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重倉文旅導致現金流壓力大,華僑城擬轉讓兩地產公司股權

​“華僑城正密集處置各地子公司。”


重倉文旅導致現金流壓力大,華僑城擬轉讓兩地產公司股權


出品:財經塗鴉(ID:caijingtuya)

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塗鴉》消息,10月22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兩則房地產股權轉讓掛牌信息:上海華筵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50%股權、上海華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50%股權,兩者的轉讓方均指向深圳華僑城房地產有限公司(簡稱“華僑城”)。

深圳華僑城房地產有限公司為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000069)的全資子公司。

重倉文旅導致現金流壓力大,華僑城擬轉讓兩地產公司股權

重倉文旅導致現金流壓力大,華僑城擬轉讓兩地產公司股權

(華僑城轉讓兩起股權 資料來源:北京產權交易所)

信息顯示,華筵和華合都成立於2016年7月26日,經營範圍涵蓋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停車場管理、展覽展示服務,均由華僑城和華潤置地(上海)各持股50%共同控股,一旦股權轉讓達成,華僑城將完全退出這兩家公司。

按照計劃,華筵轉讓底價248425.00萬元,保證金設定為21100萬元;華合轉讓底價222800.00萬元,保證金設定為18700萬元。從經審計後的財務數據來看,截至9月30日華筵和華合的所有者權益分別為453619.1萬元以及391611.32萬元,各方轉讓底價已較淨資產溢價9.5%以及13.8%。

然而,華筵和華合均在過往年度錄得虧損。其中,2018年華筵淨虧損2844.19萬元,華合淨虧損38.71萬元;2019年前九個月兩者業績出現分化,華筵虧損縮窄至529.68萬元,不及前一年的五分之一,華合虧損則擴大至326.29萬元。在短時間內,要想實現華筵、華合轉虧為盈尙屬艱難。

重倉文旅導致現金流壓力大,華僑城擬轉讓兩地產公司股權

重倉文旅導致現金流壓力大,華僑城擬轉讓兩地產公司股權

(轉讓標的經營業績情況 資料來源:北京產權交易所)

隨著國內地產行業政策調控加碼,地產公司融資條件日趨縮緊,出售經營業績不佳的分部回血成為不少公司的選擇,但華僑城還有自身一些特質。

華僑城屬於國資委旗下全資子公司,照理來說,其並不是缺錢的主,銀行等金融機構依然對國資系地產公司持開放態度。事情的起因源於戰略定位的調整,2014年以後華僑城從原有的“旅遊+地產”模式向“文化+旅遊+城鎮化”、““旅遊+互聯網+金融”模式轉變,“去地產化”、“聚焦文旅主業”正是近年來華僑城一直在做的事情。

遵循這一方針,華僑城逐步降低地產比重,而文旅項目則在發展壯大。官網信息顯示,目前僅在粵港澳大灣區華僑城就開拓文旅綜合項目26個,未來預計投資總額超過1000億元;而2019年以來華僑城計劃投資超15個文旅項目,累計投資金額近1800億元。

相比房地產,文旅產業回報週期更長,需要大量的資本輸血,這對資金是一種考驗。現有的地產回款速度已然跟不上文旅項目“買買買”的步伐,虧損項目對華僑城而言更是一種負擔。

根據華僑城A財報,2019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85.4億元,同比增長7.4%。而這一數字已連年為負,2018年為-99.84億元,2017年為-79.14億元。股權轉讓實是華僑城加快週轉、回籠現金的一大舉措。

事實上,華僑城轉讓股權不是秘聞,早已頻頻見諸報端:2018年至今,其掛牌轉讓了包括深圳、上海、海南、南京、西安、重慶、成都等地的多個公司股權以及債權。其中,僅今年8月就轉讓三起股權,涵蓋天津嘉運置業有限公司49%股權、雲南世博華兆置業有限公司50%股權、昆明萬瀾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50%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所轉讓的華合50%股權並非首次掛牌,華僑城在2018年10月就曾對該項股權轉讓有過一次招標,現在第二次轉讓表明當初並沒有找到合意的受讓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