反覆講述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技術,引起了臨床醫生和衛生行政領導的關注。

1972年,陳灝珠受上級指示,著手研究冠狀動脈造影術。由於冠狀動脈直徑一般只有2~4毫米,而介入導管直徑就有2毫米左右,所以冠狀動脈造影術又被喻為“針尖上跳舞”。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在超聲心動圖室討論研究課題

他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從基礎做起,與解剖、病理學科合作,在三十幾例離體心臟標本的基礎上研究中國人冠脈解剖分佈的規律,並做了相關設備的準備。

1973年4月,一位患者因劇烈的胸痛被送入了中山醫院。經檢查,他被懷疑患了當時並不常見的冠心病,為了確診病情,陳灝珠決定,為他施行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手術。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在病室討論病人病情

該手術需要一臺能夠左右旋轉的X光機,以便從不同角度拍照,可是醫院的設備並不能轉動。為此,陳灝珠與助手自制了一張“獨木舟”似的船形床,病人睡在上面可以沿著縱軸旋轉,從而解決了這一難題。

正是在這張“獨木舟”手術床上,陳灝珠小心翼翼地把心導管送到病人的血管中,然後注入造影劑。不到一個小時,一張清晰的X光片出現在眼前,冠狀動脈的堵塞情況也被精確地顯示出來。

這次手術開啟了我國現代冠心病介入性診斷的先河,陳灝珠因此被認為是我國心血管病介入性診治的奠基人之一。

如今,這種能夠清晰顯示冠狀動脈內部病變情況的造影手術,早已成為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陳灝珠到茅山老區送醫下鄉

搶救外賓,一場必須勝利的戰鬥

1975年,正在給病人診病的陳灝珠突然接到領導通知,要他立即待命前往無錫搶救外賓。病人巴茨博士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寄生蟲學家,當時正作為中美建交後的一支血吸蟲病學考察訪問團副團長,率領12位專家訪問我國。在參觀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時,巴茨博士突發心肌梗死。

陳灝珠與無錫的醫師分析討論後,制定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但當時美國代表團對中藥治療心存疑慮,最後雙方達成共識:由中國醫療組負責病人的治療,決定重大措施時徵詢美國代表團意見。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上海靜安賓館草坪德國海德堡大學Schettler G.教授訪上海時攝的集體照(前排右五位陳灝珠)

當時陳灝珠被任命為醫療組組長,主要負責協調和制定治療決策,責任非常重大。

當天晚上與次日上午,巴茨博士病情還比較穩定,但到下午,他突然出現了左心室衰竭,晚上體溫增高併發心包炎。接二連三的併發症使美國代表團對中國的心臟病診斷產生了懷疑,同行的兩位心臟外科醫師因為無用武之地,先行返回上海。陳灝珠頂住壓力,繼續坐鎮指揮。

在醫療組全體人員連續七天夜以繼日的細心治療下,巴茨博士終於轉危為安,並於一個多月後乘機返回美國。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陳灝珠(左)在郭嘉麟(中)陪同下參觀美國舊金山東華醫院

不久,美國權威雜誌《內科學文獻》(Arch Intern Med,Vol 136, July 1976)報告了整個救治經過。巴茨博士本人也撰文表示“中國心臟病學家們對冠心病和其後發生的心肌梗死的診斷和治療,與西方不相上下……”

處變不驚,現實版的“絕地求生”

1976年6月,一位28歲的年輕母親發生了奎尼丁性暈厥,被推進中山醫院的搶救室。

20世紀70年代,奎尼丁是一種常規治療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藥物,但若患者對其過敏,或用藥量過多,就會出現暈厥現象。

從臨床主治醫師報告患者發生奎尼丁暈厥起,陳灝珠便開始全面介入此次治療。但連續15個小時的搶救,患者病情仍未被控制。沒有任何藥物能起治療作用!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感到筋疲力盡甚至絕望了。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陳灝珠查病房

面對如此棘手的病例,陳灝珠處變不驚,在病人病情平穩的間隙翻開案例記錄,仔細查找線索。直到夜半時分,陳灝珠終於發現了一條“歷時200分鐘沒有發作”的記錄,於是他進一步查找治療備案,發現病人此前有直接注入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記錄。

陳灝珠與大家商量後決定,採用持續的異丙腎上腺素靜脈滴注,並在治療過程中不斷摸索加大劑量,達到常規用藥劑量的15倍後,患者的病情終於穩定下來。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陳灝珠主持醫學會議

這是世界首例使用超大劑量異丙腎上腺素成功治療奎尼丁暈厥的案例!但對於“世界首創”等字眼,謙虛、務實的陳灝珠卻認為:“醫學領域的創新關乎生命,決不可為了博人眼球刻意作秀,而應該完完全全為了病人。”

苦生命所苦,樂生命所樂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陳灝珠有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和前所未有的機遇。上世界80年代,他接手主編《實用內科學》;90年代率先在國內報告血管腔內超聲檢查顯示血管壁病變的研究成果;進入21世紀後,又深入開展冠心病和血脂領域的研究以及中國心血管病流行病學研究。89歲高齡時,他還在指導組織調查、培養研究生、總結經驗、指導流行病學和人群防治工作。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2003年陳灝珠獲“心電學終身成就獎”

為了幫助更多的人,2007年陳灝珠和家人捐贈一百萬元成立“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獎助學基金”,2017年更名為“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至今已幫助90多名醫學生完成學業,並幫助雲南省培訓了150名基層心臟內科醫生。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陳灝珠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學生授課

陳灝珠為中國的心血管病學事業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和精力,投入其中也享受其中。在陳灝珠看來,醫學是生命的科學,醫生面對的是生命,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

他說:“選擇了醫學這份事業,就是選擇了一心一意,就是選擇了苦中作樂。苦生命所苦,樂生命所樂,這就是我對事業的全部心思。”

他定義了“心肌梗死”,95歲仍堅守醫生崗位,他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陳灝珠

(1924.11-)

內科心血管病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心血管病有創性檢查和治療的奠基人之一

參考文獻:

1、《醫者仁心——陳灝珠傳》,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陳灝珠:首位使用“心肌梗死”病名的醫生》,生命時報

3、《陳灝珠院士: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中國健康界》

4、《陳灝珠院士:把患者當作與你一樣有尊嚴的人》,《科壇春秋》

5、《95歲的陳灝珠院士退休了:一輩子研究一顆“心”,寄語學生“三句話”》,新民晚報

6、《陳灝珠從醫執教70年 奠定我國“當代心臟病學”多項第一》,文匯報

7、本文圖片來源於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