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項羽分封諸侯到底是不是敗筆?西楚霸王不稱帝只因懷念周朝格局?

項羽分封諸侯到底是不是敗筆?西楚霸王不稱帝只因懷念周朝格局?

西楚霸王項羽,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敗軍之將”,一直是一個另類的存在。他的一生似乎一直在不斷地打勝仗,沒有任何人能擋住他的腳步,鉅鹿之戰,坑殺秦軍二十餘萬;彭城一役,三萬人殺得劉邦五十六萬大軍無處躲、無處藏。若不是劉邦跑得快,楚漢之爭在當時就已經結束了。然而,當項羽不斷取得勝利的同時,卻發現,劉邦的地盤越來越大,兵力越來越強,以至於垓下一役,項羽被韓信十面埋伏困了個“四面楚歌”,最後自刎於烏江。

後世女詞人李清照贊之曰:“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於是,後人在覆盤“楚漢戰爭”時,提出了一種觀點:

即認為項羽之所以失敗,其主因就是沒有采用郡縣制,而是分封了十八路諸侯;項羽本人也沒有稱帝,只想靜靜地做一個西楚霸王,只因其試圖恢復周朝舊有格局,卻忽略了秦朝的郡縣制才是更先進的制度,劉邦的郡縣與分封並用才是更適合的地方行政管理體系。項羽這是在開“歷史的倒車”,因此,失敗不可避免。

那麼,事實果真如此麼?項羽當時真的有更好的選擇麼?

分封前的項羽

看過水一白另一篇文章《 》的朋友,應該對分封前的項羽有一定的瞭解。

在鉅鹿之戰以前,事實上,項羽已經到了其隨同他的叔父項梁出兵以來最危險的時刻。不但在楚國國內的地位一降再降,只能隨同宋義做一個副手,軍權也已經旁落,更重要的是他並沒有得到楚懷王的信任,項羽隨時面臨著被邊緣化的窘境。然而,正是在此等逆境之下,項羽擊殺了宋義,奪回軍隊指揮權,並一舉在鉅鹿之戰中擊敗秦軍,並接受秦軍主將章邯的投降。“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項羽分封諸侯到底是不是敗筆?西楚霸王不稱帝只因懷念周朝格局?

接下來,項羽在新安城南坑殺二十餘萬秦軍,鴻門宴放過沛公劉邦,“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這時候,是項羽的聲望的最高點,但是,與此同時,他卻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諸侯上將軍”。此時,他的“手下”,有魏王豹、趙王歇這種王爵,然而他自己卻只不過是楚懷王被迫所接受的一個“上將軍”,封號也不過魯公而已,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項羽稱王、不稱帝

在項羽的內心之中,當然他想稱王稱帝。然而,此時的項羽不但說不能稱帝,連稱個王都有一定的麻煩。

之前楚懷王曾與諸將相約“先入關中者王之”,但是很明顯,直取武關的劉邦比先救趙再攻函谷關的項羽要有優勢得多,結果也是劉邦先入關中。而此時,聲望已達巔峰的項羽當然希望楚懷王能懂得他的心意。於是項羽命人去問楚懷王的意見,結果,得到的結果卻依舊是“

如約”。

項羽分封諸侯到底是不是敗筆?西楚霸王不稱帝只因懷念周朝格局?

沒辦法,等待楚懷王的分封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所以“項羽欲自王“,但是為了掩人耳目,閉人口舌,在此之前則需要”先王諸將相”。然而,在“王諸將相”之前,項羽還需要做另一件事,即“

尊懷王為義帝”,從而將楚國的實際指揮權空出來,以便他進一步掌權。


很明顯,項羽需要給自己稱王找到足夠的“理由”,如果他還是楚懷王手下的“上將軍”,他自稱王則成為了一種背叛,這是項羽所不能接受的,也是對項羽當時的政治格局不利的。所以,他需要把楚懷王的位置拔高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即為帝,而尊楚懷王為帝的另一個目的,則是將天下的土地盡數劃歸楚之所有。既然“天下”諸侯皆以項羽為“上將軍”,那義帝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天下之主,而天下之主有個更響亮的名號,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尊懷王為義帝”成功以後,項羽開始“王諸將相”。但是,“王諸將相”也是需要理由的,尤其是以項羽這個上將軍的名義,而不是以義帝的名字,更顯得有些說不過去。於是,項羽給各諸侯戴了一頂高帽,即三年來,伐秦首功者都是各位諸侯和他項羽的功勞,至於義帝則是“無功”,“

故當分其地而王之”。

可見,項羽在這裡耍了一個非常聰明的小九九,先把楚懷王的虛名提高,以便給他自己騰位置,然後“乃分天下,立諸將為侯王”,最後才“順便”實現他自己稱王的目的。

項羽的分封

項羽分封諸侯到底是不是敗筆?西楚霸王不稱帝只因懷念周朝格局?

項羽最後一口氣封了十八路諸侯,而其目的性也非常明確。

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這些諸侯:

三秦:即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這三個人都曾經是秦國的將領,項羽將他們封在了原本應該封給劉邦的關中之地,其目的正是為了看住劉邦。

劉邦的封地恰好在“關中”以西的巴、蜀、漢中三郡。此乃亞父范增玩的一個文字遊戲,畢竟關中也不僅僅是咸陽那一小塊地方,巴蜀亦為關中。

傾向於項羽派:除了三秦以外,傾向於項羽的主要有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此三王的封地與項羽的封地剛好連成一片,與三晉、燕齊等地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原六國所在地的王:除楚懷王外,其餘五王,即魏、趙、韓、燕、齊都並沒有得到其想要的封地。如魏王豹遷為西魏王、趙王歇遷為代王、燕王韓廣則遷為遼東王、齊國更是分成三個王,即膠東王田市、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而實力最強的田榮卻沒有獲得分封。韓王成雖然被項羽封王,卻並沒有能去就國,而是隨項羽去了彭城。

新封的“功臣”:即河南王申陽、殷王司馬卬、常山王張耳、燕王臧荼。其中申陽、司馬卬、張耳都來自趙國,而臧荼則是燕將。

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項羽的分封不但不是一時興起,反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他對每一個諸侯的分封都有其目的性。通過分封,項羽將自己的實力進一步增強,而且其附屬勢力也變得空前的強大;相反,其對手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虛弱。

不現實的郡縣制

誠然,郡縣制是一種比分封制更為先進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然而,對於此時的項羽來說卻是不適合的。 事實上,不僅僅是此時的項羽,就算是剛剛打贏楚漢之爭的劉邦卻無法實現全面的郡縣制,而為了制約異姓王,穩定國家穩定,劉邦又逐步剷除異姓王,代之以同姓王。

項羽分封諸侯到底是不是敗筆?西楚霸王不稱帝只因懷念周朝格局?

項羽雖然經過鉅鹿之戰,就成為了諸侯中最有威望的一個,但是卻並不代表項羽對這些諸侯有指揮權。既然都沒有指揮權,郡縣制更是無從談起。相反,每個諸侯卻都依據保有其原有勢力範圍和兵力。而項羽之所以在三晉和燕、齊等國範圍內增設諸侯王,恰恰是希望通過諸侯間的內耗削弱其勢力,而使其有機會以平叛的名義逐個擊破。

對於劉邦的安排,項羽是比較為難的。儘管項羽鉅鹿之戰打得非常漂亮,但是劉邦才是那個秦朝的掘墓人,這份功績和威望,是項羽和各諸侯無法忽視的。所以,最後劉邦雖然被分封到了偏遠的巴蜀,但是其封地卻是非常廣闊的。項羽深知劉邦手下也是楚人居多,也只有封在遠端的巴蜀,才是更符合項羽利益的。

分封后項羽的做法

項羽真正的失誤來自於分封諸侯之後對付義帝的態度。

項王出之國,使人徙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趣義帝行,其群臣稍背叛之,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先是以“古代帝王地有千里,應遷徙上游”的理論將義帝向長江上游遷去,隨後又因為群臣非議,又派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殺義帝,最後由九江王英布的手下完成了對義帝的擊殺。

義帝雖然並不擁有對天下的指揮權,但是卻如同周朝的君主一般,有其存在的象徵意義。不殺,可“挾天子以令諸侯”,殺之,則為諸侯所詬病。項羽違“先入關中者王之”約在前,後背義而殺“義帝”在後,這也是後來諸侯多有向漢而背楚的一個重要原因。

水言水語

看起來項羽分封諸侯與劉邦分封與郡縣並行的方法有所不同,然而深層次探究會發現,其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即一方面牢牢抓住自己所擁有的地盤,而對自己所無法控制的地盤採用逐步擊破的方針。

如果按照項羽的計劃執行,即攻齊、滅趙、降魏、燕,最後劍鋒直指漢王劉邦,擁天下而稱帝。然而事態的發展卻並未按照項羽的設想來進行,在項羽尚未利用齊國內亂而佔領齊國之時,關中三秦已無力抵抗漢軍,被漢軍勝利出關,而與項羽正面對戰了。

一場戰爭的勝利的成敗因素很多,但不應因最終的失敗而判斷其每個決策都是錯誤的,這是不公正的。

項羽分封諸侯到底是不是敗筆?西楚霸王不稱帝只因懷念周朝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