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老闆們!你們想過嗎,為什麼中小企業活的這麼難?轉型還是等死?

導讀:

你們想過沒有,為什麼中小企業活著這麼難?

中國每年約有100萬家企業倒閉,平均每分鐘就有2家企業倒閉!中國8000多萬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平均生命週期只有2.9年,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7%,10年以上的不到2%!換言之,中國超過98%的中小企業成立十年內都會走向死亡。

老闆們!你們想過嗎,為什麼中小企業活的這麼難?轉型還是等死?

原因分析:

(1)企業生命週期短;

(2)從始至終的惡性循環;(從創立-賺錢-倒閉)

(3)稅費成本、人工成本、地租成本、浪費成本、物流成本高。

(4)社保成本,每個人每月最低繳納940元的社保,假如企業人數為100人,那每月的社保費用為94000元,一年就是12*94000=1128000元

花錢容易,賺錢難!哪一項不是需要企業實實在在負擔的……

1、稅費成本無論是增值稅還是所得稅,稅率都不低,二者同時徵收可以想象企業的壓力。

企業稅負的現狀是流轉稅與所得稅雙高。流轉稅是卡脖子的稅,企業只要有銷售行為,無論是虧是賺,就要交稅。所得稅的邏輯相對合理,但要解決重複徵稅的問題。

一筆利潤企業所得稅拿走25%,分紅時個人所得稅拿走20%,綜合下來,兩項所得稅要佔利潤的40%。

有專家提出了死亡稅率的擔憂,稅務說稅負其實不高。

可見位置不同,看問題的視角就不同。稅負究竟高不高,一可與其他國家橫向比,二可就企業歷史稅負縱向比,用兩組數據說話可能更有說服力。

稅制改革大概都有輕稅薄賦的初衷,如何讓企業有稅負減輕的獲得感,這是稅制改革的痛點。放水養魚抑或竭澤而漁,戒之慎之。

老闆們!你們想過嗎,為什麼中小企業活的這麼難?轉型還是等死?

2、人工成本新勞動法實行後,對勞動者的保護有所加強。

企業僱一名員工除了要發工資,還需要為勞動者購買五險一金。此外,如果要辭退勞動者,還需要支付補償金。僅以五險一金為例,此項就高達工資的40%以上。

月薪1萬元,員工只能拿到7454.30元,而企業要付出14410元。這樣的人工成本,員工沒有獲得感,企業卻有沉重的壓力感。

此外,社保移交稅局徵收,企業想通過不買社保、少買社保,來降低用工成本,這無異於慢性自殺!

服務業首當其衝,我們接觸到的一些物業行業,還有餐飲行業,保潔保安類的公司,應該變得哀鴻一片了,沒辦法,他們賺的就是人頭費。我想,除了很多高科技,金融類的企業,其他行業都未必樂觀,成本的上升會讓企業壓力一下子大起來。政府把社保包袱全部拋給了企業,企業不好接招啊!

老闆們!你們想過嗎,為什麼中小企業活的這麼難?轉型還是等死?

3、地租成本土地和房租越來越貴,一方面企業的地租房租提升,直接加大了成本壓力。

另一方面,員工的生活成本不斷的提升,會間接拉昇人工成本。資本需要逐水草而居,企業需不斷尋求最適宜的發展地。

4、物流成本“中國物流成本高”是個被熱議的話題。

看看高速公路的收費情況就能想象到企業的困境。企業的採購有物流成本,產品出廠有物流成本,產品銷售有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甚至可以決定企業的生死,看看農產品滯銷就知此言非虛。無論是鐵路運輸,還是公路運輸,企業都覺得是沉重的負擔。

老闆們!你們想過嗎,為什麼中小企業活的這麼難?轉型還是等死?

結語:

但話說回來,中小企業的發展確實舉步維艱,每一步都走得驚心動魄,但是還是要相信,掌握好管理思路和方法,制定正確合理的發展戰略,打造優勢產品,肯定能夠在這場大洗牌中脫穎而出,創業不易,且行且學習。

職場遇到瓶頸,管理遇到障礙!

經營遇到困境,戰略遇到迷茫!

沒關係,我們為您分憂!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轉發此文後,私信我,立刻贈送《薪酬體系及股權激勵制度》《公司增資擴股協議模板》《入股股東合作協議書》《股東合作及股權協議書》《股權代持協議》《股權激勵協議書》《股權投資協議》《股東退出機制》《虛擬股權激勵協議》其中任意一份資料!並有專業老師免費為您提供諮詢服務。

關注我,持續分享乾貨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