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即是處女作,也是遺作,願世上再無房思琪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臺灣作家林奕含的處女作,同時也是她的遺作,在林奕含25歲生日的那一天,將這本書交到了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而林奕含在2017年選擇自殺。

林奕含是一個我一直不願意提起的名字,每次看到她的名字,總會讓我對現實有點失望,而在前幾日,我又在一檔綜藝節目中,看到主講人聊到房思琪,一位男性嘉賓利用一些花邊新聞,就開始用詼諧幽默的語氣去還原《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的房思琪遭遇的性侵,去調侃林奕含,唯有女主持人在最後擲地有聲的說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算是結束了這一話題,雖然我人微言輕,但我也應該為林奕含發聲。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以一種自白的方式,將自己的一生所經歷的絕望和痛苦完整的表現了出來。明明受到傷害的是她,但全世界卻都在指責她,房思琪就是林奕含自己,這本書在很大程度上是她的自傳。她在年少時曾遭受老師誘姦,留下了長期的心理創傷,從此之後的十幾年,死亡竟成了她解脫的唯一方式。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即是處女作,也是遺作,願世上再無房思琪

01 他插進來,她卻要為此道歉

七樓,跳下去,可能會死,可能成植物人,也可能只斷手斷腳,尷尬的樓層。

最終讓李國華決心走這一步的是房思琪的自尊心。一個如此精緻的小孩是不會說出去的,因為這太髒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傷人傷己的針,但是在這裡,自尊心會縫起她的嘴……”

房思琪的初戀是她的語文補習老師李國華,那年房思琪13歲,李國華50歲,大了整整37歲,他們的愛情與一般的情侶不一樣,沒有試探,沒有牽手,也沒有靈魂上的觸碰,李國華直接藉著補習的便利,對房思琪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我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他掏出來,我被逼到塗在牆上。老師說了九個字:“不行的話,嘴巴可以吧。”我說了五個字:“不行,我不會。”他就塞進來。那感覺像溺水。可以說話之後,我對老師說:“對不起。”有一種功課做不好的感覺。雖然也不是我的功課。那天,我隔著老師的肩頭看天花板起伏,像海哭。”

自這一天之後的五年,房思琪都成了李國華洩慾的工具,房思琪覺得自己很髒,但她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書上沒有教她這方面的知識,而父母也從沒在乎過她的性教育,於是房思琪想了幾天,終於為自己想到了一個辦法去開導自己的辦法,就是不能單單喜歡老師,而是要愛上老師,自己愛的人對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不是嗎?我要愛上老師,否則我太痛苦了。

很多人看到這裡不由得捶胸頓足,為什麼不將這件事說給父母呢?現在說你的人生還有轉機,說房思琪是斯德哥爾摩綜合徵,被老師傷害了,還為老師著想,甚至愛上自己的老師,怎麼能這樣呢?但一個生活優越,長相甜美的13歲的小女生是不會將這一切說出去的,因為這太髒了,自尊心縫住了她的嘴,也徹底的放棄了申訴的權利,即使她說出來了,周圍人也少不了異樣的眼光。

在這之後有成群的好男生在追求房思琪,說她是濁世的白蓮花,是世界上少有的花朵,如星夜中最明亮的明星,瘋狂的迷戀著房思琪,像她這麼優秀又漂亮的女生,怎麼會缺少人喜歡呢?

但她卻說自己的滿是蛆蟲的玫瑰和百合,是餿掉的柳丁汁,拒絕了這世上的一切美好,只能選擇去喜歡那個撕開她人生的怪獸。

每當《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讀到這裡,我就不忍心再往下讀,結合林奕含的自殺,我已經能想象到接下來的人生沒有喜劇,而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悲劇,但不讀完這本書,是對作者的不尊敬,於是我加快了閱讀速度,草草讀完,心情壓抑。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即是處女作,也是遺作,願世上再無房思琪

世界的規則有時候就是這麼奇怪,被加害者明明是受害者,卻要忍受著周圍人的責怪,而施暴者卻能高枕無憂的享受著這一切,可以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些冠冕堂皇的話去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02 對他人的苦難多一點想象力

林奕含並不是沒有努力過。

林奕含2017年自殺,但她在2014年就已經在網上發文,去呼籲有類似經歷的女生可以大膽的站出來指控對方,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個房思琪,她號召有相同經歷的女生去聯絡她,但不僅無人響應,評論區裡甚至滿是辱罵,說她是小三,說她不知廉恥,於是只能草草收場。

林奕含也曾和父母一起起訴那個“狼師”陳國興,但臺灣的法律讓她節節敗退,在臺灣的法律裡有一個叫通婚罪的法條,這件事已經過了十多年,證據早已煙消雲散,即使起訴陳國興她敗訴的可能性幾乎是百分百,甚至陳國興的妻子還可以以通婚罪來起訴林奕含。

林奕含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揭開了這道傷疤,將這道傷疤展示給大家看,希望可以給大家警醒,但這個世界上一課,卻沒想到被這個世界反給她上了一課,我想那時的林奕含一定是非常的絕望。

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有這麼一段,象徵著林奕含的反抗與控訴。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

溫良恭儉讓。溫暖的是體液,良莠的是體力,恭喜的是初血,儉省的是保險套,讓步的是人生。

她恨陳國星,更恨曾經那個進入這個扭曲關係之中的自己,她覺得唯有自己的消失,才能將這份惡給徹底的消除掉,她將錯誤都歸結於自己,這或許也和她的家庭教育有關,過於的照顧他人的感受,過於體諒他人,遇事先自省,這本是一個優點,卻往往最容易成為壞人利用的弱點,明明是社會辜負了她,她卻對世界說對不起。

而她身邊的世界則將錯誤都歸結於她,說她為什麼不勇敢一點,被性侵就應該自殺了嗎?都是文學的錯誤,她是上了文學的“賊船”了,因為在文學的世界裡,容不得一絲的汙穢,文學必須是乾淨而高潔的,她是成為了文學的養料,是自找的。

但我覺得生者不應該對死者有優越感,去評頭論足,我們永遠不知道她們經歷了什麼,沒有資格去勸她們大度,就拿我們自身來說,我們生存至今經歷了多少的苦與難,我們自己應該都清楚,如果按照“僅僅是受苦,被性侵沒必要選擇死亡,”的這種邏輯來看,那麼有太多的人都可以不必選擇死亡,文天祥不必捨生取義,維新六君子也不必去死,大家都可以忍辱負重的活下去。

死亡並不是她們唯一的選擇,而是他們選擇死亡,面對他人的苦難,我們應該多一點寬容,多一點想象力,再多一點同理心。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即是處女作,也是遺作,願世上再無房思琪

03 面對世界,我們可能還需要再勇敢一點

我是一個燈火流麗的都市裡明明存在卻沒有人看得到也沒有人需要的北極星。那些男生天真而蠻勇的喜歡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感情。

在這本《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是讓人最為焦急的,如果房思琪接受了這些愛意,那麼房思琪就會擁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一定要來一個人,去闖入房思琪的人生,去承擔下所有的道德譴責,告訴房思琪這不是她的錯,讓她離開這個壞人,用跑的,過去太沉重,那我就陪你走到下一站。

接受啊,接受他們的愛,接受世界的美好,勇敢點,踏出這一步,我相信這是所有的讀者讀到這一段的時候的感受。但開了上帝視角的我們卻早已知道了結局,最終房思琪還是沒有勇氣踏出這一步,房思琪瘋了,李國華無動於衷,林奕含再也無法醒來,陳國星暗自冷笑。

父母具備怎樣的性知識,有怎樣的性觀念,都是作為子女的我們無法選擇的,社會是怎樣的,現實又是怎樣的,這也是我們個人無法改變的,但我們都還需要再稍微勇敢一點,如果正處於痛苦,或者即將面臨痛苦,那我們就閉著,努力的跑,不管未來是否璀璨光明,先讓我們跑出這個黑暗的夢。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即是處女作,也是遺作,願世上再無房思琪

你可以放下,跨出去,走出來,但是你也可以牢牢記著,不是你不寬容,而是世界上沒有人應該被這樣對待。

這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林奕含對自己說的話,勇敢一點,放下自己,就能走向新生,道理她都懂,但林奕含自己卻沒能做到。

那我們應該替她做到,連著她的份堅強的活下去,面對生活,勇敢一點,也希望這個世界再也沒有房思琪,也不會再出現李國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