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中化集團董事長:我們在創造一家全新的公司

“我們在創造一家全新的公司”...


兩化 “新公司” 合併

共2400字|建議閱讀時間4分鐘

文 | 沐雨

儘管中化集團、中國化工(以下簡稱“兩化”)合併一直沒有明確時間表,但傳遞了一個清晰的動向:這一全國乃至全球化工行業的一個重大事件即將水到渠成。

日前,中化集團董事長、中國化工董事長寧高寧近日表示,“當前,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正在大力推進兩化合作。”

兩化董事長寧高寧還表示,兩化合作將切實提高中國在全球能源、化工和農業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地位。

實際上,無論是從化工行業整合趨勢出發,還是著眼國際化工巨頭在華密集佈局,兩化合並意義深遠。未來,合併一旦落地意味著一個化工行業“巨無霸”的誕生,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化工產業格局重塑的“加速器”。

01

“我們在創造一家全新的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下半年以來,短短數月,兩化重組整合的勢態愈演愈烈,合併的信號不斷釋放,引發了業內人士的關注。

7月16日,“中央企業2019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披露,要從央企集團戰略性重組、央企專業化整合以及重組整合後的融合工作這三個方向推進央企重組。

對於未來央企重組重點,據瞭解,國家目前正積極研究裝備製造、船舶、化工等領域的企業戰略性重組,以期優化國有資本佈局。

業內人士分析,國家聚焦的化工領域的央企整合,其中的重頭戲便是兩化合並事宜。

時隔半月,7月29~31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中化2019年經理人年會上, 兩化董事長寧高寧為大會作《讓我們開始全新的創業征程》的總結講話,進一步引發了業內對“兩化合並”的期待。

寧高寧在講話中談到,“世界上任何公司的融合都是困難的……但是,兩化的同事胸懷非常寬廣,對未來充滿信心,願意在發展的大潮中一起努力拼搏”“

我們在創造一家全新的公司”,“兩化有各自發展的歷史,也有各自的資產、團隊、文化和優缺點,這樣的合作是沒有過的”。

實際上,兩化業務資產、業務都很龐雜,合併事宜茲事體大,兩者從合作著手逐步深化,或許是為企業合併、做大做強鋪路。

寧高寧表示,在推動兩化合作協同的同時,公司將全面轉型為科學技術驅動的創新型企業,打造成以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為引領,以石油化工為支撐,以環境科學為保障,科技驅動的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

02

全球最大化工巨頭有望誕生

實際上,兩化一旦合併,催生的不僅是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而是妥妥的全球化工老大。

公開資料顯示,中化集團為我國第四大石油央企,是國內領先的石油和化工產業綜合運營商、農業投入品和現代農業服務一體化運營企業,集團設立能源、化工、農業、地產和金融五大事業部,對境內外300多家經營機構進行專業化運營,並控股中化國際、中化化肥、中國金茂等多家上市公司。

中國化工集團則為我國最大的基礎化學的製造企業,主業為化工新材料及特種化學品、基礎化學品、石油加工及煉化產品等6個業務板塊,控股7家A股上市公司,是國內最大的農化企業。

兩者合併後,將形成一家總資產逾1.3萬億元、年營收近1萬億元的超大型央企,從央企的第二梯隊晉級金字塔尖陣營

僅以2018年營收規模水平來看,合併後的兩化體量高達1567.6億美元,雖未能達到中石化、中石油約4000億美元級別的規模,但已經近乎相當於1.5箇中國海油,遠超化工巨頭巴斯夫的787.9億美元。

從行業角度看,兩化在能源、石化產品、氟化工產品、農業化學品等業務上存在重合,如果合併將可能在業務層面上實現上下游結合,促進公司產業鏈的進一步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兩者在農藥化肥等方面的業務分佈較為分散,一旦合併,有望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和競爭力,減少同質化競爭提升效率,進一步角逐全球農化行業巨頭位置。

據悉,兩者合併的一個關鍵推進因素,便是全球最大的農藥、第三大種子科技公司——瑞士先正達的收購。

2017年,中國化工以43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先正達的收購,加上先正達幾十億美元的外債,中國化工實際花費490億美元,從而完成中國央企最大的全球併購案。

有跡象顯示,收購先正達這麼大的體量,僅憑中國化工很難消化,而兩者合併將有效稀釋中國化工的負債規模,進一步提升農業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地位。

不難看出,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合併,將有利於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勢互補,打造出一個輻射領域廣、滲透行業上下游、產業鏈更加完善的化工巨無霸

03

大抱團——應對國際化工巨頭競爭


過往數年,中國石油化工領域愈加開放,國際化工巨頭藉此在中國爭先佈局大型化工項目,

以期搶佔全球最大的化學品市場

2018年7月9日,巴斯夫在廣東湛江啟動了其迄今最大的投資項目——精細化工一體化基地項目,是中國重化工行業外商獨資企業的“第一例”,整個項目將於2030年左右完工,項目投資總額預計將達到100億美元。

2018年7月11日,陶氏化學聚氨酯業務部在張家港生產基地的聚醚多元醇工廠開工,9月14日,又在張家港新建一座特種樹脂工廠,未來將提供樹脂中間體。

當然、巴斯夫、陶氏化學在中國的佈局,僅僅是國際化工巨頭在中國不斷擴大投資的縮影。據公開資料顯示,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英威達、埃克森美孚等均宣佈在中國進行大型化工投資案。

如此景象,一定程度上能夠倒逼中國化工行業的加速發展,但給國內化工企業帶來的挑戰已然不可避免。

放眼國內,不同於油氣、煤炭、煉化等產業上中游原料端的群雄並立,化工行業中、小企業林立、市場競爭無序。

如今,伴隨國際化工巨頭的在華佈局,國內化工企業的發展勢必受到擠佔。換言之,未來如何應對國際化工巨頭的競爭,成為國內化工行業需要思考的現實問題。

業內人士分析,兩化合並或將是國內化工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兩化重組,將很大程度對國內化工行業產生引領作用,新誕生的化工巨無霸可以憑藉其強大的供應鏈輻射能力,對行業秩序、產業生態發揮再造作用,並且加速國內化工國企重組整合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屆時,中國化工格局將迎來全新改變,在國際化工市場的話語權和引導力也將大大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