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都說鄉鎮公務員不好乾,但是這項考試還非鄉鎮公務員不可

網上很多人吐槽在鄉鎮裡邊做公務員受苦受累,沒有出路。難道鄉鎮公務員真的就沒有出路嗎?首先給大家列舉兩個例子,小白考上鄉鎮公務員,信心滿滿,躊躇滿志,但是面對現實性的基層工作,每天忙於奔波各村,每天和村民打交道,甚至每天忙於處理各種文件,寫彙報、提交材料,小白覺得每天干著這些瑣碎無聊的事情,於是產生了有很大的情緒,甚至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最後小白離開公務員隊伍。小志考上鄉鎮公務員之後,明確自己要做的事情,在工作當中不斷探索求知,每次面對群眾的時候都儘可能瞭解百姓的想法,儘可能解決群眾的問題,每次深入到各村各戶時,都能夠非常謙虛低調的噓寒問暖,都能夠關心村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要填寫數據表格,但是更多的思考為什麼填這些表格,怎麼填好這些表格。小志利用休息時間還自學考上在職研究生,一次偶然的機會,報名了中央遴選,順利通過,考入國家部委。

都說鄉鎮公務員不好乾,但是這項考試還非鄉鎮公務員不可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工作態度,造就了兩種不同的人生。鄉鎮公務員的出路到底在哪裡?一些人只是抱怨,而一些人充分利用這次工作機會,所以說“成也鄉鎮,敗也鄉鎮”。

目前絕大多數鄉鎮公務員的特點是“白加黑”、“5+2”、“7×24”,只有極少數的部門能夠能夠正常的過雙休日。“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這是對鄉鎮公務員工作最好的評價,縣級政府有各個局、各個辦公室、各個工作領導小組,但是在鄉鎮政府卻沒有那麼多的部門設置,在為數不多的正式公務員編制的情況下,很多工作可能都需要大家共同去做,面對工作上的壓力,一些人覺得自己沒時間學習,沒機會提升自己,但是還是會有一些人在鄉鎮公務員期間會努力複習,考一個在職研究生,或者考一些資格證書,提高自己在工作當中的能力。那對於鄉鎮公務員來講,提高自己最好的方式是什麼呢,那就是參加遴選考試。

都說鄉鎮公務員不好乾,但是這項考試還非鄉鎮公務員不可

每年有很多的遴選考試,包括各地市遴選、各省的遴選,還有中央遴選,並且在報名的資格條件上要求也很寬泛,比如一些國家部委要求報名者必須有兩年的基層工作經歷,也就意味著只要在基層鄉鎮做兩年就可以去報考。報名非常簡單,難的應該是如何考試,面對全國的競爭對手如何能夠在考試中脫穎而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瞭解中央遴選考什麼內容。目前中央遴選所考查的試題更多的是以寫文章為主,甚至再具體一點,更多的以寫策論文為主,一方面考查考生對於國家政策的瞭解程度,另一方面考察公務員對政策的落實情況,尤其是對落實當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如何解決來進行考察。那麼這些能力是如何提升呢?答案就是充分利用好自己鄉鎮公務員期間的時間。

都說鄉鎮公務員不好乾,但是這項考試還非鄉鎮公務員不可

對於有志青年來講,成為一名鄉鎮公務員是一次機會,是一次積累的機會,是一次提高自己的機會,是一次增長見識的機會,是一次豐富自己人生閱歷的機會。鄉鎮公務員可以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公文寫作能力,甚至提高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鄉鎮公務員在工作中間及時的總結經驗,也就能夠提高自己面對各種突發情況的處理能力,就能夠提高自己協調處理事情的能力;當然作為一名公務員平時也應該多聆聽領導人講話,多瞭解國家的大政方針,甚至瞭解政策落實在鄉鎮裡邊的具體規定,這些其實都是在增長見識、增長才幹。有了這些量的積累,一定能夠考上遴選,邁上人生的一個新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